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周总理去世,邓颖超在贴身皮夹里发现一张照片:总理一生之痛

76年周总理去世,邓颖超在贴身皮夹里发现一张照片:总理一生之痛

1976年周总理去世之后,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他的妻子邓颖超更是悲痛不已,她昔日炯炯有神的双眼一直红肿未消。

自从周总理去世之后,本来就肃静庄严的西花厅显得更加沉寂,在周总理生前的办公室里,邓颖超边流泪边整理着周总理的遗物。

在收拾总理的私人物件时,她看到一个黑色小皮夹子,这个小皮夹总理生前一直揣在内衣兜中,邓颖超从来没有翻看过,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此时,她有些好奇地打开它,看到在皮夹的卡证层有一张已经发黄的老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爹爹遗像”四个字,邓颖超知道,这是总理的一生之痛。

周总理的父亲与母亲

周总理的祖父是清政府的一个小官员,他为了光耀门楣,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考取功名。

周总理的父亲周贻能于1874年生于淮安,他从小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上很是努力,但是最终还是让父亲失望了,没有考取到功名。

于是他就回到老家浙江绍兴,跟着一个亲戚学习师爷

周总理的爷爷当初就是当了师爷之后来到的淮安,后来又当上了知县的。

周贻能学成之后,被推荐到官府中当了一名师爷。

等周贻能工作稳定些,又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家。

他的妻子叫万冬儿,是清河县知县的女儿。

万冬儿生的聪明端丽,性格直爽开朗,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是最受父亲宠爱的一个。

那时,万冬儿的父亲出外访客会友,经常带着女儿一起去,耳濡目染,万冬儿跟着父亲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世的本事,逐渐成长为一个办事能力很强的姑娘,长大后成为了家族中的当家姑娘。

万冬儿20岁那年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周贻能,当时周贻能的父亲还在海州(今连云港)任知州,是周家最鼎盛的时期。

万冬儿嫁入周家的第二年,也就是1898年3月5日,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周总理。

在周总理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他的小叔叔病危,但是一直没有子嗣,为了不让小叔叔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爷爷奶奶决定让周总理过继给小叔叔。

周贻能和万冬儿虽然舍不得儿子,但是父命难为,后来一想儿子过继过去,但是大家还是在一个大院里住着,天天也能看到儿子,所以也就同意了。

不过,周总理过继给小叔叔没多久,小叔叔撇下他和婶母离世而去。

小叔叔去世不久,爷爷也因病离世了。

爷爷在世时,为官清廉,家里就靠爷爷的俸禄生活。

如今家里没了爷爷这个顶梁柱支撑着,家里的经济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周总理的大伯周贻赓离开了家到外地去谋生。

一家人的生活的重担落到了周贻能的肩上。

周贻能在官府当师爷,本来也是挺不错的工作,但是因为他为人实诚、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腐败黑暗,不愿意与人同流合污,很受排挤,所以不断的辞职重新找工作,为了挣钱养家很是辛苦。

而他的妻子万冬儿同样不轻松,因为丈夫整天在外面忙于工作挣钱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所以家里的事情都落到了她身上,大小事情都得操心。

万冬儿操持家务,为人处事,确实没得挑,她的精明能干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她自幼体弱,这样常年累月的辛苦操劳,她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病倒在床,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年仅30岁。

为凑葬妻费用 周贻能辛苦奔波

万冬儿去世后,周贻能非常伤心,而万冬儿的母亲更是悲痛欲绝,她觉得女儿这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都是因为周家穷困潦倒给连累的,如果周贻能能干些,对妻子多关心些,女儿怎会这么早就离世了呢?

万冬儿的母亲觉得女儿生前在周家受了不少委屈,去世后要求周家必须厚葬,所以就对周贻能提出了很高的丧葬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坚决不让下葬。

周贻能虽然也觉得这个要求有些过分,很难达到,但是,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同时也觉得妻子确实是为周家操劳过度才早早过世的,心里对妻子充满了愧疚,所以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周贻能虽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但就现在家中这个条件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于是,他只好把妻子的棺木暂存在一个尼姑庵中,自己离开家乡去赚钱,能凑够费用就回来安葬妻子。

父亲离开家后,虽然会寄钱回来,但是这些钱根本就不够全家人的生活。

当时周总理虽然年少,可是却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懂事的多,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

对于父亲顾不上照顾他和弟弟们,周总理没有抱怨,反而还挺理解父亲的处境,甚至觉得他挺可怜。

1910年,周贻能辗转来到东北,找到了一个县衙文书的工作,因为他满腹学问,所以在工作上很出色。

然而,由于他的性格过于耿直,无法忍受官场上的腐败黑暗,负气辞职。

就在父亲忙着找工作的时候,周总理的养母也去世了,兄弟三人在老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后来,在奉天当了官的大伯周贻赓在得知家中的情况后,把兄弟三人接了过去,随后周贻赓又联系到了在东北打工的弟弟周贻能,帮他在县衙找了份师爷的工作,但仍然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周总理来到大伯身边,生活总算稳定了下来,开始读书上学。

