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的“三剑客”,只有肖永银没当上将,他却说:我是落后司令

众所周知,开国中将王近山是我军一员著名的虎将,尤其是解放战争中,他带领中原野战军6纵立下了无数的战功,邓小平曾称赞6纵说:“6纵就是能打!”

王近山

6纵之所以这么能打,离不开王近山手下的3个旅长尤太忠、李德生、肖永银,他们被誉为王近山的“三剑客”。今天帝哥就给大家说说“三剑客”和王近山之间的一些故事。

16旅旅长尤太忠

尤太忠的五官是这样的:鼻大嘴阔,两只耳朵特别长,几乎长到肩的位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非常像京剧里的武生。从尤太忠的面相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敦厚老实、侠肝义胆的人。而他的名字“太忠”,似乎更加印证了这种说法。

1918年,尤太忠出生于河南光山,他13岁就参加了红军,由于作战勇敢,他在15岁入团,16岁就入了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尤太忠长期在基层担任政工干部,抗战爆发以后,他在急需军事干部的情况下,转入了一线军事指挥员的行列,并很快成长为一名著名的猛将。

尤太忠在战场时有4个标志性动作:

如果他三指紧捏额头,表示他正运筹帷幄,无人敢接近打扰;

如果他举手压住帽沿,就表示决心已下,无人敢左右动摇;

如果他脱帽而起,说明他必定亲自冲锋陷阵,无人敢劝阻拦挡;

如果他手摸两腮、面露笑容,那就毋庸多言,此仗胜局已定。

青年时的尤太忠

解放战争爆发后不久,尤太忠升任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6旅旅长。1947年8月,刘邓大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要进大别山,首先就得渡汝河,刘邓首长命令尤太忠带领16旅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追击的敌人,掩护大军安全渡河。

当时尤太忠的手上只有7个营的兵力,而他正面的对手却是国民党的1个军,而且是王牌军,双方陷入了激战。此时刘伯承和邓小平突然来到了前线,这使尤太忠既高兴,又着急,因为这里离敌人仅一两里地,非常危险。

尤太忠再三劝刘伯承和邓小平进掩体,但他们却不听,突然一颗炮弹落在他们附近,气浪把尤太忠的帽子冲飞了,尤太忠这才把他们强行拉进指挥所。

尤太忠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天亮,才完成了阻击的任务,他赶到大部队会合的地点后,邓小平看着满身尘土的他,激动地说:“你辛苦了!”

邓小平后来在谈到二野战史时,曾多次提到:“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1955年,尤太忠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而他的老领导王近山在建国后因为执意要和妻子离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64年被开除党籍,军衔由中将降为大校,并下放到河南某农场任副场长。

尤太忠

尤太忠心里一直记挂着王近山,想找机会让他复出。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期间,时任27军军长的尤太忠对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说:“王近山的问题处理得太重了。一个老红军当个农场场长,叫人家怎么过啊?”

许世友说:“那就叫他回来!”

尤太忠说:“许司令,王近山这一级干部回来,要中央同意啊!”

许世友又问:“你有什么办法?”

尤太忠说:“现在不是要准备打仗了吗?”

许世友马上明白了尤太忠的意思,在九大的一次会议上,他向毛泽东报告:“现在我们要准备打仗,王近山很能打,处理太重了,能不能让他出来带兵?”

毛泽东说:“王近山我知道,但你们哪个军区要啊?”

许世友马上表态:“我们南京军区要!”

许世友

就这样,王近山被重新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并在1969年7月的一天坐火车来南京报道。当时尤太忠正在南京开会,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亲自去火车站接他。

尤太忠给王近山的几个老部下打了电话,问他们去不去接老首长,但那几个人考虑到王近山还在落难,态度都模棱两可,这让尤太忠非常生气,他大骂:“他妈的,你们不敢去,我自个去!”

当天晚上尤太忠来到了火车站,不久以后肖永银和60军军长吴仕宏也来了,他们一起接到了王近山夫妇,尤太忠又让人炒了几个菜,给王近山夫妇吃,并和妻子王雪晨一直陪伴在他们左右。

正是由于尤太忠英勇善战、为人忠诚,他在70年代末得到了重用,先后担任了成都军区和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后,尤太忠被授予上将军衔。

尤太忠

1998年7月24日,尤太忠病逝,享年80岁。8月3日,他的遗体在广州火化后,骨灰按他的遗愿撒入了大海。

17旅旅长李德生

李德生是“三剑客”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他的资历相对较浅,抗战刚爆发时,他仅仅是八路军第129师的一名排长,但1946年解放战争刚开始时,才刚满30岁的他已经是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7旅的旅长了,算是我军比较年轻的高级指挥员,足见他的晋升之快。

青年时的李德生(中)

