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和NASA探测器拍到的祝融号,清晰度明显不同,比不上吗?

天问一号和NASA探测器拍到的祝融号,清晰度明显不同,比不上吗?

2020年,我国美国都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而且都在火星表面释放了火星车,我国的祝融号和美国的毅力号从此与仍然在火星运行的洞察号和好奇号火星车,共同组成了火星探测的前方力量,为我们深入了解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岩石组成、气候环境以及地质构造提供了富贵的数据。

近期,有一些国外网友拿几组对比照片,来分析我国的天问一号与美国火星勘测轨道探测器在拍照方面的差异,得出了“中国航天用上限去追赶美国航天的下限”的结论,引发了许多国家网友的热议。那么,真的如这些网友所说的那样,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拍照能力,赶不上美国的探测器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是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执行的,除了天问一号这个火星轨道探测器之外,同时还在天问一号探测器旋转了着陆器,其中就包含着祝融号火星车。而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探测器(MRO),是于2005年发射升空的,其中并不包含着陆器,也没有火星车。这个明显的差别,直接决定了两个轨道探测器的重量和一些重要参数的性能。

也就是说,我国的天问一号内部所搭载的仪器设备要更多,特别是祝融号火星车也是一个“大家伙”,在某种程度上会挤占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上运行时所依赖的其他探测器的空间。这一点从几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总重约为5吨,其中着陆器就有1.3吨之多,这么大的火星轨道探测器,是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规模最大的了,足以看出我国在大推力火箭和深空探测方面的后发优势和不断追赶之势。

探测器质量越大,那么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当面临需要进行轨道转移、轨道修正以及到达目的后的制动任务时,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燃料,比如天问一号当时就加注了近2.5吨的燃料,要比没有着陆器荷载的美国勘测轨道探测器燃料高出不少。燃料的增多、荷载数量的增加,都会对轨道探测器所携带的相机尺寸和重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是我国的天问一号设计师们着力破解的难题和必要达到的目标。

因此,最终“出炉”的相机尺寸,在天问一号和美国MRO的差异就非常大,比如在重量上,天问一号携带的相机重量只有43公斤,而美国MRO携带的相机重量,由于没有被着陆器等其他设备进行空间挤占,重量达到了65公斤。而重量直接决定着相机的复杂程度以及相机的成像口径,在空间的限制下,天问一号相机的口径才有0.37米,而美国的MRO相机就能做到0.5米。

即使在这样的“先天约束”条件下,我国天问一号相机的分辨率,能够在距离火星表面265公里的高度实现0.5米级别,可谓克服了诸多技术方面的瓶颈才能实现。美国的MRO相机由于口径更大,所以达到了在火星300公里高度下的0.3米级别。如果仅从相机的分辨率来看,我国天问一号距离美国的MRO的确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二者同期拍摄的画面中,美国的MRO相机能够看到祝融号车辙间的空隙,而天问一号就只能看到一条线。

但是,衡量一个轨道探测器探测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完全只是相机的空间分辨率,还包括成像的宽幅,这两个参数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矛盾,分辨率越大的往往成像宽幅不尽如人意,而宽幅较大的则分辨率跟不上。

我国在研制天问一号的相机时,不但在有限的体积下将空间分辨率提升到了极致,而且还采用了离轴三反设计,大大缩短了相机的轴向尺寸,视场角达到2度,在距离火星最近时的一次成像宽幅达到了9公里之多,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的火星勘测图像。相较而言,美国的MRO相机虽然分辨率要高一些,但是成像宽幅大大落后于天问一号,其成像宽度还不到5公里。

由于我国目前只有一个火星轨道探测器,也只有一个在火星表面运行的火星车,因此天问一号轨道探测器的兼具着多重使命,一方面必须要在空间分辨率和成像宽幅上实现一个完美的平衡,都尽量做到最优;另一方面还要兼具着接收祝融号发射数据、将这些数据传回地球的功能。能够达到这种完美平衡和性价比的轨道探测成像技术,世界上除了我国,应该没有第二家能够做到。

我国仅用2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嫦娥系列探测器发射、从月球取土返回、火星探测等宏伟的航天巨大飞跃,即使是美国和俄罗斯也没有这么高效率。后续,我国还要紧锣密鼓地实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造、探月四期、月球永久基地、海王星探测、太阳系层顶等一系列太空探测任务,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快车道!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