日内瓦会议时,美媒嘲讽中国人走路爱低头,周总理一句话轻松反击

1972年2月21日,首都北京机场迎来了一位特殊之客,他就是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尼克松面带微笑从机舱内走了出来,当他看到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时高兴的急匆匆地从匆匆地从舷梯上走了下来,远远地就伸出双手,周恩来也伸出手来,与其紧紧地握在一起。

周恩来热情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进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我们之间有25 年没有交往了。”

尼克松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足足有1分多钟才松开。

这是一次象征两国人民友谊的握手、是代表另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握手、也是尼克松为了表示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对周恩来的愧疚,替杜勒斯道歉的握手。

红色外交家

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召开的。

当时朝鲜战争虽然结束,但美军仍然不肯撤离朝鲜半岛,而在远东的印度支那人民同法国军队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在此背景下,苏、美、英、法决定在1954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中国受苏联邀请参加了这个5大国会议。同时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跟随美国一起参与朝鲜战争的各个国家,共计19个国家。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大型会议,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亮相。

当时,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对新中国不了解,再加上美国从中挑拨,使得一些国家不但对新中国不友好,甚至还跟随美国后面敌对中国。

周恩来英姿

为了打响这第一仗,从而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好形象,让世界了解新中国,让中国冲破美西方国家的封锁,争取我们的意见和立场能在会议上得到认可,让会议有个圆满的成果。至此,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慎重地研究和精心的准备。

从参加会议人员的挑选到服装衣着穿戴、从会议谈判的原则立场到待人接物的态度方法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周恩来要求中国代表团成员不论会内会外都要谦虚谨慎,不卑不亢,保持大国风范。

4月24日下午3时,周恩来率领200人的团队抵达了日内瓦机场。只见周恩来身穿合身得体大衣,威风凛凛,神采奕奕,潇洒自若,满脸微笑地与前来迎接的瑞士外交官员一一握手致意。

在他的身后是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以及王炳南、师哲、乔冠华······等一队新中国最为优秀、最为出色的外交家。他们统一身穿中山装,庄重整齐,严肃利索、精神抖擞,落落大方。

机场内数不清的各国记者一下子蜂拥而上,上百台镁光灯,闪烁的耀眼灯光交织在一起,他们被周恩来英俊潇洒、刚毅温和的神情深深地吸引,被这支整齐又充满神奇的队伍而震慑。

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

有很多媒体报道了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英姿飒爽的精神面貌。在一家西方媒体中这样报道中国代表团:

“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

“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连手提箱也都相似·····”

代表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杜勒斯是美国最为嚣张跋扈的反共反华政客,从台湾问题到朝鲜战争,他都是彻头彻尾地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杜勒斯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机场的情况时,一下子气得肺都要炸开了。

前没多久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痛击美国侵略者的情景还在杜勒斯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如今周恩来又率领中国代表团才刚进入日内瓦,就大显国威,占尽风头。

“仇共反共”,新仇旧怨之间使得杜勒斯如疯狗狂吠,当下就咆哮下令:不允许美国代表团的任何人与中国代表团成员接近握手。

他的这一决定给以后斯密斯的工作,特别是尼克松访华埋下了伏笔。

周恩来参会照片

杜勒斯还狂妄地说:“如果我与周恩来说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的坐车和周恩来的坐车在日内瓦大街上相撞。”

为此在整个日内瓦会议期间,杜勒斯都不曾和周恩来说话,甚至连看都不看。

有时,在会场上,杜勒斯特地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握手,而故意不和周恩来握手,企图拉拢其他国家,而羞辱和孤立周恩来,孤立中国,损害中国。

有些国家代表团害怕美国,也就不敢和中国代表接触,有的国家不了解新中国,又不愿意招惹美国,所以对中国代表团敬而远之。在当时参会的国家只有苏联和朝鲜与中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其他16国都随美国吆来喝去。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粉碎杜勒斯的阴谋,周恩来想到了一个绝好的计策,那就是充分利用会场外的第二个战场。

在日内瓦会议上,我国代表团在周恩来的带领下,除了在会场内开设一个主要战场外,在会场外同样也开了一个力量不可小觑的第二战场。

在这次日内瓦会议上有文字记者700多名,摄影记者、广播、电视记者600多名。他们为了把本次会议的状况、所见所闻尽快地传递到世界各国,不远千里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聚集到日内瓦来。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一强大阵营,对于我国代表团在本次会议以及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周恩来规定五项招待外国记者的原则:

“来者不拒,区别对待;谨慎而不拘谨,保密而不神秘,主动而不盲动;

记者提问,不要滥用‘无可奉告’;

对于挑衅据理反驳,但不要疾言厉色;

接待中,有意识地了解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结交朋友”。

会议现场

当时有一个美国记者挑衅地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低着头,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抬起头”。

周总理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因为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

那个美国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羞得满脸通红。

当时,周恩来还向负责新闻工作的熊向辉指出,不要只会守株待兔,要打破以往呆板的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举行小型宴会,大型冷餐招待会等,广泛交结外国朋友,大力宣传新中国。同时还要为外国记者播放电影,利用电影进行文化交流,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电影招待会播放的第一场电影是我国的纪录片:“1952年国庆。”

