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9岁小兵批评徐海东指挥失误,3句话连升三级,40岁成上将

1934年19岁小兵批评徐海东指挥失误,3句话连升三级,40岁成上将

国共第一次内战期间,红军25军奔袭了国民党军第54师位于罗田县的后方仓库,缴获大批武器辎重和7000余枚银元

这次战斗是红四方面军在西撤后,红25军取得的第一次打胜仗。

战斗结束后,军长徐海东亲自参加了此次战斗总结会议。

正当所有人兴致高昂地回味着刚刚经历的大捷时,一位名叫刘震的年轻战士却向众人泼了一盆冷水,直言不讳的指出此次行动犯下的三个错误。

刘震的发言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大胆发言和对战场局势的独到判断,让他在军队中的官职连升三级。

那么,刘震究竟向徐海东提了什么建议呢?

在往后的革命岁月里,他又是怎样从一名基层指战员,快速攀升到了开国上将的职位?

罗田战斗大捷

刘震,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刘家咀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母亲英年早逝,父亲体弱多病,年幼的刘震早早地就被送到了镇上学习做木匠。

木匠学徒很苦很累,但是工作中常年跟尺寸、标度打交道,让他后来在第一次接触枪支时,便明白了“三点一线”的射击要领,也为他后来在军旅中立下一次又一次的战功打下了基础。

1930年初,孝感地区革命运动愈演愈烈,刘震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认识了“为人民打天下”的共产党军队,于是他果断参加了赤卫军。

次年9月,刘震加入中共红军队伍,并在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立下人生第一次军功。

当时刘震被安排埋伏在一个隐蔽的山头,他端着枪,像做木匠活一样专心致志瞄准着敌军,当敌人出现在射程范围内时,刘震果断扣下扳机,击中了军旅生涯中第一个敌人。

紧接着,刘震在后面的反冲锋战斗中抓获两名俘虏,缴获两杆枪,第一次战斗取得圆满成功。

由于刘震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他很快被推荐到湖北省东北道委特务大队服役,成为4大队1分队一名小战士。

1933年6月,这支队伍被改编成了红军25军手枪团。

当时,红军队伍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辗转转移,尤其是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的红25军,不过千人规模,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斗中很难占到便宜。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长徐海东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强侦查、强突击能力的队伍。

部队转移时,它可以充当开路先锋;在与敌人遭遇时,它能够凭借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手;在打伏击时,它又能当做尖刀部队攻坚克难。

于是,红25军手枪团应运而生,这支部队的主要组成成员就是特务大队中能征善战的老兵。

当时的刘震虽然只有18岁,但是他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在战场上反应灵敏、敢打敢拼,枪法也准。

所以,刘震被破格吸纳进了手枪团。

1934年5月6日,25军进入皖西北部地区,他们接到了一项奔袭罗田县城的命令。

那里是国民党军队的后方仓库,物资储备非常丰富,如果能够成功拿下,将会大大缓解25军在鄂豫皖根据地坚守的窘境。

行动开始前,指挥部制定了作战计划:

由手枪团率先进入战场,利用机枪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等大部队摆好阵型,将守军消灭后,手枪团快速进入县城,抢夺银元、武器装备;手枪团成功撤出后,大部队立刻停止进攻,火速撤回。

行动当天,25军参战各部上下一心,按照预定战斗部署一举攻破罗田县城,歼灭守城敌军部队,缴获了大批武器辎重,手枪队更是从敌军军库中背出了7000多枚银元,此战大获全胜。

罗田战斗是在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红25军单独取得的首场大胜仗。在最为困难的时候,一下子缴获了这么大一笔财富,25军上下个个喜笑颜开。

三句话连升三级

不久后,部队按照惯例对此次战斗进行了战后总结,军长徐海东更是亲自到场,让大家开怀畅言,不必拘泥。

刚刚打完打胜仗的将士们,大多没心思对战斗部署和战斗经过进行分析、反思。因此在总结会上,大家基本上都是对此役称赞有加,只有刘震一人除外。

正当会议现场洋溢在欢乐和激动的氛围当中时,刘震突然站了出来,直言不讳的说道:“这一战不能算作全胜!”

听了这话,会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娃娃相”的年轻战士,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徐海东没有指责他,微笑着对刘震点了点头:“你说说看。”

刘震没有丝毫的胆怯,将自己对于这场战斗的看法全部抛了出来。

首先,刘震认为在一开始的战术安排上就有纰漏,进攻时的兵力布置不妥当,导致进攻火力点安排得不够合理。

在面对敌军一个营守军的情况下,75师223团和224团接连几次进攻都被打了回来,就是因为机枪火力点没有组织好,导致其掩护和压制作用较弱,以致造成较大伤亡。

再者,手枪团奉命进城抢银元的时机晚了一些,按照后来战斗过程和撤退时的情形判断,手枪团完全可以早一点进城,这样缴获到的银元将会更多。

而之所以没有判断清楚进城时机,主要是因为对敌军守军兵力判断不足,担心手枪团在城内遭遇大规模火力打击。

最后在撤退时,大部队的阵型顷刻间便乱了起来,毫无章法可言,过程中也不注意隐蔽、寻找掩护。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打了胜仗,缴获了很多物资,战士们太过激动和兴奋;二是因为一开始的战斗部署不足,针对战斗结束后的阵型和撤退方案没有制定出详实的计划。

徐海东听完刘震的发言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有些稚嫩的小战士,能够对这场战斗做出这么多详细且实际的反思。

他感慨地说道:“这个兵讲得好,很有战术眼光,我看你可以当个连长,当个指导员!”

