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人问:当年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张爱萍一招轻松反击

1984年,美国人问:当年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张爱萍一招轻松反击

当年你们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1984年,美国五角大楼美第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指挥室里,一位美国官员以质问的语气这样问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

此时,距离志愿军入朝作战已经过去34年。但显然,几十年已过,他们对当年的战事依旧耿耿于怀,在张爱萍率代表团赴美访问的时候,旧事重提。

张爱萍是怎样一个人呢?

毛主席说:“好犯上。”邓小平说:“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叶剑英元帅说:“浑身是刺。”

当被称“惹不起”的张爱萍遇见这种场面,只是一招,便轻松反击对方……

图|毛主席与张爱萍

“续写新的篇章”

1984年,以张爱萍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启程访美,这是我国首次派出的最高级别的赴美军事代表团。

6月9日,美国纽约五角大楼前广场,乐声飞扬,礼炮齐鸣,美国官员以最高军礼欢迎我国代表团。

翌日上午,中美国防部长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会谈过程比较顺利,到了中午时分,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看了看手表后说:“结束结束,下午继续。”

大家一起走出会谈大厅,旁边几位美国老人朝着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走在靠前的一位身材比较魁梧的老人则径直走向张爱萍,温伯格指着他问张爱萍:“你看看他们都是谁?”

就在温伯格与张爱萍讲话的间隙,老人们走到他们身边,那位身材魁梧的老人站到张爱萍面前,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敬军礼,然后激动拥抱张爱萍,说道:“救命恩人,您还认识我吗?”

“你是萨沃埃吗?”张爱萍试探性地询问道。

“是,是,我就是您当年营救的萨沃埃,谢谢您至今还记得我。”那位美国老人说道,言语间,两行热泪滴了下来,他转过身,向张爱萍介绍着同行的老人们。

这些来自美国的老人,都是张爱萍的故人,要说他们的渊源,得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图|张爱萍旧照

那是1943年的夏日,我国大地之上还有不少日寇的身影,他们侵略我们的家园,而中国军民一心,众志成城,都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当时的张爱萍是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盐阜军分区司令员。

8月20日晚上8点左右,一架飞机突然坠落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边缘区——江苏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原建阳县六区夹晏乡金桥村)晏荡沟以西的稻田里,那是一家B-29型轰炸机。

美国第14航空队在驾驶战机完成轰炸日本军事目标任务的返航途中,由于引擎发生故障,飞机失控,不幸坠落,四周着起了火。

张爱萍很快接到关于这一情况的报告,他分析:这架美军的飞机,日寇一定会过来抢,于是即刻指示县总队队长王良太:“立即派支部队去协助民兵灭火,把飞机上的装备能拆下来的,全部拆下来。绝不能让日军抢走飞机上的一个零件。”

王良太率领八十多名战士,迅速赶到坠机现场,赶紧抢救。而不出张爱萍所料,日军得知此情况,也率兵前来,一场争夺飞机的战斗即将打响。

敌军上百人,全副武装,虽然我军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英勇顽强,4个小时的激战,成功击退敌军,4名战士也因保护飞机而壮烈牺牲。

图|张爱萍与战士们在一块

随后,经过一周的紧张拆运,飞机上的主要零件、以及机上的六挺重机枪、一门小炮,悉数被运到新四军三师司令部驻地。

与此同时,机上的5名机组人员也被我军营救下来,飞机坠落之前,他们紧急跳伞降落,没有生命之忧,他们分别是:

飞机的大队长萨沃埃中校、领航员奥布赖斯上尉、飞行机械师特尔马克中尉、副驾驶员卢茨中尉、中心火力控制炮手布伦迪奇上士。

根据地条件艰苦,物资紧缺,医疗物资更是缺少,但张爱萍还是下令,悉心照料5位机组人员,不仅给他们安置好住处,还专门请正好在新四军工作的奥地利医学博士罗生特为他们检查身体,确保其身体无虞。

图|张爱萍与美军飞行员合影

在欢迎晚会上,5位机组人员受到新四军战士们的热情招待,张爱萍走到他们面前,对他们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我们中国人民、中国军队感谢你们。”

他们感受到张爱萍的善意,感动不已,萨沃埃将自己带的美国国旗放在前胸,从翻译口中,大家了解到,萨沃埃的意思是:“不仅我们感谢您,我们美国政府也感谢您!”

