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的胡同里,散落着这些名人故居,你去过几个?

南锣鼓巷的胡同里,散落着这些名人故居,你去过几个?

在京城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有一条南起地安门东大街、北到鼓楼东大街的元代古巷,因地势中间高、南北低,犹如一个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上,罗锅巷已经改称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不长,从南到北787米,却曾是达官显贵、文化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清初的两朝重臣洪承畴、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等,以及近现代的北洋军阀靳云鹏、国画大师齐白石、文学巨匠茅盾等,都曾是这里的住户。如今,作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南锣鼓巷,不仅保留了一条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和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为这些名人故居的存在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印迹。漫步在南锣鼓巷的一条条胡同中,仿佛能感受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触摸到浓郁的书香墨迹。

南锣鼓巷属于“后市”

南锣鼓巷是元朝兴建大都城时形成的街巷,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元大都的城市格局遵循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南锣鼓巷属于“后市”的组成部分。

古时候,里坊是居住区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元大都规划设计时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整体格局犹如棋盘。

南锣鼓巷地区,在元朝时名为昭回坊。根据《北京地方志·南锣鼓巷》的介绍,元大都昭回坊的坊界北自鼓楼东大街,南至皇城北垣,东起交道口大街,西达地安门大街。到了明朝,以南锣鼓巷为界,东边为“昭回坊”,西边为“靖恭坊”,而南北走向的南锣鼓巷是两坊之间的分界街巷,宛如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明嘉靖年间锦衣卫指挥使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有“昭回靖恭坊共十四铺”的记载,于是,有史学家认为昭回坊和靖恭坊合二为一了,也有史学家参考明末清初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认为南锣鼓巷地区在明代分属于昭回坊和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这里属于镶黄旗驻地;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这里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这里属内五区。

南锣鼓巷东边和西边各有8条整齐排列的胡同,呈鱼骨状。俯瞰南锣鼓巷,整个街区有如一条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南锣鼓巷最北边原来有两眼古井,刚好是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胡同分隔四合院的街区结构,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体体现。

从南到北,西边的8条胡同分别为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分别为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它们的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形成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年间又改称菊儿胡同,延续至今。此外,还有一些东南或西北走向的小胡同,仿佛胡同上的枝杈。

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众多。这里的四合院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有的宅院纵深四进,甚至五进,就是说,宅院的前门在一条胡同,后门在另一条胡同,而有的宅院由几重跨院及花园组成,纵向占据半条胡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及东城区文物部门经过考察,确定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宅院12座,这些宅院基本都是晚清权贵的府邸,历经变迁,保存至今。

元朝初建时,南锣鼓巷是大都城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南锣鼓巷是达官贵族及社会名流聚居地。值得庆幸的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许多老宅都保存了下来。现在,南锣鼓巷已改造成步行街,沿街店铺呈现出一派传统风貌。

南锣鼓巷街景 摄影:岳强

名人故居散落其间

沿着南锣鼓巷由南向北行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为东棉花胡同,这条胡同的39号院为靳云鹏故居。作为段祺瑞政府的陆军总长和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在北洋军阀执政时期,也是政坛的风云人物。买下39号院后,靳云鹏拆除了部分房屋,建了几处西式楼房。1921年底,受张作霖逼迫,靳云鹏辞去国务总理,并到天津过起了寓公生活。如今,这里是中央戏剧学院,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等都曾在这座高等学府深造,并成为当今中国演艺界的风云人物。

后圆恩寺胡同7号,曾经是蒋介石行辕。这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建筑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载旉的府邸。宅院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一座西洋式洋楼,楼前有一水池,池中有喷泉,并有假山堆叠,还有从圆明园移来的刻石相点缀。池子东南方向还有一座西式圆亭。西路是一座二进四合院,东路庭院开阔,花厅敞轩俱全,凉亭游廊优美,十分精致。与南锣鼓巷的其他大宅院一样,这里也曾几次易主。载旉本来就是纨绔子弟,因赌博把这所宅院输给了他人,民国时期被法国人买走。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这里成为蒋介石的行辕,是蒋介石来北平时下榻的地方。北平解放后,这里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

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为茅盾故居。与南锣鼓巷街区的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显得很普通,只是一座两进四合院。院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房间是他的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书房等,还是茅盾生前的样子。北平解放后,茅盾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茅盾搬到这里居住,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7年。

