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返乡潮的消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现在春运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人,这是为什么呢?以我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第一,返乡潮的消失,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工厂自动化升级,人口需求减少。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以前出去打工,大部分人都是去广东一带,我们中西部去东莞的是最多的,还有惠州淡水,这些地方经济改革的前沿。那个时候,也有少部分人去江浙一带,但是云贵川渝一带很多去广东打工。那个时候西部产业很少,大部分人没得选择,只能去广东一带。由于离香港近,有很多港资企业来内地投资,广东很多加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个时候也需要大量的工人。

在2000年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去东莞,东莞的毛衣行业非常的发达。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用人工拉机器织毛衣。基本上附近很多人都去了毛织厂。毛织很多都是对外加工贸易,需求旺盛,毛织厂需要很多的工人。

但是需要长时间的站着织毛衣,因为坐着使不上劲。那个时候毛织厂很发达,现在东莞的大朗毛衣织的行业也是很发达。

以前一个毛厂场需要很多工人,基本上一排一排的机器,每个机器都需要一个工人。都是加工计件,织一件才有一件的收入。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每年过年返乡潮都很热闹。由于很多地方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回家过年,在大年三十以前回到自己的老家。不管有多远都会回去,也是一年村里边人最多的时候。那个时候不管是汽车站还是火车站,都非常的热闹。很多时候都是人挤人,很多时候坐不上车,只能坐外面的私家车。一个面包车装十几个人是常事。

而且的话,那个时候买火车票也相当的不容易。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机,有个手机都算有钱人,基本上都是黑白屏的,连现在的老年都不如。只能去火车站窗口买。

那个时候家乡离火车站比较远。都是在家乡二手贩子手上买火车票。买一张火车票,也相当的不容易,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电子购票,也没有网上购票,只能去窗口排队买。大部分人都是代销点买。购买人需要付火车票和服务费。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基本上很少能看见老的毛织机,手工的现在就更少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全自动化电脑针织机器,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的价格大幅度下滑。工业用的计算机价格也大幅度的下滑,再加上近几年来人工工资的增加,大部分工厂都已经把手工针织机换成了电脑针织机器。基本上不要人,一个职工,现在可以管几十台针织机器。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工厂一次性投入会比较大。产业的升级,这样的话需要的工人也就大幅度的减少。基本上做针织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转行了。很多都去做缝衣工,因为机器人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现在做还是那一批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了。当然,现在也有去那边做针织行业的人,大部分是创业者,打工的人也少了。很多人都说东莞的人越来越少。

针织行业只是一个缩影,其他的行业自动化升级升级也明显。现在的机械设备一代比一代强。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像机械加工行业,以前需要人工去进行操作,现在基本上被自动化机械全干了。以前的注塑机需要人工放材料,需要人工固定磨具,现在都是一体化成型,人工也大幅度减少了。很多行业都是科技的发展,产业升级,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第二,高铁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时间。以前的话,很多都是普快火车,这么多年以来,国家在铁路上的投资发展,我们国家经过了多次提速,火车速度越来越快。

火车作为我国大部分流动人口出行的交通方式。从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去珠三角打工的话,都是以火车为主。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在1990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40km/h。

在1993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是48.1km/h。

在1997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度提升到了54.9km/h,提速最高列车时速140km/h。

1998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55.2km/h。直通快速,特快客车平均时速71.6km/h,快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了140km/h。

2000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60.3km/h。

2001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61.6km/h。

2004年的时候,全国铁路旅客平均速度65.7km/h。几大干线平均速度达到了200km/h。

2007年的时候,有条件的地方列车运行速度250km/h,200公里提速里程6003km。

2008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只有1035千米

2009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699千米。

2010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5133千米。

2011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6601千米。

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9356千米。

2013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0463千米。

2014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6456千米。

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9万千米。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2万千米。

2017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5万千米。

2018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9万千米。

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5万千米。

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千米。

以前要从重庆到广东,2005年以前坐火车的话,需要34小时,到了2021年坐动车只要7个小时。以前坐火车基本提前一天到火车站,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都是走过国道或者省道,客车准点率不高,很多人都会提前到火车站,在火车站找个宾馆住下,要么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个地方席地而坐等。

2021年底,高铁营业里程预计会超过4万千米。

第三,高速公路发展,极大改变了沿海和内地经济交流,也缩小经济差距,也让很多企业来内陆投资,当地就有了很多就业机会,返乡潮人自然就少了。

要致富,先修路。我国大陆高速公路的起步比发达国家要晚50年。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988年底,我国内陆通车高速公路才147km,我国第一内陆第一条按照高速公路标准,沪嘉高速公路第一期完成。

