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当场给邓小平送八个字,叩开了邓小平“第二次复出”的大门

1973年2月,接到中共中央的回京通知后,邓小平就此离开了谪居了三年的江西。

3月29日,周恩来约邓小平到中南海处与毛泽东见面。

时隔七年,邓小平与毛泽东再度迎来久违的会面,望着彼此都倍添风霜的苍老面容,毛邓二人心中都百感交集。

4月12日晚,人民大会堂一楼正在举行一场盛大宴会,热烈欢迎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一行。

灯烛璀璨,酒色斑斓,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外事场合,宴会上受邀前来的中外记者众多,却有一人的戏剧性露面立时引起全场轰动——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隆重登场,成为全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一些敏感度极高的记者立刻匆匆奔出宴会厅,跑向就近的邮电大楼,他们有预感,这势必是一个引起全世界震动的重大头条新闻:邓小平复出了!

台上主持宴会的周恩来望着那些纷纷往外跑的记者背影,面色如常,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风头力压全场的“无冕之王”

果不其然,第二天国际舆论就炸开了锅,“邓小平”三个字成为海外新闻媒介的大爆点,海外人士乐此不彼地谈论着邓小平重回政治舞台的话题。

也有在宴会现场的记者目睹那轰动全场的一幕,感叹邓小平一出场,就力压宴会真正的主角西哈努克,成了“无冕之王”。

然而宴会上,相比躁动不安、心情激荡的中外宾客,邓小平这个全场焦点却是如此低调,他孤零零站在那里,缄默无言,小小的个子被全场目光扫视着。

看起来有点孤单,然而下一刻人们便会立刻摒弃这些想法,懊恼自己怎会将这些词与他联系在一起。

那可是邓小平啊,那个打不倒的小个子!

邓小平这个身处台风眼的当事人只是低调安静地站在那里,目光依旧从容坦然。

而这一场景,周恩来也已盼望了三年。

邓小平回来了,他终于可以休息了,这些年他实在是太累了,几乎是强撑着一口气才将邓小平重新推回了政治舞台。

尤其后来毛泽东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大权交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被无休止的工作淹没,夜以继日地工作,积劳成疾,被严重耗损了身心健康,没有一刻停转的时候。

一个又一个老干部回归工作了,却有一个最关键的人物令周恩来日夜念念不忘。

那便是还在江西劳动的邓小平。

当年,得知邓小平将前往江西,周恩来立刻出手给予邓小平一家人力所能及的保护,在周恩来的关照下,邓小平得以在江西平稳度过了三年谪居时光。

在乡下的邓小平也没有中断与毛泽东的书信往来,后来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明确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为党和人民做点工作的愿望。

这封信令毛泽东触动很大,可惜眼下要让邓小平立刻出来工作也并非易事。

不过周恩来也从毛泽东的态度中看出,毛泽东对邓小平在政治上依旧寄予很大希望。

之后的日子,他尽全力捕捉毛泽东释放的每一个信号,然后将其传达出去,为邓小平的回归做准备。

75岁生日过后不久,周恩来感觉到自己身体愈来愈差,毛泽东和医务人员都劝他去休养一阵子,远离超负荷工作,可在这之前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为邓小平重回政治舞台铺路。

于是那一天,年近七旬的邓小平接到中央要他近期回京的通知,几天后,邓小平携全家离开那座住了三年多的“将军楼”,踏上了回京的火车。

周恩来为邓小平一家人安排好住处,商议邓小平复出后的工作安排,为了给邓小平的回归创造好条件,又带着邓小平去与毛泽东当面谈话。

邓小平回到北京后,周恩来准备选择一个最佳场合,向公众宣告邓小平的回归。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危难之秋举贤才

政治上的助力,再结合历史的机缘,使得邓小平停摆了数年的政治之船再度启动。

纵使邓小平的回归,是周恩来不遗余力地周旋促成,但其间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毛泽东本人的态度。

毛泽东对邓小平一直都是比较赏识的,后来在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信表达想要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愿望时,鲜少批示老干部来信的毛泽东亲自批阅了邓小平的这封信。

邓小平信中流露出的真情,无疑令毛泽东十分感动,心中已燃起重新起用邓小平的念头。

他给这封信亲自批示了三条意见,肯定了邓小平的历史与战功。

周恩来看到这段批示后,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号:毛主席依旧对邓小平寄予政治希望,邓小平复出有望。

于是周恩来让汪东兴着手安排起邓小平的复出事项,并把邓小平的来信和毛泽东的回信印发了若干份,在政治局内传阅下去。

同时,江西省委也收到中央传来的指示,宣布邓小平停止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逐步进行一些调研视察工作。

汪东兴等人又写信给毛泽东,在信中建议恢复邓小平的副总理一职。

毛泽东批准了。

从以上一系列工作看来,毛泽东这段批语的确是对邓小平作出了一个正确的政治判断,在邓小平回归过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为邓小平的复出之路打下良好基础。

1973年2月,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

住处安排妥当的当晚,汪东兴就来到邓小平家中看望,看到邓小平没在那段劳动岁月中受到多少摧残,反而面带红光、精神饱满,汪东兴也大感欣慰。

对于汪东兴这些年的关照,邓小平是衷心感谢,汪东兴谦虚道:“我是按毛主席、周总理的意思办的。”

