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周后德)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周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周后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崇祯皇后周氏简介

周氏,苏州人,周奎的女儿,明思宗朱由检的皇后,体瘦弱,性严谨,

天启年间,周氏选入信王宫充当宫女,晋封信王妃,公元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熹宗死,信王朱由检继位为思宗,册立周氏为皇后。

明思宗宠爱田贵妃的美色,田氏恃宠骄横,常与周皇后争风吃醋,周皇后有意冷落田贵妃,有一年正月初一,田贵妃依例要到周向皇后拜年,由于天气寒冷,乘车直到皇宫才下车来,周皇后很不高兴,让他等了好久才受拜,二人见面也没有说什么话,田贵妃自讨没趣,匆匆回去,继而袁贵妃来拜年,周皇后对她十分热情,有说有笑,在后宫座谈了近一个时辰,这一冷一热,反映了周皇后的厚此薄彼,田贵妃受此冷遇,含恨在心,便向思宗泣诉,这样也就影响了思宗与周皇后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思宗在交泰殿与皇后相会,不知因争论什么问题,竟大动肝火,思宗用力把周皇后推倒于地,周后愤而绝食,后来思宗也周后太粗暴了,令太监赐给周后一件贵重的貂裘,且问起因,周后争回了面子,帝,后始和好如初。

周后并非悍妒的女人,田贵妃因恃宠失礼被思宗斥居启祥宫,三月未获召幸,有一天,皇后陪皇上到永和门观花,发现田贵妃没有参加,周后主动派车去迎接,从此,周皇后与田贵妃的关系也大为改善,

公无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起义军逼近北京,形势岌岌可危,思宗要大臣们捐资助饷,希望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带头,周奎只答应捐一万两银,思宗要他认误用二万两,周奎便向女儿周后诉苦,周后答应出了五看两,其余由周奎补足,其实,周奎是装穷,后来义军入京,抄了周府,得白银五十二万两,金银首饰数十万两,

李自成入京前夕,思宗对周后说:“大事已去了。”周皇后则埋怨道:“妾事陛下十八年,陛下没有听我一名句话,以致有今日。”周后后生有二皇子,朱慈烺(太子)、慈炯(定王),在城破前夕,周后吻别儿子,然后自缢而死。

周后的所生子女

1、 皇太子朱慈烺。

2、 怀隐王朱慈烜,早殇。

3、 定哀王朱慈炯。

4、坤仪公主(待考)。

5、 昭仁公主。

6、长平公主朱徽娖。

关于长平公主的生母,之所以会引发是否为周皇后的疑问,因为明史将公主的年龄记为甲申年十六,因此,有些人按实龄算,便说其生于1628年,有些人按虚龄算,便说其生于1629年。实际上,《崇祯长编》明确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宫出。”又于崇祯十六年的记录里说:“帝谕礼部:‘朕长女年已及笄,礼宜择配,卿部榜谕官员军民人等,年十四五岁,品萃端良,家教清淳,人才俊秀者,报名,赴内府选择。’皇长女婚礼应用府第及冠服等仪,敕所司如例造办。”

而公主年纪,甲申年十六的说法仅仅存在于明史,其余史籍均作年十五,并都写明为周皇后所出,与《崇祯长编》记录公主生于“崇祯三年,中宫出”相符。因此明史应是记错了公主年龄。

1、《长平公主诔》: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

2、《人海记》:长平公主崇祯周皇后所出,甲申春,年十五。

3、《明季琐闻》:长平公主,毅皇帝周后出也。名徽妮。崇祯甲申,年十五,议降周太仆子世显。

4、《春明梦余录》:公主名徽娖,明思宗女,周皇后产也。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

5、《明宫词》:帝入寿宁宫,长平公主年十五,方哭。

6、《明季北略》:召长公主至,年十五矣。

7、《明史纪事本末》:上召公主至,年十五,叹曰:“尔何生我家!”

