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1926年1月21日,徐志摩在办杂志时,收到了一封题为《纪念列宁》的投稿,作者是一个署名叫“曲秋”的年轻人。

曲秋是个文学爱好者,他这天要在北京大学主持一场列宁逝世2周年的纪念活动,因为他非常仰慕文坛前辈徐志摩,就把自己这篇讲稿发给了爱豆主办的《晨报》,想请爱豆点评点评。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谁知道,徐志摩不仅没有被粉丝的热情打动,反而对文章内容火冒三丈,因为这篇文章在歌颂十月革命,而徐志摩生平最恨的就是革命。

他不仅没登这个粉丝的投稿,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列宁忌日——谈革命》骂粉丝说: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惨刻苦痛的一件事实”,你曲秋是不是“领了卢布津贴”?还笑话曲秋“盲从了一种完全靠不住的学理,在幻想中勾画出一副革命的美好前景”

在文章结尾,徐志摩断言:中国绝对不会出现社会主义革命。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徐志摩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短短一年后,他这个喜欢舞文弄墨的粉丝就真的脱下了西装皮鞋,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而且还走成了。

徐志摩这位粉丝,名字叫陈毅。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弃文从武的猛人——陈毅。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1

1901年,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原名陈世俊。

他的父亲陈昌礼上过新式学堂,很有文采,思想也比较进步。但尴尬的是,他们家的外公黄福钦是个大地主,他花钱买了个官带着陈昌礼去湖北利川当官。

买来的官,那当官的本事是没有的,但借着官位捞钱的本事有,而且还很大。

县里人打官司,黄福钦就吃完原告吃被告;

湖北灾民遍地,黄福钦就趁着穷人贱卖儿女大批进“货”,买卖人口。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父亲和陈毅都看不惯外公,但又拗不过他。

父亲知道外公疼爱陈毅,于是,每次陈昌礼要给穷人求情之前,都会故意掏出对外公宝具陈毅,把外公逗开心了再说求情的话,萌混过关。

陈毅八岁时,父亲和外公的矛盾彻底爆发。在外公看来,父亲既不会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又不懂在官场左右逢源,简直是个废物。

父亲也实在无法帮外公昧着良心做事,就带着陈毅跑回了老家四川。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脱离了外公的管束,陈毅开始自由自在地读自己喜欢的书了。

刚成年时,陈毅就决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一个文学家!

但是,陈毅的父亲没多少钱,没有办法供他上大学。

这时,恰好有人整了个“赴法勤工俭学”的项目,可以公费去法国留学,陈毅就考了个名额,跟着几十个小伙伴一起,想去法国读个文学博士。

一开始,海上的旅途给了陈毅很大的新鲜感,让他大呼:曾不知塞北江南,而今叹山河壮阔。

可当他的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后,却没找到书里说的“大好河山”,只看到了一幅幅让人心碎的景象。

陈毅搭的客船开到丰都时,一艘运货的外国铁甲船横冲直撞地开了进来,把一架中国木船撞得粉碎,许多乘客被水流卷走,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看着扬长而去的外国船,陈毅气愤地拉着船长要他报官抓人,可船长也很无奈地告诉他:长江里这种事情多着呢,别说官府懒得管,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在长江沿岸的各大港口城市,尤其是上海,外资霸占中国的矿山码头,外国士兵肆意对中国百姓开枪,一群群穿着不同军装的外国水兵,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搂着女人,在街上横冲直撞,傲慢骄横。

而沿途的中国百姓,大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上海的外滩公园,还有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正所谓当你快掉到谷底时,命运总会伸出一双大手,把你推下去。

等陈毅和同学们上了去法国的“麦浪号”后才发现,他们已经没时间感慨了,因为他们自己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陈毅和大家住的船舱,头顶上就是装载牲口的货舱,气味非常上头。

因为他们没钱点餐,船长就让他们和战俘吃一样的伙食:

早饭是剩下的渣泡出来的咖啡,搭配的过期饼干里还有虫子,午饭和晚饭是硬得能打死人的面包。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船上的条件过于艰苦,大家只能苦中作乐,船上的湖南学生和四川学生就商量着比赛下棋。