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71km。

1998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33km。1998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962km,基本同比上年翻一倍。

1999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605km。

200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285km。

到了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9万km。

2009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51万km。

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113km。

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万km,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201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1万km。

2015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打12.4万km。

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万km。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基本建成,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

不管是中部,还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再加上这几年电商的发展,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快递在内地也能实现低的运费包邮全国。现在快递大部分还是以高速公路为主。物流成本的下跌,让很多劳动力性企业更愿意来内地投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城市富士康,广达,英达,OPPO等大型劳动密集型厂也都来,内地很多交通方便的小镇也有了皮包厂,手提袋厂,针织厂等小厂。

第四,内地也越来越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在1984年~1988年,国家在沿海设定了首批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开发区。

在1992年~1998年,建立了国家级开发区,越来越多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自由贸易区等越来越多。

在1999年~2002年,国家批准了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

在2021年设立了跨省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高竹新区。

这些年国家在西部,中西部投资了很多开发区,在加上高速路,铁路开通,也方便很多在沿海劳动密集型行业落户到中西部,物流成本已经大幅度下跌。

西部地区慢慢替换了东部沿海城市,富士康,广达,英达,OPPO等工厂落户到中西部,所以你基本上50后,60后,70后这几代人都有去沿海的经历,但是到了80后,90后,00后就在自己家乡近的工业打工。

第四,照顾家庭。

虽然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也可以在外省读,但是升学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不管是小学升初中,还是初中升高中有很大的限制。

很多人需要兼顾家庭和经济来源,很多已经结婚的人选择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省城或者不远的城市上班。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一来可以经常回家看看自己的小孩,也可以自己照顾好年纪比较大的父母。大部分中年人的话,都是在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上班。年轻人的话,现在大部分也是留在自己家乡上班。相比90年代,2010年以前,基本上已经大幅度的减少,去沿海打工越来越少。当然,现在沿海的工资普遍比内地要高。但是如果扣除租房,生活成本,也相差不大。

第四,内地现在工业区,给了很多政策优惠。

现在新修的高竹新区,用地成本比重庆成都要低50%,比沿海大城市那就更低了,用工成本比重庆,成都低20%。新区专门修了几条快速路,一条已经快修通,南北大道二期已经通车,能大幅度减少到重庆机场和火车站的时间,在加上是快速路,不需要经过高速路,能省下不少的大货车过路费。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第五,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

80 90年代是自行车,2000年是摩托车,进入2010年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乡村小轿车也慢慢进入普通人家。现在人人都有小轿车,基本上都是自己开车去上班。过节的时候,也把自己的车开去外地。坐火车也相应的减少了。

第六,迁居外地。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政策的改革,很多人都在外地买了房,为了孩子读书,就把户籍迁走了。也有为了方便自己生活和学习,也会迁走。

只是把自己的户口迁走了,父母的户籍还在老家,过年的时候,父母还在每年都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了,就慢慢的不回来了。有时候几年才回来一次,看看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有父母老了,把父母也接去外地养老,就不回来了。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的结果,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修通,在加上国家还在不停的对中西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留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上班,户籍的迁移,返乡潮自然也就消失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老一辈坚定的信念,已经消失。而老家,对于在外务工的人来说,或许已经不在了。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熟悉的路,全都只存在了回忆中!

除开现在零零后这一代,基本上所有中国人都对于春运这个词不陌生。想当初改革开放,许多内地的人都去往沿海地区务工挣钱。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尚在幼儿时期的子女。

经过一年的辛苦劳动,基本上所有人都要回家过年。而哪个时代交通信息不发达,大家只能一窝蜂的全部涌到火车站、汽车站。这么多人需要回乡,因此车少往往都是不够的。也因此出现了票贩子,高价买票转手。

而这样也造成了,全国各地的车站在春运期间都是人满为患。不管是哪个车站,晚上总会有露宿旁边的回乡者,他们之中有的人没买到票,有的人没挣到钱。但是他们心中都有同一个信念,那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春运

然而我们仔细回想这两年春运,却突然发现车站再也没有往日热闹腾腾的景象。虽然过年依旧有许多的人,但是和以前的春运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即便是车站周围做生意的小商贩,也都减少了许多。

而这一点就不禁让人疑惑,我们国家的人口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为什么一到春运再也没有往昔的热闹腾腾的景象。难道是大家都在家里,没有出门打工了吗。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经过我的分析,春运人流量的降低,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春运