友好的气氛在这片土地上发散开来,大家一起跳起舞,新四军战士们教他们跳起地道的秧歌舞,而他们则给战士们展示了降落伞的用法,这一刻,大家都被友善的情绪包围。

这些机组人员在驻地待了7天时间,随后就被送往新四军军部,再一站站地送到他们的基地,临走前,萨沃埃等人对新四军战士们依依不舍,萨沃埃深情表示:

“这是我们最难忘的七天,也是我们对中国朋友了解最深的七天,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真诚、最可信赖的朋友。”

为了表达对张爱萍的谢意,萨沃埃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递到张爱萍的手里,而张爱萍选择回赠给他一把从日寇手中缴获来的战刀。

他们挥手告别,从没想过四十多年后,会在美国再度相见。

图|张爱萍

看到温伯格手指的那个老人时,张爱萍隐约感觉到,他就是萨沃埃,当萨沃埃与他相拥落泪,往事开始浮现。

萨沃埃向张爱萍介绍与他同行的老人,分别是当年的副驾驶员卢茨、中心火力控制炮手布伦迪奇,以及他们的夫人。

张爱萍问萨沃埃:“奥布赖斯和特尔马克好吗?”

“他们已经过世了。”萨沃埃充满遗憾地如此回答道,张爱萍问候大家,也请萨沃埃向奥布赖斯和特尔马克的亲人问好。

张爱萍与萨沃埃沉浸在相认的欢喜中,一旁的温伯格许久之后才开口:“抱歉,事先没有征得你的同意。”说完,温伯格邀请他走近另一个大厅,厅里站着不少等候许久的记者。

温伯格率先介绍:

“张爱萍上将来访,今天会见41年前由他亲自指挥部队营救的3位美军飞行员。41年前,张部长为我美中关系史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章,今天的来访是续写新的篇章……”

张爱萍随后也分享了自己的激动心情,并号召大家:“今天,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为美国和中国的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对于发生在张爱萍身上的温馨一幕,美国电视台当天下午就报道此事,张爱萍与美国飞行员的情谊很快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而这件事,也打响我国代表团赴美访问的头一炮。

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张爱萍,还是他率领的我国代表团,都是怀着善良、和平、友好的心去访问的,但这不等同于逆来顺受……

图|张爱萍

“大闹美国国务院

几日后,两国军事首脑在五角大楼美第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指挥室进行第二次会谈,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再次出席会议,他率先介绍我国的国防政策,随即请大家提问。

美国一位官员用质问的口气问:“当年你们为什么出兵朝鲜?”几十年已过,他们对当年的战事依旧耿耿于怀。

张爱萍泰然自若,微笑反问:“那你们为什么跨过太平洋出兵朝鲜?”

“我们是联合国的部队。”对方语气傲慢地回答。

张爱萍瞬间收敛笑容,神色严肃说道:“联合国的部队去干什么?是谁组织的?你们出兵打的是谁?我们出兵打的又是谁?请问,炮弹落到你家里了,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张爱萍一句话,对方脸色直接变了,哑口无言。随即又将话题转到台湾问题上:“你们为什么对台湾进行军事威胁呢?”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不是对台湾进行军事威胁,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完整统一,况且,我们多年来一直未放松和平统一的工作。”张爱萍依旧保持着淡定自若。

那美国官员看无论如何也占不了便宜,最后只好闭嘴,这场会谈,在张爱萍的轻松应对中顺利进行。两次会谈都在张爱萍的机智应对中结束。

图|张爱萍与温伯格

而在会谈结束后,张爱萍又接到新的邀请,是来自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张爱萍欣然接受了,毕竟他来美访问,就是要与大家进行亲切交流。

