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周恩来逝世后,朱德放声大哭,毛主席默默流泪,同年相继病逝

1976年1月7日晚上11点,周总理从长期昏迷中醒来。他微微睁开眼睛,吃力地对守候在病床前的主治医生吴阶平说:“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还是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他并没有闭上眼睛休息,而是一直睁着眼睛看着门口,似乎在等什么人。当时有工作人员问:“总理啊,你有事吗,你在找大姐吗?大姐已经走了。”

就在周总理醒来之前,周总理听到工作人员的话后,晃了晃脑袋,似乎是在表示没有找大姐,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门口,心神不宁,直到十二点以后才睡了觉。

病房里的人,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清醒,他们一直以为周总理第二天就醒了 ,而邓大姐每天都来,他们还有时间见面,所以在那个深夜,周总理一直盯着门口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要将邓大姐叫来。

不曾想,终究是成了遗憾,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8分,周总理心脏停止跳动,主治医生宣布停止抢救。

他没有等到邓姐姐。邓大姐从西花厅赶到305医院时,周总理已经走了。

72岁的邓颖超下车,一路跑进病房,病房里,医生们试图抢救她,但徒劳无功。但邓从病房里的一切中看到了她最不愿面对的事实:她的恩来已经逝去。

她扑倒在周总理的身上,哭喊到:“恩来,恩来,我来晚了……”

她的哭声似乎打开了声音的阀门。本来很多人还在忍着哭,现在变成了嚎啕大哭。

然而,死亡面前,泪水是不值一提的。只不过,在死亡面前,泪水是唯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毛主席和朱德委员长这样的伟人,在知道周总理病逝后,也都留下了眼泪。

毛主席是在1月8日的下午听到周总理病逝的消息的。

周总理病逝,毛主席又彻夜未眠。他在卧室的床边看书。这是他在行走不便后养成的习惯。书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甚至在他患白内障看不见的时候,也要听工作人员给他读。

1月8日这一天也不例外,卧室很安静,有的只是翻书声,然而这一天很不寻常,房间里的宁静很快被大厅里的一点响动打破。

警卫局副局长、警卫团团长张耀祠走进游泳池值班室,他原本是想直接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报告给毛主席的。

走进游泳馆值班室,他告诉大家伤心的真相,马上去报告毛主席,被值班护士拦住了。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卧室里看书休息,不适合打扰他。所以张耀祠就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告诉了萧瑜情,让萧瑜情找时间转告他。而萧瑜情到大厅里用铅笔写了一张纸条,将这件事写了下来。

有时候,大厅的值班人员和卧室的值班人员会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传递信息。萧瑜情在大厅里走动的声音, 自然瞒不过卧室里的孟锦云。凭借经验,她知道是有人来送什么东西。

于是孟锦云放下书,站起来,悄悄地走了出去。果然,她看到大厅里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纸。当她读到纸上的字时,她很惊讶。

她从未想过周总理会永远离开,但不接受也得接受。她还得打起精神来应对下面的事情,即怎么将这件事报告给毛主席。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折好纸条,然后放进口袋里走进了毛主席的卧室。她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坐下来看书,当时的毛主席病体缠身,感知力下降,并没有意识到孟锦云的异常。

孟锦云拿着书,但没在意上面的话。他一直在想该说些什么,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她必须考虑毛主席的情绪和身体。他情绪波动太大导致心脏病发作怎么办?

孟锦云想了想,决定等午饭后,睡个午觉再告诉他,这样至少对毛主席身体更好。

下午三点左右,毛主席醒了。一般这个时候就该给他看报纸看文件了。孟锦云知道他需要在这个时候把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毛主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毛主席批准,政治局已经把周总理逝世的讣告的证明送去了。

于是孟锦云先拿起一份报纸,念给毛主席听了一会儿,然后放下,拿起那份讣告,用十分沉重的语气念道:“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逝世……”

就是这句话,让毛主席消化了好一阵子。听到这句话后,他闭上了眼睛,又睁开眼睛看着孟锦云。孟锦云的表情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他知道恩来已经离开了。

然后闭上了眼睛。孟锦云以为毛主席要说些什么,但她没等言语,却看到毛主席的眼眶里涌出了泪水。

泪水从毛主席的眼角滑落,顺着脸颊流到脖子。,让眼泪无声地流着,从那一刻起,毛主席变得异常沉默,不愿意说话。他只是不停地阅读书籍、报纸和文件。周总理的去世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已经同舟共济近50年了。他怎么能承受周总理的突然去世?

