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牌复兴正当时,燕京啤酒:降本增效的措施及空间有多大?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金证券 刘宸倩)

引言:当前市场对于燕京的关注在于:

1)北京企业国改进展普遍缓慢,燕京改革进度何时兑现?当前对比 19 年启动的改革有何差异?

2)8-10元价格带单品体量均在 60 万吨以下,未来如何将 U8 打造为百万吨大单品?

3)作为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关厂裁员兑现的进度及利润弹性?

本文将复盘燕京13-18年在行业中掉队的原因,重点阐述当前对比过去发生的边际变化,分析 U8 的竞争优势、战略意义和中长期空间,并测算关厂裁员带来的利润弹性。

一、回首过往:龙头一朝陨落,国牌复兴正当时

公司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 5 个时期:

①1980-1988年开始设厂,初具规模(产量复合增速25%);

②1989-1998年首创胡同战略,加速下沉分销(产量、收入复合增速25-30%、45%以上);

③1999-2013年全国化起步,并购快速扩张(销量、收入复合增速13%、17%);

④2014-2018年行业存量竞争,自身经营效率降低(销量、收入复合增速均为-4%);

⑤2019至今改革全面推进,降本增效+U8放量(销量、收入复合增速-3%、+2%)。

1.1 第一阶段(1980-2013):首创“胡同战略”产量曾居第一,并购大举进攻全国

1980-1988年开始设厂,初具规模。1980年9月9日投资640万元兴建年产 1 万吨啤酒的燕京啤酒厂,建立初期规模小,每年保持增产约 1 万吨,1988年初具规模(产能 6 万吨),实现了一个小型啤酒厂向中型啤酒厂的转换。

1989-1998年首创“胡同战略”,产量曾位列全国第一。此前啤酒多采用计划经济下的包销模式,地方糖酒公司始终垄断销售渠道。在国家推行的 “啤酒专项工程”的政策下,啤酒逐步不再稀缺。

1989年燕京意识到市场变化,率先脱离糖酒公司,突破性创新“胡同战略”(即组织车队每天给北京城区经销商送货上门,让小商贩骑三轮车沿街叫卖),深度分销打破了原有专营局面,实现了销量的迅速提升,最终在北京市占率达到 85%以上,在天津达 25%以上。

1993年公司产量达 18.5 万吨,位居全国第三;1996 年产量 58.9 万吨(在全国 630 家啤酒厂中,产销量第一,产量占全国的 3.5%),利税总额 3.66 亿元,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均保持全国啤酒行业领先水平。

进入 90 年代,公司产能平均每年增长约 5 万吨,1994-1998年平均每年增产 10 万吨,完成了从中型啤酒厂到大型啤酒厂再到大型啤酒集团的转换。

1999-2013年全国化征程启动,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1997年燕京上市,控股股东同年在港股上市,1998年、2000年向全体股东配股再融资,2008 年通过定增融资,2002、2010 年通过可转债融资,6 次合计金额超 80 亿,为后续并购提供充足资金基础。

1999年公司投资 0.8 亿元与吉安啤酒合资设立江西燕京;2000 年收购雪鹿啤酒、湘啤、山东无名和三孔啤酒等;2001年受让赤峰;2002年收购桂林漓泉啤酒;2003年成为上市公司惠泉啤酒的第一大股东。

通过新建和并购,公司已在北京、广西、内蒙古、福建、湖北形成 5 大优势市场,并在山东、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子公司

2008年公司赞助北京奥运会,进一步提升全国品牌影响力。2008年燕京采取“1+3”的品牌战略(主品牌燕京+区域品牌漓泉、惠泉、雪鹿)。

直至2013年,燕京啤酒达到每年产能增长 30 万吨以上,完成了北京市地方性集团向全国跨地区集团的转换。

1.2 第二阶段(2014-2018):行业存量竞争,燕京掉队进入调整期

2014-2017年为行业调整期,净利率普遍降至中低个位数。行业经过两轮整合并购后,五大酒厂瓜分了啤酒市场的主要份额(零售口径 CR5 为70%以上),从前跑马圈地并购小厂的机会变少。此外,受年轻人占比降低、天气等因素影响,行业销量自2013年开始回落,竞争转为存量。