四川人推出了陈毅,湖南人推出了一个叫李隆郅的,准备PK。

船上没有棋具,陈毅就把没用的纸折成车、马、炮,顺带拿了没用的纽扣代表不同的子,凑出了一副象棋。

一开始大家下得好好的,可几轮过后,双方都忘了那几个纽扣分别代表啥棋子,下着下着就乱了,搞得双方吵了起来。

下不了,那就别下了!我东兴乌鸦哥能受这个气?!争得面红耳赤的李隆郅,一把将“众筹象棋”掀翻扔进了海里。

后来,这个暴脾气的李隆郅改了个名叫李立三,成了陈毅的革命战友。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大家打打闹闹一个多月,船总算到了法国,陈毅也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始学习,觉得自己向带文豪的道路前进了一大步。

在大家心里,他们以为自己的留学生活是这样的: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求学问道。

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荒野求生。

法国之所以要引进中国学生,是因为法国在一战失血太多,需要更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说的留学,是要求中国学生先在法国打工3年,赚到学费后再安排他们上学。

等于说你是自带干粮来被剥削,完事挣来的钱还要在法国消费帮他们拉动经济。

更要命的是,法国当时经济危机,没有什么工作给留学生,办勤工俭学项目的几个官员也把钱挪用光了,根本没给大家安排长期宿舍和学校。

陈毅折腾了3个月后,总算在法国著名军火商施奈德公司在巴黎郊区厂子里找到了一份杂工。

刚来法国的时候,陈毅还对法国有很多浪漫的幻想,他专门去咖啡馆打短工,就是为了蹭着听店里的交响乐。

结果没过多久,现实就把他折腾的疲惫不堪。

厂子里最苦的活是负责轧钢,陈毅要和工友两个人,把快200斤重的钢材抬起来伸进轧钢机。

动作要是慢了,很容易力气不足,就会把钢材砸到地上,掉地上三次就会被开除。可要是想图快,手就得紧贴着机器口把钢材塞进去,又很危险。

稍微轻松点的是当锉工和扶钎,可这俩活一不小心就会被锉刀和锤子砸到,陈毅和同行的小伙伴周恩来和邓希贤都在干这些活时受过伤,不是虎口被震裂到鲜血直流,就是手腕被砸伤。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这段时间,陈毅经常看雨果写的《悲惨世界》,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活得那也是个悲惨世界。

他在日记里抱怨,说起自己以为“多干活就能多挣钱”,可现在每天累死累活只能赚3顿饭钱,完全没有余钱买别的,穿得袜子长年是漏洞的,冬天厂子里一件大衣,工友们要轮流穿,都说艺术都是从痛苦中诞生的,再这样下去他也要成雨果了。

这日子到底是为什么这么苦呢?陈毅想不通。

结果,有学生给陈毅递了两本自己收藏的书,是《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陈毅越看越觉得,这书里说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拼命干活却没积蓄,又因为没有积蓄导致商品滞销周期性出现经济危机,那不就是我们的现在吗?

书里还说,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得建立公有制。

看到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几本神作让陈毅是眼前一亮,他慢慢地和蔡和森、周恩来等人走到了一起。

陈毅心里那颗斗争的火苗开始燃烧了起来。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1921年夏天的某个晚上,厂里一位法国工程师告诉陈毅,说北洋政府为了购买军火,已经把四川和云南的铁路建筑权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抵押给了法国政府。

一听陈毅就心头火起,他立刻和周恩来等人联系,自己写了一篇声讨军阀的檄文,让在印刷厂上班的同学偷偷印成了传单。联合巴黎各华人团体,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运动,把北洋政府的秘密借款给搅黄了。

与此同时,按照原计划,这些学生给法国工厂打工了这么久,也该让他们上学了吧?

可左等右等,大家却等到了一个晴天霹雳:北洋政府从民间骗完捐款盖了学校后,又不想让这些穷学生上学了,他们偷偷把学位高价卖给了国内的富二代们,然后让陈毅他们自生自灭。

我辛辛苦苦来到法国,活也干了,苦也吃了,结果还是连学也不给我们上?

忍不了了!造反!

9月19日,陈毅和赵世炎组织了一支“先发队”,文采好的写文章营造舆论压力,身手好的爬进去打开大门占领学校。

上次搅黄北洋军阀借款的事,就让公使馆恨上了陈毅,这次学生们动静更大,公使馆就串通法国军警,把陈毅、蔡和森、李立三等人全抓了丢炮台兵营里,准备驱逐出境。

在牢房里,大家都百无聊赖,只有李立三一个人盘腿坐着,一动不动,陈毅打量了他一番,说:“你在干什么?”

李立三眼睛都不睁:“别捣乱,我在练习享受坐牢。”

陈毅更好奇了:“享受坐牢?你一天牢房还没坐呢就上瘾了?”