刘震本以为军长的话只是随口一眼,没想到不久后他就被调到了75师224团1营1连当指导员。

一时间,关于“刘震三句话连升三级”的美谈便传开了,同志们都知道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小战士。

对此,才19岁的刘震一脸谦虚地表示:“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职位高了,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不过,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刘震一次次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组织表明,对他的信任没有错。

四野虎将

刘震升任指导员半年后,25军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着西南地区跃进。

接下来的几年中,刘震主要从事的是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任务,职位也从一名连指导,一步步变成了由红25军、红26军、红27军合编而成的75师的师政委。

此时的刘震年仅21岁,是整个红军队伍中最年轻的师政委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75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刘震任团政治委员。

1938年夏季,688团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阻击,刘震亲自率领600余人开赴中条山。

在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刘震积极发展当地群众,扩充部队,半年时间就有了一支千人队伍。

年底,这支队伍组建成为了344旅独立团,刘震被任命为团长。

自此,刘震从一名政工干部转变为了战场指挥员,他的军事才华也得以充分彰显。

在抗击日寇的进犯中,刘震带领部队四处南征北战。

冀鲁豫边区的斗争、保卫鲁西南根据地的战斗、开辟淮上根据地,刘震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下达的一个又一个命令。

当日本政府宣布投降时,刘震已经官至淮海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中,刘震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在辽沈战役中担任了重要进攻角色。

1948年10月3日,刘震率二纵大军开赴锦州地区,在辽沈战役作战计划制定前,林彪、罗荣桓仔细听取了刘震的意见。

10月14日上午10点,二纵在刘震的指挥下向锦州发起了进攻。

31小时的激战过后,加固了7次的锦州城防被攻破,锦州城西国民党1.5万军队被二纵歼灭。

一周后,二纵进入黑山,切断沈阳守军退路,彻底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包圆”,提前宣告了辽沈战役的结束。

此役过后,二纵改称解放军39军,刘震成为了39军的首任军长。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刘震指挥39军从东北一路打到西南,作战434次,歼敌近2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四野虎将。

朝鲜战争空中杀敌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除原有39军军长之职外,还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当时听到这项任命后,刘震愣了一下,因为他本人从未坐过飞机,对空军一窍不通。

但是,军委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对他说:“我们当年红军打仗,不也是都是从不懂到懂嘛!你这次工作安排,可是彭老总亲自点的将,毛主席、周总理都批准过的。”

听了这话,刘震立刻站起身来,向领导表示:“服从命令,一定把它干好!”

刘震本以为祖国的空军力量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组建起来,自己还有时间去学习,可他没想到的是,当朝鲜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空军司令任务就已经到来了。

前排右一为刘震

1950年11月4日,一纸东北军区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的调令,将刘震带到了东北和朝鲜战场。

次年春,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在丹东成立。

短暂的训练过后,我军空军队伍即开始参与实战。

但是,匆忙之下组建起来的空军力量很难与联合国空军抗衡。

为此,刘震没日没夜的研究符合我军当下情况的空中作战方案。

不久后,“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原则应运而生。

这句话的含义为:同批次机群,以四架为单位,按照不同高度、间隔、距离,采取层次配备,构成小编队、大纵深的战斗队形。作战中,各架飞机以机首为核心,在战术范围内保持紧密联系、协同作战。

在此战斗原则的基础上,我军空军队伍战斗力越来越强,在朝鲜战场上有了与敌军一战之力的能力。

1951年8月,美国空军对中国部队展开了大规模“绞杀战”,集中火力轰炸我方后勤运输线。

刘震将军见状,立刻组织空军队伍对其进行“反绞杀”。

在8月25日的空战中,空军4师12大队队长李永泰亲自上阵,在刘震的指挥下打掉了美国空军引以为傲的“空中坦克”——F-84战机。

不久后,刘震将军又在短短三天时间内,指挥机群打下美机26架,击伤8架。

捷报传来,远在北京的毛主席连连称赞:“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

这位一次飞机也没坐过的空军司令员,指挥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空翱翔,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此后,刘震与空军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朝鲜战争胜利后,他被任命为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而后更是亲自组建了我国第一所空军学院,为新中国的空军力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飞行员。

结语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上千余名开国将军参与了此次授衔仪式。

在55位上将将军中,除39岁的萧华将军外,就数40岁的刘震最为年轻。

当然,这一切都是刘震将军在战场上浴血厮杀斩获的战功换回来的

从当年“三句话连升三级”开始,刘震将军开始了自己的军人之路。

不管是面对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军队,还是联合国军队,无论身处长征时的雪山荒地、冀鲁豫边区根据地,还是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刘震将军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仰和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一步步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军旅生涯。

参考资料

  • 李传根. 抗日战争中的刘震将军[C]//.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2009:121-135.
  • 吴东峰.刘震:没乘过飞机的空军司令员[J].文史博览,2008(03):33-35.
  • 林云帆 ,马宏骄 ,梁占方.抗美援朝空战中的刘震将军[J].文史月刊,2004(03):15-18.
  • 胡佑启.从陆战到空战的刘震将军[J].党史天地,1994(08):36-37.
  •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