2014-2017年行业进入调整期,一方面,龙头加大费用买店、价格战抢份额,竞争相对恶性;另一方面,前期并购的落后产能、人员缺乏整合协同,进一步拖累盈利能力。

2017年底行业进入复苏期,但燕京落后掉队。2017年底行业集体提价标志着竞争趋缓,且龙头积极采取高端化、关厂裁员等举措,经营效率明显改善。

2014-2018年,燕京啤酒发展掉队,销量、收入、利润均比行业萎缩更严重,复苏进度也更慢,市占率从13年的12%下滑至18年的8.6%。

我们认为,此阶段燕京掉队的原因在于:

1、关厂裁员起步晚、执行慢,产能利用率和人效垫底

1)关厂:重啤关厂开始得最早,15-18 年共关闭 9 家工厂(减少约 4 成);华润 17 年开始关厂,17-21 年共关闭 33 家工厂(减少约 3 成),青啤 19 年规划将在 3-5 年内关闭 10 家左右低效厂,19-21 年共关闭 4 家工厂(20 年受疫情影响,关厂进度停滞);燕京 2017 年表态会与当地政府协商后关 厂,开始时间晚、进度慢。燕京 21 年按设计产能计算的产能利用率为 40%,为龙头中最低,对比行业 55-60%的水平提升空间广阔。

2)裁员:重啤、华润裁员节奏均较快(平均单年裁员比例在 10-15%),青啤、燕京进度偏慢(平均单年裁员比例为中个位数)。

2、高端产品布局时间偏晚

燕京于 2019 年推出 U8、燕京八景,21 年推出 V10,布局进度晚于同行,吨价也低于青啤 20%、重啤 40%。

青啤 2010 年已开始部署高端产品矩阵,推出了奥古特和逸品纯生,随后还推出鸿运当头、经典 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重啤在 2016 年的扬帆 22 计划已在重点强调发展乌苏等特色精酿啤酒。

华润 2013 年推出的雪花脸谱,未能火爆;2018 年再次推出 SuperX、匠心营造,表现略显平淡,2019 年推出马尔斯绿,并改良 SuperX口味,2020 推出喜力星银,21 年推出红爵。

3、非基地市场子公司亏损拖累较重

公司目前拥有子公司 50 余个,遍布全国 18 个省(直辖市),除母公司+3 大重点子公司(漓泉、赤峰、惠泉)以外,其他子公司合并的亏损幅度在 8-11 亿元。基地市场北京、广西、内蒙盈利能力相对领先,福建、四川、湖南等非基地市场净利率水平有待提升,广东、华东等市场持续亏损。子公司亏损拖累公司有效税率,18 年有效税率为 41%,高于青啤、华润 6- 7pct。

1.3 第三阶段(2019 年至今):改革大刀阔斧,成效逐步显现

2019 年改革启动,复兴正当时。2019 年,公司提出“三大抓手,四大举措”的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通过聚焦产品、渠道、市场三方面,以“强大品牌、夯实渠道、深耕市场、精实运营”四个维度为重要布局,加快公司转型,实现质量发展。

部分投资者对北京国改进度缺乏信心,我们认为,对比 19 年,22 年起燕京改革成效有望加速兑现,原因在于:

1、市场环境不同:珠玉在前,行业净利率提升路径更清晰

1)前人经验易于复制。

复盘历史,重啤通过结构升级+产能利用率提升+组织架构优化将净利率从 4%提至 20%,华润、青啤沿着重啤的路径,净利率提升的逻辑已陆续兑现。燕京有望重复重啤模式,进一步实现盈利水平的增强。

2)竞争环境更友好,高端化势不可当。

疫情+成本压力下,行业费用控制力度增强,费效比提升,竞争格局趋缓延续。此外,疫情虽会影响消费力,但当疫情好转,啤酒高端化的速度仍将延续。7-8 月夜场、餐饮场景恢复,高端啤酒重回高增(华润次高大单品增速吻合年初规划),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缺酒,彰显极强韧性。