临去美国国务院前,温伯格提醒他:“小心那帮家伙,他们要比我们更难对付!”看来,张爱萍又要遇到新的“挑战”。

6月中旬,张爱萍前往美国国务院,与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见面洽谈,整个过程还算顺利,会谈快结束时,美国副国务卿达姆突然问起张爱萍:“我们发现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制造基地有中国人,希望你们能有一个明确的表示,对此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法。”

达姆说完,还拿出一份记录会议过程的文件,让张爱萍签字,张爱萍深知自己的责任,所以对于达姆的要求,他明确拒绝:“你们说的这件事,我没听过,我无权接收这个文件。”

图|张爱萍旧照

达姆却很坚持,一再坚持让他签字,言语中甚至还带着些许“威胁”的意味,张爱萍不会为此让步,直接将文件递给达姆,再次拒绝他:

“我这次前来是出于友好的目的,结果却发生了这样不愉快的事情,实在是遗憾,告辞!”

他转身离开,只剩下面面相觑的美国官员,他们的脸上甚至表现出慌张,后来温伯格得知此事,进行协调,才解决,双方的合作协议也得到签订。

当时的报纸上如此形容张爱萍:“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这显然是添油加醋的表述。

从与老友重逢、到所谓“大闹”,张爱萍访美的举动一直深受关注,而他的经历也得到国内的领导人邓小平的关注。

图|邓小平

“不要怕,放开手干”

在各位将军中,张爱萍不仅颇有才华,而且很有个性的一个人,邓小平很了解张爱萍的性子,对他更是知人善任。

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张爱萍一心扑到导弹事业上,蘑菇云升腾而起的时候,张爱萍内心充满激动,他太了解背后的苦楚与辛劳。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辜负邓小平的信任。

图|张爱萍将军

到了80年代,邓小平再次推荐张爱萍担任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的工作,张爱萍做事有自己的风格,有一次邓小平找他谈话,问他:“听说你开会都不参加?”

“与我有关的,我都是到会的,至于农业、体育,不归我管,我又不懂。”张爱萍认真地回答。

邓小平笑着说:“都说军队中有两个人惹不起哩,爱萍,你就是一个!”

此次赴美访问,张爱萍也展现出他“不好惹”的性子,关乎祖国,他绝不让步,所以当关于“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的信息传到邓小平的耳中时,他满是疑惑。

他派人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才明白,张爱萍一如往昔,他是在维护祖国,他出色地完成此次赴美的任务,邓小平疑惑全消,内心更是夸赞起了张爱萍。

出乎邓小平意料的是,张爱萍率代表团回国后,向他递交信件,信中所说,是他应该被撤职。

邓小平当然没有同意,他不仅对张爱萍的行为提出表扬,而且鼓励他,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张爱萍,选择接受邓小平的建议。这一年,他74岁。

图|张爱萍晚年

1987年,张爱萍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同年,由于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他提出辞去职务,得到中央批准,从此退居二线,不过对于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张爱萍的关心一点都没有减少。

离休得到批准的时候,张爱萍的家人与他一起欢庆,张爱萍将在职时比喻为“出家”,离休就是“还俗”了,他说:

“当‘和尚’就得撞钟,而且还总想撞得响一点儿,如今‘还俗’,一身轻松。”

晚年的张爱萍虽然已至高龄,但身体很健康,他坚持每天散步,时常锻炼。他喜欢摄影、书法、诗词等,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时常为新四军战士拍照,这是他的爱好。

离休后,他的社交生活不多,但若是哪里有摄影展览,特别是有人邀请他去看看时,张爱萍一定非去不可,1992年,张爱萍创作的《神剑之歌》出版,这本书里收录了他的很多作品,包括摄影、书法、以及上百首诗词,是他六十多年来的积累。

图|张爱萍晚年

他与家人住在靠后什刹海的一所青砖平房小院,周围车马喧嚣,组织上考虑老将军的身体,曾请他移居,张爱萍拒绝了。

他说:“难舍提壶卖浆声。”他喜欢闹市中的宁静,在他眼里,他没有“美军飞行员的救命恩人”“大闹美国国务院”这样的标签,如今他不过是平凡且兴趣盎然的普通人!

2003年7月5日,93岁的张爱萍将军与世长辞!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