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财富:企业家进入代际传承高峰 财富如何穿越周期和迷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创新、吸纳就业、激发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他们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的创新精神是时代滚滚前行的重要力量。随着创业一代的企业家年龄的增长,该如何进行代际传承?中银私行“企业家办公室”服务又能怎样帮助企业家穿越不确定性迷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大财富”栏目专访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和中国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心高级经理刘小瑞,两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共同为企业家的财富传承把脉问诊,并提供了诸多解决良方。

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民营企业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根据您的研究和观察,在企业发展方面,民企比较焦虑的是哪些方面?

高皓: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感同身受,我想从两方面来总结。从外部角度看,在当今的“乌卡时代”,外部环境的确定性正变得越来越稀缺,而易变性、复杂性与模糊性则不断超出企业家的主观预期、自身认知和以往经验。在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在国外,地缘政治快速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构既有的国际秩序和经济格局,同时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而俄乌冲突已通过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真实的冲击。除了外部冲击,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也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我总结为面临业务转型升级、数字化变革和代际传承三重压力。过去更多是通过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但未来则要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数字化不仅包括全新的数字产业,同时也在重塑了各行各业。

可以说,当今中国民企既面临“灰犀牛”,也面临“黑天鹅”。因此,我们应当以企业家精神为引擎,只有创新突破,才能开创未来。

《21世纪》:正如高主任所说,现在,“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话题,刘处您在客户接触过程中,是不是也能感受到企业家对“创新”的关注?“创新”对于民营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刘小瑞: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十五年发展,有幸与企业家客户一路同行,支持和服务企业家创新创造。在我们共同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非常鲜明地感受到,创新两个字已深深写入企业家的基因和血脉。

一方面,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充满正能量和开放的情怀,认为只有积极创新、主动求变才能应对挑战、谋求发展,乃至引领市场,所以积极推动创新和改革,探索多元发展可能。另一方面,企业家推动创新的态度务实,尊重专业,追求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价值,不盲目追求扩大投资或一味跨业经营。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陪伴企业家找到创新的动能来源。第一,聚焦技术研发,在细分领域发挥企业家深厚的专业能力。第二,面向未来的产业机遇,关注新市场、新领域,发挥企业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企业家家庭财富配置股权投资占比也显著高于其他高净值客群;第三,以人为本的创新活力,激发员工创造力,在这方面,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已陪伴企业家有很多的实践和探索。

《21世纪》: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结果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或者企业文化对创新有一定包容度的话,可能对创新的结果有很大促进?

高皓: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应该采用何种机制确保创新能够发生,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公司治理本质上是权力、利益和责任在不同主体中的分配结构。创新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价值创造活动,需要硬件、软件和人“黄金三角”的同时作用和共同支撑才能实现。

首先,创新需要作为“硬件”的制度来保证。例如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创新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只有确保不同生产要素例如资本、技术和人力的合理分配机制,企业才能有效聚集内外部资源有效实施创新;再如,企业外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创新的股权和债权投融资制度等等。

其次,光有“硬件”也是不够的,严格的制度、惩戒和命令只能管住人的手脚,无法让人“志愿”付出“脑”和“心”。创新还需要作为“软件”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来支撑。创新的过程通常是艰难且孤独的,正如行走于茫茫荒野至上的无人区。同时,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模式创新,往往需要打通企业内外的团队合作,更需要有鼓励合作创新管理氛围。正如任正非所说,“氛围也是一种宝贵的管理资源”。

最后,“人”是创新的关键。如何集聚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激发人才的创造力?这都是需要在公司治理中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正如三星集团李健熙所说,“企业不培养人才就是一种罪恶;没有好好使用优秀人才就放他走是经营上的巨大损失;比腐败更可耻的就是毁灭人才”。如何做到,就需要相应的公司治理来进行匹配和支持。

《21世纪》:创新必须要有硬件、软件和人的支持,正如高主任所说创新对企业来说同时也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事,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中国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支持企业创新?