我们判断,核心原因在于:

1)我国啤酒高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端化的空间足够大、价格带仍较低;

2)高端化是各家共识,各家都在共同推进。

2、公司管理层不同:新领导掌舵,改革节奏加快可期

新管理层上台,动作相对积极。19 年赵晓东上任,20 年因涉嫌职务违法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臵措施。2020年 9 月底,耿超出任燕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022年 5 月,耿总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其曾就职于顺义区国资委和燕京啤酒集团,熟悉燕京本身和国企改革,上任后积极推动降本增效、大单品打造、子公司统筹管理与扭亏等方面工作。2022年 7 月,公司新上任总经理和 4 名副总经理(45 岁以内),年轻化的管理层有望进一步释放活力。

3、U8 大单品数据兑现,短期势能延续具备确定性

U8 数据表现好(22Q1 销量增速超 70%),且确实有内在逻辑支撑。U8 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差异化(小度酒、大滋味)、渠道利润高(单箱利润比竞品高 5-10 元),有望乘行业高端化东风,实现快速放量(具体阐述在第二章)。

从报表端看,22Q1 为 2019 年后首次实现扭亏;22Q2 北京虽突发疫情,但销量基本持平,子公司减亏顺利推进(Q2 有效所得税率降低 3pct)。U8 放量带动吨价显著改善,公司 Q2 吨价增速为 8.2%,领跑全行业。22Q2 存货周转天数创近 3 年新低,运营效率得以提升。

二、 U8 的预期差源自何处?

U8 放量高增,彰显强阿尔法。

公司于 18 年推出定位低度不上头的燕京帝道,于 19 年 4 月推出 U8。U8 在 20-21 年实现亮眼增长,22Q1 增速超 70%;我们预计 22 年有望实现 40 万吨,25 年有望不断向 100 万吨靠拢(22-25 年复合增速 36%)。2019-2022H1 中高档收入占比提升 8pct 至 63%;22H1 中高档收入增速 9%,U8 为主要贡献。

U8 生产工厂现已增至 10 家,产能紧缺问题缓解。

U8 在 20 年主要生产基地在漓泉和总部,21 年新增湖南、四川、内蒙赤峰 3 家子公司,22 年将新增获批 10 个生产基地。

过去燕京品牌下滑幅度大于副品牌,U8 放量有望逆转颓势。

公司实施 1+3 品牌战略,2021 年 1+3 品牌销量占比 92%,2015-2019 年销量复合增速燕京、惠泉、漓泉+雪鹿为-9%、-7%、+4%,燕京下滑幅度偏大(预计系清爽、鲜啤拖累),漓泉得益于 2017 年推出的漓泉 1998 爆发增长(漓泉+雪鹿占比提升 7pct 至 22%)。展望未来,随着 U8 放量,燕京品牌有望迎 来边际改善。

复盘过往,酒企从 0 到 1、从 1 到 100 迅速打造百万吨级别大单品的路径,主要分为:

1)具备网红爆款属性,自点率较高,例如乌苏。

2)具备广阔且优异的基地市场,直接在基地市场对原有产品做换代升级,例如 superX。

我们认为,表面上看,U8 的网红属性不如乌苏,基地市场内蒙、北京、广西啤酒销量有限,且已有漓泉 1998 这样体量不小、价格定位相同的产品,升级替换的逻辑并不够顺畅。 但从动力上看,U8 定位为第一款合力打造的全国性大单品,是总部实现子公司统筹管理的必经之路。

从产品本身看,U8 符合消费升级趋势,产品特征鲜明,渠道推力充足,所处价格带尚未有全国性大单品竞品,短期放量仍值得期待。从区域上看,U8 在北京、内蒙基地市场已占据份额,并积极在河北、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非基地市场导入。

2.1 内部机制:U8 具备战略意义,可借鉴漓泉 1998 经验

打造 U8 对于内部统筹管理意义非凡。我们认为,U8 除了顺应行业高端化大趋势外,对公司内部管理也意义重大。过去子公司各自为阵,总部缺乏管理职能,U8 作为第一个全国战略地位的大单品,有助于增强总部对各子公司的管理能力,并为下一步统一鲜啤、清爽等产品打下扎实铺垫。