尽管周总理住院之后,毛主席没有去看过他,但对周总理的情况都是知道的,知道周总理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

然而又能怎么办呢?他头脑很清楚,也很关心周总理的后事,很快,粥总理的治丧和追悼会设计好了,定在了1月15日的下午,大家既盼望着毛主席能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又不想让毛主席去参加,毕竟他的身体条件摆在那里,所以毛主席不开口,大家都不敢问,只是默默做好了准备。

秘书张玉凤终究是憋不住,替大家问了出来,她问毛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

当时,毛主席正在看文件。他愣了一下,用手拍了拍微微抬起的腿,吃力地说:“我走不动了。”

简单的五个字,毛主席的无奈被穷尽,连和这么多年的老战友告别都成了一件难事。

毛主席虽然没有去,但他送来了花圈,并请张耀祠代表他和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与毛主席一样走不动了的还有89岁的朱德。

1922年10月,36岁的朱德和24岁的周恩来在德国柏林相遇。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密切合作和深厚友谊。他们几乎无所不谈。

西花厅周总理的卧室里,一直摆着一张朱德戴着老花镜看文件的照片,而如今的国家博物馆里,也一直珍藏着一条补丁的毛毯,它更是周总理与朱德之间友谊的象征。

周总理住院之后,朱德很挂心,多次表示要去医院看望周总理,但他真正能去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1975年周总理身体情况越来越糟之后,周总理自己拒绝很多人去看望他,他不愿意让别人担心,为此,他甚至有八个月不曾理发,为的就是不让专门为他理发的朱殿华难过。

当他知道朱德要见他的时候,他拒绝了很多次,但是根本不可能见到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接触,周总理也很想见到朱德,和他好好谈一谈。但考虑到朱德的身体,又怕朱德觉得对不起他,只好选择合适的时间见面。

1975年7月11日,周总理大概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当天精神很好,就打算去见朱德。下午四点钟,周总理让高振普打电话,看朱德是否有时间,他请朱德到医院来见他。对于这次会议,周总理早就想好了。为了朱德的健康,周总理甚至对高振普说:“现在是4点多钟,如果朱老总可以来,5点钟到这儿,大约谈上半个小时,5点半离开,6点钟他可以回到家吃饭。按时吃饭是朱老总多年的习惯,他有糖尿病,年岁又大,不要影响他吃饭。如果今天不能来,请他去北戴河之前来一趟。”

高振普赶紧先给邓颖超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这件事,邓颖超让他直接询问朱德的夫人康克清,高振普又给康克清打电话,说了周总理的想法,康克清说:

“请报告总理,老总的身体挺好,这几天没有安排别的事。他想去看总理,一直在等你们的电话。他是要见过总理后再去北戴河的。”

与康克清沟通好之后,高振普报告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在病房里休息了一会,然后说:“换上衣服,到客厅去见老总,不要让他看到我穿着病号衣服。”

当时周总理因为癌症已经瘦到61斤。即便如此,他还是小心翼翼的,怕让别人觉得对不起他,心里也从来没想过自己。

5点50分,朱德到达305医院。两位老人在客厅里谈了二十多分钟。周总理不想耽误朱德的吃饭时间,就让朱德回去。朱德临走时对周总理说:“下次我来看你,你一定要好起来。”

两人紧紧握手道别,周总理目送朱德上车,才返回病房。朱德没想到,他们之间不会有下一次。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周总理。

朱德是在1976年1月9日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的。

康克清在周总理去世的当天就知道了,但没敢告诉朱德。一是朱德和周总理感情很深,二是周总理比朱德小12岁,所以他走了…怕朱德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朱德这件事,但他也知道,他必须告诉朱德,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朱德一步步接受这个消息。

第二天,康克清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朱德聊天。聊到了周总理的病,他们聊到了生死。

在生死问题上,朱德知道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死,只是时间问题。

康克清以为朱德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将周总理已经去世的消息说了出来。

他哪里知道,当死亡这件事近在咫尺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淡定,朱德几乎是霍地一下站了起来,磕磕绊绊地说:“什么时候……走的?”