刘小瑞: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陪伴企业家左右,通过金融力量更好服务于企业家创新创造的需求,服务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今年,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全新推出“企业家办公室”服务,通过三个方面助力企业家创新发展。

第一是以金融力量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融资创造能力。促进市场和技术和谐共振,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通过中国银行商行+投行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融资安排,包括更加契合新动能企业成长的银行信贷,以及债权、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同时依托亚太私行平台,发挥境外商投行作用,提供境外IPO、债券发行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银集团境内外市场深耕优势,也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客户把握投资机遇,发现更大的价值。

第二是以体系化安排激发员工活力。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而言,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家不是一个人在创新,而是需要激发集体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激励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关注开展员工股权激励,60%企业家希望进一步扩大员工股权激励的范围,寻求更加专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安排。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企业家办公室已有非常成熟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服务。境内,依托中银证券、中银理财,实现员工股权计划设计、执行全流程服务,满足可能涉及的员工融资需求。境外,中银国际是香港最大的股权激励服务商,开展相关服务已经超过18年,我们通过亚太私行平台,为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实现一站式的员工股权激励服务。关键在于让员工激励高度契合员工诉求,做到深入人心和精准发力,将员工激励转化为员工动力,这也是激发全要素生产力的生动诠释。

这个问题的背后也触及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财富的价值。通过财富的合理配置,让员工成长更好融入企业发展,在自我成就的同时推动企业成长,以内生动力的激发铸就经济增长动能。对于企业家而言,如何通过财富的运用促进创新创造,激发全要素活力,促进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我相信这是财富的重要价值所在。

第三是以平台力量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2022年,我们在业内首创“GBIC”高峰论坛,GBIC就是政府、商业银行、投行与保险、企业与客户首字母简称,希望搭建“政-银-企”多边交流平台,增进信息和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企业家。在今年年初首届GBIC高峰论坛上,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发起倡议,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激发企业家精神,释放创新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 越早安排越好

《21世纪》:两位刚才都提到,企业中最核心的就是人。除了企业员工以外,对企业发展特别重要的一类人,就是接班人。随着创富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上升,很多中国企业逐渐进入了交班期,传承已经成为企业家不可忽视的议题?

高皓:传承是当今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系统性考验。从世界范围来看,代际传承的压力和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世界范围内能够成功从一代传承到二代的几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大约占比70%的大部分企业是难以成功完成代际传承的。而如果要传到第三代,成功占比基本上只有13%左右。

中国有4000多万家民营企业,其中超过80%都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正在面临集中传承的“堰塞湖”,而不像欧美的代际传承,是渐次发生的。如果传承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大批民营企业在传承过程中倒下。

刘小瑞: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家族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面临的四个问题,为什么要传承?什么内容?传给谁,要怎么传?家族企业的财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构成,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文化资本,可使用的传承工具也非常多元,还面临内外部的变化和挑战。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家要在明确传承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和精细安排。

《21世纪》:关于企业传承,刘处对企业家有什么建议么?

刘小瑞:第一个建议是希望企业家要明确财富传承的目标。传承内容是家庭的财富,企业财富,更重要的是家庭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

第二,运用专业工具,对家族财富和企业财富进行顶层架构设计,实现更加成熟和系统化的规划安排。

这里面一共有三个层次。首先,通过财务、法律和资产配置等合理规划,为家庭和企业财富实现风险隔离。进一步,运用专业工具,实现定向传承,比如终身寿险和家族信托,为每个家庭和企业财富实现风险隔离、定向传承。对于企业家而言,寄望家庭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股权信托等工具,保护合法财产的同时,帮助实现稳定的企业股权安排,建立适合企业有序传承的治理模式,灵活设置受益人利益分配。同时,中国银行通过境内外私人银行服务机构,针对境内外资产分别设计信托架构,形成更加完善的财富规划体系。第三层,以更加制度化的安排传承家庭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例如私行企业家办公室就可以帮助企业家设立家族宪章,以一份家族内部协议,由家族核心成员共同制定家族行为准则,对家族内的企业经营、冲突调解、后代培养、家族文化等进行行为规范,将家族愿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融入机制,帮助家庭财富跨越周期和代际,增强家族的“向心力”。

第三,真正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是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产品发展的质量与未来,也在家风家教中得到体现。可以这么说,企业家价值观,连接着家庭财富传承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给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建议,是希望您能够言传身教,传承和延续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关注子女教育,把下一代培养当作一件长期事业,让孩子们理解父辈拼搏奋斗背后的意义,学习如何看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21世纪》:企业家财富的传承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股权,其实还有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企业家精神等无形资产?

