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别被个别现象给吓到了,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公司,很小一部分人员,并不具代表性,绝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这样的歧视。35岁的技术人员,无论是技术还是为人处世,都是越发成熟的,35岁,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个年龄阶段的技术人员,无一不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不可能被认为没有价值的。

技术人员不同于其它职业人员,其规律是越老越吃香的,虽然刚毕业的起薪不高,虽然成长比较慢,但却意味着到年纪大了就越来越值钱,该担心没有价值的并不是35岁的技术人员,而是刚毕业的或刚毕业没几年的技术人员,因为这个阶段的技术人员正处于学习期,这个学习期也是很烧钱的一个时期,小到哪怕报废一套模具,都可能损失超过10万元,而到了35岁的技术人员,已经过了这个烧钱的时期,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认为这个人已经用钱烧出来了,烧成像工艺品一样了,那当然会认为有价值的。

另外,技术人员的成长历程本身就比较慢,往往要3年入门,5年入行,10以上才熟练,15年以上才勉强敢说精通,那这个时候就去到38岁左右了,而35岁正处于熟练与精通之间,作为企业方,巴不得抢着要呢,请问何来没有市场一说?

我前几天也提及过,身边正好有一个40岁的工程师,只请了半天假面试,就拿到了涨薪幅度超30%的offer,而他所谓的面试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也就跟别人谈笑风生地喝了几口茶就拿下来了,这哪里会是没有市场呢?

我本人已37岁,但同样未遇到危机,相反地,我的简历已隐藏多时,但仍然时常会收到来自猎头、来自招聘单位的“骚扰”电话。工作上之外,也时常跟一些旧同事、旧朋友聊天,他们也常常找我帮忙介绍工程师,说现在找个合适的工程师很难,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学历大专以上即可,不限年龄,只要有经验、只要有能力,薪资直接跟老板谈,不设上限,面谈OK可立即到岗,可见,大家都是求贤若渴啊!

但现实当中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人那么害怕35岁呢?我认为,其深层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由于自己没有在35岁之前打下过硬的基础,才会如此的心虚,才会认为35岁是一道坎,认为35岁之后将无工可打。

综上,技术人员该怕的不是35岁这个年龄,而是怕到了35岁,却不具备35岁该有的能力,这才是最要命的。


确实,现在很多企业招工都会有年龄限定,一般都限定在35岁以内或者是45岁以内,超过这个年龄的就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岁就没有市场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我认为主要还是跟企业的用工年龄限制太严格和劳动者的能力大小有关,也与当前的劳动政策执行不利有关。

处于35岁、45岁的人都是青、壮年劳力,正是拼搏奋进的时候,也正是承担责任的时候。按理说企业应该大量使用这样的劳动力,但是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人口红利多,有的是人供企业选择,所以企业就有这个资本对劳动者的年龄加大限制,从而只使用企业认为的更年轻的劳动力。因为企业会觉得,越是年轻的劳动力越能高效产出,所以对于那些35岁以上的人员就不重视了,自然也不会使用,也自然没啥市场了。所以,开启更多大龄用工的市场大门钥匙掌握在企业的手里面,只要企业愿意放宽用工年龄限制,那么就必然有更多的劳动力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如果企业一直对用工年龄限定太严格、不松动,那么必然会阻碍大龄劳动力求职,这些人进不了厂找不到活干,自然没有市场。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35岁以后就没有市场了,那就是劳动者的能力问题。确切的说,劳动者是否掌握过硬的技术能力和有前景的技术是他们能否有市场的根本保证。如果一个劳动者只能做普通的一线操作工作,没有掌握任何过硬的技术,那么年龄一大,很容易被人替代,没有任何的市场竞争力,自然就会被企业抛弃,失去市场。如果一个劳动者懂一门技术,而这门技术又是企业所必须的,也没有这么容易的被替代,那么即便劳动者的年龄比较大,都是很吃香的,都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抢手货。所以说白了,技术实力过硬的人从来不用担心用工年龄的限制,哪怕退休了都有企业聘用当顾问的。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很大,那就是劳动用工政策,如果劳动用工政策越有利于大龄劳动者,或者劳动部门在执行企业用人限制方面更加的积极作为,那么也会改变很多大龄劳动者的就业难问题。直白说,如果劳动部门能够有效管管企业限定的用工年龄太严格的问题,比如劳动部门对哪个企业敢规定求职者超过35岁的一律不要就直接重罚,自然就会很大程度上扩宽人力资源市场供给,那些35岁甚至45岁以上的大龄求职者就有了市场。所以,劳动部门的政策执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综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过了35岁就会没了就业市场,有的人年龄再大也不愁没工作,除了技术能力因素外,还跟企业的用工年龄限制和劳动政策执行有关。