第一点:交通的发达

我们看以前春运的时候,大家回家的交通工具无非是火车和汽车。当时的火车即便是快车,也就是绿皮火车,行驶一趟长途也需要几天几夜。随后这些人到了省城或者市里面,还需要转乘回乡的汽车。

而这样的交通运转模式,其实整体效果是非常低下的。一波回乡人潮,估计需要好几天才能完全消化掉。而在今天交通进一步的发展下,绿皮火车已经成了历史。现在最慢的火车,也是速度高达两三百公里的和谐号列车。而其他诸如高铁等等,速度会更加的快。

这使得回乡人潮,在交通速面前很快就会消化。以前或许要三四天,现在只需要半天左右就会消化一波人潮。很多人会说这些人坐火车方便了,但是回老家也要坐车啊。但是汽车站,人也不太多阿。

其实他们忘记了,现在私家车的大行其道。不管是个人拥有的私家车,还是现在出现的网络商务车。这些私家车的出现,也极大的分走了一部分人流量。而且他们的出行,更加的灵活方便。

因此交通工具的发展,是春运消失的第一个原因。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绿皮车

第二点:疫情与年轻一辈不愿意回家过年

大家都知道从前年开始,世界各地都因为新冠病毒的出现打乱了一切的计划。而且直到今天世界各国,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彻地消灭新冠病毒。或许真的如同专家所说,新冠病毒会和我们人类长期共存。

而新冠病毒的突然出现,也使得我们很多人改变了生活习惯。比如以前大家是绝对不会带口感,而今天基本上是出门乘车必戴口罩。由于新冠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因此各国政府都是鼓励大家非必要不要到处走。而我国境内这一年出现的病毒,也是因为节假日人口流动导致到处传播,

因此新冠病毒的出现,让大家都选择了待在自己上班的地方过年。特别是很多九零末、零零后,这些年轻人本来就对家乡的归属感逐渐淡薄。病毒的出现,也让他们有了一个合适的理由选择就在工作地过年。再加上如今网络的发达,他们想家人的时候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视频通话。

因此春运人潮减少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病毒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年轻人不回家就地过年。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春运

第三点:时代改变,家与亲人已经不在了

最近十多年,我国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还记得10年之前,报纸和电视还占据了交流信息的主要位置。然而到今天不过短短十年左右,大家人手一个智能机。全国各地不管是哪个地方发生什么事,瞬间就会在网络出现。

而这样高速的发展下,也加快了很多东西的消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与动车路线,让很多人的老家都化作尘土,只剩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儿时玩耍的乡间小路、嘻嘻的池塘,也早就不存在了。

老家的消失,让很多人都选择在城里定居。而老家只剩下一些五零、六零的老人家,在坚守着。然而人的寿命熬不过时间,这些人到如今也都七老八十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这几年都渐渐的死去。作者我的爷爷,也在去年永远地离开了。而老人离开的步伐不会停止,还会继续。

直到当初热闹的乡村,只留下了一片寂静。当在外务工的人回到老家,他们才猛然发现当初的家不在了,只剩下了残垣断壁。老家的人不在了,只剩下孤坟一座。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时代的发展,再也回不去了。不管是我们,还是脑海里模糊的记忆。

因此春运消失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老家的人和事物都逐渐消失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或许妈妈只会在记忆里出现了

结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发现,这两年春运人潮的逐渐消失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交通工具的发展,让春运很难出现消化不了的人潮;第二个原因就是疫情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就在工作地点过年;第三个原因就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老家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物全都慢慢消失了。

正是以上几个原因,让春运在这里面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景象。而这样景象,或许如同消失的家乡一般,永远的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吧。

最后小编再说一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异乡打工人的心声,每逢春运期间,大大小小的汽车站和火车站都挤满了人,有时候还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这种热闹的返乡潮往往会持续半个月之久,而近几年这种情况逐渐得到缓解,春运的压力比以前小了很多,归根结底,这其实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记忆中的春运

我父亲在1995年开始外出打工,至今已有20多年,这些年去过很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小时候我每年就只能见到他两段时间,一个是每年暑假我妈会带我去他打工的地方待一个月,另一个就是过年的时候他会回来待半个月。

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只要我爸打电话回来,我就会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既是因为太久不见很想念,也是因为他回来了会给我带礼物。

我爸总是犹豫的回答我:还不确定,就看这几天能买到哪天的票了。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父亲的无奈,不知道他怀着焦急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去火车站买票,排了半天的队有时候还买不到票,或者遇到黄牛,加价才能买到一张回来的站票,我也不知道父亲拎着几大包东西,挤上拥挤的火车,一路站十几个小时回来的辛苦。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再后来长大了,我上大学了,快要放寒假时,就开始为了过年回家买票而着急了,算好了日期,提前一个月还是半个月的就去售票点买票,每逢那个时候,售票点前都排了一两百人的长队,有时候一天两天的排队都买不到票。

后来好不容易买到票了,踏上回老家的火车了,心里就踏实多了,在火车上也看到过很多买站票的人,他们有的自己带了一个小凳子,坐在过道里,有的直接把自己的行李箱当座椅,还有的人甚至直接睡在别人的座椅下,那大概是实在累极了,我心里想,父亲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么度过的呢?

