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开启成长新周期,长安汽车:转型成果持续兑现

三次创业开启成长新周期,长安汽车:转型成果持续兑现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招商证券 汪刘胜 杨献宇)

一、复盘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四个阶段,车企核心能力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1.1 复盘:由政策驱动切换为需求驱动为主,我国乘用车市场已进入成熟期

快速导入期【政策驱动】:

引入外资提升厂商制造工艺,鼓励私有化打开民用市场,乘用车开始渗透至千家万户。

早期中国汽车工业处于计划体制之下,发展模式以独立自主开发为主,技术较外资企业长期处于极为落后状态。

80年代,政府出于引入技术、培养人才的考虑,开始引入合资企业期望以市场换技术。

1983年,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成立,其后,合资企业在国内蓬勃发展,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一汽大众、长安铃木、一汽丰田等数十家合资品牌相继成立。由此,国内厂商在汽车制造水平上方真正开始起步发展。

需求市场上,1994年中国政府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正式认可了在中国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自此国内民用市场逐步打开。

1980-2000年,中国乘用车产量在车企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下快速增长,二十年复合增速达27%。

高速发展期【供需+政策】:

准入门槛放松厂商多元化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叠加政策刺激,乘用车需求增长迅猛。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关税税率大幅降低,同时民营汽车企业进入限制也逐渐放松,合资企业及国内民营企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国内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明显,叠加2009年国内购置税减征及汽车下乡政策刺激,民用汽车(尤其是低端汽车)需求量快速爬升。我们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至2010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在供需两端+政策驱动下进入高速发展期,九年复合增速达35%。

稳步发展期【需求驱动】:

居民消费升级带来新需求,自主品牌应势而为驱动 SUV 需求爆发,乘用车销量稳步增长。

09-10年国内的政策刺激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乘用车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量,201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开始趋缓。期间,我国 GDP 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居民消费水平较上一阶段再度提升,中端汽车需求增长,由此引发了 SUV 销量的爆发。2011-2016年,在需求端推动下国内乘用车市场稳步发展,五年复合增速达15%。

成熟期【供需驱动】:

人均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乘用车市场步入成熟期,同时电动车处于导入期受政策和供给驱动。

近年来,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逐步饱和,消费需求下降,乘用车销量结束了过去三十余年的持续增长阶段,2017-2021年四年复合增长率为-4%,首次出现连续三年增速下滑情景。于此同时,电动车市场尚处于导入期,2017 年电动乘用车销量在“双积分”政策推动以及技术进步助力下销量快速增长。

1.2 解码:核心要求由制造能力&品牌价值,向需求把控&电动智能能力切换

快速导入期(1980-2000年):

以计划经济下的公有需求为主,制造能力&成本把控为核心。

计划经济下的乘用车市场主要以公务用车需求为主,车企产量按计划分配,对车企的能力要求主要为技术水平及产能投放能力。同时,国内私有乘用车需求开始萌芽,但受制于消费水平,物美价廉的小微车往往成为首选。

高速发展期(2001-2010年):

消费水平提升叠加政策催化,私有需求快速发展,成本把控能力强化。

一方面,居民消费水平较上世纪普遍提高,汽车对许多家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低端汽车消费需求在政策刺激下销量大增,车企成本把控能力是关键;另一方面,富裕家庭的增多使高端汽车需求同样出现较高增长,品牌价值具备一定重要性。

稳步发展期(2011-2016年):

居民消费升级,汽车性能和舒适作用凸显,需求把控能力凸显。

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中端车型需求增加,居民对汽车性能和舒适度要求提升,对消费者需求把控的重要性凸显。例如,国内市场对大空间的偏好推动了该时期 SUV 需求的爆发,而自主品牌在前期快速抓住了这一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成熟期(2017年至今):

购车群体年轻化及女性化带动个性化需求,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带来新要求。

“家庭第二辆”车的消费需求增加,购车用户女性化及年轻化,更加侧重个性化需求,对车企需求把控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下,电动化智能化能力需求提升。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市场对车企的能力要求由制造能力&成本把控,向需求把控&电动智能能力切换。

二、第三次创业计划发布已逾三年,对应新要求公司竞争力是否实质提升?

