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据史料记载,摔瓦盆源于2300年前的周未。庄子″见田氏已死,解将下来,…把瓦盆为乐器,鼓之成韵,倚棺而作歌:”…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庄生歌罢,又吟诗四句…。大笑一声,将瓦盆打碎。…庄生遨游四方,终身不娶。或云遇老子于函谷关,相随而去,已得大道成仙矣。诗云:”…请看庄生鼓盆事,逍遥无碍是吾师”。

庄子也是古代之圣人,虽不与孔孟齐名,但决非凡人。他妻死鼓盆碎盆而庆成仙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长子摔瓦盆便源于此。

笔者老家出殡不是摔瓦盆,而是摔瓦。这项仪式至少有4层寓意: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一是节哀。尽快从悲痛的阴影里走出来。人死如灯灭,有死才有生,新陈代谢,由此世界万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推动人类的发展。否则,光生不死,人类永远停留在起点上,世界也容不下。由生到死,这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红白喜事”,一语道破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庄子是圣人,早就看透了凡间之事,所以老婆死了才鼓瓦盆为乐,摔瓦盆庆贺。

二是祷祈。希望逝者到阴曹地府以后岁岁(碎碎)平安,长眠安息。

三是期冀。逝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瓦碎为玉,高尊一级,到阴间做一个刚直不阿,高尚磊落之鬼雄。

四是决别。做一了断。生者也要学庄子,把不舍悲哀化为力量,继承遗愿,延续香火,振奋精神,继续前行。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间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的习俗,通常来说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镇,至今依然沿用。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只不过这种民间习俗在农村保存得更加完整,城镇因为殡葬方式的改变,这种民间习俗大多已消失,或被其他的仪式所取代。然而,我国民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摔瓦盆这种仪式。比如说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就没有这种习俗。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民间也有摔陶瓷用具之类的习俗,但是,那也是比较少的现象,其指向性非常明确。也就是去世老人在去世前久病在床,经常有用药罐熬药,这种药罐不同的地方,使用的陶瓷品种不同,其名称也不同,有的用土陶罐,有的用沙罐,有的用砵罐,有的用土沙锅等。出殡时(有的在烧床铺草,或衣服时摔掉),由孝子把药罐摔碎,寓意是老人走了,他们的疾病也就消除了,既不让疾病随老人而去,也不让疾病留在家中。如果去世的老人无疾而终,就没有这道程序。因此,此类摔陶瓷罐与摔瓦盆,在民俗内涵上完全不同,其中的民俗寓意也不相同。

有摔瓦盆习俗的地方,摔瓦盆是丧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出殡时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序。摔掉瓦盆,民间俗称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丧盆、老盆、孝盆等,是专为死者焚烧纸箔的瓦盆。地方不同,瓦盆的样式略有不同,有的地方为实心底,有的地方要在盆底留一个孔。民间以为人死后,到阴间要花钱,于是,就将纸箔打造出银锭和铜钱的样子,用火焚化,这样就可以给死者送钱了。人们又担心送去的钱被野鬼抢走,只能用瓦盆焚化,才不会被抢走。

有一些地方习俗,在瓦盆内焚化的纸箔灰,要用黄纸包起来,盖棺前放到棺材内,有的地方则没有这种习俗。出殡时,长子要把丧盆顶在头上,就在启灵之际,将丧盆摔到地上(有的地方摔了丧盆后,接着起灵),摔得越碎越好。但摔瓦盆的人只能摔一次,如果摔到地上摔不破,长子就不能再摔,而是由抬棺的人将瓦盆踩碎。毕竟有的地面的泥土是软的,摔下去不易破碎,也就是因为民间屡屡出现过这种情况,有的地方专门预备了一块砖头,就解决了瓦盆摔不破的问题,同时这块砖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民俗内涵。

这种摔瓦盆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寓意,各地因为摔瓦盆来源有各种版本,版本不同,其中的寓意也就有了差别。这里从中选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版本。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1、摔瓦盆之人就是家业公认的继承者

有这种说法的地方,传说摔瓦盆的典故来源于春秋末的一位名人,叫范蠡。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后来被民间商界尊称为“商圣”,并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祖、制陶行业的祖师爷。

传说范蠡因烧制陶器,发了大财。范蠡是一个能艰苦创业,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的人。他发财致富后,在每年的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设棚为穷人施粥饭。范蠡的善举,得到了老百姓尊重,愿意跟随他学习制陶器的人纷至沓来,他就把制作陶器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民众。