“什么上瘾?我是估计咱们后半辈子少不了坐牢,现在趁着法国牢房条件好不错,赶紧练出坐牢功,回中国以后就不怕了。”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一行人被驱逐的当天,囚车穿过马赛大街时,陈毅把自己写的《致法国同胞书》从囚车上撒了出去。

远渡重洋来法国,最后学位没拿到不说,还被驱逐回国,陈毅的心情十分复杂。

本来陈毅也真觉得自己以后要当一个文学家,可现在再提起笔,他哪里还想得到风花雪月,满脑子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这时候陈毅写的诗还比较稚嫩,但已经有了充沛的感情:

从印度洋到太平洋,恍惚做了几重噩梦

豺狼吃着我们的弟兄,醒来头觉深痛

气愤填膺了,骂亡奴自己断送!

船儿呀!快快移动

我要看乡国,他是否别时的旧容!

快看,快看!西北的半天已红

愿这只火把,温热了你全身的冷冻。

回国后不久,陈毅先在蔡和森的介绍下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后正式入党。

当时,以徐志摩为首的许多文人写东西,很讲究遣词造句,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天天情情爱爱,你侬我侬,还经常笑话底层群众的通俗作品“难登大雅之堂”。

可陈毅经历了国内国外这些事,让他写出来的东西饱含对底层人的同情。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1924年12月,陈毅写了个短篇小说的梗概,故事讲的是乡村少女莲姑,为了照顾全家早早放弃了学习,靠给人洗衣服养家。她爱上了一个大学生,却因为身份悬殊、家庭的负担,不敢表露情谊。

最后,莲姑被仓促嫁给地主家的仆人,在单相思中度过了一生。

虽然还没有补上细节,但光是剧情在当时就足够标新立异,陈毅很快在圈子里出了名,成了多家报社争抢的人才。此后,他更是一连准备了好几个剧本,每一个都被同行们纷纷点赞转发。

不过,这些投资人想要砸钱推进的项目,最后却一个都没落地,因为陈毅“鸽”了。

1926年,陈毅因为熟悉理论,被派到黄埔军校的武汉分校当校党委书记。

1926年3月,陈毅领导学生在北京抗议北洋军阀勾结日本军舰,惨遭军阀部队开枪扫射,陈毅自己也差点遇害。

再后来,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起义,陈毅也被叫去帮场子,结果陈毅所在的教导团刚上岸,就被张发奎部队集体缴械。看到敌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干掉自己,陈毅趁着晚上从敌人的软禁里逃了出来,硬是靠两条腿追上了南昌起义军。

为革命命都快没了,当然就没空惦记那几个剧本。

作者要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剧本无限期拖更,别催。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2

1928年,朱德和陈毅一起发动了湘南起义,他们带着部队上了井冈山,是红军最开始的原始股,因此陈毅在党内的地位,一度仅次于教员和朱老总。

那时候陈毅有个很能打的下属,姓林。

在部队里,陈毅一直做政治工作,当初南昌起义失败后,很多人就泄气,偷偷溜走,是陈毅一点点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留人。

上了山之后,陈毅也发现,部队之间不团结呀,南昌起义的瞧不起秋收起义的,觉得他们装备差,秋收起义的又瞧不起南昌起义的,觉得他们是油子兵。

陈毅就想了个法子,让两边部队的指挥员和政委互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干部们体会了对方的难处,彼此之间就有感情了,部队之间的间隙才逐渐消除。

三湾改编之后,我们为了官兵平等,军事民主,搞了个士兵委员会制度。

但是不少人的理论水平不够,还是陈毅把士兵委员会的骨干们定期集中起来培训,讲课,带出了一帮能干的政工干部。

红军打到哪里,陈毅就和干部们召集群众做宣传。

后来红军收了一部分川军起义的兵,这些四川兵以前习惯抽大烟,号称一手真枪一手烟枪,双枪兵,没了烟抽很难受。

陈毅就带着政工干部教大伙儿唱歌、做游戏、讲故事,分散注意力,让双枪兵戒掉了烟瘾,禁毒先锋。

总之,上管马列主义,下管扑克象棋,统筹后勤,保证部队的战斗力,是军队里的萧何。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要长征了,可陈毅当时生着病,没法儿跟大部队走,就留下来打游击。

国民党在根据地搞三光,搞连坐,把山里的群众赶到城里,出城要限制口粮,要封死游击队的生存空间。

这种状况下打游击,九死一生。按照陈毅诗里的描述,是“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1935年11月,陈毅被派去寻找北山游击队。