再后来上班了,离家近了,就不再会为回家买不到票而担心了,因为后来回家大多是坐汽车,车次多,在相邻的两天内总归能买到合适的票的。

而现在,父亲虽然还在外打工,但我也不担心他回来过年时间的早晚了,因为他会自己开车回来,也不用买车票了。

如今的火车站和汽车站虽然在春运时人依然很多,但是像以前那样一票难求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人们返乡也不像以前那么拥挤,虽然热闹但却井然有序,之所以出现现在的情况,其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春运时间跨度大,企事业单位在放假时间上更加宽松

我们说的春运,并不是单单指过年前几天和过完年的那几天,而是一个时间段,2021的春运是从1月28日到3月8日,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至2月25日,都是40天。

而春运期间的主力是在外地打工、经商、上班和求学的人们,为了缓解春运的压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过年放假的时间上做了调整。

比如说大学,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及时回家,有的学校会帮忙买票,有的学校是合理错开放寒假的时间,尽量让大学生早点回家,避开过年前的高峰,一般都是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的时候就放假的,也就是春运刚开始的时候。

而企事业单位,以前可能会拖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样子才放假,但现在一些企业也会人性化处理,对于家在外地比较远的员工,可以用平时的加班来调休,提前几天就放假回家,或者直接请假也可以,不会硬让员工留到过年前一两天才放假。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像我以前的公司,正常在腊月二十八放假,但是离家远的员工,一般都提前一周就回去了,领导们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你,不给你请假之类的,都很理解大家思家的情绪。

而在以前,大多数人返乡还是会集中在过年前一周的,短时间内太多人返乡,就会造成拥堵,而现在错开了返乡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这种拥堵。

经济发展促进交通发展,返乡更便捷

说起交通发展,我的感受很深,因为我之前在轨道交通行业工作了很多年,自己也乘坐过很多次火车,对于中国铁路的发展感触很多。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爸在北京打工,那时候为了省钱,都是坐1462次火车,这辆火车从上海始发,终点站是北京,因为价格便宜,很多人都会坐,我也坐过好几次。

那时候全程要接近30个小时,现在经过几次提速后,也要22小时,而且那时候从常州去北京,车次不多,运行时间也长,那真的是叫出远门。

而现在呢?从1997年到2007年,全国经历了六次铁路大提速,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旅行速度由1993年的时速48.1公里到2004年的时速65.7公里,2007年京哈、京沪等既有干线时速200公里,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公里,那时候还是动车的速度。

再到现在,高铁进一步普及,很多线段的时速能达到300公里,更快的还有360公里。

从上海去北京,坐复兴号最快的只要4个半小时,当天即可来回,比以前要方便快捷了很多。

再看看下面这张2021年中国铁路营业线路图,铁路已经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地方,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千米。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除了火车,汽车也是返乡的重要途径,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71km,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万km。

而且汽车相对于火车来说,发车频次要多一些,更能覆盖到一些小城市和乡镇,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之一。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飞机也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主要选择之一,20年前坐飞机可能是稀罕事,但是现在坐飞机已经算是平常事了,价格也能被很多人接受。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019年,我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运输需求增加,航空运输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较为快捷的运输方式,受到了广泛欢迎。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车,像我爸,因为在北京工作多年,早在十多年前就买了车,有了自己的车之后,他每次回来就都自己开车,而且一些熟悉的朋友也会一起坐他的车回来,一辆车就可以带4个人回来。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像我爸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挣到了钱,买了车,回家就方便多了,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自驾回家过年。

总的来说,就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春节返乡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而现在的交通也比以前要方便快捷很多,所以人们回家比以前要方便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拥堵,会让人看起来觉得春运没有以前人多。

各个城市的发展,分散了打工人的聚集地

以前我们老家的人出去打工,大多是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各地的省会城市,现在呢,你回去问一下,会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很多一线和二线,甚至是三线城市。