后来,周贻赓调到了天津,周总理也跟随大伯到天津上学。

周贻能对大哥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也对自己没本事养家感到万分的内疚。

在东北时,周贻能会经常来大哥家看望儿子,但是自从周总理到了天津之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

周总理对父亲却很是牵挂,不知道他生活得怎么样,后来,周总理考上了南开大学,之后又到日本去留学。

看似懦弱的父亲 骨子里却很坚强

1918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度暑假的周总理,到北京看望打工的父亲。

好几年没见,父亲苍老得很厉害,但是身上特有的那份倔强和对世俗的不屑却丝毫没变。

不久后,因为得罪了上司,失去了工作,他又开始寻找工作。

周总理看着越来越年老的父亲,一直居无定所地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里很难受。

不过后来,大伯父周贻赓托人给父亲周贻能在东北的一家烟酒事务局谋到一份办事员的工作,从此稳定了下来,干得也比较顺心。

后来,周总理开始领导革命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周贻能从报纸看到了儿子周总理受到国民党的通缉,他的心顿时被揪了起来,非常担心儿子的安危。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来到了儿子身边,对于儿子的革命工作,他没因为危险劝儿子退缩,反而很支持儿子的工作,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帮助儿子做起了联络工作。

后来,周总理去了苏区,周贻能又到安徽打工,1935年,周贻能终于攒够了安葬妻子的钱,回到老家把妻子葬进了周家祖坟,办完这一切之后,他又离开老家,四处去谋生。

从不顾生命危险舍命去帮助儿子干革命,之后又拿着用了28年才攒够的葬妻钱,回去兑现了自己对岳母的承诺,厚葬了妻子,这充分表明看似懦弱,没有本事的父亲,其实骨子里却非常的满满的坚强。

未给父亲送终 一生之痛

1937年,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期间,八路军在武汉成立了办事处,而此时周贻能因为年老体衰,不再适应在继续漂泊,于是回到了淮安。

淮安沦陷之后,周总理不放心父亲,于是写信让父亲来武汉与自己一起生活。

父子二人终于团聚在一起,不再相互牵挂和担心。

不久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周贻能又跟随办事处迁移到了重庆红岩村。

周总理很关心父亲,但是因为工作太忙,根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父亲,所以他有时候会请工作人员帮忙陪父亲说说话。

周贻能不愿意闲呆着,所以就自己找活干,扫扫院子、帮仓库的同志们整理整理货物。

1942年,周总理的小肠疝气发作了,需要进行手术,于是住进了医院。

当时,考虑到老爷子的身体也不是太好,所以大家就没有告诉周贻能儿子住院做手术的事情。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周总理刚做完手术,还不能出院,周贻能就突然病倒在床,而且高烧一直不退。

于是也被送到了医院,但是父子二人不在同一家医院。

这段时间,邓颖超忙着照顾老爷子,所以一直没有去陪伴周总理。

但是为了不让他们父子俩相互担心,邓颖超对两边都隐瞒着,父子二人都不知道对方住院的事情。

住了几天院,周贻能奇怪地问邓颖超,儿子怎么不来看他,邓颖超想办法搪塞了过去。

一天,她收到了周总理写给她的一封信,信中告诉她,自己本打算提前两天出院,为父亲庆生,但是医生不同意,所以只能听医生的,不能按原计划出院了。

他让邓颖超与老爷子商量一下,是愿意等他出院晚两天过生日,还是想当天过。

并嘱咐邓颖超,随老爷子的意思,不要勉强他。

但是,邓颖超还没来得及与周贻能商量生日的事情,周贻能突然病情加重,抢救无效去世了。

而此时的周总理还在盘算着过几天出院怎么给老爷子过生日。

周贻能去世后,邓颖超和工作人员们都非常的伤心,但是考虑到周总理刚做完手术,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会影响身体的恢复,于是大家一致建议先隐瞒消息,等周总理出院后再告诉他。

但是,没过几天,周总理还是从人们的表情中感觉到了不对,经过追问,得知父亲已经去世。

周总理的情绪一下子失控了,他痛哭失声,并且生平头一次当众对邓颖超发了火,责怪她父亲去世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告诉他。

邓颖超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流泪。

周总理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出了院,独自为父亲守了一夜的灵。

第二天又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父亲去世的讣告,然后对父亲进行了安葬。

随后他找到父亲的一张照片,在照片的背面挥笔写下了“爹爹遗像”四个字,然后把这张照片装进了自己随时携带的黑皮夹子里。

建国之后,周总理就很少再用这个黑皮夹子了,把他锁到了保险柜中。

邓颖超虽然见到过这个黑皮夹子,但是从没翻看过,所以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直到1976年周总理去世之后,邓颖超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黑皮夹子的秘密–周总理的一生之痛。

结语:

周贻能因为骨子里自带的那种文人的傲气,让他对当时官场上的黑暗腐朽充满了厌恶,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生活得一直非常落魄。

但是他宁愿忍受生活的困苦,也不愿意向不正之风低头,这种精神让人非常的钦佩。

而周总理对父亲坎坷的一生一直充满了同情,所以在父亲年老时想给父亲一个幸福的晚年,然而,由于自己肩负国家重任,在忠孝面前,他只能选择的忠,所以未能对父亲尽孝,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8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