范蠡没有儿子,他的家业也就没有继承人,他想,自己的家业总得传给一个人才好。范蠡经过长久的思考,想出了一个办法。

范蠡把乡邻中那些有威望的人都请到家里来。他拿出制作非常精美的陶瓷盆,让大家帮忙出主意,如果他百年后该怎么处理这个陶瓷盆。于是,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人说要把陶瓷盆献给侯王;有的人说用红缎子包把陶瓷盆起来,收藏起来,大家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范蠡对大家的这些说法都很不满意。

这时,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你百年后出殡的那天,我把陶瓷盆摔碎了,你也就可以带走了。”范蠡非常赞同年轻人的建议,他对大伙说道:“百年后,我的这份家业就让这个年轻人继承吧,今天请来的高邻都是证人,还烦请大家给做个证!”

据说,从此以后,民间有老人去世时,都要买一个瓦盆,让去世老人的继承人在棺材前把瓦盆摔碎。这就是民间“摔瓦盆”的来源。也因为如此,老人出殡时,谁有资格摔瓦盆,谁就请公认的家业继承人。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直到今天,民间为孝子之中的长子摔瓦盆的讲究,也就是沿袭了古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原则的遗风。也就是说,旧时摔瓦盆的顺序是:由嫡长子摔瓦盆,没有嫡长子,则由嫡长子的儿子中的长子摔瓦盆。如果嫡长子和嫡长孙不在了,就由嫡子中的老二,以此类推,最后才是庶子。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消灭了一夫多妻制,因此,现在的民间摔瓦盆的顺序是:长子摔瓦盆,长子不在了,由长子长孙顶上来,没有长子和长子长孙,就由次子顶上来,以此类推。

现在家庭中儿女少,有的人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那通常由女儿摔瓦盆。农村家庭如果有两个以上女儿,通常由确定留在家里的女儿摔,或者儿女结婚后所生儿女随母姓的女儿摔。独生女,理所当然让女儿来摔。

2、为了让亡者不要忘掉阳间的亲人

按照旧时民间迷信的说法,人死之后,其灵魂进入阴间,要踏上黄泉路,路上要过奈何桥,过了奈何桥到达望乡台。在这里,亡灵会最后一次回过头来看看人间的家乡,从此与人间之事就没有了任何关系。然后就进入了阴曹地府的阎罗殿,由九殿阎罗根据亡灵生前在人世间所作所为,是善行还是恶举,决定将亡灵打入地狱,还是投胎转世为人。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被九殿阎罗打发投胎转世为人的亡灵,从阎罗殿出来,必须要到孟婆庄报到。孟婆是阴曹地府专门负责“由阴转阳”工作。每一位亡灵投胎之前,必须要喝一碗“孟婆汤”,也叫“迷魂汤”。据说喝了“孟婆汤”就可以把前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如果有人记性不好,记不得前面的事情和教训,或者有些人怎么劝都不听等,往往被人斥之为喝了“孟婆汤”,或者喝了“迷魂汤”,其中的来源就是民间的这种迷信传说。

现在有一些方的瓦盆,在烧制的时候,特意做成留一个孔的盆底,据说,这是阳间之人对孟婆耍了一个心眼,其目的就是,当亡灵拿出随身携带的瓦盆盛“孟婆汤”时,“孟婆汤”就可以从盆底漏掉,这样亡灵就不用喝“孟婆汤”。因为没有喝“孟婆汤”,他们也就忘不掉阳间的亲人。

因此,这些地方认为,出殡时摔瓦盆,就是为了让亡灵把瓦盆及钱财带到阴间。这虽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也说明人世间的亲人对亡者怀有无限思念之情,才编出这样的一种说法。

3、摔瓦盆是为了模仿古代孝子

关于摔瓦盆来源于古代孝子的说法,民间各种版本繁多,各说各话,但是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主要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古代乡村一户人家,父亲早亡,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母亲既当爸又当妈,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为了不让儿子挨饿,母亲把一个瓦盆放在家里的柜子顶上,里面放有食物,儿子饿了就到瓦盆里拿东西吃。日复一日,儿子习惯了到瓦盆里拿吃东西的方式,肚子饿了就到盆里去拿。后来,母亲把儿子送入学堂读书,儿子发愤读书,中了功名,做了官。也就正当他接到任命书的那一天,她母亲因操劳过度,病倒了,不久就去世了。