这是因为以前部分城市先富起来,当地的用工需求多,能吸纳的务工人员也多,后来国内很多城市迎头赶上,多点开花,各个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也开始逐渐发展建设起来,用工需求也增大了,很多人就转为去其他城市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甚至在自己的城市也有了很多工作机会,我老家的一些亲戚,以前都是外出打工的,现在年龄大了,就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打工了,再远一点也就是在附近的城市,不会像以前一样去其他省了。

1986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到了2021年,我们已经2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了。

以前打工人喜欢往沿海城市和一线城市跑,现在东三省和中西部地区也是打工人比较喜欢去的城市。

因为打工人被分流了,所以春运时期的拥堵就被缓解了,看起来春运的人就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就像你把水倒在3个杯子里可以倒满,倒在10个杯子里就倒不满了,看起来每个杯子里的水少了,但实际上总量并没有少。

因为各种原因,不回家过年也逐渐被人们接受

再说个我自己的经历吧,我老家在常州,我工作地点在南京,以前刚工作时,每年过年都要回老家,一般是坐大巴,刚上班时也不好意思请假,每次都是等到公司正式放假才回去,一般也就是腊月二十八九的样子了。

我们这边客运还是比较方便的,基本没有遇到买不到票的情况,但是到了过年前的几天,票还是比较紧张的,跟平时相比,基本一辆车都能坐满。

工作了几年之后,我在南京买了房,再后来把父母也接过来一起住,后来我们过年就在南京过,不会在年前赶着回老家了,一般都是大年初一再回老家拜年。

我身边也有一些跟我类似的同事,因为在异乡工作,后来就在这边定居了,过年也就不用急着回老家了,无形中也算减少了一些返乡的人群数量。

而且现在通讯也很发达,哪怕你因为其他原因没有来得及在过年回去,还是可以通过电话和视频给家乡的亲人报个平安拜个年,如果确实有合理的原因,家人们也能理解。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有一部分的人在春节不返乡了,客观上减少了返乡的人数。

综上所述

总的来说,返乡的人数可能会有些微的减少,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整个春运返乡潮的规模,现在春运能够有条不紊且井然有序的进行,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选择更多了,交通也更便捷了,回家的路也更加畅通了。


我在铁路客运系统干了25年,可以说是见证了铁路从艰难到发展,再到辉煌的三步曲。我很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我国的春运人口大迁徙,在世界运输史上一直书写着神奇。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40天,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计发送旅客达到了8.7亿人次。这个数据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的,远远不能反映我国春运期间客流大爆发的真实场景。按照疫情前2019年的春运数据,共计发送旅客达到30亿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4.1亿人次,公路24.6亿人次,水路0.41亿人次,民航0.73亿人次。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春运期间发送30亿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欧洲50个国家总人口进行了4次迁徙。可以想象在这短短的40天里,我国各火车站、公路、码头和机场是人满为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一直处在铁路春运第一线,旅客一票难求。为了缓解旅客购票难的问题,铁路部门一般会在劳务输出大县体育馆运动场所等地方,搭建临时售票处,提前预售节后火车票。面对纷拥而至的购票大军,如何维护好秩序,不发生踩踏事件就成了各级领导重点考虑的事情,于是,铁路部门向当地武警部队请求支援。尽管是这样还是有“黄牛党”乘机作乱,不断与旅客引发纠纷。铁路工作人员几天下来,就已经精疲力尽,喉咙嘶哑,比打一场攻坚战还要辛苦。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购票还仅仅是春运工作的前奏曲,如何组织旅客上车才是真正的考验。列车进站了,原本蹲在站台上的旅客一哄而散,争先恐后往列车上面冲。由于列车严重超员,导致车门都打不开,旅客又纷纷涌向窗户,上面的旅客拚命阻止。一时间站台上面人声鼎沸,呼天喊地。列车弹簧被压死,整个列车顶部缓缓升起一层雾气,就连个小小的厕所里也要塞进去好几个人。列车开不出去,武警、公安、保安和车站工作人员拔开人群,连拿带扯把已经上车的旅客往下拖。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过去的春运组织为什么这么艰难?关键还是运能与运量矛盾相当突出,不但是铁路,连公路也是一样,更别说水路和民航了。铁路春运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首先是它的票价低,还有安全性。只要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春运的铁路员工,都说一场春运下来不死得脱层皮,很恐怖,很无奈,也很伤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都没有错,铁路部决定走科技兴路。首先,在城市各个角落和乡镇多点设建代售点,暂时性的缓解售票压力。其次,开发自动售取票机。最后一步棋依靠互联网,旅客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解决购票难的问题。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解决原有的春运运输组织瓶颈,要实现治标又治本的目标,关键是硬件设施的投入。铁道部实施了6次大提速,同时,将眼光盯向了高铁建设。通过10多年的努力,高铁网络由原来的四纵四横跨越到了八纵八横,运营里程达到了3.79万公里,加上普速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我国铁路共计建设里程达到了1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正于提主所讲的,尽管我国春运人口大迁徙涛声依旧,但明显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已经看不到过去那种人如潮涌的风景了。主要是20年来运输行业随着基础设施资金的不断投入,建设里程的扩大和完善,已经彻底解决了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加上人民生活水平高了,许多人拥有了私家车,选择出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多样化。同时,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悄改变,年夜饭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到哪里吃都一样,不愿意再来回的劳累奔波。当然,这两年疫情爆发,导致了相当部分人断了回家过节的念想。

