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君一醉一陶然(杜伟华)

陶然亭,在北京众多名胜古迹中,相比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宫殿园林,就仿佛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的差别,然大家闺秀自有其端庄华贵的气度,小家碧玉也有其灵秀精巧的韵致。

偶访陶然亭是机缘凑巧,因为去北京出差仅有半天空余时间,游故宫、长城显然不够,有朋友推荐说,陶然亭公园倒是值得一去的。从西城区出发,坐了三站地铁,下车用手机高德地图导航不一会儿就寻到了公园入口。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如火如荼盛开的月季园,在十月的东北,各种鲜花近乎凋敝,而北京的十月正是花好月圆的时节,园里的月季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芬芳扑鼻,赏花看花的人络绎不绝。

陶然亭公园是名园,名花配名园,相得益彰!

穿过月季园,一大片绿树环绕的亭台水榭如同一幅铺展开的山水画直逼眼帘,如果不是来来往往的现代行人,单是看那绿悠悠的一池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杨垂柳,以及湖畔亭台别致一格的清丽倩影,已仿佛倏然穿越明清时代的江南园林,好不悠然惬意。

沿着湖畔细细欣赏这绝佳景致,一座座亭台临水而建,或古朴典雅,或俏丽别致,或斗拱重檐,或檐牙高啄,千姿百态,不一而足。原来这就是华夏名亭园了,走近细看亭上匾额,百坡亭、醉翁亭、沧浪亭、独醒亭、浸月亭……单只从这些名字中已透出诗文古意,更何况亭子精巧别致,与池水、莲叶、柳枝相映成趣。

一问才知,原来这些亭子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各地名亭的原样仿建的,意在将南北各地名亭汇于一园,向来北京了解历史文化的中外游客展示中华悠久的造亭艺术和博大精深的亭园文化。

其间,最有意境的当属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而得名的“兰亭”。兰亭前面是一汪幽静无波的长方水池,旁边有一三角形碑亭,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是王羲之手书,据说王羲之对鹅情有独钟,喜爱养鹅、画鹅、书鹅,池水边有一弯浅溪从树林中蜿蜒流过,有小石桥跨溪而建,水声淙淙从桥下穿过,溪底鹅卵石清晰可辨,几只白鹅在池水中嬉戏,颇有“曲水流觞”的古意盎然。

一路饱览亭台景致,然这些亭终归只是仿制,似乎缺了些真意。以公园名字命名的陶然亭才是此行探访的目的地。一路打听,才知大名鼎鼎的陶然亭原来位于公园湖心岛上。过桥入岛,岛上树木葱茏、景色清幽,与远处清碧的湖水、座座亭台遥相呼应,果然是一处绝佳之境。沿石梯向上步行,才发现陶然亭原来与一座叫慈悲庵的古老庵堂融为一体。

慈悲庵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刹,当时应是女子出家修行的地方。院门外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树,栉风沐雨,见证历史沧桑;院内有三间小院,门前有辽代经幢和金代石幢,上面刻的梵、汉文字有的已模糊不清,据考证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两侧各有观音殿、准提殿两座大殿。供奉着西方三大士;还有一座文昌阁,危楼高耸,飘逸灵秀,回廊上绘有精美的彩绘,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古时颇受读书人崇敬。西面三间敞轩就是陶然亭了。

陶然亭建于清代,与醉翁亭、湖心亭、爱晚亭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亭。取唐代白居易的诗“待到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亭中“陶然”两个鎏金大字是建亭人江藻所书,两侧的楹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是晚清禁烟名臣林则徐所书;黑色的匾额是齐白石老先生的手书,下面的楹联“烟藏古寺无人道,踏倚深堂有月来”是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龠所书。单看这亭上的题词题字已足见此亭名不虚传,再看亭梁上精美的苏式彩绘,采菊图、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亭子两侧的墙面上还有许多珍贵的石刻,更显其文化深厚,果然是一处既可寄情山水又可怡情诗兴的清幽雅静之地。

相传明清时期,慈悲庵及陶然亭是京城名士官宦游览集会的胜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近代以来,小小的慈悲庵因地处偏僻城南,幽静雅致,也成为许多爱国志士和革命家秘密集会之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人就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为清幽古刹涂上了鲜红的时代印记。徜徉于此,山水园林尽揽于怀,既可领略古意盎然,又可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足迹,令人心旷神怡、心潮起伏。

得闻陶然亭大名,缘于不久前读过民国才女石评梅的《墓畔哀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眼泪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成永久勿忘的爱心……”这样如诉如泣的文字,隔着近百年的光阴,也能真切感受到她滴血的心灵和永失我爱的悲痛。而据传石评梅的男友高君宇因病英年早逝,石评梅难以接受,日日哭泣,到墓前倾诉,思念成疾,三年后也因病随男友而去。按照生前遗愿,她和高君宇合葬在陶然亭附近的松林中。这是民国现实版的“梁祝”,怎不让无数后人为她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心灵、黯然伤怀?

在公园小岛的一面山坡下,终于寻到了高石二人相拥而立的大理石雕像,以及两座洁白细小的墓碑,象征着他们纯洁坚定的爱情,虽不厚重却挺拔坚韧!“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诗,也是他短暂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死后刻在其墓碑上的绝唱,也是他们纯洁、忠贞爱情的写照。雕像上,他们的衣装、发式带有明显的“五四”时期色彩。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创始人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他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积劳成疾,离世时不满30岁。石评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因未能答应男友高君宇的求婚,痛悔不已,一代才女去世时仅26岁。他们生未成婚、死后并葬的故事,成为广为传颂的爱情佳话。正如同当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来悼念他们一样,许多人来陶然亭,就是想亲眼一睹高石墓,感受两位“五四”热血青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陶然亭附近的山坡上,除了高石墓,还有赛金花墓、鹦鹉冢等遗址,静谧的山林间,松涛阵阵,翠色满目。登上山顶的览翠亭望湖观山,回思古人遗韵,心中无限感慨。愿那些可贵的精神长留人间,愿那些悠远的文化永铭心间,在这早已换了人间的繁华盛世,共君一醉一陶然。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0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