李德生的地位都是实打实地打出来的,比如在1948年的襄樊战役,他就在王近山的指挥下,为攻取襄阳城立下了大功。

1948年6月13日,中野下达了襄樊战役的作战命令,以6纵和桐柏军区主力组成南兵团,于6月下旬对襄阳发起进攻。7月4日,桐柏军区包围樊城,6纵则向襄阳逼近。

按照自古以来的作战规律,打襄阳必须先夺取南面的大山,消除居高临下的威胁才能攻城。但王近山回去以后,苦苦思索了几天,认为如果按此打法,我军不但会损耗兵力,而且进攻时间也势必会延长。

于是王近山又亲自到城西的万山上观察,看到这里有一条约千余米宽的狭长走廊,直通襄阳城西门,这是到襄阳惟一没有天然障碍的通道。几经衡量,王近山下决心采取一个大胆的战法,那就是“猛虎掏心”的战术,撇下南面的大山不管,直捣西门,虽然也是一场硬仗,但这是短时间内攻占襄阳的惟一办法了。

但王近山的想法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大家都认为历史上打襄阳,都是先夺山后攻城啊!

此时李德生站出来支持了王近山,他说:“攻西门一定要破三关,琵琶山、真武山、西关外的铁佛寺。”

襄樊战役示意图

王近山不禁大喜:“好,刀劈三关这个任务就给你17旅了。”

7月9日18时30分,攻城之战正式打响。李德生的17旅首先进攻城西的第一道屏障琵琶山,在纵队仅有的4门山炮的掩护下,17旅49团3营在团长苟在合的带领下,向琵琶山发起了冲击。

一个班冲过了200米开阔地,碰上了铁丝网,他们用锄刀砍,却砍不动,这时枪炮声、手榴弹声密集交织,冲上来的部队被铁丝网拦住,他们用锄刀终于砍断了铁丝网木桩。战士们冲过铁丝网后,兵分两路,与敌展开了肉搏战,苟在合与战士一起左砍右劈,敌尸体倒下一片,我军终于占领了阵地。但此时一颗子弹打中了苟在合,他牺牲了。

攻下琵琶山后,李德生在7月10日亲率49团激战真武山。经过激战,第二道屏障真武山也被我军占领。

真武山失守的消息传到镇守襄阳的国民党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那里后,他不禁大怒,马上命令从真武山撤下来的敌军团长:“你亲自督阵,组织反攻,不夺回真武山,军法从事!”

团长没有退路,只有命属下孤注一掷。接下来的3天,敌我双方为争夺真武山打得天昏地暗。李德生指挥部队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阵地前敌尸遍坡,康泽气得直跳脚。

就在李德生与敌人激战之时,王近山却忙里偷闲,来到城外的水中垂钓。在一处芦苇轻摇、萍踪若现的河湾处,王近山甩开了长钩,然后说:“大鱼善稳,此处又有草饵为诱,必为大鱼出没之地!”

王近山

王近山一边垂钓,一边对身旁的政治部主任李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今天我要能钓到大鱼,我们必能活捉康泽这个大家伙;否则,只能怪我们6纵无能,拨马走人啦!”

但两个时辰过去了,鹅毛浮子仍不见动静,李震不免心里打鼓,王近山却仍然稳坐不动。就在此时,作战处长飞马送来刘邓首长急电:

战役关键已过,近山同志该起网捉鱼了。

当电报传到李震手中时,王近山突然一声大呼:“大家伙,你跑不了了!”原来此时鱼已经上钩了。

待众人七手八脚把鱼拖上岸后,王近山哈哈大笑:“是条大鲤鱼,足有10多斤,这下康泽你跑不了啦!”

原来就在王近山垂钓之时,李德生已指挥17旅一举攻克了铁佛寺,劈开了攻城的第三道屏障。

7月16日,我军顺利占领襄阳,不仅活捉康泽,还歼敌2余万人,朱德称其为“小型模范战役”。李德生的17旅可谓居功至伟。

我军攻入襄阳

1951年,李德生所率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师,他担任师长,入朝作战。他正好赶上第五次战役,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让李德生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 15军所属部队。王近山看到李德生受领任务后说:“李德生上去,我就可以放心了。”

李德生带领部队上去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夺战,志愿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终于完全稳固了阵地。

李德生回国以后,在1955年被提升为12军军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9年,李德生奉调进京,历任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73年,在中共十大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达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顶点。

1988年9月,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德生

18旅旅长肖永银

1917年,肖永银出生于河南新县,他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肖永银13岁时来到了红四方面军的招兵处,报名参加了红军。肖永银参军以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任命为129师385旅14团1营营长,从此就一直在刘伯承的麾下战斗至新中国成立。

1938年冬的一天晚上,肖永银带领1营奉命对宁晋县的大杨庄的一队日军进行偷袭,他们进入大杨庄后,却意外地发现了日军的一门山炮,肖永银深知火炮对战斗的重要性,于是马上改变计划,决定把这门山炮带回去。