谁知道半路上,陈毅被敌人包围了,曾经受过枪伤的右腿伤口又崩开发炎了,靠警卫员老宋的搀扶才找到一个岩洞躲了起来。

没有手术的条件,陈毅就让老宋

帮他把碎骨头从伤口里挤出来。

老宋每挤一下,陈毅就疼得浑身冒汗,身体像触电般抽动着,脸色蜡黄,汗珠直往下滚,却始终忍着不肯叫疼。

看到这场面,老宋怎么也不忍心去挤了。

两人一合计,没办法了,硬来吧,陈毅坐在两棵杉树当中,把自己的伤腿横绑在树干上,忍着剧痛用一个碎瓷片把伤口的腐肉一点点刮掉,把手术没取干净的碎骨头挤了出来。

随后,老宋用盐水把伤口洗净,把药抹在用盐水煮过的布上,再用竹签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塞进伤口里去,疼得陈毅浑身冒汗。

每次两人想出去找食物时,总会听到敌人漫山遍野在搜人,放火烧山,想把陈毅熏出来。

最近的时候,陈毅都能听到对方的脚步声,大气也不敢喘一个,好几次都觉得自己被找到了。

没有食物,陈毅和警卫员只能把嘴贴在岩壁上,喝渗下来的泉水,在洞口附近抓老鼠和蛇生吃。

而且,国民党特别执着,找不到就一直找,陈毅也不敢出去,就这么过了20多天。

陈毅两人是弹尽粮绝,附近的老鼠都吃完了,伤口一直在作痛,又冷又饿,还有病在身,外面凄风苦雨,别说反抗了,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陈毅觉得,自己恐怕是必死无疑了,可他为之献身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壮志难酬,就这样如星陨落?回想自己度过的这些年,陈毅感慨万千,他挣扎着拿起了笔,拿出了写绝笔诗的架势,拼着最后一股气,在衣服底部写下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诗: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幸运的是,他们最后没有死,而是捱到了解围之后,找到了部队。

这些部队原本是人心离散,想散伙的,看到陈毅两人一瘸一拐地过来,

他们反过来劝陈毅,现在但凡在外面有点关系的人都在跑路,你在北京上海有朋友,在海外还有同学,赶紧去香港坐船跑路吧!

面对这个情况,陈毅也没发火,而是召集起了剩下还没逃走的100多人,非常坦诚地说:

队伍的情况非常艰难,游击战争非常艰苦,我们随时可能会死,没办法坚持的同志,可以自愿回家,发路费。

出去了要站稳立场,不要叛变,不要去当反革命,不要翻脸为仇。不要不辞而别,要握手告别。出去了,待不住,愿意回来的可以再回来。

听到陈毅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很多人都不好意思了,有人反问他:指导员,大家走了,那你去哪儿另谋高就呢?

陈毅说:“你们别看我面黄肌瘦,满脸胡子,我是要在这个地方坚持斗争的,就是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还是要干!”

看到下面的人半信半疑,老宋很激动地站了出来,给大家说了这十几天他们是怎么死里逃生来找大家的,说到动情处,老宋潸然泪下:“你都能坚持,我们为什么不能?”

在场的战士们从军以来,看到过一些空降来的干部,打顺风仗时刷刷战绩,到了形势不稳就丢下大家跑路,满嘴套话,板着脸训别人,真打起来溜得比谁都快。

可眼前的这个政委,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草鞋破衣服,为了找到大家连自己的命都豁出去了,那我们还有啥可怕的?

三年艰苦的南方游击战争,磨平了文艺青年的作风,陈毅变得越来越成熟,之前他不信任教员的革命路线,当面公开反驳,但等想明白以后,他又果断承认错误,把之前的称为“陈毅路线”,还笑着说我陈毅要带头打倒错误的陈毅路线。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了,这些在南方游击了多年的部队终于被整合了起来,在汉口成立了新四军,陈毅是第一支队的司令。

日本鬼子很快打下了大半个中国,陈毅就在江苏茅山建立了根据地。

在这个时候,陈毅最亲密的战友就是粟裕,他们两个是黄金搭档,陈毅擅长统筹和后勤工作,一打起仗来,陈毅把这些事情都办好,粟裕就只要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打爆敌人狗头就行。

陈毅当指挥,粟裕就是副指挥,陈毅当代军长,粟裕就是师长,粟不离陈,陈不离粟。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每次粟裕打了胜仗,陈毅都要给好友写诗。

