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已下降9%,地球将变成火星?

前言

科学的发展,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地球上的有形物质,也让我们看到了遥远太空外的有形物质。除了这些有形物质之外,无形物质也逐渐被人类意识到。比如太阳风,又或者说地球磁场

科学的发现不仅让人们惊异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让我们不停感慨地球的特殊性。若是没有地球磁场的诞生,或许地球生命将不会长存。

地球磁场的作用

地球生命诞生的环境极为苛刻,在目前所知的天空领域之中,仅有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满足条件。如果液态水的存在和适宜的温度是主因的话,那么其他因素便可以被看作是支持生物进化以及生命繁衍的补充条件。

无疑,地球磁场便是其中之一, 它指的是地球周围空间所分布的磁场。而若是提到地球磁场则要先引入地磁场这一概念。

地磁场指的是地球内部存在磁性,可以假设成一个大的磁铁。经由这块磁铁,在其左右两部分各自延伸出了地球磁圈。磁圈范围之内,就是我们的磁场。

由于地球磁圈的延伸距离非常远,将大气层都囊括在内,因此其最大的作用便是阻挡了太阳风的侵入。

太阳风是太阳表层所所射出的超声速带电粒子流,它的密度虽然极小,其强度却极为猛烈。在现代科技还没有诞生以前,太阳风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来自于自身所携带的各种射线。虽然大气层对其作用有所削减,但它仍然能对地球生物产生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使人体的染色体发生异变,又比如使生物发生异变或者说信鸽、海龟将会在地球上迷路。

而地球磁场便是抵挡太阳风最有力的保护屏障。它们使得太阳风被拦在磁圈之外,保证了地球生物的正常生长。

而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后,地球磁场的作用便更加明显。人们利用地磁场建立了各种通讯设备。若是没有地球磁场的存在,我们的文明将会处在更落后的阶段。

但是在2020年,欧洲科学家却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两百年的时间之内全球的磁场强度就已经下降了9%左右。不仅如此,在南大西洋附近,还出现了特殊情况。

磁场强度的下降与磁极的翻转

地球磁场强度的下降,在南大西洋附近表现得格外明显。经检测,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该区域的最小强度已经从之前的两万四千纳特斯拉下降到了两千那个特斯拉。不仅如此,这种急速下降的异状区域还在不断扩大。

该区域出现的特殊情况虽然还未对全球造成影响,但由于磁场强度降低,导致更多的带电粒子能够趁虚而入,来到地球上空。这就使得部分经过此处的卫星和航天器因此发生故障。

那么,地球磁场强度的减弱与人类活动有关吗?这次人类可以不用负责了,因为经科学家们研究,磁场强度的变化实际上可能是磁极翻转的一个前兆。

说到磁极翻转,想必许多人都已经听说过北极地区磁极的偏移了。自北极地区的磁极被发现到如今,其位置已经从加拿大北部来到了西伯利亚地区,并逐渐朝着中国的方向继续移动。

由南向北的一个偏移过程,让人们开始担心磁极是否会发生翻转。

通过对以往岩石的检测,科学家们发现磁极翻转是一个很寻常的事件。在地球上,平均每50万年就会产生一次磁极翻转现象,而上一次磁极翻转是在76万年以前。

这样来说的话,地球的磁场如今正在翻转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磁极翻转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便是磁场强度逐渐减弱直到消失,而后再慢慢产生。这样说来的话,欧洲科学家们检测到的现象可能就是磁极翻转的过程。

那么磁场完全消失之后,地球会变成火星吗?

