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重点关注四大领域结构性机会

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国内局面复杂多变,如何把握不确定中的确定性,并抓住投资机遇?恒昌近日发布的《2022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预计,全球经济将走向“低增长、高物价”困局,中国随着财政、货币、产业链供应链等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经济有望充分发挥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优势,实现增速逐季回升。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宗良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境内股债资产的预期回报或将好于境外市场,境内权益资产的盈亏比或将优于固收资产。在此背景下,可重点关注新能源、硬科技、大健康、新消费四大领域结构性机会

中国经济增速修复性反弹

下半年,面对全球经济滞胀上升风险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面临不少挑战。宗良指出,随着一揽子扩政策的落地实施,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增速逐季回升。

经济增速修复性反弹。下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望减弱,同时,各地将重点落实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各项既定政策落地见效,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切实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下半年经济将持续修复,第三季度GDP增长4.6%,全年增长4%左右。

内需将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基石作用。从外需看,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有赖于价格因素支撑,出口数量已开始呈现负增长;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生产能力恢复,使得中国出口市场份额面临回落压力,欧美日从中国进口的比例下降。下半年,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下,海外商品价格和消费需求增速将双双回落,中国外需将趋于收缩,再加上基数抬升影响,中国出口增长仍将承压,出口增速或将继续回落。从内需看,下半年各地稳增长政策措施进一步显效,加上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后修复性增长,需求拉动有望增强。

宏观政策将保持宽松态势。2022年国内通胀“有惊无险”,不足以对政策形成掣肘,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经济恢复。一是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仍会保持较强的支出力度。财政政策是今年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包括对受疫情冲击的企业、居民进行纾困和用于基建投资,以及用于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等。二是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降准降息的空间不大,但仍然存在。由于美联储加息和通胀风险的影响,目前来看中国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性相对较低,降息的空间在于LPR加点的下调,这可能需要配合降准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因此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不过在MLF不变的情况下,LPR调降的幅度预计不会很大。三是房地产政策有望持续宽松,更多地区需求侧放松政策有望出台,同时,供给侧政策调控也有望有所放松。

工业回升基础不断稳固。疫情有望继续缓解,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中下游制造业增长可期。第二季度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带动企业库存下行,从而推动生产端进一步修复。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需两端助力工业企业生产,一方面减退税、缓缴社保、延期还本付息、保障货运通畅等措施缓解企业生产压力,另一方面围绕稳投资、促消费、保外贸等方面的系列举措推动需求端加快复苏,扩大对工业各产业链的有效需求。

服务业有望缓慢复苏。疫情及相关政策措施是决定下半年服务业恢复程度的关键。由于政策推动和恢复时滞差异,服务业各行业复苏进程存在一定分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景气仍将延续。各省市加快出台房地产市场放松政策,房地产市场或将逐步趋稳,预计房地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升。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居民生产生活步入正轨,线上消费稳步推进,有望带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业边际修复。

“猪油粮共振”推升CPI涨幅,PPI-CPI“剪刀差”将显著收敛。新一轮猪周期上行拐点基本确立,猪肉价格筑底反弹对食品价格将形成较强支撑。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既直接推升CPI涨幅,也通过间接推升大量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成本,带来物价水平的整体上行。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动力趋弱叠加翘尾因素影响减弱,P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下半年PPI翘尾因素仅约0.8%,远低于上半年的6.4%。综合以上因素,预计第三季度CPI、PPI分别同比上涨3.1%、4.2%左右,全年分别同比上涨2.4%、5%左右。

重点关注四大领域

展望下半年,宗良指出,A股或将进入震荡缓慢上涨阶段,呈现结构性行情,随着经济修复,预计宽松幅度较第二季度略有放缓,中国债券收益率大概率呈现区间震荡态势。

对于人民币汇率,宗良表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仍然存在。但考虑到国内疫情再次大规模出现的概率较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以及稳外贸政策效果显现,进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顺差、结汇盘对人民币汇率尚有支撑,汇率再度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人民币不会单边趋势性走强和走弱,整体呈现双向波动态势。

在A股大概率震荡向上的基础上,结构性行情依然是未来主要演绎方式。宗良表示,未来可重点关注新能源、硬科技、大健康、新消费四大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在“双碳”目标远景规划下,2022年上半年,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极大青睐。《指引》指出,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政策延续,新能源市场景气度将持续保持高位。储能领域、绿电、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成为真正的政策发力点。

大健康领域,“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促使国民健康意识提升,许多人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进行健康管理,医疗健康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疗改革深入以及医疗健康市场的迅速开展,医疗健康行业将保持高速成长。

硬科技方面,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着力于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以半导体、国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将获得长足发展。

而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双循环”战略引导下,中国立足国内循环,深挖内需潜力。以促进强大国内市场为导向,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伴随着年轻人群(尤其是Z世代)成为新的消费主力,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将成为内需发展驱动力。融资方向来看,资本更青睐符合消费升级、细分领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品牌。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