儿子非常伤心,日夜守着柜子顶上那个瓦盆痛哭止。亲戚邻里怕儿子哭坏身体,就聚在一起商量,决定把那个瓦盆摔掉,但是,因为儿子一直在守着那个瓦盆,无法下手。母亲出殡的那天,儿子头上顶着那个瓦盆,跪在棺材前哭得死去活来,昏了过去。在场的人趁着这个机会,将瓦盆给摔碎了。当儿子醒来的时候,人们向儿子解释说,摔碎瓦盆,是为了让他母亲带走。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从此以后,民间就开始流行孝子顶瓦盆、摔瓦盆以表孝心,这也就成为一些地方摔瓦盆寓意表孝心的习俗。也因为有了这种说法,我国一些民间办丧事时,不是有孝子摔瓦盆,这些地方通常儿子只顶瓦盆,摔瓦盆则由亲朋好友完成。


摔瓦盆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了,我这里不是摔而是用棒子敲碎,在此之前家里的子侄辈还要在瓦盆上钻眼。

按照长辈的传下来的说法是:人这一辈子有善念,也有恶念,行善事,也做恶事,而在人终老之后,所有的恶事都要接受阴司的审判,而所有恶事都会被装在瓦盆里面让逝者喝下去,为了让逝者少喝,所以需要子侄辈在瓦盆上钻眼,让这些恶事尽可能的漏下去。而最终摔瓦盆也是这个意思,尽可能的摔碎,让恶事多流走,先人少受罪。这个民俗还是依据孝和恕的理念流传下来,意味着人死之后一切善和恶都已经终结,让逝者早日安心进入下一个轮回。所谓的长子摔瓦盆,则是体现了嫡庶和长幼的观念,嫡长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任何一个文明对祭祀都非常看重仪式感。而从丧礼来说,作为长辈的身后事,是人生最后一个仪式。摔瓦盆是这个仪式的开始,随着瓦盆的碎裂声,升棺起步,哭丧一系列仪式开始,到最后入土祭祀,都有自己的规矩。一趟仪式下来,既寄托了生人的哀思,也让逝者安息。


他薅住她的头发,把她用力的按在地上,打了几拳,然后恶狠狠的说道: “你死了没人给你摔老盆儿。”。

女人被男人死死的按住无法反抗,她涨得满脸通红 说不出话来,只能任由这个男人厮打,周围的群众听到响声,赶忙将其拉开。

随后男人扬长而去,只留下女人披着凌乱的头发蹲在地上哭泣!

这个情景是多年以前,两个邻居打架,男邻居比较横,因为他家里有两个儿子,这天又一点小事和女邻居打了起来。

女人哪是男人的对手,一拳就把她打翻在地,随后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这个时候女邻居床上除了哭泣也别无办法,她确实只有三个女儿,没有人摔老盆。

什么叫摔老盆?

所谓的摔老盆,就是家里的老人去世,出殓的时候,一般是长子会拿着类似花盆的动东西,狠狠的摔在地上。这并不是少数地方的陈规陋习,这个习俗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之久。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摔老盆这件事一般都是由家里的长子完成,别人也没话说,如果长子去世,那就换长孙来完成。

如果长子长孙都去世了,那才轮得上次子。

一个家族里的长子那是最重要的。从摔老盆中就可见一斑。

摔老盆是有讲究的,这边起棺那边就把高高的把老盆举起,随后重重的摔在地上,越碎越好,取意岁岁平安。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衰老盆也和古代皇帝继承差不多。有长子的话长子摔,没有长子换长孙,没有长孙,才轮到次子,三子,四子。这个长幼有序,嫡庶观念很重。任何人不得僭越。

家里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那就找侄子说,没有亲侄子的找堂侄子。但是摔确实有一个前提,谁摔了盆子就等于过继必须继承老人的部分遗产。

因此那些没有儿子的家庭,很是肉疼,却也没有办法,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家里是没有话语权的。白白看着父母,操劳半辈子,挣下的家业被别人所继承,那滋味是有多懊恼。

有的时候骂人最狠的话就是“你不得善终”这里所指的善终并不是人活着的时候风调雨顺,也包括去世的时候没有人给摔老盆。

长子无论在皇宫贵族还是普通家庭里,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虽然普通家庭里没有多少遗产可继承,但是所赋予长子的权利是别人不能比的。

特别是在古代时期,一个男人娶个三妻四妾,如果你是家中的长子又是嫡出,那个地位简直如泰山压顶,一般谁敢说话呀?