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从去年年底开始,裁员大潮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来。

这也导致很多人对这个话题十分敏感,特别是30岁到40岁的中年人。一提起裁员和失业这个话题几乎是谈虎色变。

前些阵子的甲骨文裁员事件,更是让这一群体感觉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下,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在我看来,这种恐惧无非是在新闻和自媒体的报道下,被刻意的被放大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结合工作的工种、岗位等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些工种可能是年纪越大,工作得越久反而越吃香。

比如说技术性的工种,往往就是做的越久越吃香,类似车工、钳工、焊工、以及工厂中的各类技术员、技术指导等等,因为他们工作的时间越久,所能经历的问题就越多,经验积累的也就越多。

而且这类工作都是越干越巧,越干越灵活,越干越会干,俗话说“家有一老,堪比一宝”,这个比喻说的就是那些有“老师傅”的企业,往往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说的稍微深刻一点,这就是一个不断给自己的竞争力构建壁垒的过程,你会发现,无论是多厉害的新人,在这种纯靠技术的领域,都很难立马与老师傅们分庭抗礼,可能即便是技术水平差不多,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就远不如老师傅。

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工作时间久了,见过的问题比较多,渐渐产生了一种能够结合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任何领域几乎都是这样,那些方法论很明白的人,往往都只是干活的,但是有系统思维方式的人,却都是在负责指挥。

而老师傅们通过长年累月的工作,建立了这样的思维体系,并且自己的技术也愈加的娴熟,新人们即便是技术再厉害,想要与老师傅竞争,实际上都不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思维方式。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一说什么样的工作,会在中年的时候丧失竞争力。

答案很简单,那些消耗你竞争力的工作,可能会让你面临更大的焦虑,具体的比如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年轻的时候,身体很棒棒,不管是什么苦,什么累都能吃的消,但是如果目光往长远了看,就会发现,自己最大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一副好身体,当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如从前的时候,你还能赚到像以前的那么多钱吗?

换句话说,过去扛麻袋,一次能抗200斤,一天能赚400;现在一次抗100斤,一天只能赚200,这就是最直接的竞争力被削弱的例子,而且更加令人心碎的一个事实是,人家宁可要一些年轻人,也不愿意要年龄大的人,因为年轻人身体好,出意外的可能性小,但是上了年纪就不同了,人家担心你腿脚不利索,身体扛不住,真要是出了什么事,这个责任人家怎么担负的起呢?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当然了,我并不是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甚至我觉得这些人很不容易,那可真的赚的都是辛苦钱,一个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只是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人找工作容不容易,实际上跟年龄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个人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说还有一种人在被裁员后,很难找到工作,那就是混日子的人。

我家有一位老邻居,可谓是深刻的佐证了这一点,2003年下岗大潮来袭的时候,我家邻居已经在国企“混”了十多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也没有积累过多的有用的人脉,全都是些酒肉同事,天天在一起吃吃喝喝还行,有事了就全都闪人那种。