帽儿胡同7号至15号(单号)的可园,曾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第,后来成为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宅院。文煜为官期间曾任多个要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修筑自己的住宅和花园时颇费财力。园中石碑记载此园落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园记中称此园“拓地十方,筑室百堵,疏泉成沼,垒石为山,凡一花一木之栽培,一亭一榭之位置,皆着意经营,非复寻常”。可园疏朗有致,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是目前北京保存较好的宅园之一。可园布局很讲究,西路是一座四合院,中路前面建有倒座房,前院有假山、水池,种有花草树木。中间有一座过厅,后院用回廊围成宽阔的院落种植花草。东路主要建筑为正厅,院落中有假山。2001年,可园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此外,雨儿胡同13号院,曾为国画大师齐白石故居;帽儿胡同35号、37号院,曾经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宅院;秦老胡同35号的绮园,曾为清代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菊儿胡同东口的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曾为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在南锣鼓巷主街上,有洪承畴故居,炒豆胡同中,有僧王府。此外,还有不少名人故居散落在主街两侧的胡同里。

岁月倥偬,时过境迁,昔日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已不复存在。往事如云烟,如今游走在南锣鼓巷,却也可以慢慢体会那些老宅院的故事。

(原标题:南锣鼓巷 胡同深处的名人印迹)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岳强

流程编辑:U063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 攀附名人、捧人臭脚、曾经高高在上的冯小刚,走到今天有点酸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高高在上的冯小刚,对此恐怕是深有感触。 如今的冯小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有人骂他攀附名人、捧人臭脚、搞钻营、小肚鸡肠爱计较。 冯小刚一生拍了3…

    2022年7月23日
  • 8天9位名人相继去世,最小者仅37岁,有3人同一天离世

    6月还没过完,文艺界就先后传出了多位名人去世的消息。 其中,从6月11日到6月18日,短短8天的时间,竟有9位名人相继离世。 甚至,还有三位名人在同一天离世。 他们的离去,是文娱界…

    2022年6月21日
  • 生我养我的村庄(我的乡亲)

    我熟悉你褐黄深厚的土壤,略带甜味的水和干燥温暖的空气,熟悉你天空的每一朵云彩,陆地的每一块石头,还有静谧的夜空中头顶的星和身边蛐蛐的叫声。我熟悉在你怀抱里生长的每一种植物,还有面朝…

    2022年5月1日
  • 为什么有人称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这个称谓源自何处?

    “臭老九”是对知识分子的戏谑或蔑称。为什么知识分子被称为“老九”,前面还要冠以“臭”字呢?这要追溯到元朝。 元朝的政治制度等级森严,统治集团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十等,依次是“一官、二吏…

    2022年8月23日
  • 大清最后一位格格,川岛芳子的亲生妹妹,2014年在北京去世

    2007年,《鲁豫有约》这档节目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是大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这位大清朝的格格,名叫金墨玉,已经到了88岁高龄。 金墨玉 金墨玉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却依旧…

    2022年5月15日
  • 后海情结

    后海的晚霞,水天一色。 铁成摄影 后海,风景如画,蜿蜒在前海、西海之间,杨柳依依,碧波荡漾。 我出生在距后海几十米的鸦儿胡同。这是一条东西方向长七八百米的胡同,东行至享有盛名的烟袋…

    2022年8月24日
  • 影视剧随笔

    好久没看电视剧了,有几年了,偶尔看看一些影视剪辑片段听听歌,电视剧就很少看了,回忆了一下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老电视剧,比较喜欢的,想记录一下,记得不全了,想到那个就写那个了。。 现代…

    2022年6月8日
  • 朝礼千寺之663:北京怀柔大象讲寺

    北京怀柔大象讲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峪口村中央169号。 北京•怀柔•大象讲寺原为关帝庙,据说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当时朱元璋下诏在北京为关羽修庙,要求官员及百姓…

    2022年8月16日
  • 美国士兵强奸北大女生3小时,舆情汹汹,宋美龄如何处理?

    文|探古论今人 编辑|探古论今人 1946年,一个青春靓丽的姑娘毫无防备地孤身走在北平东单大街,忽然却被见色起意的二人掳入阴暗,伴随着衣服的撕裂与女孩的哭喊,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被强…

    2022年9月18日
  • 大散文|天地共造化 遗世古村落

    天地共造化 遗世古村落 文 紫苏 悠悠华夏文明,美了五千年。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像散落于光阴的长河中那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更像是浩淼烟波里的一朵朵浪花,流连在岁月的岸边,将倾世之沧桑,…

    2022年8月26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