高皓:应对代际传承考验,除了要运用好各种各样的工具,还要进行系统的传承规划和设计。很多企业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企业传承规划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回答是:“10年前”。但是你无法回到过去,这实际上是说,最好的开始时机就是现在,要马上开始。因为传承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复杂过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首先,一代企业家一生中基本上只会经历一次代际传承,就是他把企业交给下一代手里时。第二代以及以后各代企业家,如果很幸运不至于企业倒闭,那么一生只会经历两次传承,一次是从上一代手里接过企业,另一次则是他把企业再传给下一代。因此传承是非常低频的事件,一生只会遇到一两次,但传承又是非常之重要的。因此,我给企业家的建议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和规划传承。传承过程中的风险很大,同时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具体操作和执行中也需要调整。

其次,要在家庭层面和企业层面,建立双层治理架构和传承架构。

第一代创始人创办企业后,他的家庭结构往往会像榕树一样不断发展,枝繁叶茂,家族成员人数越来越多,家庭关系越来越复杂复杂,而不同的家族成员利益诉求都是不同的,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去处理?例如在研究中,我们识别了五种形式的家庭冲突,包括夫妻冲突、兄弟姐妹冲突、两代冲突、股东与经理人冲突、复杂家庭冲突等。因此,第一层首先要建设好家庭层面。

第二层是企业层面。企业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传承。在代际传承过程当中,很多有能力的经理人可能会主动或者被迫离开。新的高管团队会随着新一代企业家的接班而进入企业,企业高管人员会进行重组。对很多企业而言,代际传承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因此,在家庭和企业这两个层面都建立起治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传承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的传承,而是一个团队的传承,一个体系的传承。

以企业家精神穿越不确定性迷雾

《21世纪》:无论是个人的传承还是团队的传承,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您如何看待企业家精神?

高皓:越是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精神就越宝贵。企业家精神本质上与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影随形。经济学家坎蒂隆早在1755年就曾在名著《商业性质概论》中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性决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曾说,企业家不但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更要“仰头看天”。这里的“天”主要就是指企业面临的超出自身控制范围的外部环境,而企业家要识别、理解和预判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既要理解当下,还要回望历史,更要看见未来。

首要理解当下。今天的严峻考验大概率没有结束,而很可能只是开始。面对未来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激流险滩,企业家不应视而不见、蒙眼狂奔,而应深入认知、积极应对。这些国内外重大动因将会对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带来什么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又该如何应对?企业家应当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例如,世界最大粮商嘉吉公司曾推演世界中长期发展的13种可能性并一一制定相应战略,堪称全球企业史上战略规划的登峰造极之作(相当于仿真多种不同外部情境并制定13套相应战略方案“锦囊”)。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做得如此复杂,但是透彻分析仍然是必要的。如果说过去企业家的冒险和创新主要靠胆识和见识,那么今天的企业家精神则一定要靠知识和智识。

还要回望历史。事实上,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解读不确定性这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内在规律的智慧和线索。国外有所谓“天启四骑士”的说法,即瘟疫、战争、饥荒、死亡每隔一段时间将会降临世间。我们团队两年前启动一项课题,研究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百年企业如何历经战争严酷考验仍能生存与发展?我们爱好和平,但纵观人类商业史,百年企业几乎都会经历一两次战争考验。因此,如果要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正面回答如何应对战争洗礼。事实上,无论是像欧洲企业那样直接卷入战争,还是像美国企业那样远离战场,百年企业大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存续至今。宝马、菲亚特、香奈儿、杰尼亚等案例给我们带来了穿越历史迷雾的智慧启迪。只有回望历史,我们才能充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获得思考和行动的“参考点”,而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之中随波逐流。相反,当我们把握了企业发展的某些本质规律后,更能心平气和、埋头苦干,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更要看见未来。无论是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还是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主张的“破坏性创新”,都把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不但要能够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还要勇于开创破坏性技术,打破既有市场格局,颠覆行业在位者与领军者。从此视角来看,企业家就是能看见未来、创造未来的人。