复盘历史,华润、青岛均用大单品实现对各区域品牌的统一。在经历 2 次并购潮后,华润通过大单品勇闯天涯替换并购的区域品牌,将其体量做到 300-400 万吨;青岛啤酒规划将崂山定位为 1+1+n 产品体系中的全国性产品,通过崂山逐步替代汉斯、山水、银麦等区域性品牌。我们认为,燕京有望借鉴华润、雪花的经验,通过 U8 实现对子公司更强的掌控权。

漓泉 1998 是超 40 万吨的大单品,U8 有望借鉴其成功经验。漓泉 1998 是燕京啤酒子公司漓泉啤酒在 2017 年推出的,销量从 2017 年的 5 千万升增 长至 18 年的 40 万千升以上(21 年预计做到 45-50 万吨,占漓泉子公司销量的 50%)。

漓泉的成功经验在于:

1)切入竞争并不激烈的 8-10 元价格带,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

2)背靠漓江水,提供优异的口感、口味;

3)给予员工较充分的激励措施。

2019 年燕京主品牌以漓泉 1998 为蓝本,打造了公司第一款全国大单品燕京 U8,U8 有望借鉴漓泉 1998 的经验。

2.2 外部环境:乘高端化东风,景气度较高

13 年后行业进入缩量阶段,21 年是啤酒高端化爆发元年,我们测算,21- 25 年 8 元以上啤酒销量有望保持 14%左右增速。

21 年是高端化相对明确的拐点,19-20 年龙头尚处于高端化蓄力阶段:华润 19 年 6 月并表喜力,后成立高端渠道管理部;20 年 11 月召开经销商大会,表明大客户模式已初具形态;重啤 20 年 12 月完成资产重组。

20 年阶段性受疫情扰动,21H1 需求恢复下,龙头高端化的进展普遍超预期(华润上调 25 年次高及 以上目标至 400 万吨),乌苏在餐饮端火爆。

21 年龙头普遍确定了更清晰、长远的高端化规划。

2.3 产品:小度酒、大滋味,错位切入 8-10 元

U8 低度不淡,好喝不上头。

U8 啤酒以企业独创工艺,将“净、香、甘、亮、鲜、爽”等感受特质集一体,采取独家啤酒花萃取,降乙醛,锁鲜等技术工艺精心打造,使小度酒兼具了大滋味(麦芽汁浓度不输竞品,酒精浓度低于竞品,喝完后不容易上头)。

U8 继承漓泉 1998 的包装设计,矮胖棕瓶+拉环的造型区别于竞品,具有较高辨识度。

当前 8-10 元价格带缺乏强势全国大单品。

8-10 元价格带是 6 元和 10 元价 格带之间的过渡,主要产品均未超过 60 万吨,竞争激烈程度更低。其中 SuperX、乐堡、1903,21 年体量分别不到 40 万吨、50 多万吨、20 多万 吨,21 年增速为 50%、10%多、26%。

22H1 疫情影响餐饮消费场景,SuperX 低个位数增长,乐堡中个位数增长,1903 小幅下滑。6-8 元价格带已有基础稳固的强势大单品,包括 300-400 万吨的勇闯、接近 200 万吨 的经典(22H1 增速 8%);10-12 元价格带有 200 多万吨的百威红罐、60- 70 万吨的雪花纯生和青岛纯生。

2.4 渠道&品牌:渠道推力具备优势,启用年轻化代言人

对比竞品,U8 在渠道利润上优势明显。U8 给予渠道较多费用投入,出厂 吨价为 5000 元,对应报表端毛利率为 50%+,终端价格为 1.6-2 万元。U8 属于高渠道利润率的产品,单箱终端+经销商的利润额高于勇闯、superX 等单品,略低于百威红罐。