所以,公主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周皇后出,甲申年虚龄十五,应是无疑的。

至于传说长平生母乃王顺妃,王顺妃为信王府的选侍,生下长平后血崩而亡,公主遂被周皇后收养的故事,实际并无任何史料出处,最早来源只是一段杜撰的小说情节,出自1996年林佩芬所著《天问·明末春秋》,却被后人广泛引用。

附《明末春秋》相关情节

林佩芬著.天问:明末春秋(上册),文汇出版社,1996年03月第1版。

话才说完,一个宫女进来报喜:“启禀皇后,王选侍生了——是位公主!”“哦,太好了!”一听这喜讯,周皇后高兴极了,王选侍本是她的贴身婢女,个性柔顺忠实,主仆间的感情一向很好,在崇祯皇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她被选为信王妃,王选侍就跟着她进了信王府,做了选侍。后来。熹宗薨逝,因为三个儿子全都夭折,所以传位皇弟信王,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王选侍则依旧为选侍。去年两人先后怀孕,时间上差了两个月左右,到了今年,便是两个小生命先后来到人间了。

原先派去给王选侍道喜、赏赐的秀香却慌慌张张地三步并做两步跑了回来。她跑得满脸通红,一进宫门,几句话更是讲得上气不接下气:“启禀皇后王选侍她……血崩……。”“什么?”周皇后一听,心中立刻一惊,连忙问着:“怎么会……”秀香几乎哭出声来:“奴婢才到那里,接生的产婆都已经急得团团转了……奴婢不懂那些,只有跑了回来……”周皇后立时打断她的话,沉声的吩咐侍立的太监道:“快召太医……”一面又回头吩咐几个老成的嬷嬷们道:“秀香是个小姑娘,还是你们过去看看才使得上力,产后血崩可不是件小事!”说着她又补充了一句:“太医来以前,先拿上好的人参给她保住元气!”交代完了事情,她才吁出一口长气来,可是心口还是突突突的不停的加速剧跳;生育的知识告诉她,产后血崩是极危险的症状,而自己虽然贵为皇后,到了这种节骨眼上,除了命令太医们尽力医治之外,其他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于是,这一天,她的情绪整个的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中;一边不停的派出太监、宫女们来来回回的去看望王选侍的状况来向她报告,一边又是唉声叹气,又是焚香向天祷告的折腾了一天,直到黄昏时分,崇祯皇帝结束了和臣下们的谈话,来到坤宁宫中,她才勉强的藏起愁容,强扮起笑脸来迎接。

她用征询的眼光看着崇祯皇帝,脸上却流露着乞求的神情:“赏王选侍一个‘妃’位吧!”话虽出口,心中却没多少把握,因为,以宫中的惯例,如果生的是皇子,生母即使出身寒微,封妃的机会还是很大,但如果生的是公主,一切就难说了;可是,此刻的崇祯皇帝悬念着国事,根本心不在焉,也就无可无不可的随口应了一句:“好吧!就封她个妃吧!你替我想个名号,明早上朝我就叫人办去!”这下,周皇后喜出望外,立刻拜倒在地:“谢万岁爷——臣妾先替王选侍谢万岁爷隆恩!”说着,随即吩咐身后的一个宫女道:“你快去绐王选侍报喜,告诉她万岁爷已经答应封她为妃了,让她安心静养吧。”

丈夫朱由检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熹宗死后继位。在位17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34岁,葬于思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

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朱由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冤杀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凌晨,李白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