图一、二、三、四来源于网络图片


不请自来,在广漂泊十年,江西人,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家都知道,现在过年都限制不能放鞭炮放烟花,哪怕是农村,我们那边也不行,所以年味越来越淡,春晚也没以前有意思,亲戚之间也越来越淡,或者说很多人反感走亲戚,所以很多人干脆不回。

2、现在的汽车都很便宜,不说家里有矿的人,即便是普通打工人,买一辆几万块的车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农村又特别攀比,家家都有小汽车。

3、新冠疫情,虽然咱们防疫工作做的特别好,但难免有漏网之鱼,参考全国各地偶尔爆发的疫情。

4、有些人赶上好的机会,当然也要自己有头脑,赚到很多钱,比如自媒体,直播带货等等,有钱了就直接在工作地买房生活。

5、各城市逐步发展起来,虽然特大和大城市还是那么一些(北上广深成渝杭州长沙厦门武汉等等),但其他城市相较于以前也是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也有大部分人跑到离家乡更近的城市去发展。

6、穷,尤其是近两年经济下行,又碰上疫情,导致很多人失业,很多老板直接破产,欠一屁股债,所以懒得回了。


临近春节,又是返乡的季节了。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春运没有以前人多了?

我认为原因如下:

1、疫情原因。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两年,新冠病毒疫情一直起起伏伏,尤其冬季更严重一些。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政府提倡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疫情发生。眼下,多省还有疫情,这个春节返乡的人员还不会多。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一些独生子女家里的老人已经随孩子生活,原居住地没有人了,所以也就没有返乡过春节的必要了。

3、孩子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结婚有了孩子,家里父母过去帮助带孩子,一家人已经团聚,不存在春节返乡问题。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4、现在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有许多有私家车,春节回家不必购票坐火车和汽车返乡,而且时间上也由自己掌握,不一定加入返乡潮。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5、一部分人在家乡附近打工或者创业,改变了过去离家很远的打工生活。这样既照顾了家,挣了钱,还少了路上奔波的辛苦。

6、一些年轻人思想观念改变,不像老年人的家乡观念那样深厚,而且网络发达,联系方便,加上工作忙,所以不愿意春节期间,来回奔波,辛苦,累,不值得。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山高路远,回家还是许多人的心愿。愿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欢度佳节!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事实上,中国的人口红利慢慢在消失,曾经返乡潮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现在工地上的主力军却是40-60岁的人,90后和00后混工地的人少了,自从要消除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原本房地产在经济中地位不可撼动,并且过热的消耗市场激情,慢慢也回归理性。房子已经够多了,住房不炒。住楼房的代价就是消费,并不是有楼房住就上流社会了,还有配套设施,科教文卫嗯,可都是要钱的。

春运还没有开始,加上疫情和经济,人们回家过肩的欲望并不强,王宝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今年的年和往年的都不一样,往年还有肉吃,今年连汤都没有!人人都想光宗耀祖,可时代使然,如今回家,能够不要自己的狼狈堂而皇之就已然不错了。

而且常态化的防控,人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选择自我隔离。不去人太多的地方扎堆儿,春运人流量大,没疫情无所谓。有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依然巨大,况且,也想着多赚点儿贴补家用,现在搞钱和三年前差距真大,三年前遍地都是卖力气的,现在你想买力气,也没有人卖。因为人工智能。因为机械化,很多岗位都被这些给替代了,普通人出卖劳动力换钱的好日子不在。也搞不到钱。

反乡潮的消失。别看是一个个别现象!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因为无乡可返,大部分人回老家,也没有归属感和存在感!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拼搏,回家都不认识,而且,社会断层!和老家的人记忆停留在深处,大城市,一样没有的感觉。于是出现了过渡阶段,在小县城和城乡结合部生活的比较多,为了孩子教育、医疗被动妥协。

农村也发生大的变革,有了农场主,有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了现代化机械作业的雏形!