积极采用年轻化代言人,品牌形象改善。

燕京啤酒 20 年起邀请流量明星为代言人,有望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燕京啤酒虽整体销售费率偏低,但广告及市场费率已超青啤,17-21 年累计提升 2.8pct,其中多向 U8 倾斜,进 一步彰显品牌年轻化的决心。

单独考核、单独费用核算投放,彰显打造大单品的决心。

20 年公司成立北京、京北、冀南、西北和东北五个区域销售公司,加强对各区域子公司的 统一管理。U8 从 20 年推出后,曾在 21 年对于全体子公司制定考核目标(U8 销量需占到 3%),但最终各子公司达成率存在分化。22 年公司继续对 U8 实施单独考核,并实施销售费用单独投放,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2.5 中长期,鲜啤、V10 等有望参与产品组合构建

鲜啤 2014-2016 年复合增速 5%,2016 年达到 137 万吨,后续因产品生命周期、竞品竞争等问题衰落至百万吨左右。22 年 618 期间,新版鲜啤上市,官宣蔡徐坤为代言人,后续也继续推出了狮王、S12 皮尔森等高端产品。

我们认为,由于啤酒产品在餐饮端组合进店的现象较常见,公司将在重点打造 U8 大单品的基础上,也将强化 6-8 元(鲜啤 22)、10-12 元(V10)、12-15 元(狮王、S12 皮尔森)等产品组合的打造,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总部对各子公司的统筹管理,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整个产品矩阵的优化。

2.6 U8 放量后对利润弹性的贡献?

U8 区域空间测算:

1)基地市场:

公司目前在北京、内蒙、广西、云南的 市占率为 70%、60%多、85%以上、30%多。广西销量占比约 27%,因漓泉 1998 渗透率相对较高,虽也在导入 U8,但预计空间较有限。北京、内蒙、云南销量占比约 3 成,假设 U8 占比提升至 50%(类比漓泉 1998),对应销量规模在 50-60 万吨。

2)非基地市场:

21 年非基地市场 U8 铺货后销量合计在 15 万吨左右,四川、湖南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未来将继续导入高利润率的 U8 促进子公司的减亏。山东、河北、四川、湖南、广东等非基地市场销量合计约占 4 成,预计中长期也将贡献 30 万吨的 U8。

U8 结构空间测算:

1)中高档销量占比燕京仅为 1/3(青啤主品牌 55%、华润 45-50%、重啤 87%),收入占比燕京仅为 60%(青岛主品牌 67%、重啤 88%)。

以 21 年的基数计算,假设中高档其他产品体量维持,中高档销量占比提至 50%,对应 U8 体量应为 80-90 万吨。

2)21 年 6 元以下的清爽+鲜啤在燕京品牌中占比在 72%(合计约 170 万吨),鲜啤作为曾经的百万吨级别大单品,存在较大升级替换空间。假设两者合计替换 1/3,对应新增 U8 为 50-60 万吨。

U8 利润空间: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弹性加速释放可期。

以 21 年为基数,假设总销量、U8 毛利率及吨价、除 U8 以外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及吨价不变,如果 U8 销量实现 80 万吨,对应贡献的 ASP 改善幅度在 10%,毛利率改善贡献在 2.7pct;如果 U8 实现百万吨,对应贡献 ASP 增速 13%,毛利率改善幅度 3.6pct。

三、降本增效的措施及空间有多大?

21 年净利率近 2%,对比行业均值提升空间广阔。对比同行毛利率水平可以发现,燕啤在啤酒上市公司中表现尚可,毛利率水平与青啤相近,未来随着 U8 百万大单品战略的不断开展,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将会带动毛利率水平提高。

2021 年燕啤净利率仅 2.45%,我们认为,拖累燕京净利率的指标在于:

1)所得税率较高;2)管理费率较高;3)产能利用率、员工效率偏低。

采取的措施包括:

1)子公司减亏,使得所得税率下行;2)产销分离;3)提升员工人效。

3.1 子公司减亏加速,所得税率有望降低

公司有效所得税率偏高,系子公司亏损拖累。

公司过去 4 年平均有效所得税率为 38%,高于青啤的 30%、华润的 33%,重啤因部分区域享受西部大开发 15%的优惠税率,有效税率水平更低。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子公司亏损较多,存在大量递延所得税资产,需后续减亏后确认抵扣。合并报表净利润-母公司净利润-3 个重点子公司(漓泉、赤峰、惠泉)的净利润常年亏损在 8-11 亿。

