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成顶流,“邓丽君”现场唱歌

直击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成顶流,“邓丽君”现场唱歌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婷

世界机器人大会会场 图源:时代财经

“去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之后,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就火了起来。”北京亦庄,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举办,达闼机器人产品经理张吉洋对时代财经表示。

“这是今年以来第一场规模较大的机器人行业线下活动。”参展商们对这次大会充满了期待。在这次大会上,有130多家上下游企业,带来了超过500件机器人展品。一名参展商告诉时代财经,“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有十余家意向合作方前来沟通”。

从布展方式上,可以看出本次大会更加关注机器人的落地应用场景。按照“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方式,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等相关企业排列组合一一亮相。

在特斯拉、小米相继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后,该领域成为市场关注热点,也带动了产业上下游的发展。

8月以来,A股市场上机器人相关板块持续火热,禾川科技、江苏北人等股票涨幅一度超过200%。本次大会上,控制器、减速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国内厂商与人形机器人一起亮相,吸引不少关注。

参展商秀实力:你不来,别人怀疑你不行了

大会首日,尽管北京提前发布了暴雨预警,但并未挡住参展观众的脚步。上午9时许,大会举办地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的门口,观众们陆续开始排队安检入场。

“主要是带孩子来见识一下机器人科技成果。”正值暑假,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北京家长带着一家老小前来一睹机器人的风采,当日观众门票已经提前售罄,部分观众只能原路返回。

此外,现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世界机器人大赛参赛选手、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厂商以及高校研究所。

“看看有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在现场,不少参展观众拎着大包小包的宣传资料,走到一个个展位前,向展商提出希望对方能仔细讲解一下目前的展品,了解合作的可能。

协作机器人ArtMaster是北京本地的参展企业,他们带来现场的是一款可以替代咖啡师开店的咖啡机器人,两只机械臂现场萃取咖啡、打奶泡、拉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

“一台机器可以抵两个咖啡师,能够节约不少成本。”该公司CFO杨万霖告诉时代财经,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本意是希望能接触更多的潜在客户,没想到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有十余家意向合作方前来沟通。

一名从事核心零部件生产的展商则表示,大会现场机器人行业内的专业观众没有想象的多,他们的展位主要展出自研生产的零件,不像其他展位可以展示具象的成果,感兴趣的观众也比较少。

事实上,还有多名展商向时代财经表示,更看重大会的展示作用。“对于厂商来说,(大会)秀实力、秀存在感的价值,大于生意价值。”有参展商表示,“你不来,人家就怀疑你是不是不行了。”

“尽管受疫情影响,参会的人数好像变少了,但是各家企业在这期间都在‘修炼内功’,推出了新品。”张吉洋深有感触。据悉,展会上有36款产品为全球首发新品,创历年来大会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的落地应用方向成为本次展会的关注重点,其中,“机器人+医疗”占据服务机器人展区的重要位置。一名关注医疗赛道的国内投资人告诉时代财经,他是来和被投企业沟通,同时也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了解有潜力的标的。

秀实力、秀理念,这场持续四天的机器人行业集会,给参与者们展示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在去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现场总共达成签约金额53亿元。

首次设人形机器人展区,国产零部件成焦点

在整个博览会部分,受到观众热捧是位于序厅的人形机器人展区,也是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开设类似展区。

2021年8月,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次亮相;今年8月,小米也推出了首款身高177厘米、体重52千克的人形机器人Cyberone(铁大),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也让不少行业外的人开始关注这一赛道。

仿生机器人 图源:时代财经

“事实上,在去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亮相之后,整个人形机器人赛道就火了起来。”张吉洋告诉时代财经,尽管都可以看作是人形机器人,但各家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以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为例,用轮子代替“双足”,能够适用于需要移动交互的养老院、博物馆、景点等应用场景,看重盈利能力,“我们的产品已经带来现金流了”。

来自大连蒂艾斯机器人公司的仿生机器人“邓丽君”不时唱起《我只在乎你》,还原真人外貌的“爱因斯坦”给观众讲解本次大会的基本信息,以及和研发人员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仿生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学习模仿面前观众的表情。

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带来的“汇童”第七代高动态仿人机器人则更关注机器人“关节”的灵活性,现场展示了会跑会跳的双足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与人形机器人同步亮相的,还有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

“展区内有30余家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涵盖全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种类,展现了我国机器人上游零部件产业链的完整性。”主办方也强调了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

“有没有详细的产品介绍?”“加个微信我们再聊。”尽管自嘲“没有看头”,但是零部件厂商的展位依然吸引了不少其他参展商前来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民告诉时代财经,特斯拉所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在业内看来,技术上不是难题,但到产业落地阶段依然困难,成本高企。

“十年前,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概需要200万元。现在国内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但还没有到量产阶段,成本稍微下降了一点。”张伟民介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依赖相关核心零部件的发展,部分高端器件依然依靠进口。

今年以来,受到国际局势影响,国内外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厂商纷纷宣布涨价,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也给机器人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国内,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上游企业自3月以来接连发布了核心零部件涨价通知,上涨幅度在3%-10%左右。

“考虑到人工、原材料、芯片等方面因素,保守估计,机器人整体生产成本大约上涨了30%-50%”,一位机器人领域创业者告诉时代财经,减速器、电机相关零部件的采购交货期限也被拉长,从原来的一个半月左右,延迟到约三个月。

在上游成本增加的同时,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并未减少。张吉洋告诉时代财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倒逼不少国内上游厂商重金投入研发环节,长期来看,对国内的核心零部件的厂家其实是利好情况。“进口核心零部件价格高、交货时间长。(客户)一旦切换成国内产品的话,就不会再切换成国外了。”

张伟民也表示,经过20多年的积累,制造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已经从依赖国外进口,到现在不少零部件都可以由国内厂商提供。

张吉洋坦言,他所在的公司正考虑将越来越多的关节、控制器开放出来,单独对外销售。

“像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一样,很多东西都已经标准化了,有细分供应链为之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一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一起做成本也就会越来越低。”张吉洋强调,“入场的玩家变多了之后,最后是整体消费者获益”。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