日军的山炮

日军哪里肯罢休,他们不惜血本要抢回山炮,肖永银一边抵挡日军的反扑,一边火速让人把山炮拉到了团部,团里又把炮送到了旅里,旅里又送到了师里,师里最后把炮送到了太行山。

这门山炮不仅是从日军手中夺得的第一门大炮,而且是整个八路军部队的第一门山炮,师长刘伯承非常高兴,专门作出批示:全师通报表扬1营!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组建第6纵队,肖永银被任命为6纵18旅旅长。

1947年8月17日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肖永银带领18旅作为前卫抵达汝河北岸,但敌人已经布下重兵追击,企图将我军卡在汝河边吃掉,形势十分危急。

几天以后,刘伯承和邓小平亲自来到了18旅,刘伯承严肃地对肖永银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你明白吗?不管它白天黑夜,不管它飞机大炮,杀一条血路过去!”

刘伯承和邓小平

肖永银也知道到了这个地步,除了跟敌人拚命,别无选择,他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刘伯承又说野战军司令部将跟随18旅统一行动,肖永银死活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危险,但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心已定,他只好服从。

当天晚上,肖永银带领52团和53团在前,冒着敌人的炮火,硬是杀开了一条长10余里、宽7里的通道,刘邓首长和野司机关则由54团护卫着紧随其后,他们沿着这条血路,最终走向了胜利的坦途。

多年后,6纵政委杜义德回忆此战时曾说:“汝河之战,是我军挺进大别山途中最紧张、最严重的一次作战。”

1949年2月9日,6纵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三大战役结束后,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12军是左路前卫的主力,由于12军军长由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任,副军长肖永银就成了实际负责的最高军事首长。

肖永银

朝鲜战争爆发时,肖永银正在刘伯承创办的南京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这时12军奉命开赴石家庄以东地区,准备入朝作战。在南京学习的12军的团以上指挥员都接到了准备入朝的命令,但只有肖永银没有。

肖永银知道,这是军长王近山不想让自己去。

本来肖永银长期担任王近山的下级和副手,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但解放以后王近山喜欢上了自己的妻妹,这起“风流案”闹到了兵团,兵团政治部立即派人来审理此案。

肖永银作为副军长,坐在了“陪审人”的椅子上,他认为此事一旦公开,王近山以后将很难开展工作,所以一直软磨硬抗,想要保护王近山,最终王近山也没有被追责。

但王近山却误会了此事,他认为是肖永银在暗中操纵此事,所以才会闹到了兵团领导那里,所以他故意不带肖永银去朝鲜。

肖永银没有办法,只好去找老首长刘伯承哭诉:“首长啊,我跟了你那么多年,哪一仗我没打?哪一战我没去?我是仗仗必到,战战必出啊!现在,我和王近山的事情,你知道不知道?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还了不了啊……”

刘伯承知道肖永银的委屈,于是批准了他入朝作战的申请,王近山知道以后也没有说什么,就这样,肖永银又一次奋战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并在上甘岭战场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肖永银

王近山被贬到河南某农场任副场长后,1968年初的一天,农场的造反派找到了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肖永银,并对他说:“王近山是我们农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希望你能揭发他的历史问题。”

肖永银听后大怒:“你那个农场,万把人吧?王近山当个副场长,你们觉得官儿够大了吧?要我看来,王近山是解甲归田了!王近山政治上无错误,历史上从不反党反毛主席,你们没有理由去揪他,斗他!”

王近山得知这件事后,非常感动,专门让自己的二儿子来看望肖永银,见面以后,肖永银对王近山的儿子说:“你爸的问题是中央定的,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中央,等时机成熟,直接致书毛主席。党的‘九大’即将召开,恰是一个好机会,信可由许世友司令直接面呈毛主席。”

二儿子回去把肖永银的话带给了王近山,他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并马上写好了信,送给了许世友。许世友把信直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终于同意让王近山回到南京军区任职。

一个月以后,王近山带着家人坐火车来到了南京,肖永银也亲自来到站台迎接。王近山下车见到肖永银等人后,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他拉着肖永银的手,说:“过去……我错怪你了!”

肖永银也动情地说:“不要再提过去,你清楚就行了。你现在的问题,首先不是当官,是解决党籍。我已经给你想好了,你先到江苏建设兵团去,当个副参谋长,那儿上上下下我都打招呼了,你在那儿恢复党籍。”

在肖永银的安排下,王近山在几个月后恢复了党籍,并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后,当年“三剑客”中的尤太忠、李德生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但肖永银却没有,有人问他此事时,他毫不在意地笑着说:“我是落后司令嘛!”

晚年的肖永银(右一)

2002年4月29日,肖永银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