积极推动子公司减亏,21 年有效税率下行。

近年来,专门成立办公室来对接亏损企业,设臵亏损企业专项整治计划。19-20 年小幅扭亏,21 年较多企业扭亏,使得 21 年有效所得税率下降 4pct 至 34%。20 年年报中,主要 控股参股子公司中新增披露包头雪鹿,21 年年报中新增披露四川燕京、衡阳燕京。中长期随着子公司持续减亏,有效税率有望持续改善。

3.2 关厂:产能利用率低,加速推进子公司产销分离

产能利用率仅 40%,关厂提效空间大。

在啤酒消费回落的背景下,酒企逐步推进产能优化(淘汰过剩产能、技改等),提高产能利用率。

短期看,关厂会使得各公司在费用端产生一定的压力,但关停的多是落后或闲臵产能,并且各公司关厂的节奏也会有所控制,尽可能降低对利润端的影响。

近年以重啤、华润为首,开始了关厂提效的进程,明显改善公司经营效率。对比同行,燕京产能利用率仅 40%,低于华润(61%)、青啤(55%)、重啤(80%+),低于理想状态 70%;单个工厂产量也仅为行业的 5-8 成,折旧及摊销占比高于行业 3-4pct,未来公司对落后产能的优化或有望增强盈利能力。

部分工厂虽未注销,但已实现产销分离。

公司实施产销分离政策,将生产任务集中到优质厂,对部分工厂产线关停。这些工厂产线老化,生产员工平均年龄偏大,技改空间不大,关停后可节约水电气、人员成本。

工厂保留销售功能,产品可从其他区域调拨 U8、V10 和新雪鹿等。21 年新增 10 家产销分离的工厂(主要为非 1+3 品牌生产工厂),后续有望继续推进。由于工厂并未注销,并未减少工厂数量,也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新董事长上任,产能优化加快推进。

燕啤新董事长耿超表示:要将优化产能布局作为企业利润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大华北、大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和中原地区集中整合几个百万吨级别、装备先进、辐射范围广的智能化大生产基地,实现集约生产、提质增效。

22 年 4 月投入 10 亿元在山东邹城建设 100 万吨工厂,未来要纵深推进“瘦身健体”工作,2-3 年内要实现扭亏为盈一批,创新提升一批,关闭退出一批,提升“处僵治困” 成效。

关厂后利润率弹性测算:假设燕京产能利用率最终实现 70%,对应产能优化应在 43%,对应折旧摊销节省 3.44 亿元,对应净利率有望提升 2.9pct。

3.3 裁员:自然退休+内部辞退,辞退福利计提显著提升

销售、生产端人效优化空间都较大。

21 年燕京啤酒的销售人员平均销量居行业末位,仅为青啤的 69%、重啤的 57%、华润的 5 成,但人均薪酬水平低、激励不足(21 年公司销售人员虽人均涨薪 21%,但也仅有青啤的 5 成),具备广阔改善空间。

21 年燕京啤酒的生产人员平均产量为青啤的 53%、重啤的 18%,生产人员占比高于青啤 7pct、重啤 22pct。

公司这几年生产一线员工退休后不再招收新人,产销分离关闭产线后也疏散了一部分生产人员,21 年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增加 0.68 亿元,后续有望持续加大力度。

人员优化的利润弹性测算:假设销售人员配臵优化至青啤、重啤、华润水平,销售人员裁员比例分别为 31%、46%、53%;再假设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上涨 20-30%,则对应的净利率改善幅度分别在 0.7-1.1pct、1.9-2.3pct、2.5-2.8pct。

假设生产人员配臵优化至青啤、重啤水平,对应生产人员裁员比例为 48%、81%;再假设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保持不变,对应净利率提升空间分别为 4.3/7.2pct。对标青啤,生产端+销售端人员优化合计提升净利率预计在 5-5.4pct。