明朝灭亡。李白成进城后,将他的尸体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李煜与周后的故事

公元954年,南唐首都金陵城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鼓乐喧天,煞是热闹。

男女主角是18岁的吴王李从嘉和19岁的司徒之女周娥皇;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南唐李煜与大周后,说起这位周后,端的是国色天香,冰肌玉骨。不但是精通史书,能歌善舞会乐器。(一定是金陵音乐学院的校花) 而且是一代赌后兼服装设计师,正是这个美眉制定了中国纸牌的游戏规则,当时称为叶子格,后世遂广为传播。(想想第一夫人赌场上的绰约风姿,流口水了)而由她设计的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装,更是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春装而风靡江南。读史自此,不禁长叹: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李后主原本就佞佛弈祺,赋诗绘画。而浪漫满屋的婚后生活更让他不理朝政,只顾享乐了。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公元964年,大周后忽染疾病,不思饮食。李后主的小姨子周女英奉命进宫侍候姐姐,让李煜没想到的是,小周出落得超凡脱俗,娇艳欲滴,比其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举荣获了当年的金陵小姐称号。)一样的能歌善舞,才貌双全;不一样的只是比大周后更年轻更有活力。估计是男人就要被电死的,李煜更不例外了。 只是李煜不该在周后病重时与小周幽会,还以小周为第一人称发表了新的爱情专辑:《小周》。其中的主打歌便是这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歌曲尽情描写了他和小周的私会场面:幽静的夜晚,一个性感少女手提名牌高跟鞋,穿着超薄肉色丝袜正在偷偷溜进李后主的卧室………… 这是让无数男人喷血的镜头啊。 于是这曲词诞生的第二天,便登上了南唐后宫词曲排行榜的首位。

病重的周后听到这段绯闻,真是心内又气恼,又怀着一股妒意,顿时病势加重起来,不久自撒手尘寰。本来是娥皇女英之于舜帝,赵飞燕姐妹之于汉成帝的翻版,到最后竟成了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惋惜伤感。李煜毕竟是有情有义之人,对周后的死伤心欲绝,写了很多追悼亡妻的诗词。小周自然也是难过后悔,反倒不经常进宫来了。但二人早已心心相印,直到四年后,李后主正式册立她为皇后。小周后温柔贤淑,善伺人意,李煜自然大加娶幸,宠爱无比。南唐后宫从此又开始了夜夜笙歌的浪漫生活。

公元975年,随着一声炮响,大宋侵略南唐的战争打响了。由于李煜长期奉行的消极不抵抗政策,首都金陵很快沦陷。李煜本人选择投降赵匡胤,成了宋朝的“违命侯”,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二人便开始在汴京过着与世隔绝的俘虏生活,靠微薄的俸禄度日。 要命的是,小周后的才貌早已传到赵匡胤的耳中,每次小周后入宫必定要被其恣意调戏。而得知这一切的李煜却无丝毫办法,确实是作为男人最悲哀的事情。

凄风苦雨中,宋朝的最高领导人换成了赵光义。后主和小周后的日子却更加难过,痛苦郁闷中,李煜又演绎出一张悲情思乡专辑,其中有《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没想到正是这张专辑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原来早有人把小周后演唱的《虞美人》MTV拿给了宋太宗)赵光义看到李煜写了那么多词,竟没一句提及君王圣明,社会进步,这分明是对社稷覆亡耿耿于怀了。兴衰存亡,皆系天意,如此怨谤,岂能容忍! 太宗主意已定,命人以赏酒为名,其实用毒酒鸩杀后主。可怜李煜不知计,饮下毒酒一命呜呼,弃小周后而去了。

李煜死后,赵光义将小周后收入宫中。然时隔不久,小周后就在忧郁愤懑中追随李煜而去,且与其合葬。

纵观李后主一生,得此姐妹相伴确实不枉白活。只是不该做了皇帝,最终落个国破家亡。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

李煜与周后的故事是什么?

公元954年,南唐首都金陵城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鼓乐喧天,煞是热闹。

男女主角是18岁的吴王李从嘉和19岁的司徒之女周娥皇;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南唐李煜与大周后,说起这位周后,端的是国色天香,冰肌玉骨。不但是精通史书,能歌善舞会乐器。(一定是金陵音乐学院的校花) 而且是一代赌后兼服装设计师,正是这个美眉制定了中国纸牌的游戏规则,当时称为叶子格,后世遂广为传播。(想想第一夫人赌场上的绰约风姿,流口水了)而由她设计的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装,更是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春装而风靡江南。读史自此,不禁长叹: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李后主原本就佞佛弈祺,赋诗绘画。而浪漫满屋的婚后生活更让他不理朝政,只顾享乐了。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公元964年,大周后忽染疾病,不思饮食。李后主的小姨子周女英奉命进宫侍候姐姐,让李煜没想到的是,小周出落得超凡脱俗,娇艳欲滴,比其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举荣获了当年的金陵小姐称号。)一样的能歌善舞,才貌双全;不一样的只是比大周后更年轻更有活力。估计是男人就要被电死的,李煜更不例外了。 只是李煜不该在周后病重时与小周幽会,还以小周为第一人称发表了新的爱情专辑:《小周》。其中的主打歌便是这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_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歌曲尽情描写了他和小周的私会场面:幽静的夜晚,一个性感少女手提名牌高跟鞋,穿着超薄肉色丝袜正在偷偷溜进李后主的卧室???? 这是让无数男人喷血的镜头啊。 于是这曲词诞生的第二天,便登上了南唐后宫词曲排行榜的首位。

