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谜:解放军兵力雄厚,为何却让大量新兵上战场?

1979年对越一战中,出现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

明明解放军兵力雄厚,但在数十万大军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人,队伍中居然很少有老兵!而即使有老兵,他们也被打散在了各个军团中。

按理来说,我国历经多次大型战争,应该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将士才对,那么为何非要派新兵上战场呢?

想要解答这个疑问,还得从我军编制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不利境地,被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挤压。

然而当时我国的建设重点还是在经济方面,尤其是我国自己的核武器研制出来以后,不仅部队武器装备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就连基础的军事训练都很少。

尽管战士们的作战意志顽强,但是军事素养没法保证,想要破除困境非常困难。

于是在1975年,毛主席和众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解放军分为甲种师和乙种师,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从而缓解国防压力。

其中甲种师是抽调精锐和老兵组成的满编师,平时一心一意执行专业的军事训练,相对重大的国防任务,一般也交给他们来负责。

不仅如此,只要科研部门研制出了新武器,都优先装备给甲种师。而一个甲种师下辖若干个团,均为最精锐的部队,比如摩托化团、装甲团、地炮团、高炮团,甚至导弹分队。

而乙种师则不同,他们是由普通士兵和新兵组成的简编师。平时主要负责后方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很少执行军事任务,部队的武器装备也较次。

一个乙种师一般就下辖普通的步兵团,可能会额外有一个炮兵团,执行的也是游击战、巷战和阵地防御战等,相对没那么难的军事任务。

要知道,当时号称拥有地表最强陆军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还部署了大量坦克、战机和导弹;海空军实力世界第一的美国,也在我国沿海地区虎视眈眈。

甲种师和乙种师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美苏的威胁。甲种师一般驻扎在中苏边境和沿海,乙种师则部署在大西南等大后方,二者相辅相成,一同负责国家防务。

按照政治分散原则,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一个军通常有三个师,包括一个满编12000兵力的甲种师,和两个兵力只有前者一半、将近6000人的乙种师。

因此,当时的解放军可以说是亦耕亦战,和我国古代的士兵屯田差不多。

说到这里,想必已经有人看出了甲种师、乙种师建制的弊端。没错,当时解放军一边训练一边建设,必定导致部队战斗力连续下降。

有些乙种师的基层士兵入伍多年,甚至很少开过枪!这部分士兵的军龄虽然看起来不小,但他们的军事素养其实比较弱,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兵!

不仅如此,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解放军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制度,那就是轮换制度。

以师或者军为单位,部队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连同士兵和军官在内,需要一起轮换到其他地方,比如当时北部压力比较大,南方部队经常调到西北或者东北。

甚至高级军官也不能避免,根据高层的规定:一个军区的司令员不能长期管理该军区,必须时不时轮换,而且这种轮换没有固定时间。

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作战的许世友上将,先是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大力开展练兵,政绩十分突出。不久就被调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负责南海防务。

这种轮换制度好处很明显,能够锻炼士兵和军官,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而且把每个部队轮换到前线,还可以直接提升解放军的战斗力。

当然轮换制度的弊端也很突出,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轮换比较突然。可能军区司令员刚刚熟悉军区和地区环境,麾下的部队刚刚长官接轨,结果司令员和部队就被分别调往了不同地区,他们又得重新开始。

在这种轮换制度下,上世纪70年代解放军中老兵很少,大多数都是经验欠缺的新兵。尤其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当时我国的防御重心在北方和东方,因此反击越南的近20万解放军,基本上是新建立的军,下辖的也大多是新兵组成的乙种师。

要知道,越军历经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的洗礼。直到1973年才停止作战,无论是兵员素养还是军官能力,都不算弱。

而我国除了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自建国以来打的都是小型战役,可以说我国已经20多年没有打仗了。若想要凭借新兵兵团,去和越军对抗,肯定不现实。

而发起对越自卫反击的邓公自然知道这一点,为此他和其他高层多日讨论,最终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抽调老兵。

虽然部署在北方和东方的老兵没法全部调走,需要防御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但是至少可以将其中一部分抽调到南方,直接编成新军或者编入原有军团。

实际上邓公正是这么做的,在正式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邓公下达了指令,要求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整编甲种师和乙种师。

其中原有的甲种师照常不变,并尽量充实乙种师。一方面,盈余的先进武器装备将调配给他们,另一方面,各地军区的部分老兵骨干也被抽调到了乙种师,将其扩充为甲种师。

尽管如此,老兵的比例还是不够。据历史资料记载,整编之后的昆明军区乙种师,兵力基本上增加了一倍,但新兵的平均比例仍然在60%以上。

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此时解放军部队中有很多学生兵,这些天天跟书本打交道的年轻人,对于战争的了解仅基本限于幻想,只会纸上谈兵。

有些士兵从参军到开始打仗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要说迂回穿插、步炮协同等战术了,就连怎么开枪投弹,他们都不懂。

像这样的新兵,当时的部队里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学生,以前从未接受过训练的工人、农民,也大量出现在对越战场上。

而这也导致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甲种师和乙种师也就是老兵和新兵的表现,差距十分巨大。

参与对越作战的解放军29个师中,有21个为乙种师,真正具备正规作战能力的甲种师只有8个。尽管如此,乙种师的战绩仍然比不过前者。

当时广州的乙种师一个尖兵营,当全营300多人开到敌军高地时,居然被一支只有9人的小队火力压制了。

而他们的营长长期从事屯垦,自己对打仗都一知半解,炮火掩护和迂回穿插一概不实施,只管命令部队以密集阵型猛冲猛打,结果没能夺下高地。

这也暴露了当时军事素养不足的问题。

而缺乏军事素养,会导致训练有素的老兵退伍后得不到补充,补充进来的新兵也得不到训练。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了军官年龄比士兵多几倍的局面。

指挥对越东线作战的许世友上将,此时也已经74岁高龄,而且历经战争洗礼的他一身伤病,只能在缺乏年轻将帅的危急情况下挂帅出征。

那么,久经沙场的邓公会不知道这种情况吗?

但当时我国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尽可能抽调部分老兵,和大量新兵一起参战。

而对于这些超过60%比例的新兵来说,这次战争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如果他们挺过了这道难关,我国军队新老年龄断层的境遇将得到有效改善。

在此不得不佩服邓公的高瞻远瞩,利用不到一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公检验出了我军的漏洞,果断撤回了节节推进的部队,开始总结经验得失。

经过新一轮整训,大量新兵获得了科学训练,解放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

1984年,第14军40甲种师被拉上老山前线,此后的五年内,在老山和者阴山地区,七大军区轮番派遣部队接战,接受检验的同时进行实战训练。

相比于不到一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历时五年的两山轮战,伤亡还要小得多。经过血与火的实战淬炼,之前的新兵很快成长起来,涌现出了许多年轻的战斗和指挥英雄。

1985年,邓公力排众议,再次裁减了百万大军,11个军区合并为了7个,并将冗余部门就地撤销,有些80多岁颇有战功的军长,都被强制退休了。

而在这次百万大裁军中,裁减最多的正是乙种师,有些番号被撤销,有些干脆直接并入甲种师,大量不必要的新兵和新军官被劝退复员。

到了1998年,随着军事教育和作训体系的建立,历经一代人记忆的甲、乙种师被彻底取消,解放军正式摆脱了累赘,步入了现代化进程。

由此可见,我国只用了短短20年,就一转此前军力不振的局面,再用了20年,解放军再次焕然一新,战力迈入世界顶尖水平。

而这些改变,可以说都源于1979年那场战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