四、盈利预测

4.1 收入拆分

预 计 22-24 年啤酒业务销量同比 +2.9%/2.5%/2.4%,吨价增速为 6.6%/5.4%/4.4%。

1)中高档:我们预计 U8 将在 22 年实现接近 40 万吨(增速 50%),在 22-25 年的复合增速在 30%左右,最终在 25 年实现 80-90 万吨销量。中高档中,漓泉 1998 销量将维稳,V10、燕京八景等产品基数小,有望实现快 速增长。

预计 22-24 年销量增速为 13%/12%/11%,吨价增速不足 1%(假设后续较少提价动作),收入增速为 14%/13%/11%。

2)普通:新雪鹿正导入市场,预计销量将得以提升;惠泉在 19 年刘总上任后在士气和思路上改善明显;鲜啤、清爽将被升级替换,叠加除 1+3 以外的品牌的生产工厂逐步关停(25-30 万吨)。

预计 22-24 年普档销量萎缩,销量同比-2.4%/-3.6%/-3.6%,但结构优化带动 ASP 改善,对应吨价增速为 5%/3%/2%。

4.2 利润拆分

毛利率:大麦、油费价格有提升(22 年大麦采购价格上涨控制在个位数),铝材、玻璃、纸箱等包材成本已出现环比、同比改善,我们预计 22H2 吨成本的增幅将少于 H1,23 年吨成本增幅有望持续收窄(需进一步观察年底采购预算情况)。

预计 22-24 年吨成本同比+6%/+2%/+1.5%,叠加整体 ASP 提升,对应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38.8%/40.7%/42.2%,22-24 年中高档毛利率分别为 45.55%/46.94%/47.79%。

销售费率:随着 U8 培育进入红利期,广告及促销费率占比有望稳中有进,费效比提升。此外,销售人员优化有望带来员工薪酬的缩减。预计 22-24 年销售费率为13.1%/13.1%/13.0%。

管理费率:随着员工优化带来效率提升,管理费率有望进一步改善(21 年青啤为 5.7%)。22-24 年管理费率为 12.1%/11.8%/11.6%。

有效所得税率:随着子公司进一步减亏,有效税率有望持续降低至同行平均水平(青啤21年 为 27%),预计22-24年所得税率分别为32%/31%/29%。

预计 22-24 年营收同比+9.5%/8.0%/6.9%,归母净利同比+47%/54%/36%,对应 EPS 为 0.12/0.18/0.25 元。

我们选取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 3 家作为估值参考,可比公司 22-24 年预测 PE 均值分别为 35/29/24 倍,EV/EBITDA 均值分别为 16/13/11 倍。

考虑公司利润弹性高(21-24 年复合增速 46%),给予 24 年 42 倍 PE(对应 12.5 倍 EV/EBITDA),目标价 10.52 元。

五、风险提示

U8 培育不及预期:假设未来消费者偏好改变、同质化产品积压空间、竞争对手费用打压,U8 在基地市场、非基地市场的放量进度均或低于预期,进而影响盈利。

关厂裁员进度不及预期:假设公司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不能积极执行人员及产能优化战略,将导致净利率提升逻辑兑现不及预期。

区域市场竞争加剧:龙头啤酒企业均在积极布局高端市场,高费用投放有助于培育消费者、提升渠道推力。22年受成本压力、疫情反复影响,行业费用投放较为谨慎,假设未来成本压力缓解、疫情好转,更多区域加入费用战,竞争格局将恶化,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疫情反复风险:疫情若持续反复,将导致人员流动减少、社交餐饮需求降低,餐馆、夜场等重点消费场景受限,从而影响啤酒销量和高端化进度。

原材料成本上涨过快:啤酒原材料(大麦、大米等)占成本20%多,包装材料(玻璃、纸箱、铝罐等)占成本40-50%。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预期,将导致成本端压力加大,进而压缩利润空间。

食品安全风险:啤酒酒厂遍布全国,若酒企自身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管理疏漏,进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将严重挫伤啤酒全行业的需求。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