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顺义妈妈又立功!发掘一条小众鸡娃赛道,把孩子送进普林斯顿

海淀顺义妈妈又立功!发掘一条小众鸡娃赛道,把孩子送进普林斯顿

上周给大家介绍了“体育新赛道”冰壶之后,好多家长朋友好奇心爆棚,马上来问:“有没有很前沿的艺术新赛道?”

你别说,还真有——实验艺术。

我不止一次看到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的妈妈,送孩子去了一家叫做“丽娟实验艺术”的机构学艺术,但特别神奇的是,她们发的每一张照片,我一点都看不出是在“学艺术”,倒像是工程课、木工课、玩泥巴课、皮影戏课、建筑课、文学课、科学课、自然课、服装设计课……

不信你看:

哇,可以飞的翅膀,这是哪里的工程课吗?

发朋友圈的妈妈说这是“游乐场”,我太好奇了,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一堆堆材料都是什么?孩子们竟然都玩成了小泥人

这是在学习皮影戏吗?

咦?“爱情是什么”,是进入了文学小报设计课程吗?

嘿,《种子的生长条件》不是生物课的内容吗,怎么和艺术课扯上关系的呢?

再来几张图,当我看着这些孩子,拿着我没用过的工具、玩着我没摸过的材料,建出了比我还大的木屋、画出了达芬奇风格的手稿、做出了可以参加艺术展的作品……我顿时化身“土狗在土里不敢说话”的表情包,完全被震惊到了。

看到这里,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除了大开眼界,心里暗暗说一声“好酷”,一定还有满头问号:

为什么看不到孩子们拿笔画画,反而是用我们平时不让碰的电钻、钳子、螺丝刀,以及看起来很危险的木头切割机器,做出奇奇怪怪、脑洞大开,甚至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比如上图最后一个黑色装置,是孩子做的“幽灵”,看似阴郁,背后故事却让人想哭,等会讲)

带着100度的好奇心,我采访了创始人王丽娟老师。畅谈3小时以后,毫不夸张地说,这次采访颠覆了我对艺术教育的认知。丽娟老师只字未提“如何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反而强调多次:

“我们从来不‘教孩子画画’”;

“我们从不送孩子参加考级竞赛”;

“丽娟实验艺术成立25年来,从来都允许孩子异想天开,哪怕是用稚嫩的方式表达他的感受,从不把大人的审美强加给孩子。我们还有一条‘法律’,没人可以说自己或别人画得不像、画得幼稚、画得难看”。

然而神奇的是,在丽娟实验艺术25年的历史里,就是凭借这种看似“佛系”的教育理念,呈现出了特别多4-18岁孩子独具思想性的作品,不通过任何考试,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作品价值连城”——

比如丽娟实验艺术有个叫做“三年展“的传统,市面上独家首创,不计成本专为学员办大型主题展。

第一次主题是《北京,北京》,展出作品里没有千篇一律的彩画,没有大人审美痕迹严重的歌颂主题画,就是用油画、综合材料、影视视频、草图方案、装置作品,表现出的“孩子眼中的北京”。

还和海内外顶尖艺术机构如上海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博伊斯大展(德国)等合作,孩子们的作品在大展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下图为孩子们的集创作品《悬浮的城市》)。

也正是这样一幅幅勇敢表达观点、个人痕迹鲜明的作品,组成了学员们艺术探索之路的作品集,敲开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门。

每年都有20-30位丽娟的学员,进入美国罗德岛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墨尔本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国际高校。还有学生被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建筑系录取,带着在丽娟学到的跨界认知,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丽娟实验艺术的“老”学员之一陈郡棠,从幼儿园一直学到初三,后来去美国读书,如今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图中很灵动的这扇窗户,是她高中时偶尔拜访一位朋友时,看到对方家厨房没有窗户,临时起意决定画的,惊艳了朋友,还用创意赚到了450刀

我简直太好奇了——都说“中国孩子创造力是弱项”,但对于丽娟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工具,似乎就能创造出一个世界,还能进入名校,到底是怎么学的?

#01

当孩子饿了,他会“画”饼,

还是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饼?

我抛给丽娟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好奇了很久的:为什么丽娟的艺术课,不只是画画,还有让孩子玩泥巴、钻木头、卷铁丝、剪布料、演戏剧呢?

丽娟实验艺术小学员们的上课日常,超级专注,像极了在“工作”

丽娟老师举了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我一下子就听懂了。

比如一个孩子饿了,他要如何表达自己现在的感受?如何解决“饿了”这个问题?