只有看见未来,才能创造未来。企业家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尽管在当时不能肯定而以后则证明为正确的方式去观察事情的能力,以及尽管不能说明这样做所根据的原则,而却能掌握主要的事实、抛弃非主要的事实的能力”(熊彼特语)。人们常说的“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也是类似的道理。以企业家精神,穿越不确定性迷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1世纪》:很多企业家其实之所以成功,它之所以能够穿越这个周期,是因为它有更宽广的这种视野,还有这种越是艰难,越是要去攻坚克难的精神。刘处对企业家精神,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刘小瑞:中国银行在全球服务私人银行客户超过15万名,其中7成以上都是企业家客户,对我们而言,企业家精神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个非常具体、务实的生动形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在创新精神背后,看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不止一位企业家朋友告诉我们,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支持进一步扩大生产、推动创新的,不在于利润增长、财富提升,往往是为了促进技术升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前沿,打破进口依赖,树立新的世界标准。15年前,中国银行于境内首家推出私人银行服务,其后屡开行业先河,致力创新发展,也是基于中国银行“金融报国”的初心,与企业家爱国情怀高度契合。我相信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与企业家并肩同行、笃行不殆的动力和源泉所在。

第二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精神最内核的诠释,而创造社会价值,也是企业家财富价值管理最长远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企业家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创造有丰富的层次。经营企业、保障就业、关爱员工,这是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企业家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94.18%的上市公司创始人曾经或者正在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关注领域更加开阔,青少年教育、绿色环保、乡村振兴,乃至文化遗产保护,捐赠工具选择也更加多元;二是从偶发捐赠逐步形成系统捐赠的诉求,希望机构提供更多的专业建议。中行企业家办公室搭建了完善的慈善公益平台,为企业家提供更加体系化、专业化、可持续的公益事业服务支持。比如,通过慈善主题理财产品,支持春蕾计划帮助女童重返校园,通过客户积分捐赠,支持乡村建设童书益站,通过慈善信托架构,圆企业家助力家乡乡村振兴和教育发展的梦想。一路走来,我们从企业家躬身实践中获得了无穷的动力,发挥金融力量,帮助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第三点是国际化视野,其实是一种开放的格局和胸怀。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已经构建了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提供全市场、全领域的商投行一体化服务,支持企业家全球发展,服务中国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让中国之美,世界看见。

《21世纪》:刘处刚才多次提到企业家办公室,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作为行业内第一家成立“企业家办公室”的私人银行服务机构,能够给企业带来哪些创新的服务?在服务模式和内容上有哪些革新?

刘小瑞:我理解企业家办公室的新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真正立足企业家视角,实现专业资源的高度协同,提供一站式服务。企业家客户的特点,是业先于家,服务需求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家庭财富管理与传承为重点,以社会责任担当为心之关切,具有高度综合化与个性化特征。做好企业家服务,私人银行作为集团综合经营的一面窗口,有效汇聚集团专业服务资源,促进企业家全面发展,服务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责任的全方位需求。

第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为什么我们要叫企业家办公室?我们聚焦服务于人的角度,从企业家本人角度,要实现个人价值提升,弘扬企业家精神;从家庭角度,希望构建和谐家风;从企业家的员工角度,关注如何激发员工活力,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携手企业家践行慈善公益,帮助和关爱更多的人,践行共同富裕责任担当。

最重要的是,追求财富价值观的认同,为企业家提供高度专业的一站式财富价值管理。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希望通过财富的合理配置和运用,保护合法财富,在实现财富稳健保值、增值和传承的基础上,为企业家创造更大的价值。

未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将不断深化“企业家办公室”服务内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专业金融力量,与时代奋进者同行,与企业家精神同行,不负时代,共赴未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