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早期领导人的珍贵影像资料!我费了好大劲才收集来的

毛主席与早期领导人的珍贵影像资料!我费了好大劲才收集来的

他们是一个集体,他们的历史不过是中国GCD和其所领导的军队的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能力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可以安稳地度过余生。

可他们却选择了一条艰难且布满荆棘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他们放弃了优渥的物质条件;在这条路上,无数志同道合的同志相继倒下,他们还是一往无前、无怨无悔。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自“遵义会议主席崛起之后,苏维埃的四巨头。

1936年到1945年,他们深深扎根在和沿海城市比有着天壤之别的延安,物质生活不富裕,他们不觉得“口体之奉不若人”。他们衣衫褴褛,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裤。

他们不是坐而论道、叉腰品评的名士,他们不是叽叽喳喳的哗众取宠之人。他们是无双的国士,是沉默的前行者!1936年到1945年的贫瘠之地延安,容纳了日后无数的开国元勋。

一、

从左至右分别是彭老总、朱老总、叶帅、聂帅、陈老总

1944年的延安,难得一见的五帅同框的珍贵照片,他们每一位都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

二、

1942年,主席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们集体合影。

贫困的延安,成了许多爱国人士的向往之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不同的城市。

三、

1942年,主席在延安的高级技术干部会上的讲话

1942年,主席在延安的高级技术干部会上的讲话。主席讲话一贯是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而他本人也很平易近人。

同在高级干部会上的还有这三位元帅。

四、

彭总的妻子浦安修同志,周公的妻子邓颖超大姐,朱老总的妻子康克清大姐。

这里插一下,剔除浦安修。邓大姐和康大姐加上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大姐、洛甫的夫人刘英大姐都是长征中同甘共苦过来的,患难见真情。

其中,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大姐在长征途中为掩护伤员,头、背、肺部被炸入弹片,且终生没有取出。

而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大姐跟随朱老总带领红军三过草地,历尽艰辛,无怨无悔,在朱老总被张国焘扣押作人质时不离不弃,支持朱老总同分裂红军的张国焘作斗争。

朱老总和康克清大姐

她们四位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五、

自“遵义会议”主席崛起之后,苏维埃的四巨头。

六、

“我最喜欢听的,就是人家叫我毛先生。”

七、

1944年6月,主席、朱老总、周副主席等人在延安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4年6月,主席、朱老总、周副主席等人在延安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参观团中的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延安,他们看到了一个和重庆完全不同的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

1938年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的合影。

左起:康生、毛主席、王稼祥、朱老总、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秦邦宪 (博古) 、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

九、

从右到左依次是:肖劲光、杨尚昆、罗瑞卿、关向应、萧克、罗荣桓、谢觉哉、贺龙、徐海东、王震。

十、

彭总和浦安修同志。

十一、

主席和林总。

十二、

图为1936年,中央红军完成了长征,而朱老总带着剩下的红军队伍(红二和红四)北上到达延安与主席的合影。

十三、

主席和李讷在延安。

十四、

1939年4月24日的延安,主席到抗大参加大会,他快到抗大校务部门前时,有两个小八路从山坡上跑下来,兴冲冲地来到主席跟前,向主席问好。主席亲切地与他们交流,并教他们写字。

十五、

1943年11月,曾任三八六旅旅长的陈赓离开太岳区来到延安学习,与莫文骅、陈郁合影。

一、

主席休闲时打会儿乒乓球。

二、

主席在延安。

三、

主席笑得好开心。

四、

1938年冬天主席在延安与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交谈。李公朴先生曾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完成了四五十万字抗战文字。

六、

1944年的主席。

七、

1944年的周副主席。

八、

1944年的朱老总。

九、

彭老总。

十、

林总。

十一、

1944年的陈毅元帅。

十二、

聂帅。

十三、

徐海东大将。

十四、

1938年的萧克

十五、

主席和林总在抗大

十六、

博古

前几天看完了《延安颂》,里面生动地展示了主席他们这代人在延安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主席在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召开文艺座谈会、开展整风运动、去抗日大学上课讲矛盾论和实践论,主席和贺大姐微妙的关系等等。

最后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得参加了长征无怨无悔、目光坚毅、军纪严明的小战士们来结尾。

“他是个南方人,在福建苏区参加红军六千英里长征,一路走过来的。外国军事专家都拒绝相信长征是可能的事。但是这里却有这个“老狗”,年方十七,实际上看上去像十四岁。他走了这次长征,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他说,如果红军要再长征二万五千里,他就准备再走二万五千里。

同他一起的一个孩子外号叫“老表”,他也是从差不多那么远的地方江西走过来的。“老表”十六岁。

他们喜欢红军吗?我问他们。他们真的感到有些奇怪地看看我。他们两人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

“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红军帮助穷人。”

“就这么一些?”

“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红军剧团演了戏,大家很快活,只有地主逃跑了。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另一个少年大约十九岁,在湖南当过铁匠学徒,外号叫“铁老虎”。红军到他县里时,他放下风箱、锅盘,不再当学徒了,只穿了一双草鞋、一条裤子就赶紧去参军。为什么?因为他要同那些不让学徒吃饱的师傅打仗,同剥削他的父母的地主打仗。他是为革命打仗,革命要解放穷人。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不像白军。他拉起裤腿,给我看一条长长的白色伤疤,那是战斗的纪念。

还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接着我同一个班长谈话,他是个“大”人,二十四岁。他从一九三一年起就参加红军。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轰炸机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毁了。他从田里回到家里,发现父母都已被炸死,他就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别,参加了共产党。他的一个兄弟是红军游击队队员,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牺牲。

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8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