传统美育理念的建议是:“画个饼干/蛋糕/披萨,一定要画得像、画得好看哦“。

然而这种“画饼止饿”,其实只是解决了问题的第一步:让“我饿了”这个想法付诸纸上,从不被看见到被看见。然后呢?画完以后就不饿了吗?画得越像,越不饿吗?当然不是,孩子要吃烧饼,而不是看烧饼。

丽娟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想要什么,立马动手画草图、找材料,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它做出来

所以根本问题是,如何解决“吃烧饼”这个问题?

这才是丽娟实验艺术的底层逻辑:像探究科学一样,艺术也要做实验——

把各种各样的材料、工具给孩子,让孩子去自由做实验,体验水和面的比例多少最佳,放多少盐最合适,用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样的锅才能做出最好吃的饼。这个过程,一定会经历“盐放多了”、“火太大了”等等失败,那有什么关系?继续实验,多次试错,总有一次孩子能经历千辛万苦,做出心里最想吃的饼。

丽娟实验艺术的北京朝阳大悦城校区,这完全不像一个传统的美术教室,更像一个手工匠人的工作室。每个第一次来探校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工具的第一眼就沦陷了,迫不及待拿起来敲敲打打,一个一个尝试起来。真的是“给我一把锤子,我能制作一个世界”

这个逻辑,其实是不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只有孩子亲自走完了“提出问题-用材料和工具做实验-解决问题”这个流程,他的身心灵会得到滋养,会有成功的喜悦,会建构起真正从内而生的自信心、自驱力。

还有更重要的,去探索、去创造的勇气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这种自信和勇气,最好在10岁之前建构好。因为11岁以后,人会自觉地往里“收”,变得内敛、沉默,如果从小没有刻意练习过勇气,即便他真的饿,可能也只会偷偷画一个简单的饼,而不是大胆去创作一个饼。

当然,创作的前提,是亲手玩过各种各样的材料,娴熟运用不同功能的工具。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丽娟实验艺术的教室一角,这么多琳琅满目的材料,每个孩子都会创意爆棚,绞尽脑汁用它们去创造

#02

3场颠覆认知的艺术实验,

我看到了久违的“创造力教育”

那么在丽娟实验艺术,孩子们的“勇气”,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丽娟老师给我分享了3个关于“色彩“的课题,我听到都震惊了,艺术课还能这么玩儿!?

课题一·《味觉与色彩》:你能画出味道的颜色吗?

这个课题,用到的是大人们压根不会和“艺术”联系到一起的材料—— “油盐酱醋茶和糖”!

内容特别有趣,老师准备了很多种调料和食材,比如糖、蜂蜜、咖啡、辣椒面、醋、花椒面等等,酸甜苦辣咸全都有。然后会让孩子们用舌头去舔,尝到味道以后,里面去自己画出“味道的色彩”。

如果这个任务给你,你会怎么画?我猜大多数人,可能都第一时间想到“甜味=红色,苦味=黑色/褐色,辣味=橘红色”,因为这是我们惯常思维,从小到大似乎几乎没质疑过,商店里的食品包装色调也大多如此。

但孩子们会怎么画?

有的孩子觉得“甜味是黑色,因为想到了奥利奥”,有的孩子说“甜味是黄色,因为想到了香蕉”。

是不是非常有创意?谁说甜味一定要是红色的呢?

但我们这些大人,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想到这样的“固定答案”?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从小到大听了太多“标准化答案”,没有经过自己的尝试、实验,没有勇气表达不同意见,甚至害怕和别人不一样,早早接受了别人给我们“喂下去”的答案,逐渐固化成了自己的思维。

课题二·《画出调料鸡尾酒的颜色》:一幅被弄破的画,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课题还有更有趣的后续。

老师让孩子们任意挑选3种调料,调成一杯认为好听的“怪味鸡尾酒”,品尝一下再画出这杯“鸡尾酒”的色彩。

孩子们开心极了,像个科学家一样品尝各种味道,制作着自己的“暗黑料理”,调完以后马上去把味道画在纸上。其中有一个孩子,制作得相当谨慎,品尝一个味道,加一种颜色,继续品尝,继续加颜色……非常认真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但过了一会儿,因为纸上加了太多颜色,又被反复拖来拖去,纸上颜色变得脏脏的,还破了个洞。孩子有点担心,害怕下课时候会不会被妈妈说,想要扔进垃圾桶。

《调制鸡尾酒色彩》格格5岁

而丽娟老师肯定地告诉他:“你完成了一幅非常了不起的画面,我们可以从这个洞穴看世界的。而且你知道吗?曾经有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被割破了一个口,却变得更有价值了,你的这幅画也一样。”

孩子卸下了心理负担,又开心了起来。课后,丽娟老师又把他们创作的经过,完完整整告诉了孩子的妈妈,并说孩子像一个入迷的科学家,不断尝试,不断实验,对颜色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敏感,他的收获比这副破洞画本身更有价值。

课题三:《悬浮的城市》,从0-1创造一个没有雾霾的城市,需要几个步骤?

