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餐厅》国民星厨林述巍,综艺爆红带给了他什么?

专访《中餐厅》国民星厨林述巍,综艺爆红带给了他什么?

三年前的综艺节目《中餐厅》让林述巍走入了大众视野,也给予了他非同一般的国民度。人们心疼他在节目中的遭遇,佩服他的职场高情商,也馋他做出的一道道美味佳肴。

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林述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们理想中的“大厨”形象,英俊、绅士、游刃有余,总能在大家困顿的时候端出一餐热食,抚慰因生活操劳而疲惫的身心。

节目播出后,林述巍的生活看似迎来了剧变,却又好像波澜不惊,他照常上班,尽量让自己不受网络舆论的影响。直到疫情来临,餐饮酒店行业遭受重创,林述巍顺势转型自媒体人,去完成自己“一生的梦想”。

林述巍有一句口头禅:“好好吃饭。”唯有好好吃饭方能好好生活,这是一位厨师对食客最好的祝福。

林述巍出生在福建厦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家中8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90年代初,还在上中学的他跟随在厦门大学工作的二哥参加了学校一位教授的圣诞派对。

那是林述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厨”,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厨师把火鸡端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围在他身边的样子,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当厨师好像不错诶”。

青年时期的林述巍,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2年的暑假,林述巍成了厦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临时工,在那里的每一天似乎都在刷新他的认知,漂亮而整洁的大厨房、新鲜又昂贵的食材,以及厨师们优越的生活方式,“光是看到就有很大的冲击力”。

当时,普通人的月工资大约300元左右,高级酒店的主厨却可以拿到3万月薪,对林述巍而言几乎是天文数字,“我一定要在这里上班”他这样下定了决心。

高级酒店可从来不缺临时工,为了留下来,林述巍也用了不少“心机”。他观察到主厨每天早上9点例会前会看报纸,便提前把当天的报纸叠好摆在桌上,主厨每天什么时间喝什么茶他也了如指掌,以至于3个月合同期到他离开后,主厨极为不适应,专门派人把林述巍找回来继续上班。

青年时期的林述巍,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林述巍数次用到一个词——“幸运”。他提到入职酒店后某次的公开招聘,仅2个职业却有上万人报名,“门口人山人海,好多人3个月还没等到回信,那时我才16岁,觉得自己运气可真好”。

运气或许给了林述巍一个不错的开端,但真正支持他一路走下去的无疑是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每天下班后,林述巍会把报纸上的食谱剪下来做成简报研究,还会泡在酒店的厨房里试菜到深夜。夏天温度40度的时候,厨房里没有空调,他却能待3个小时以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剩下一块块盐渍。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看过《中餐厅》的人都知道,林述巍的英语口语水平很不错,其实,那是他在业余时间自学的。酒店工作的时候他就观察到,外国主厨的待遇要优于中国主厨,“哪怕中国厨师的手艺更好”。

这倒不完全是“崇洋媚外”,林述巍发现,外国主厨很多都博学多才,不仅是厨艺,而是在各领域都有研究,见识也更为广博。

为了能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林述巍开始自学英语,他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自学10个单词”,而酒店里那些外国厨师们,就是他练习英语口语的对象。

综艺节目《中餐厅》截图

此外,林述巍还广泛涉猎书法、绘画、小提琴、网球、计算机等等看似不相干的领域,既是为了提升自己,也是为了跟别人有话可聊。

他明白,要成为行政主厨,光会做菜是不行的,社交也是主厨的工作之一。

综艺节目《中餐厅》截图

这样的自我管理和学习于林述巍而言几乎算是本能,他不觉得有什么值得佩服,反倒很认真地说:“我有几位好老师”。

入行初期,他跟随香港主厨学习中餐粤菜,后来又向来自奥地利、英国的大厨学习西式料理,数年时间,林述巍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厨。

24岁,他当上了深圳喜来登酒店的行政主厨。

林述巍来成都上班是2010年的事,距离他入行已近20年。这些年,他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却也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结婚之后,深觉“不能再跑来跑去”的他,便决定举家搬来成都,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只要家人在一起,哪里就是家”。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林述巍也是微博的第一批用户,上线不久就开通了账号@林述巍JACKLIN,平时在上面分享美食和生活,也转发一些工作相关的信息。