大家可参考《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贾环兄弟,贾宝玉虽然不是长子,但是他的长兄已经去世,他是又家里的嫡出,既然大哥没了,那他就是老大。

而贾环就不同了,不但是个庶出,自己平时也不争气,做事唯唯诺诺,整个贾府里没有人喜欢他,甚至连吓人都不会拿他当主子。

贾环虽然出生大活人家,但是他的日子很不好过,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孩子快乐。

大约十几年前吧,附近有个50多岁的男人去世,去海上作业,结果掉海里死了,连个尸首都没找着,这个男人有4个女儿,他的大女儿已婚已育,他最小的女儿也读了高中,除了三个女儿以外他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他三岁的儿子由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那肯定是长子,入殓的时候,就在起棺那一刻,他的叔叔抱起来这个孩子,拿着他的手摔老盆,第一次由于孩子太小没有拿稳,老盆稳稳的掉在地上,只是裂了一条缝。

这个时候人,有一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起脚,迅速将老盆踩了个稀巴烂……

这个摔是有讲究的,不能够摔第二次,如果摔不坏的话就会有人给踩烂,祈求一个岁岁平安。

“摔老盆”在古代很多作品中都有记载,比如:

《红楼梦》第十三回:“又有个小丫鬟名寳珠的,因秦氏无出,乃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


摔瓦盆的寓意有好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人在有生之年所吃的的食物,浪费了的都会在十殿阎王审罪时让你喝下,有的孝子怕父母受罪,都会把瓦盆底部钻上好多小孔,这样食物端到手就漏完了所以就可以少喝点。

摔盆是给死去的人送碗,要不然阎王就会让你趴在你有生之年浪费的食物池中喝完。所以说现在提出光盘行动,食物千万别浪费,要不然十殿阎王可不饶你。

有的地方也叫摔老(lao)盆!都是长子摔。就是说父母老去,从此长子担起全家的责任。这一声盆碎的声音,就是是儿女心碎的声音,随着这一声盆碎,与父母阴阳相隔。从此永远告别父母,不再奢望去父母那里吃饭了。

还有的地方习俗是谁摔老盆子,谁继承家产。我们这有一家老人去世了,让儿子摔盆子扛幡,儿子说老人把财产都给了女儿,说什么也不肯摔盆子,扛灵幡。实在没有办法,女儿给摔的瓦盆,打着灵幡。


摔瓦盆,又名“摔老盆”,有开枝散叶,延绵后人之意,瓦盆越碎,后代越茂盛


生离死别,阴阳两隔,虽然骨肉情深,无奈世道险恶!今日出了门,从此不是一个世界,摔锅砸盆,家中再无你一日三餐,冷暖自知,一路走好!莫回头!


我们没有这个规矩,摔药罐子倒是有的,但是摔药罐子也要看什么情况,通常都是父母或死者生前长期病患缠身,摔药罐子是图一个吉利的传统风俗,代表这病灾隨着药罐子的打破而消失不再。

摔药罐子在死人出殡仪式上,当棺材已经缚好将要出殡之时,棺材上面放着一熬中药的瓦罐,里面还象征性放点中药或者真的药渣,死者的遗霜或是家中长子把药罐端起狠狠摔在地上,旁边一长者随着说:所有灾疾随死者一起消失,从今后平安无事也。

本地的丧事还有另一个习俗要用上瓦盆,这个我们称之为“买水砵”,本地的一个传统习俗叫“买水”,孝子孙和众小辈亲戚排列成行,在吹班的引领下到溪边或河边汲取一盆清水,杵工用盆中清水为死者梳洗头面,然后才能穿戴寿衣入殓。

不过这个瓦盆也不能摔,它摆在死者灵前直至百日才终,孝家媳妇每日酒饭敬拜时还要倒换瓦盆中清水,此瓦盆在百日期满才随灵桌一同撒去,并把这些摆设丢到某个山边有竹林的山脚下。


整个送殡流程是在道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道家视死如生,道家相信生死轮回,那么摔盆就要到道家找源头。

《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意思是“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盆一边唱歌。”这里可以看出来,送殡时灵堂摆放瓦盆的风俗已经存在。

至于庄子最终悟透生死,鼓盆成大道,一高兴,敲碎瓦盆,成为了南华老仙,飘然而去。

所以送殡时摔瓦盆,并不一定是长子,丈夫也可以,瓦盆原本是用来配乐,寄托哀思的。


我们关中西部宝鸡乡下,出嫔时,把在灵堂烧了七天的阴纸灰陶盆,由长子或长孙,头顶着走出村子,在出村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用力摔碎。讲究是尽量第一次摔碎,复摔不吉利!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