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顾方舟瞒着妻子,偷偷给不到一岁的儿子喝下一瓶病毒,这

1959年,顾方舟瞒着妻子,偷偷给不到一岁的儿子喝下一瓶病毒,这种病毒非常危险,能让人非死即残。事后,他惶恐不安地告诉妻子,谁料妻子非但不怪罪,还说:“你做得对。”顾方舟是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儿子出生那年,他已经33岁,妻子31岁,在当时两人算得上是高龄爸妈了。对这个宝贝儿子,夫妻俩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那为什么,顾方舟把这么危险的药液,给不满一岁的儿子吃呢?这要从1955年夏天说起,当时,江苏南通发生了件奇怪的事。很多本来活泼的孩子,突然间,腿不能走,手不听使唤,呼吸也不能自主。家长背着孩子去医院,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治好孩子的病。 而且,得病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南通之后,北京、上海、南宁、济宁…….很多地方的孩子都得了这种病。 这是什么怪病,怎会如此厉害? 后来,人们才了解到,这种怪病名叫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得了脊髓灰质炎,孩子的一生相当于就是毁了。 此时,29岁的顾方舟,从苏联公派留学回到了祖国,在北京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当时国内除了少数几个专家外,大多数人对这种疾病几乎一无所知。于是,国家再次把顾方舟派到苏联学习。 当时,预防骨髓灰质炎的疫苗分为两种:活疫苗和死疫苗。死疫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灭活疫苗。两者各有优劣,活疫苗的药性强,效果显著,但风险比较高,弄不好容易伤到人类自己。死疫苗相对温和,倒不至于伤到自己,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并不好说。 顾方舟这次前往苏联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研究死疫苗,毕竟这种疫苗更安全。到达苏联后,顾方舟发现死疫苗的成本非常高,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死疫苗是注射的,在美国打一针是10美元,小儿麻痹有3个型,你想要全部免疫,一个人至少要打3针,在中国当时60年代的时候,国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活疫苗是口服的,效果也不错,但是唯一一个致命的问题,它是活毒。 这个活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就是小儿麻痹病毒,只是经过实验室改良,把它的毒性减低了,但仍然有小概率致病。 中国用什么疫苗呢?顾方舟问苏联的同学选哪种好,同学说:“这事得由你们自己决定,我们没办法给意见。”顾方舟又去问苏联的导师,导师说,他主张苏联用活疫苗。经过多方面考虑,顾方舟最终决定采用活疫苗方案。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1959年底,首批疫苗通过动物实验。可是又迎来了一个新问题:人体实验。迫在眉睫之时,顾方舟一把举起跟前的试管,一仰头“咕咚”一声就喝进肚子里。其他同事看到了也纷纷跟着效仿。好在几天后,大家都没事,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合格了,总算让人松了一口气。然而,在疫苗正式投入生产前,还需要让孩子试药。可是用谁的孩子来试验呢? 面对未知的风险,顾方舟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将疫苗给刚满月的儿子顾烈东喝下! 顾方舟坦率地说:“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拿别人的孩子做试验,我做不到。”后来,身为病毒学专家的妻子李以莞,得知丈夫的决定后,也并未怪罪他,她理解丈夫的事业,更了解他这个人。李以莞说:“他做得对,我也是做这项工作的,我们自己的孩子不去服疫苗,总不能让别人的孩子来服疫苗吧?”有了顾方舟的带头作用,同事们也豁出去了,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实验。 终于,胆战心惊的一个月熬过去,参加实验的孩子都没事,什么症状也没有出现。顾方舟他们的心,终于都放了下来。随后,顾方舟又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带头研究出“糖丸”,使得疫苗的运输更加便利,保存的时间更加长久,让疫苗顺利送到全国各地。 从研究脊灰疫苗开始,顾方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这一件事。一生只做一件事,听起来枯燥又无趣。但顾方舟却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拯救了成千上万个孩子。2019年,顾方舟逝世,终年92岁。在告别仪式上,妻子给他写的挽联是:“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