病重的周后听到这段绯闻,真是心内又气恼,又怀着一股妒意,顿时病势加重起来,不久自撒手尘寰。本来是娥皇女英之于舜帝,赵飞燕姐妹之于汉成帝的翻版,到最后竟成了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惋惜伤感。李煜毕竟是有情有义之人,对周后的死伤心欲绝,写了很多追悼亡妻的诗词。小周自然也是难过后悔,反倒不经常进宫来了。但二人早已心心相印,直到四年后,李后主正式册立她为皇后。小周后温柔贤淑,善伺人意,李煜自然大加娶幸,宠爱无比。南唐后宫从此又开始了夜夜笙歌的浪漫生活。

公元975年,随着一声炮响,大宋侵略南唐的战争打响了。由于李煜长期奉行的消极不抵抗政策,首都金陵很快沦陷。李煜本人选择投降赵匡胤,成了宋朝的“违命侯”,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二人便开始在汴京过着与世隔绝的俘虏生活,靠微薄的俸禄度日。 要命的是,小周后的才貌早已传到赵匡胤的耳中,每次小周后入宫必定要被其恣意调戏。而得知这一切的李煜却无丝毫办法,确实是作为男人最悲哀的事情。

凄风苦雨中,宋朝的最高领导人换成了赵光义。后主和小周后的日子却更加难过,痛苦郁闷中,李煜又演绎出一张悲情思乡专辑,其中有《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没想到正是这张专辑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原来早有人把小周后演唱的《虞美人》MTV拿给了宋太宗)赵光义看到李煜写了那么多词,竟没一句提及君王圣明,社会进步,这分明是对社稷覆亡耿耿于怀了。兴衰存亡,皆系天意,如此怨谤,岂能容忍! 太宗主意已定,命人以赏酒为名,其实用毒酒鸩杀后主。可怜李煜不知计,饮下毒酒一命呜呼,弃小周后而去了。

李煜死后,赵光义将小周后收入宫中。然时隔不久,小周后就在忧郁愤懑中追随李煜而去,且与其合葬。

纵观李后主一生,得此姐妹相伴确实不枉白活。只是不该做了皇帝,最终落个国破家亡。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历史“

公元955年,南唐国主李璟的第6个儿子、18岁的郑王李从嘉(即李煜)娶了南唐元勋周宗的女儿娥皇为妻。关于这位王妃,没见过她的人只是道听途说地传播有关她“美若天仙”或“貌美如花”之类的传言,而见过她的人则毫不迟疑地称她的容貌为“国色”,并进一步证明说,如果不是美得不可方物,怎么会让南唐主相中,让她成为为自己的六儿媳妇?

其实,李璟相中周娥皇,倒不仅仅因为她是绝色美女,还因为她才华过人。《南唐书》描述她“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 、“采戏奕棋,靡不妙绝”,可谓多才多艺。李璟曾听她弹过琵琶,对她的技艺大为赞赏,把自己的“烧槽琵琶”都赐给了她。李璟是国主,不会没有听过高手演奏琵琶,何况他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同样深通音律,他能把自己的琵琶赐给她,可见周娥皇的琵琶演奏技艺也非同一般。

此外,周娥皇嫁给李从嘉的时候已经19岁,在流行早婚的古代,这个年纪已经属于大龄青年,这当然不会是她嫁不出去,只能是她才貌过人,择婿的标准很高,一般的男人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去自讨没趣。

