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关于江浙沪的100种风景之:乌镇(二)

引子

作为一个“长三角控”,我对江南地区的情感是奇特而连绵的,这里总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和写不完的游记。这不,近期又整理出了100张图片,是关于江浙沪的100种风景。

本文的内容:乌镇+老镇+古镇

1

乌镇模样很标准,

天生丽质难自弃。

老天爷都赏饭吃,

不吃这碗饭很难。

2

游古镇,游的是个氛围。

当一个地方待着很舒服,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那就看它的气质。

在人们的心目中,江南水乡的气质是统一的:明代的石板街、清朝的拱桥,三面悬空的民居沿河走,没有哪一处突兀,方圆可周……

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3

乌镇是一个老镇。

经历了运河水路逐渐不受重视的年代,它虽衰而未败,年迈的骨架撑过了摇曳的年代。也好在乌镇的维修者并没有将那些老屋拆除重建,没有翻新——人们去民间收集老砖、老石、老梁、老瓦、老窗棂、老雕花……几乎所有的边料素材都采用了“以旧补旧”的方式。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乌镇,是一座真正的“古”镇。

4

乌镇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因这一份“文化”的顺从其美,当我们游览其中,才并不会有那种老旧相间的“出戏”感,它很自然。它既融入了当下的生活,也保持住了简素的样貌,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经苍年,但并不会老态龙钟。移入街巷,仿佛步入明清年代。

5

乌镇出了很多名人,近代最著名的一位,是茅盾。

茅盾先生的小说《林家铺子》讲述的那个破产老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富庶的江南小城,就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乌镇为背景,而乌镇的修复所“复”的,也就是先生笔下的那个古镇。

自此溯上,乌镇的历史已过数千年。

6

乌镇这个名字始于唐朝,“乌”就是“黛”色的意思。

因自春秋时起此地都是一片地势微耸、土色深黑的吴越“国”界,与周边郭阙无论样貌还是地域价值都有所不同,所以当时的“东南霸主”吴国就在这里扎了一队“边境”士兵。自那时起,“乌”字就被标记到了这个镇子的称呼里。镇上另有“乌赞伐敌”的故事流传民间,于是自唐代起,“乌镇”之名正式官宣。

7

到了明清时期,乌镇已然是两省交界。

细看地图,总面积80平方公里的一个小镇,周围却密密麻麻分布着7个县市,河流如网交织、村落如棋盘分布,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果不其然,太平天国就把战场安排在了这里。后来清政府一合计,这不行啊,这乌镇的治安几乎关系到整个长三角的稳定啊,于是就在这里搞了个“特别行政镇”,还专门安排了一个“知府”强守。

8

知府,可是四品官。

清代的这一级别官员,往往一手握着征税、纳粮、交通、教育、水利、法制……的权柄,一手对接国家政令、管理下属七七八八的小县城、统辖万民。如此肥差驻于一镇,简直就是一桩历史奇事——但也坐实了乌镇“水乡重镇”的特殊地位。

9

乌镇的人口越聚越多,商民纷纷沿河起屋,规模逐渐宏大。

鼎盛时期的乌镇,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中栅五个街区,其中最繁华的是西栅,如今保留最完好的景点部分也是西栅……接下来的游记中,咱们接着聊。

长三角旅行还在继续,下一期预告:还是江浙沪的100种风景,还是乌镇。

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