也就是说。农民在农村也是没有地种的,资本一样进入三农领域,农民三件事可以干,种植、养殖、还有就是兼职副业,三条路之外其他路几乎绝路。赚不到足够钱养家糊口。

都说年轻人返乡创业,年轻人返乡的都是夫妻两个人,一个人不叫返乡,叫打回原形!别看现在的女孩子,宁可大城市吃土,不愿意回老家吃肉,就是这么个情况。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太多,这部分劳动力有浪费的趋势。

必须要说的一件事,这部分人不结婚,不生三胎,这些人老了,才是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因为现在的老人还老有所依,等到这部分人老了。姥姥。绝对没有现在这些老人过得滋润。

况且农民工是没有五险一金和社保的,生老病死,享受到的实惠是稀缺的有限的。这一点很痛心,但无能为力。

事实上,有一个错觉,我们座动车看着人少,我们去座普通列车,人满为患,还有很多人不会网上买票,还有很多人依然选择火车回家。

回家是一年幸苦之后给自己内心的慰藉,不管赚多少钱,回家花才觉得有意义,否则真不知道,这么拼到底为什么!

返乡潮还没有开始,这是一场人为的飓风,过年了都回来了,年过后都要走,家乡留不住皮囊,外乡承载不了灵魂,有多少人可以改变命运,少,都是普通老百姓,活着本身就不易,更何况还是吃香的喝辣的。

共同富裕道路上一起努力,虽然达不到,但希望总是有的!

时代需要螺丝钉,谁又不是工具人,只不过有些工具的不太明显而已!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不是感觉,是实在存在的事。

本人快递驿站,从快递上看,前几年在外的回来过年往家邮寄行李,礼品。

家里的给外面的孩子 朋友邮寄家乡特产

现在父母越来越多选择都去孩子在的外面过年了,返乡潮就慢慢没有了

乡愁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现在人们生活都好了,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了,春节在哪玩都是玩,在哪过都是过,不一定非要回老家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春运期间机票涨价,火车票涨价,汽车票涨价。专门跑一趟回老家,要多花钱,划不来,干脆不跑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3、从事家政行业,从事保姆行业,从事月嫂等服务行业,春节期间价格翻倍,正是挣钱的大好时机,干脆留下来挣钱,不回老家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4、这两年碰到了疫情期,钱不好挣,身上没有钱,春节回家被人嫌弃遭人白眼,干脆留下来继续工作,多挣点钱,不回老家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5、年龄也老大不小了,还没有找到对象,春节回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做父母的又要唠叨,听着心里就烦,干脆过节不回家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6、老家属于疫情风险地段,回去以后再回来工作很麻烦,要被隔离14天,实在是太耽误事儿了,还是别回去了,老实在原地待着吧!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7、春节计划出门去旅游,难得有七天大假,跟父母请个假,今年不回家了,出门去旅游,潇洒一下吧!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8、今年按揭买房了,每个月要还房贷,经济非常的紧张,还借了一些钱,实在是没办法,干脆不回家吧,在家待着省钱。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9、身体不太好,春节期间来回折腾受不了,干脆不回家了,利用好七天大假养养身体。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0、春节想回老家看看,老婆孩子都嫌弃农村条件差,不愿意一起回去,自己一个人又觉得没意思,干脆就不回去了,给父母寄点钱回去就行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1、穷困潦倒一年,房租都快交不起了,没有钱买车票,还想回家,回个P呀。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2、在外打拼不容易,家里给不了任何的支持,父母还经常伸手要钱,搞得家庭闹矛盾,心生怨恨,不愿意回家,不愿意见他们。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3、在城市生活多年,不再喜欢农村人了,讨厌农村亲戚朋友“嫌你穷,怕你富”那个样子。根本就不想见他们的面,就想躲得越远越好。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4、刚刚离开农村,开始了创业生活,工作非常繁忙,实在没有时间回老家。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5、目前还没有干出一定的成绩,再努力几年,暂时不回老家,争取闯下一番辉煌的事业,再风光的衣锦还乡。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6、生病住院了,没有办法回家,明年再说吧!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7、父母都接到身边了,老家没有人了,回去干什么呀?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8、怕麻烦,怕辛苦,路途太远,不想回家。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19、父母体谅孩子工作的辛苦,从老家赶到了城市来过年了,所以就不用回去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0、单位安排加班,请不到假,只能不回家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21、家庭轿车多了,春节高速路还免费。缓解了火车、飞机的压力。