一个不被打压的环境,一整套可以上天入地的工具,一大堆可以千变万化的材料,你猜,孩子们可以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答案是:一座远离雾霾的悬浮城市。

分别是丽娟实验艺术顺义海淀、朝阳艺术中心的作品

这是2017年时丽娟艺术一个大型的项目,来自北京顺义、朝阳、海淀3个艺术中心的孩子全部都参与了。项目的初衷时:当周围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孩子们的创作过程极其精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成熟的艺术团队在“工作”,而不是一群小孩子“完成作业”。

当我只有一个理念,如何把想法落地?先讨论,画张草图:

然后反复实验、试错,找到搭建城市合适的材料:

接着讨论城市功能划分,把大家的建筑合理规划起来:

还要去展览现场,测试干冰:

测试灯光:

终于,独立完成了整个作品:

看了这3个课题,我特别羡慕丽娟的孩子。

无论外面的社会有怎样的评价标准,家长对美丑有怎样的要求,丽娟对于他们都是一个自由创作的安全港湾。

创造的勇气,真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当你用多元刺激打开孩子的感官时,自己生长出来的。

丽娟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让我真正看到,一个被赋予了勇气的孩子,有时候真能救自己的命。

#03

一个“怕幽灵”的女孩,

亲手做出心中的“幽灵”后,再也不怕了

在丽娟一次叫做《超负荷》的课题上,一位初中的女孩主动向老师讲起了自己的恐惧:

当爸爸妈妈加班,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的时候,就特别特别害怕,觉得头顶上悬着4个幽灵,会掐死我。吓得我不敢喘气,总是觉得要窒息,所以即便我手里拿着语文书要背,但脑子里一个字都进不去,满满的全是恐惧。等妈妈回来了,我觉得头顶上的幽灵全都没有了,我一下子能轻松了,血液也开始流动了,脑子也开始转了。可是当妈妈问我为什么学习没进度的时候,我不敢说,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不信。“

听到丽娟老师讲完这段,我的寒毛一下子竖起来了。同时又为小女孩捏了把汗,按照我之前读过的心理书籍,她可能已经到了焦虑症的程度,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得赶快去专业机构看病。

但非常非常神奇的是,小女孩没去医院,这个恐惧自愈了。

原来,在小女孩分享完之后,丽娟的老师们便引导女孩把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压抑,用画笔、立体装置表现出来,让自己看见,让妈妈和身边的大人看见。

于是,女孩从一点点勾勒线条开始,画出了心中的画面——一个女孩坐在书桌前,4个长着黑眼睛的小幽灵在注视她,旁边还有一朵红玫瑰。

平面画创作出来以后,还不够真实,那就进一步,把她它变成更真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立体装置。制作过程中,女孩不断换材料,换位置,用实验不停还原自己心中的场景,整整10周时间后,她用泡沫球和木条把自己心中的恐惧做出来了。

作品出来后一星期,这个女孩主动找到丽娟老师,兴奋地告诉她:“你知道吗丽娟老师,我头上的幽灵,真的没有了!!!“

这个故事,让丽娟老师感慨了好多年。

很多人都在说“艺术治愈人心”,但大多数时候,疲惫的时候听音乐、画画、做手工,好像顶多也就解解乏,让人内心轻松一点。而这个女孩的故事,让人看到了艺术的另一面震撼力量——

当负面情绪萦绕在孩子心理时,会因为它的未知性而被无限放大,同时也将孩子的五感锁闭。她会除了恐惧,什么都感受不到,逐渐被恐惧拖下水。而如果我们用艺术的手段,把幻觉变成实实在在的具象,她的五感会慢慢打开,感知到外界的关心,感知到对生活的可掌控感。

一说出来,画出来,动手做出来,也是释放、疗愈的过程,艺术有时候真的能“救命”。

#04

在丽娟学了8年的她,

去美国读书后,竟因为太能创作,连跳两级

还有一个孩子,叫做Linda,是丽娟实验艺术的第一批孩子,一直从4岁学到了11岁,然后随家人移民去了美国,现在在纽约大学读书。

童年时期在丽娟学习的Linda(左)和她的妹妹(右)

其实,Linda小时候很早就可以去美国了,但她妈妈坚持让孩子先留在中国,一方面打好中文底子,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看到了丽娟对孩子“勇气”的保护,一定要在12岁之前,让孩子在丽娟打好“创造力”的底子。

Linda小时候在丽娟锻炼出了超强的动手能力

去了美国以后,Linda的妈妈打来电话,说的话连丽娟老师都震惊了——在美国都找不到丽娟实验艺术这样前沿、自由、跨学科的艺术机构,像丽娟孩子玩儿的哲学、人文、艺术课题,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真的不好找。

更让丽娟老师惊讶的,是Linda的升学路,简直像坐火箭一样,短时间内连跳两级。

刚去的时候应该上6年级,但为了能跟得上美国学校的学习进度,妈妈想让孩子再重读一下5年级。没想到的是,Linda一入学,立马成为了班上的“领头羊”,带着美国同学制作工具,制作小手工,想什么就能立马画出来、实现出来,同学们也都愿意围着她。

丽娟课程有很多服装设计内容,Linda也学到了扎实的设计能力

老师一看,觉得这孩子能力很强,建议家长直接跳级到7年级!