知子莫若父,李璟之所以挑中周娥皇,还因为清楚自己的六儿子是一个“才识清瞻,书画兼精,远过常流,高出意外”的大才子,只有这样的佳人才是他的良配。

                                         

李璟的判断没有错,李从嘉和周娥皇婚后确实琴瑟相和,十分恩爱。两人都才华横溢,也都喜欢歌舞音乐,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夫唱妇随,甚至妇唱夫随,经常在一起歌舞取乐。有一次,夫妻二人饮酒赏雪,周娥皇有了几分酒意,要求丈夫为自己跳一曲舞,李从嘉故意逗她说:“要我跳舞可以,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周娥皇立刻叫人拿笔和纸来,当场就谱了一首新曲《邀醉舞》,李从嘉听到曲子优美动人,不禁为妻子敏捷的才思钦佩不已,二话没说就为新曲伴舞。

除了才气过人,这位美貌绝顶的郑王妃还精通美容化妆之术,擅于自己设计精巧的发型和精美的衣服来烘托自己,让本就出众的容颜和身姿更加完美。

面对这样几乎无懈可击的顶级美女,李从嘉自然被迷得神魂颠倒,在他眼里除了自己的王妃,再容不下别的女人了。

除了《邀醉舞》,周娥皇还为丈夫谱了一曲《恨来迟》。李从嘉音律方面不如妻子,但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才子,他也没有辜负她,发挥自己的特长专门为她写了许多广为传颂的动人诗词,如《长相思》、《一斛珠》、《浣溪纱》等等。

作为才子文人,李从嘉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可身在皇家,他想要脱离政治漩涡,作一个逍遥自在、和爱妻过诗情画意生活的闲散王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元958年,李从嘉的大哥李弘冀被立为太子,阴云就此笼罩在了李从嘉的身上。

李弘冀此人心狠手辣,猜忌心又重,对于六弟一直心怀忌惮,因为李从嘉的长相有一个奇特之处——重瞳。重瞳虽然在史书上屡有记载,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也没见详细说明,后人只能各凭想象去猜测。不过重瞳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史书记载有重瞳的人都是些厉害人物,舜帝就不说了,项羽、王莽哪一个不是搅动天下的风云人物?而李从嘉不但是个“重瞳子”,娶的妻子竟然还和舜的一个妻子同名,也叫娥皇,这就让生性多疑的李弘冀对他有了戒心,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假想敌。

李从嘉清楚大哥的为人,得知李弘冀对自己有了猜忌后,他更加不问政事,专心研究诗词书画,甚至还当起了“居士”,每日里参禅诵经,以免触动大哥的猜忌,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资治通鉴》对此也作了记载:

弘冀为人猜忌严刻,……从嘉畏之,不敢预事,专以经籍自娱。

好在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并不太长,半年之后,李弘冀毒死了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亲叔叔、晋王李景遂,随即在一个月后“暴卒”,史书没写他的死因,只有民间传说是南唐主李璟不满长子的冷酷无情而除掉了他。

不管李弘冀究竟是不是被自己的亲爹给灭掉的,但他的死让李从嘉松了一口气,不久就成了新的南唐太子。

李从嘉虽然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但他前面的几个哥哥已经夭折,他早就是事实上的次子,加上他也是嫡子,这就成了李弘冀忌惮他的另一个原因。李弘冀死后,他就成了嫡长子,尽管有大臣说他文人气太重,不是管理国家的人才,不适合立为太子,但李璟自己就是颇具文人气的国主,自然不会满意这样的说法,加上担心不立嫡长子会导致新的权力之争,所以坚持把他立为太子。