播放时通过扩音器用英文进行了简单解说。播放厅里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都是站在那里观看,并时不时地爆发地爆发出阵阵掌声。

参会的各国官员记者观看后纷纷夸赞:世界东方的中国人民雄赳赳,气昂昂地站起地站起来了,影片结束后,还有很多记者主动伸手和中国官员握手言欢。

第二天有新闻报道说:“当全副武装的中国军队和手捧鲜花的姑娘迈着矫健的步伐,跨过日内瓦银幕时,西方和东方的无冕之王们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发出轻轻的赞叹声。”

播放的第一场电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熊向晖把这一喜讯回报给周总理时,周总理又问:

“都是赞叹声,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熊向晖想了想说:“有一个美国记者说:中国口口声声说要和平,其实也是在搞军国主义。”

总理听了笑了笑说:“那我们就再加演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刚刚拍得一部越剧彩色戏剧片。在我国如果银幕上没有字幕相信有很多人都会看不懂,更何况是在国外。所以当熊向晖第一次在代表团驻地宝端华旅馆试放时,演出没多久,放映厅就没人看了。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熊向晖又找人将影片里的主要对话、歌词以及故事的情节介绍,翻译成长达十几页的英文,准备发放给外国记者。

当熊向晖把自己的这一做法向周总理汇报后,没想到竟被周总理批评了一顿。总理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我要是记者就不看。”

紧接着总理又给熊向晖出了个妙招,总理说:

“只要你在请帖上写上一句,‘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做个三分钟说明,用词要有一点诗意,我保证不会失败。”

熊向晖对总理的建议半信半疑,可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只好按照总理的方法举行了电影招待会,播放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想到效果特别好。

放映厅里,别说250个座位,座无虚席,就连站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整个放映过程中人们都是紧张肃静,屏住呼吸,生怕一个大声喘气惊扰祝英台和梁山伯的 浓情蜜意。

图|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祝

当剧情演到高潮“哭坟”、“化蝶”时,剧场内所有记者官员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哭泣声频频传出。

当演出结束,剧场里灯光亮起时,人们仍然还陶醉在剧情的悲欢情爱中。沉静了足足有一分多钟后,如同巨雷般的响亮掌声,在放映厅里突然响起。

很快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响亮的名字,被多家媒体认可,并传播到与会的各个国家代表团,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名印度记者在报道中这样说:“新中国成立不久,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说明中国的稳定,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还有一位美国记者说:“在日内瓦看不到共产党统治下几亿中国人的‘悲哀和愁苦’”。

图|《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周恩来使外交变成了艺术

周总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智慧,令熊向晖佩服得五体投地。由于外国记者的大力宣传,使与会各国的外交家,都对新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

会场外的节节胜利,给会场内带来极大的影响。在会场内周总理机智、敏锐、有理有据地对美国杜勒斯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同时周总理又沉着冷静,摆事实,讲道理,舌战16国,折服了与会各国的代表团成员。

他们很多成员在背地里偷偷地与中国代表接触,示意友好。就连美国的铁杆“朋友”,英国、法国也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有意与中国代表团结交。

杜勒斯得知这些情况后,大骂英、法不够朋友,不够“哥们”。气的杜勒斯只在日内瓦会议上待了七天,就逃回美国了。

有报道说:“苏联人将外交变成科学,而周恩来使外交变成为艺术”。

周恩来

杜勒斯走后,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代表由斯密斯负责。斯密斯虽说对杜勒斯的很多做法不赞同,对周恩来也很欣赏,也有意想和中国代表团接近,但他毕竟是杜勒斯的副手,所以也不敢大胆地同周恩来握手。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隔绝的大门,尼克松特地从大洋彼岸走来与周总理握手。

周总理在同尼克松谈话时曾风趣地说:“总统阁下,今天我们握手了,但是杜勒斯他不愿意握手,斯密斯先生本来相同我握手,可他没有将杜勒斯的规定打破,所以他只好用左手握了我的手臂。”

尼克松听了笑着说:“对不起,那我们握手吧。”

于是尼克松和周总理再次握手。周总理又说:“但是,我不怪他们,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块铁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一块铁板,但是,实践证明,事实不是这样的”。

杜勒斯

周总理的聪慧、大度深深打动了尼克松。当周总理需要脱掉身穿的大衣时,(由于周总理的右手不方便)尼克松不等总理的秘书出手,就赶忙上前帮助周总理把大衣脱掉。

尼克松这样评价:“周恩来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尼克松还说:“在周恩来面前,任何不相信的感觉或者对他还有些怀疑的判断,几乎都烟消云散。”

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要是你们认为我难打交道,那等你们遇到周恩来的时候再看吧。”

在当时国际政要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周恩来相比,就是荒野中的野蛮人”。

结语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凭着他的聪明睿智、沉着冷静、博学儒雅和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的胆识气魄,不仅为新中国赢得了国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周恩来的外交精神传遍世界各地。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