比如抗战第一仗,粟裕在卫岗打了个胜仗,陈毅就写: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早迁,脱手斩得小楼兰。”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和粟裕更是一起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两个人不仅是战友,还是亲家。

3

拿下上海后,当时的上海群魔乱舞,形势复杂。

国民党走之前卷跑了巨量的财富,整个上海的市场都是乱的,80%的工厂都停工了,民众物资供应不上,大米、面粉只够吃半个月的,还有奸商囤积居奇故意添堵。

另一些商人心肠不坏,但是怕共产党没收民族企业的财产,提前躲到了香港。

还有一些盘踞多年的黑帮流氓,到处寻隙滋事。1949年5月25号到31号不到一周时间,上海就发生了57起抢劫、凶杀案,平均一天10起,有的凶手居然把装子弹的恐吓信寄到了军管会,挑衅。

国民党说,共产党能攻占上海,但管不好上海,共产党的军事能力是一百分,那经济能力只有零分。

他们还说,上海就是个大染缸,哪怕是共产党人,红的进来,那也是黑的出去。

要和这些人精斗争,让上海稳定下来,只会打仗是不行的,想来想去,还是文武双全的陈毅合适。

进入上海的时候,解放军就按照陈毅的要求,不入民宅,在马路上睡了一夜,首先争取到了民心。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陈毅打理上海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吃里扒外帮着外国人欺负我们的买办资本当然要打击,但是民族资本是我们的朋友。

陈毅就去亲自找到荣毅仁等上海知名商人,给他们讲明共产党的政策,需要贷款的提供贷款,需要机器开工的帮忙找机器。

陈毅一番工作下来,之前跑到香港的味精大王吴蕴初和火柴大王刘鸿生等人不仅回了上海,还当了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委员。

有甜枣,还得有大棒。

国民党的金圆券是废纸,为了不让老百姓吃亏,解放军带着人民币来了,让市民拿金圆券兑人民币去消费,想把人民币变成上海的通用货币。

可上海的金融家们看到人民币来了,就要给陈毅一个下马威,他们知道上海市民第一次见到人民币,信用还没建立起来。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机者就让人去倒卖人民币,小贩沿街叫卖,拿银元兑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刚开始一块银元换100人民币,过了几天就涨到了一块银元兑1100人民币,人民币大幅贬值,根本买不到大宗的货物,变成了银元的配角。

人民币贬值还带来了物价飞涨,13天内,批发物价指数就涨了2.75倍,人心惶惶,这摆明了就是要摧毁你的货币信用。

怎么办呢?当时有一个参加会议的人回忆说,当时会上讨论这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是陈老总一拍桌子,说,抓!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1949年6月10日,一个营的兵力秘密包围了上海证券大楼,把楼里的人一网打尽,全程只用了15分钟,抓了1500个投机分子。

后来,上海的投机商们还和共产党打了“棉花之战”、“粮食之战”和“煤炭之战”,四场贸易战争打下来,上海的投机商消停了。

接下来,扫除黑社会,禁止卖淫等工作也做了很久。

从拿下上海到除黑绝娼,让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陈毅用了2年。

后来,陈毅又改派去搞外交,有一次,解放军打掉了美军的U-2侦察机,记者拼命追问我们是怎么击落的,陈毅为了不泄露机密,就说了一句名言:

我们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不打仗了以后,陈毅总算有了休闲时间,这时他又想起了年轻时写诗和下棋的爱好,想弥补下当年的遗憾。

只不过,当初断更的故事怎么也没法补上了,写诗的本事也难有大的进展了。

1965年,陈毅知道教员的诗写得很好,就把自己的作品发过去,希望教员能帮忙改一下,教员看完以后,用了非常“高情商”的说法回复了老朋友: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

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只给你改了一首,还很不满意,其余不改了。”

这话翻译下就是:大哥,算了算了,咱不是这块料。

从诗人到贝爷,比赵刚更狠的政委是如何炼成的?

其实,陈毅如果真的有时间一辈子都拿来研究诗词的话,那成就肯定不低,只是为了革命,文艺方面的兴趣爱好就无法深入钻研了。

授衔时,陈毅作为政工干部最出色的代表,当选元帅。

1972年1月6日,陈毅过世,根据他子女的回忆,弥留状态的陈毅留给子女的遗言却是“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也许,这也是他作为一个诗人将军,最后的信念吧。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3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