公元961年,李璟去世,李从嘉继位,改名为李煜,又封妻子周娥皇为南唐国后,史称大周后。

虽然成亲已经6年,南唐后宫也不乏美人,但大周后仍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了让她高兴,李煜费了很大的力弄来了盛唐时的名曲《霓裳羽衣》,但由于时间久远,这部乐谱已经残缺不全,乐工们试图把它整理出来却没能成功,最终还是大周后努力研究调整之后,重现了这部历史上有名的大曲,让许多人为之赞叹钦佩。不过中书舍人徐铉听完之后却认为新谱的余音结束得过于急促,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不管徐铉的话是不是巧合,但这之后不久,大周后真的就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就在她病重的时候,她年仅4岁的小儿子仲宣死了,在精神上又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由于李煜的专宠,大周后连生了三个儿子,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仲宣。她生病后,为了避免将自己的病气过给儿子,就命人把仲宣迁出自己的寝宫到别处居住。不料孩子一迁出去就突发急病,短短几天就死了。听到噩耗后,大周后几乎昏了过去,丧子之痛让她的病情迅速恶化了。

不过《南唐书》还有一个说法,造成大周后病情恶化的除了幼子夭折,还有丈夫李煜与她的妹妹小周氏私通的原因。这对姐妹年纪相差较大,小周氏当时只有15岁。李煜一直专宠大周后,没有对其他美人另眼相看过,但对这个小姨子却动了心,背着患病的妻子跟小周氏私会。大周后有所察觉,所以当小周氏来看她时,故意问妹妹什么时候入的宫,年少的小周氏没有理解这句问话的深意,对姐姐说了实话:自己已经进宫好几天。这个刺激连同爱子夭折的打击,导致大周后病入膏肓。

大周后病情危急后,李煜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亲自照看,饮食药水一律亲力亲为,冬天夜里十分寒冷,他每天晚上仍然坚持守护在她身边,困了就和衣而睡,希望自己的精心照料能挽回妻子的生命。

可是大周后的生命已到尽头,不是人力能够挽回的了。公元964年年末,或许是李煜和小周氏的传说并非事实,又或许是大周后原谅了丈夫,总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大周后和李煜作了临终诀别,把当年李璟赐给自己的烧槽琵琶以及一直戴在手臂上的玉环交给他,让他留作纪念。

大周后死时只有29岁,她的死让李煜悲痛欲绝。一个月后,当谥号“昭惠”的大周后下葬懿陵的时候,出现在葬礼上的李煜竟然瘦得形销骨立,和以前英俊潇洒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由此可见,李煜虽然多情,但并不绝情,相比那些翻脸无情的帝王,他还算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大周后死后,李煜的母亲钟太后把小周氏认作了继后人选,等待合适的时期举行婚礼。可是大周后的丧期刚过,钟太后又去世了,李煜和小周后的婚期只得延后。

公元967年,李煜终于为太后服满丧期,正式迎娶了小周后。和姐姐一样,小周后也是才貌双全。李煜也对她宠爱有加,他专门在御花园中营建了一座仅能容纳两个人的红罗小亭,他和小周后经常在里面畅饮美酒,欢度时光。

不过,这个时候的南唐已是摇摇欲坠,自知回天无力的李煜对国事更不关心,只沉溺于风花雪月中,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小周后虽然很得他的宠爱,也号称“专宠”,但与姐姐当年相比,无论感情上还是生活上都远远不如了。

相比大周后,小周后虽然也是一个才女,但不擅长音律舞蹈,这就使得宫中一些能歌善舞的美人能与李煜亲近。大周后当年的专宠是李煜眼里只有她,而小周后则是通过对其他美人的打击获得的。凡是被李煜看中的美人,小周后都会想方设法不让李煜再见她,也不让她得到应有的名分,如果有不安分的甚至还会被赶出宫门。尽管小周后想尽了办法,最终还是拦不住李煜身边不断拥有新人,光是可见记载的就有好几个。

到了南唐后期,李煜更是一味逃避国事,只和娇妻美妾们寻欢作乐,但逃避显然只是自欺欺人,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 

公元975年11月,宋军兵临城下,眼见大势已去的李煜只得投降,南唐就此灭亡。宋太祖赵匡胤把他封为“违命侯”,小周后封为郑国夫人,夫妻二人被软禁在汴梁城里。

9个月后,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李煜被改封为“陇西郡公”,他和小周后的噩梦就此开始了。

作为陇西郡公夫人,小周后得随同命妇进宫参拜皇后,她入宫之后,早就听说过她美名的赵光义将她留在宫中,好几天后才放她回家。此后他又数次以皇后名义召她入宫,都是过了几天才让她回去。每次回府之后,小周后总是放声痛哭,大骂李煜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可李煜只是一个亡国之君,他能有办法保护妻子?