因为被以前春运挤怕了不想再受那份罪。我是72年的人,我们从90年代结婚以后进城打拼,十几年前每年春节不管车票多么难买,返乡的人潮多么拥挤,都会回老家过年,从2010年以后我们不再回去过年。听偶尔回去过年的村里人讲,现在春节回家过年的人很少,村里很冷清,再也没有以前春节的热闹景象。从老乡们拍摄的视频看到,老家镇上街道,昔日摩肩擦踵人潮拥挤的腊月大集,现在寥若星辰,人流稀少,用指头能数得过来。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闻名世界的南北大春运,也见证了慢慢消失的返乡潮。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在2011年以前,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举家迁徙回老家过年,带着两个孩子,携带回家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全家四口拖家带口去车站挤车。当时路况不好,每逢春节前都会下大雪,而高速路因为风雪都会封闭。为了能赶上班车,能早日回到阔别一年的老家,我们和其他同乡一起,千方百计坐大巴车经小路绕道回家。

记得有一年,我们坐中巴车绕了几个县才回到家里,平时不到三个小时的路程,那天,我们的车走了12个小时,一路饥肠辘辘,孩子被饿的直哭,车上人流拥挤空气污浊,严重超员。大家都提心吊胆,看着冻成镜子一样的路面,虽然车轮上挂着防滑链,可是司机仍然小心翼翼在山路上滑行,大家的心被提到嗓子眼,不敢大声喧哗,不敢让孩子哭闹,生怕分散司机师傅的注意力。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其实我们离老家并不远,因为我们地方的人,大部分都在省城打工,与老家只相隔200多公里的路程,平时只需要不到三个小时。现在由于绕道,却足足走了一整天,车票高过平时的四倍多,四个人花了上千元,加上其他花费,每年春节回家过年的费用,高达10000多元,因为春节回家和节后进城都是高价票。

经过这样艰难的长途跋涉,回到老家的我们,只能在家里待短短的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便又急匆匆又赶回城里上班。家里的灰尘刚刚擦拭干净,家里的锅灶刚刚用顺手,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刚刚准备了许多,又这样匆匆忙忙进城了。因为,生活的重心在城里啊!孩子要上学,我们要上班,虽然百般不舍也要回城,回城以后更忙,因为回家几天耽误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当时我们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经过那次返乡,我们认识到,以后不能再这样每年春节都赶着回老家过年,应该在春节前把家里的父母一起接到城里来,让全家在城里团聚,因为冬天老家没有暖气,家里的水非常寒冷,早上起来冰锅冷灶开始做饭,罪实在不好受。几天下来,孩子们的脸和我们的手,都皴了许多。回老家待不了几天,花费的钱还多,条件还不好,为什么抱着旧观念非要在春节回老家过年呢!

我们给父母讲通了利弊,从第二年开始没有返乡,就留在城里过年,家里暖气很足,用回老家的钱,全家人在城里足够过一个丰盛的春节。我们在春节期间,带着父母和孩子去各大景点游玩,全家玩的不亦乐乎,整个春节过去,比家里的生活质量要好得多,而且还节省了许多钱。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回老家过年,在城里过年,省钱省力,没有没有舟车劳顿和人情来往的繁琐,感到非常爽。

当时和我们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为长期在城里生活,春节回家只能待几天就要回城,返乡潮导致坐车非常艰难,大家都拥堵在一起,经常买不到票,其中受的罪让大家不堪回首,都厌倦了像候鸟一样的大迁徙,不约而同的留在原地过年。

那几年,有许多在城里生活的人,为了避免避开春运高峰期,都纷纷留在城里过年,像这样年复一年,慢慢成了习惯,再也不想回老家,害怕麻烦。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这几年,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平时全家都在城里生活,村里人口凋敝,不复往日的热闹,到过年时自然没有人,为了过年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回到老家,把家里厚厚的灰尘擦洗干净,刚刚适应老家生活,又因为时间短促急匆匆回到城里。

平日里回老家,看到村里很少有青壮年,只有几个老年人在家里守着,村里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读书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读书,大家都进了城,过年短短的几天时间,在家里还想好好歇歇呢!如果家里没有老人牵挂,都不会再回农村老家过春节,自然也没有春运高潮,返乡潮消失不见了。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这几年,随着国家中西部振兴计划,许多企业已经搬到内地城市,许多人在省城就可以找到工作,像郑州富士康,大家再也不用去东南沿海打工,自然也没有春运高潮返乡潮,因为平时就在城里买房居住,不会回老家村里过年,村里过年的人越来越少,留在城里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哪里还会有返乡潮和春运高潮呢!

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近高潮,大部分人都进城居住、生活,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回到老家的人更少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为什么感觉返乡潮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是春运没以前人多了?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