结果突然面临下岗,你说这时候他慌不慌?而且他已经40多了,想学一门手艺也着实不容易,最后干了一年多的灵活后,发现这样下去不行,还得是学习一门手艺,最后跟一位师傅学修鞋,弄了个小店,我去年回去路过,发现生意还算可以,至少在我们那个小城市里,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我们有一说一,以上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在静态环境下,也就是说,在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并没有错,不过现在的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变量如此之多,任何人都有机会在新时代里重生,但前提是,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技术需要积累,积累需要时间,时间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年龄的增长。

比如许多传统行业的技术工种,往往需要至少十年的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让单位初步放心的熟手。

注意,是“不断努力”,而不是坐在那里混时间。

“不断努力”多年,才能有过得去的技术,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很年轻了。

同理,需要这样技术的单位,不会因为前来应聘的人过了“35大关”就拒绝他们、嫌弃他们。

相反,如果来应聘的人年龄很小、但资历丰厚,用人单位反倒要怀疑、担心,“不敢”聘用。

.

跳槽很容易,是因为这种技术人员市场需求大

如果是一种陈旧的、已经快被市场抛弃的技术,或者使用范围较窄的技术,那跳槽可能不是很容易。

因为用处少嘛,岗位自然也就少了,跳槽自然不容易了。

.

但如果这种技术正是当下时代所需要的、对许多单位来说很重要的,那跳槽这件事并没多难。

对于一个市场需求大的技术能手来说,如果现单位让他觉得不满意,或者想有更好的发展,那他随时可以跳槽。

.

有一些技术人员,年龄越大越吃香

工作难度越大,成长为一个“熟练工”的时间就越长。

如某些岗位不但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政策变化、历史沿革、市场需求,以及更为高深的专业技巧……

以上种种,非一定时期、非一定努力,难以达成。

所以,虽然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虽然技术革新很快,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高度依赖专业度、依赖经验、依赖积累的岗位。

这种技术人员,就是年到六十岁,也是众多单位争抢的目标。

.

总之,35岁以后的技术人员跳槽是不是容易,与他从事的专业的市场需求度息息相关。

如果市场需求大,自然跳槽容易,甚至是越老越吃香;如果市场需求不行,或者可替代性太强,那可能真是有点费力。毕竟,现在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


有没有市场,跳槽是否容易,其实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是,你本身是否具备相应的经验,足够的能力,给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退休人员还有返聘呢!!

这年龄都到退休的年纪了,但是企业还是想聘用他呀,为啥呢,人家有这个本领,企业需要啊。

不说这么极端的,以大学老师为例,你要是有啥国家级课题,发表了什么顶级刊物,那么多高校抢着要,年龄及没那么重要了,但你要是啥都没有,你博士毕业,年纪轻轻也没啥用啊。

我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朋友,今年四十多岁了,现在是某上市集团副总裁,之前还被不少猎头挖,比如北京万达就曾经出价200万让他去,但他还是没去,最终选择了另一家。

像这种情况,年龄其实都不是问题,因为他甲方、乙方的经验都很丰富,从基层到中层到高层,而且还在顶级咨询公司做过高管,自然是问题不大。

反之,有些人年纪轻轻的,把简历给我让我帮忙介绍工作,可是我一看,这啥经验、资质都没有,还真不好介绍。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年龄(年龄只是考虑因素之一,当然,会有一定的限制),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资质,以及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不能解决企业的难题,给企业创造价值和收益。


国企一般有这个规定,过去国企是铁饭碗,进来后,不能轻易开除你。所以,岁数大的人,服务时间短,不合算。现在好像这种情况在改变。只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岁数无所谓。你要是院士,八十还抢着要。


【小蚂蚁】的观点:不要被局部现象所吓唬,针对35以后没有市场,这样的说法一般都是出现在IT行业、互联网从业者身上。

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对于35岁的年龄,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线,对于一切的认知都已经成熟。性格也是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年轻人的轻浮气息。

那么,年龄越大越吃香的行业也是有很多,下面我就介绍几个我知道行业:

1.会计;