磁场消失会再生,地球不会成火星

根据以往的历史来看,地球并不会变成第二个火星。

在科学家们对火星的研究中发现,火星的地下极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并以此推断在很多年以前,火星可能也有生命的存在。

而部分人认为,火星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的模样便是因为缺乏磁场的保护。首先,没有磁场的保护对生命而言的确是一种摧残。但火星的现状除了缺乏磁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大气层的保护。大气层可以缩减一个天体的温差,同时抵挡来自太阳的辐射,使得生命更好的生存。

但地球不仅拥有磁场,还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其下场不至于向火星那般凄惨,但对于地球生命而言,也并非一件好事。

当地球磁极开始翻转后,在这翻转过程之中,地球磁场会逐渐消失。这会使得现代文明所产生的通讯技术尽数瘫痪,而地球上的生物也会因此发生异变。不仅如此,这一过程相当漫长,需要5000到70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完成之后,磁场又会多久恢复正常,我们便不得而知。

一旦磁极真的发生翻转,那么人类能否度过这漫长的五年前岁月我们便不得而知了。或许,在太阳的强辐射之下,新的物种会诞生,人类也会因此改变;也或者,等磁场恢复之后,新的生命会诞生,新的物种会取代人类的地位。

尾声

虽然地球磁场强度正在逐渐降低,但离磁场消失的路程还非常遥远,我们没必要杞人忧天。更何况,在科学家们的检测之中,发现磁场强度本就有不断变化的过程。或许,检测出来的磁场强度变化也仅仅是一种正常情况。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相关推荐

  • 史上最慢脉冲星发现记

    周一 · 知古通今|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视频天象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太空探索 编译:大风吹 校对:王婧彧 赵…

    2022年6月15日
  • 云南天文台在太阳黑子的空间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张小娟与研究员邓林华,在太阳黑子的空间分布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成果可以用来限制太阳发电机理论中磁场在南北半球上的耦合演…

    2022年8月14日
  • 科技动态:利用激光和磁场控制聚变的新方法

    想象一下,将太阳召唤到你的研究实验室,核心不断核聚变的戏剧性和你超乎寻常的能量水平,如何使这种聚变能在地球上随意有效地发生,这样就永远不用担忧能源供应的问题。 当然,太阳实际上无法…

    2022年8月18日
  • 港媒关注:中国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2日报道,中国1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实验室研制出了用于科学研究的世界最强磁体。 这个磁场装置的磁体口径为32毫米,并不比一枚硬币大多少。但中国科学院…

    2022年8月17日
  • 科学家预测未来地球磁极不会消失,也不会很快倒转

    科幻网8月16日讯(刘亚珠) 地磁倒转,即地球磁极在地质时期中的交替现象。事实上地球磁场自150年前开始逐渐加速衰弱,但近日,有研究人员预测地球磁极不会很快发生翻转。 地磁倒转也被…

    2022年8月18日
  • 核聚变何时能发电?当下的难点是什么?

    因为通过核聚变发电已经可以实现,只是投入产出完全未达到我们希望的目标。 由于核聚变需要的极高温高压条件,地球上的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科学家只能用超强磁场约束核聚变环境。 产生如此强…

    2022年8月18日
  • 一维量子纳米线为马约拉纳零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量子点接触结构(左),其中应用电压收缩电子运动到一维,电导(右)显示应用磁场的效果(红)。来源:新南威尔士大学 为什么研究一维量子纳米线的自旋特性很重要? 量子纳米线——只有长度,…

    2022年8月21日
  • 科学家们终于弄清了火星的极光之谜

    地球上的各种极光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能找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之一。但地球并不是唯一经历这些现象的天体。在水星、木星周围的一些卫星甚至在一颗彗星上也有看到过这些现象。但有一颗不太可能的星球…

    2022年8月14日
  • 由于大规模太阳爆发 极光可能会到达南至纽约的地区

    据BGR报道,8月14日和8月15日,太阳爆发了两次日冕物质抛射。空间天气专家警告说,这可能会导致地磁活动增加。来自太阳爆发的能量预计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到达地球,它可能引发远…

    2022年8月19日
  • 产生北极光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居住或访问高纬度地区的人有时可能会遇到在夜空中闪烁的彩色灯光。一些因纽特人认为,在闪烁的极光中可以看到他们祖先的灵魂在跳舞。在北欧神话中,极光是众神建造的通向天空的火桥。这种空…

    2022年8月17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