为此,Linda的妈妈非常感慨,在丽娟度过的整个童年,孩子真的将创造力刻进了基因里。当一个不惧困难,什么都敢尝试,充满了勇气的孩子,进入美国的学校,更是如鱼得水。

后来,Linda的妈妈又送小女儿去了丽娟实验艺术,一直学到4年级后才去了美国。就是因为,童年的创造力实在太宝贵了,从小有好的环境好好保护、培养,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在丽娟,还有很多孩子,如今正在美国顶级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读书,而且他们在那里,完全不是“透明的中国孩子”,而是像Linda一样,教授最喜欢、同学最欢迎、拿到最高奖学金的孩子。

「 写在后面的话 」

“双减”后,家长们恐慌的情绪一直没有消散,加上如今中考高考更“卷”,大家普遍慌了阵脚,当然其中也包括我。

但采访完丽娟老师后,我的不安、迷茫,瞬间消散了一大半。因为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基于艺术、始于人性”的教育方法,能把4-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最需要的东西,都给到他们——自由自在想象,把内心真实的感受掏出来,做出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再带着强大的自驱力探索未来的人生。

这样的孩子,即使不走艺术路径,我也完全不担心,因为他们一定会找到内心热爱。当这群充满勇气和实践能力的孩子走上国际舞台,“开花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可期。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相关推荐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7.1万亿美元

    昨天,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中国…

    2022年8月4日
  • 搞笑一刻

    1.唐山一位张女士被骗15万元,报警之后,她给骗子发消息,骗子一直不理她。她心生一计,P了一张100万的存款截图,指望骗子再贪心一点。没想到这个骗子还真的挺贪心的,一见还有这么多钱…

    2022年9月24日
  • 15位女星“特工”照流出,唐嫣排第12名,杨颖排第6名

    说到“美女特工”就不得不说说这些演员,有的穿上制服套装像拍写真,有的虽然相貌不到绝色的程度,但用演技征服观众。 15、毛俊杰 之前演过“嫦娥”演过“丑女无敌”的毛俊杰也出演过特工,…

    2022年5月20日
  • 对话孩子们的叛逆期

    -者羽原创- 01 叛逆期特征 叛逆,作为一种因子,其实是根藏在每个人的心底的,用精神动力学理论解释它“死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孩子们的叛逆,更是一种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孩子…

    2022年8月19日
  • 为什么说光学工程是劝退专业?

    本人是光学工程研究生导师,就本人所了解的情况如下:在很多院校,单从招生来讲,确实光学工程规模不大,热门程度不如电子和计算机。但也要看到,能开设光学工程的科研院所,实力不会差。从其专…

    2022年7月17日
  • 日跌幅超5%?国际油价遭重挫!沙特、伊朗或增加供应

    周一(8月15日)欧市盘中,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超4.5美元,至每桶87.55美元,日内跌幅达4.8%;10月交货的…

    2022年8月16日
  • 世界杯美国vs威尔士比赛几点开始直播时间 威尔士对美国直播频道平台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举行,目前世界杯正进行小组赛B组的第一轮比赛。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美国队将对阵威尔士队,那么美国vs威尔士的比赛什么时候开…

    2022年11月21日
  • 理性谈谈,电子游戏应该被取缔吗?

    近期,电子游戏是否应该被取缔的话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部分人认为电子游戏“毁了”少年一代,网瘾破坏了许多家庭;一部分人认为电子游戏作为娱乐工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今天,我们就…

    2022年7月9日
  • 怀孕五个月,B超检查说胎儿双肾盂分离,这是什么原因?

    怀孕五个月,B超检查说胎儿双肾盂分离,这是什么原因?一朋友也碰到过相同问题,孕6个月产检的时候,胎儿双肾盂分离6mm左右,当时也特别担心会不会有问题,医生说一般没事儿,后期复查真的…

    2022年8月26日
  • 于文华和李凡离婚23年后,一个再嫁被宠成宝,一个悔恨终生

    前言 于文华和李凡曾经是歌坛的一段佳话,于文华长相大气,歌甜人美,颇具亲和力, 而李凡则才情过人,是著名的音乐才子,如果没有他,于文华也红不了, 让于文华红遍大江南北的《纤夫的爱》…

    2022年7月28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