我的一位同学,原来是学习计算机管理,如今也是做的会计工作。同时,她还是一位漂亮的女生,每次聊天除了讲如何健身就是讲她的工作,今天有干嘛咯,过几天又要报什么班准备培训考证。反正,对于财经方面的一些培训和考证,她是特别的热衷。

而且我身边就有一个兼职的会计师,老婆的公司由于业务小,工作范围比较单一,因此每个月的营业额也不高,没有必要配备一个专职的会计师。因此,公司决定聘请一位兼职会计。除了极少数比较年轻,大部分的会计都在四十以上。同时,他们都是穿的工作装,这样不但感觉成熟稳健,还让人有一种厚重感。

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因此,会计绝对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可不要再说35岁以后就不好找工作了。

2.机械和电气技术人员;

对于我的本职工作,我是很理解我的老前辈的。很多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傅,都是一些白发苍苍,或者是两鬓微微斑白。很少有二三十岁的同事,在遇到关键性问题的时候,都是这些老前辈担当起现场总调度的职责。只有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才能起到把控全局的作用。

因此,只有时间的积累,才可能造就出一位技术能手。特别电气这一块,公司还特意的返聘了一位退休的电气老技师,回厂担任电气部门的部长,平时就是培训新人,出现故障担当一个顾问之责。

3.医生;

医生这个可能不用我多说,西医可能三五年就可以自己上手了。

对于传承我们华夏五千年的中医,据我了解,从开始学习到出师至少需要八至十年的时间才能自己单独问诊。

我的一个表弟就是学习的中医,在学校系统学习五年,出来拜一个名师又得跟在身边学习三到五年,才有机会自己单独上手。

一个人,当中医学有所成的时候,出来工作就已经差不多三十几岁了。哪一个稍有成就的中医不都是四五十岁才开始凸显出来,除非遇见了学医的神童。当然,这种可能只有小说里面有了。

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因此,中医绝对是越老越吃香,没有之一。国粹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去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之,各行各业也有很多都是越老越吃香。对于,35岁之后没有市场,这只是针对做互联网从业者,以青春换金钱。而很多行业是积累技术,好几年以后才慢慢的凸显其优势。

如果觉得@职场小小小蚂蚁讲的不错,欢迎大家加关注、评论、转发!

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一般过了35是工作找人,不是人找工作


在职场,当你的年龄跨过35岁,那你就要有危机意识!你的能力要随着年龄一起增长!现在很多企业招聘年龄规定,35岁以下!其实这种规定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你的能力驾驭不了工作,一切都免谈!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现在很多公司用人对于年龄的要求,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对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35岁,正是黄金期,业务能力,技术最老道的时候!他们如果出去找工作还是很吃香的!物以稀为贵都是这样的!工作能力强的,自然是少的,很多公司就会放宽年龄的要求!自己不用找很多猎头也会上门!现在的社会是很现实的,有多大能力就会有多大空间!

当你的能力达不到要求,自然就会有很重的危机感。一个人的竞争力不强,出去找工作肯定很难找!再加上年龄的劣势!很多企业用人都以降低成本为准,同样的是招聘,有年轻人肯定都选年轻的!年轻人有培养的潜力,不会像老油条,要求多,不服管!自身没有特别强的竞争力,年龄越大工作越难找!你一直干的基础工作就没法跟小年轻竞争!你的精力就比不上他们。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人到中年,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要学会自我反思!公司对年龄的要求,我们是没法改变,看似不公平,其实也是公平的!我们都曾年轻过,我们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只能说自己没有把握好,没有一个好的规划,职场之路就走的异常艰难。少点抱怨,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增长自己的本事才是最要紧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家延迟退休,人口红利逐渐的下降,可用的人少了,要求自然会降低!未来对招聘年龄肯定是会放宽要求的。关键还是自身,要做好准备!要认清自身的位置和能力,缺啥补啥!对于能力强的人来说,年龄根本不算什么!为什么总有人说过了35没有市场了,我却看到身边超过35的技术人员,跳槽都很容易?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裸辞和跳槽不是同样的意思。