那茫然的样子让康克清心疼不已,她开口说:“昨天上午……9点…

泪水瞬间涌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遂放声大哭,原本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都怕朱德知道,所以不敢表露出难过的情绪,现在朱老这一哭,大家都哭了起来。

等哭够了,朱德对康克清表示要去北京医院向周总理的遗体作告别。

第二天,朱德特意穿上军装,让女儿朱敏陪着去北京医院,这位年近90的朱德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车上的时候,几次想摘下军帽向老战友致意,朱敏只好每次都把他的军帽扶好。

当到达北京医院时,看到周总理静静地躺在花丛中。泪流满面的老上司朱德手举着军帽,缓缓举起右手,以庄严而标准的军礼向周总理告别。

这是对老同志的最高敬意,眼眶中滚动的泪珠是对故人最深的感情。

从北京医院回来后,朱德心情很难过。他几天不吃不喝,身体很快就垮了。当他准备参加1月15日的追悼会时,朱德双腿发软,站不起来。他难过的直摇头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

随后他又拍打着自己的双腿,喃喃自语:“恩来,你先走一步了,放心去吧……”

这句话像是告别,又像是承诺。

周总理病逝之后,年近90的朱德伤心之余,开始更加拼命的工作。周总理在的时候,他扛下了太多,现在他不在了,而毛主席的身体也不容乐观,朱德就多扛一些工作。

6月21日,朱德在人民大会堂准备会见澳大利亚总理,但是礼宾司临时改变了会见的时间,却没有通知朱德。朱德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等了很长时间,会见完之后,朱德就感觉到了身体的不舒服,回到家就发烧了。

到了25日,朱德的烧还是没有退去,医生建议他立刻住院,只是考虑到第二天还要会见外宾,朱德不肯住院,只是病情哪里容得下他折腾,很快,他就不得不住院,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

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朱德病危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中央领导陆续去医院看望他。7月4日,他对前来的李先念说:“生产要抓,不抓生产,将来不可收拾。”

这是朱德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陷入昏迷,直到7月6日下午3点1分,朱德的心脏停止跳动。

当毛主席知道朱德病逝的消息后,沉默了良久,用微弱的声音问身边的人:“朱老总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

老同志一个个走了,这对毛主席打击很大。从周总理的去世,他看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越来越思念过去,身体越来越虚弱。

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接下来的五月、六月更是连续两次心脏病发作,所幸抢救及时。

朱德病逝的时候,毛主席刚抢救过来不久,身体虚弱得很,他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躺在床上,再次听到老战友的离去,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朱德的追悼会,毛主席同样无法参加,但送去了花圈,也让中央警卫局的人代替他去参加了追悼会,无法亲自与老战友告别,只能选择这种方式说再见。

朱德病逝后,康克清按照他的遗嘱,将他自发工资以来存放于中办特别会计室的存款( 20306.16元) 全部上交党组织。这个一生节俭的老总,死后什么都不留。

而伴随着周总理和朱德的相继病逝,毛主席的身体更加虚弱,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发生,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毛主席心情悲痛,到了八月份,他再次心脏病发作,虽然抢救过来了,但他的身体情况急剧恶化。

8月28日,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时隔半年多之后终于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半睡半醒中看到李敏的到来,他虚弱地握着李敏的手,泪水涌了出来,他吃力的和李敏说话。

这一天大约是毛主席生前最清醒的一天,此后,毛主席病情恶化,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之中。

9月8日这一天,李敏再次去看望毛主席,这一次,李敏明显感觉到了毛主席的疲惫,李敏不敢太打扰父亲休息,遂在毛主席又一次鼻饲进食后回了家。

谁知道这一走,竟是永别,当时的医疗组每天都有护理记录,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在9月8日下午4点37分,时长为半个小时,环境是这样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

这完全是在和死神抢时间,在这之后,病情进一步加重,他再也无法看文件,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心跳停止,他离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正如悼词中写的那样:“毛主席的逝世,对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革命人民,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毛主席的逝世把世人的悲痛带到了最高点,举国悲痛,全世界悲痛。

一年之中,三位伟人的离开,几乎耗尽了人们的眼泪。

197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是悲痛的一年。

世上再无毛主席,世上再无周总理,世上再无朱老总。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