2018年,一档名为《中餐厅》的节目正是通过微博给他留言,向他发出了邀请。看到留言时,林述巍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去!”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节目吸引林述巍的不是有流量、能认识明星,而是在国外开中餐厅这件事。多年在酒店工作的林述巍深知,相对西餐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中餐在国外还属于“小众”,很多外国人对中餐都了解不深,或者有很大误解。

“我的梦想就是能传递中餐的未来,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就算辞职也要去。”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当然,节目组不只邀请了他一位厨师,后来林述巍才知道,自己有大约80来位竞争对手。最终是靠什么脱颖而出的,林述巍自己也不清楚,他只记得节目组来拜访那天他们愉快地聊了2个多小时,“我从他的眼神看着他们好喜欢听”。

据说,拍板决定邀请林述巍的那位制片人评价他,有一种“狡黠的江湖气”。

综艺节目《中餐厅》截图

如今再回忆起《中餐厅》的那段经历,林述巍只用了一个字来形容——“累”,下飞机后护照、钱包都被收走,加上人生地不熟,还是异国他乡,几天下来大家的精神都快奔溃了。

但正如林述巍在出场时说的:“我这个人如果认真做起一件事来,多难我都不会怕的。”了解他过去经历的人都会明白这句话的重量。

《中餐厅》中的林述巍,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节目播出后,林述巍迎来了所谓的“爆红”,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微博粉丝一夜之间从300个增涨到了60万,他工作的地方也成了“网红打卡点”,每天都有人来看“林大厨”。

随之而来则是难以忽视的争议和谩骂,林述巍自觉算是“大心脏”的人,有时也忍不住会在意,他形容当公众人物的感觉是“简直可怕”。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幸而,网络的风潮总是此起彼伏,过一段时间后,林述巍的工作和生活便很快回到正轨。上节目积累的名气也让他产生了更多想法,“当主厨虽好,但自主权其实不高,我很想能做一些更自由、纯粹的事。”

疫情的到来某种程度上给了林述巍机会,酒店行业受到重创使许多厨师失业,林述巍则自己选择了退出,转型做自媒体,“我出来也能找到事做,就把机会留给别人吧”。

如今,林述巍的自我定位是“餐饮界自媒体人”,已经实现了各种自由的他,对自己的要求一如既往地高。

在他的工作室显眼位置贴着“社会责任”、“公司运营”、“个人”三个板块的目标,其中,个人部分写着各平台粉丝数量的目标:“B站250万,快手1000万,抖音900万,小红书250万,微博400万”。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随手点开一条林述巍的视频便会发现,与一些“硬核”美食视频相比,他的视频多了一丝人情味和烟火气。

也许是参与综艺录制学到的经验,他面对镜头说话时很自然,还会插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情节,令整个视频生动了起来,视频下的留言的人依然亲切地称他为“林大厨”。

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林述巍这样形容他作为厨师“一生的梦想”,“安静地生活,做喜欢的菜”,现在的状态或许正无限趋近于他的梦想。

每当有人向林述巍讨教“成功经验”时,他就会真诚地建议对方“有理想很好,但也要有能力去实现,踏踏实实地去做”。这也是林述巍一直所信奉的生活态度,他不太谈大的话题,是个真正的实干家。

林述巍在《丁真的自然笔记》节目,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当然,做了几年的自媒体,林述巍也有想要达成的目标,“我想让社会各界更了解厨师这个行业。”他这样说。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厨师都是重要的角色,毕竟“民以食为天”。但另一方面,厨师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当吃到一顿美食时,大家会拍照发朋友圈,却很难想到这道菜是谁做的。

林述巍在《风味实验室》节目,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在做自媒体之余,林述巍也上了许多美食类综艺节目,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学着去做菜,也学着去尊重厨师这个职业。

“我个人是很希望大家能在家里做菜的,这件事其实没那么困难,有人做菜的家才有烟火气,而不是那种冰冷的感觉。”

林述巍在《鲜厨100》节目(左)、米其林指南成都晚宴(右),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工作之余的林述巍对吃饭的场合其实没那么讲究,他说自己是“张弛有度,可高可低”,既能西装革履去高级餐厅,也能转头T恤短裤去吃路边摊。

“美食没有高低之分,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餐饮场景而已。”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Eva

撰稿:Eva

摄影:图片由林述巍工作室提供

校对:Luke

设计:龙龙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6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