周恩来对于邓小平的回归,喜悦激动之情亦是溢于言表,立即就去跟毛泽东汇报了邓小平的情况。

毛泽东也心情大好,让周恩来转告邓小平,多休息几天,离开这么久了,估计有些事情也不知道,先带着他熟悉下情况,准备投入工作。

此时周恩来的身体虽说不至于强弩之末,却也是精疲力竭了,但他依旧抱病主持邓小平的回归事项。

为了让邓小平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声誉,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工作,周恩来还向毛泽东建议,让中央作出一个恢复邓小平副总理职务的决定,层层级级宣传,乃至宣传到县、团级党委阶层。

毛泽东收到报告后,批复道:“同意。”

当恢复邓小平职务的文件发至全国后,周恩来如释重负,终于长舒一口气。

一系列程序是如此快马加鞭,甚至称得上一句紧迫,这是邓小平自己都未曾料到的。

虽然他一直都有预感,自己将来一定有一天要回归党中央,但没想到这一天竟然会到来得如此迅速。

周恩来在之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明了自己的病情,提出了请假两周去治病的请求。

在玉泉山治病期间,周恩来也依旧牵挂着邓小平夫妇,多次让妻子替自己前去探望。

在得知周恩来的病情后,邓小平几乎潸然泪下。

从他去江西的前夕起,周恩来就一直默默关照着邓小平的生活。

如今邓小平依旧精神矍铄,周恩来却已是日益消瘦,重病缠身。

这如何不让邓小平心痛。

治了半个月后,周恩来就又迅速回归了工作,顺便带着邓小平去见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邓小平握过手后,对他道:“努力工作,保护身体。”

这一刻,抱病苦撑了数年的周恩来明白,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了。

毛泽东赠邓小平的八个字

邓小平终于正式复出了,虽然还没有进入政治舞台的核心,但接下来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更上一层楼,有意让邓小平全面接手周恩来的工作,尽快重返核心阶层。

12月中旬,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上,毛泽东连续三次推荐了邓小平,提议让他担任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参与军委工作。

毛泽东当着全体政治局委员的面说道:“小平同志是中央政治局请回来的,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

毛泽东用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向全体人员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邓小平重担大任,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毛泽东还表示,邓小平进入政治局,就是令政治局如虎添翼,让政治局多了一位能力出众的“秘书长”。

毛泽东还当场送给邓小平八个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意指邓小平外柔内刚,外边一团和气,内里却刚硬如铁。

寥寥八字,彻底叩开了邓小平第二次复出的大门,令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再度大放异彩。

很快一锤定音,邓小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时,还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

病重的周恩来用自己不甚灵便的右手,艰难却认真地亲自写下了这份通知。

邓小平正式成为了党内集党政军三要职于一身的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接替周恩来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惊讶地发现了一个现象。

以往总是眉头紧锁、不苟言笑的总理,那段时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面上总是带着笑意,谈话交流间令人如沐春风,简直比邓小平这个当事人还要高兴。

1974年初,周恩来病情日益恶化,出现连日便血的症状,必须进行治疗,但他依旧忧心着邓小平,尽自己最后的力量妥善安排邓小平的实际权力。

5月19日,复出一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走进毛泽东书房,陪同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邓卡里奥斯大主教。

众人进入书房后,周恩来做了一个举动。

他特意安排邓小平坐在毛泽东右侧的位置,这是他以往与毛泽东一起会客时惯常坐的位置。

周恩来相信,凭借着政治嗅觉一向敏锐的摄影师和新闻传媒,他们一定能向外界很好地解读并传达出这个座位安排的用意。

12月份,在跟人谈话过程中,毛泽东夸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

说着便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强”字。

一旁的周恩来看了连连点头,极为赞同的模样。

谈话中,谈起邓小平的人事安排时,毛泽东再度态度明确地强调道:“就这样,让小平同志作军委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

说着又在纸上写下三个字:“人才难。”

周恩来脱口而出道:“人才难得。”

毛泽东眼里有着对周恩来与自己心有灵犀的赞赏,两人相视一笑。

毛泽东含笑置笔,感慨道,总理果然还是我们的总理。

“你身体不好,四届人大会后你安心养病吧!国务院的工作就让小平同志来顶。”毛泽东对周恩来道。

周恩来颔首。

这些年来,关照邓小平复职一事在周恩来心中的份量始终比自己的身体还要重,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重新回归工作的邓小平也没有辜负周恩来与毛泽东的厚望,上任后一如既往地务实工作,施展铁腕、采取强硬措施大抓国防工业、文艺、军队、教育科技各方面的整顿,并取得了很大成果。

邓小平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态度,将中国引向了康庄大道,用永垂青史的伟大功绩最好地回报了周恩来与毛泽东对他的知遇之恩。

参考资料:

  • 吴京.第二次复出后的邓小平(上)[J].党史博采,2002(02):4-8.
  • 柳守忠.艰难备尝 邓小平第二.三次复出始末[J].世纪桥,2008(11):20-23
  •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