跳槽是指自己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及更好的平台,然后辞职到这个平台去从事工作。

而裸辞是指没有找到更好平台的情况下,毅然辞职之后再去找工作。

所以你看到的那些比较好的情况。是指这个技术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找到了更好的平台,已经谈好了下一份工作才离职的。

而那些裸辞的,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这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呢,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技术工种的问题。

有一些行业或者有一些职业,他们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像技术型的以及类似像中医或者医生这样的。

因为这一类工作是需要用时间来沉淀的。

而所谓的35岁不好找工作的除了辞职方式的原因以外,还有就是他的职业类型的原因。

所以你看到的只是那一部分跳槽的,或者说需要年龄来沉淀的这种工作类型。

然而大多数人在35岁跳槽或者裸辞并不见得会非常顺利。

也就是说从整个职场大环境角度来看,年龄越大求职困难和阻碍也会越大。

但毕竟这是大环境,不代表个体,也不代表一些具象到某一个工作类型上。

所以这就是有一部分人,你看到他们在35岁甚至45岁都还能跳槽到更好公司的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 蚂蚁电竞ANT27VU显示器:4K+144Hz+450尼特加持,游戏工作两不误

    手机市场内卷很严重,现在旗舰机已经普及了2K+120Hz的屏幕。然而每当我用完手机再看我的1080P 60Hz的电脑屏幕的时候 ,总有一种体验的割裂感,显示器的分辨率、色彩、亮度、…

    2022年6月25日
  • 西藏,全力做好滞留游客的服务与保障,组织在藏游客就地、就近出藏

    中国日报网8月11日拉萨电(记者达穷 华旦尼玛)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11日16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旅游发展…

    2022年8月13日
  • 「西街观察」苹果还没找回“仙女棒”

    按照惯例,距离苹果秋季发布会还有几个月,但iPhone14系列的相关传闻已经多了起来:电池容量将会更大、增加了古铜色版本、或许抛弃了“刘海屏”、还是1200万主摄像头……真真假假的…

    2022年6月25日
  • 新能源行业这么火怎么办?

    我不敢拦着你买,但是我自己是不敢买! 前一周我和老王在聊新能源行业的时候,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时候,我冒出了这句话,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我怂了,说出了这句我自己都觉得丢人的话,老…

    2022年6月29日
  • 市场主体得到有效帮扶-缓缴社保费快速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加大。为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中央决定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缓缴社保费措施推出3个月以来,各地快…

    2022年8月7日
  • 许祖彦:孜孜“追光”六十年

    人物名片 许祖彦:物理学家,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发明多种激光波长的调控技术,实现了从深紫外到中红外波段宽调谐激光输出;成功合作研制出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使我国成为…

    2022年6月17日
  • 变局!混战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出两匹黑马

      文 | 华商韬略 木木   7月份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出炉!出乎市场意料,蔚来、小鹏、理想三大品牌被后来者哪吒汽车超越,排在第二的也是位新面孔——零跑汽车。   这是否意味着国产…

    2022年8月9日
  • 减持套现超66亿!刘强东为何着急“撤退”?

    从底部上涨了70%之后,刘强东选择“大举撤退”了。 根据媒体的报道,自4月份市场开启反弹以来,刘强东便开始陆续减持旗下京东以及京东健康的股份。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6 月 17 日,…

    2022年6月28日
  • 红旗E-QM5新增车型上市,外观大气为何只做网约车?

    原因为E-QM5的设计有些另类和“双积分”一汽红旗汽车有一辆销量挺不错但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轿车,这台车正是E-QM5,这台车有着5040*1910*1569、轴距2990mm的车身…

    2022年7月31日
  • 回忆我的育儿经验与失误

    #2022护苗有我:守护未成年# 孩子就是未来,我们都要伸出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我和老伴养育了一儿一女,都已成才,现在儿子已经退休,我愿意分享一下我的育儿经验和失误。 儿子出生50…

    2022年8月18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