面对屈辱,李煜更加感受到了亡国之痛,可他无法再行复国,只能把亡国之痛和对故土的思量填入词曲之中。这些词赋传到了赵光义那里,他认为李煜难忘故国,有复国之心,对他起了杀机。

不久,李煜的42岁生日到了,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虞美人》和《浪淘沙》两首词。这两首词很快就被监视李煜的探子报给了赵光义,当赵光义看到《浪淘沙》中那句“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时,认为李煜一定有复国之心,不能再让他活在世上,于是以贺寿为名给李煜送去了一壶毒酒。

李煜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吴王”,把他葬在了洛阳邙山。

葬了李煜之后,赵光义要小周后入宫为妃,小周后不肯,自杀身亡,死时29岁,和她的姐姐大周后死时一样大。

大周后是谁?小周后呢?

大周后

名为周娥皇,是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大周后生于公元936年卒于965年。是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比后主大一岁),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 风流倜傥中国史上第一才子皇帝李煜李后主的皇后因娘家姓周而名为周后。周后有大小之分,大周后名蔷,小周后名薇,两姐妹都是钱塘美女。

小周后

史称“小周后”,<南唐书>未记载其名;其姊周娥皇,史称“大周后”.小周后生于950年,死于978年,方享年28岁。 是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因娘家姓周而称为周后。

资料

关于大周后,《南唐书》载:“后主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大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 李煜即位之后,从不关心国事,每日谱词度曲,以风流自命。春天到来时,他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筩,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令宫里的妃嫔,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

时光飞驰,转瞬又到公元994年七月七日乞巧夜,李煜在碧落宫内,张起八尺琉璃屏风,以红白罗百匹,扎成月宫天河的形状。又在宫中空地上,凿金做莲花,高约六尺,饰以各种珍宝。不多时布置完毕,只见一座月宫,天河横亘于上,四面悬着一色琉璃灯,照得内外通明,月宫里面,有无数歌伎,身穿霞裾云裳扮成仙女,执乐器奏《霓裳羽衣曲》,音韵嘹亮,悦耳怡神。好似真到了月宫一般。周后连声称扬道:“陛下巧思真不可及!如此布置,与广寒宫一般无二,倘被嫦娥知道,恐怕也要奔下凡间,参加这个盛会了。”李煜含笑说:“昔唐人有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虽居月宫为仙,也未免有寂寞凄凉之感,哪里比得上朕与卿,身在凡间,反可以朝欢暮乐呢!” 李煜与周后开怀畅饮,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

不料周后在七夕夜间,多饮了几杯酒,又着了凉,忽然生起病来。见爱妻病倒,李煜茶饭无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愈。为了增强娥皇战胜疾病的信心,他将自己写的《后庭花破子》书赠娥皇,祝愿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后周显德元年,李煜十八岁,纳昭惠,是谓大周后。

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大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

十年后,大周后病重,一日,见小周后在宫中,“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陆游《南唐书·昭惠传》)

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十九歳来归。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为寿元宗前,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后主嗣位立为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朶之妆,人皆效之。尝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又有恨来迟破亦后所制。故唐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内史舍人徐铉闻之于国工曹生,铉亦知音,问曰:“法曲终则缓,此声乃反急,何也?”曹生曰:“旧谱实缓,宫中有人易之,非吉征也。”后主以后好音律,因亦躭嗜,废政事。监察御史张宪切谏,赐帛三十疋,以旌敢言,然不为辍也。未几,后卧疾,已革,犹不乱,亲取元宗所赐烧槽琵琶,及平时约臂玉环,为后主别。乃沐浴妆泽,自内含玉,卒于瑶光殿,年二十九,葬懿陵。后主哀甚,自制诛刻之石,与后所爱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书燔之与诀,自称鳏夫煜,其辞数千言,皆极酸楚。或谓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褰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故后主过哀,以揜其迹云。

关于周后和周后德的相关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