2.1 公司准确把握数轮市场需求变迁,增长瓶颈下启动第三次创业计划

公司精准把握数轮市场需求变迁,百年变局下公司启动第三次创业计划。自1958年长安汽车走上造车之路以来,围绕“创业”二字公司精准把握中国市场需求的数轮变迁,一步步做大做强。

1)民转商: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司响应国家“军转民”号召,由军用设备兵工厂改为汽车制造厂,通过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微型车,正式进入了商用汽车行业。

该时期处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导入期,制造能力和成本把控是满足消费者物美价廉需求的核心。

公司在1991年引进日本铃木(强项为高性价比的小型汽车)的奥拓微型轿车生产技术,凭借高性价比的微型面包车快速打开市场。2000年,公司销售汽车(微车为主)18.4万辆,居微车行业第一。

2)商转乘:

2006年公司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正式进入轿车领域。该时期处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和稳步发展期,成本把控取胜前期,需求把控在后期更加凸显。高速发展期,公司借助在微型商用车的发展优势,以低端轿车产品打开私有汽车市场;稳步发展期,公司把握国内消费者对大空间和舒适度日益重视的趋势,抓住国内 SUV 市场爆发红利,陆续推出 CS 系列热销 SUV 车型,实现销量快速提升。2014年公司累计汽车销量突破 1000 万,成为了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3)创新创业:

该时期国内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用户需求把控能力更加凸显,并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的百年变局之中。2018年,公司发布第三次创业计划——“创新创业”计划,以面对需求的变迁以及进行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以“一个核心+四大转型”为发展思路,发布至今已逾三年,当前处于成果初步兑现期。

公司第三次创业计划以“创业、创新、创变、创速”为核心内涵,着力推动四大转型——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及服务向提供产品及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自2018年公司发布第三次创业计划以来已逾三年,转型成效逐渐显现,当前处于成果初步兑现期。

2.2 组织架构:推进矩阵式、扁平化管理模式,转型已具备执行保障

“组织架构改革+人才建设+员工激励”三管齐下,公司转型初步具备执行保障。公司实施并持续推进组织优化与重构,具体而言:

1)组织架构,推进“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顶层架构变革,形成矩阵式、扁平化管理模式,以用户为核心,为产品快速开发及迭代创造底层条件;

2)人才建设,公司持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支撑战略转型人才储备,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交互等关键战略转型领域,已拥有约 5000 人的工程研发团队,其中引进高级专家约 100 人;

3)员工激励:公司不断创新开展激励机制,实施高职级人员任期制聘用制、迭代项目跟投机制、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

2020年公司时隔四年再度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计划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共计1233人,激励范围广泛。

我们认为在当前以个性化、电动化、智能化需求为重的买方市场下,应需而生的矩阵式、扁平化组织架构是精准把控需求及快速迭代产品的执行保障,大力的人才引进措施是公司快速追赶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的有力措施,而大范围的人员激励制度将员工和公司利益绑定,促进人员齐心合力,共同推进目标。

2.3 动力总成:蓝鲸系列动力总成发布,混动兼具低油耗强动力特征

兼具高通用化率及高兼容率的蓝鲸动力平台发布,有力支撑新车迭代。

公司历时4年打造的蓝鲸动力平台为中国 OEM 首个动力模块化平台,包括蓝鲸发动机、蓝鲸变速器以及蓝鲸油电混驱。得益于领先的模块化顶层设计,蓝鲸 NE 动力平台全系兼容 48V、HEV、PHEV、REEV 设计,能够兼容 1.0-1.8L 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并且零部件的通用化高达 98%,极大地提升了新品的开发及迭代速率。

蓝鲸 NE 发动机动力性能强劲,混动系统已搭载多款车型。

公司蓝鲸 NE1.5T 发动机采用同级罕见的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降低发动机排气干涉,提升动力输出)、双涡管电控涡轮增压技术(降低涡轮迟滞)及智能凸轮调相系统 Smart Phaser(实现更快的调节响应速度,较传统 VVT 产品,相位响应速度提升 175%)。

较宝马 B38、奔驰 254及大众 1.5T EVO,蓝鲸 NE1.5T 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上的表现均较为出色,具备国内发动机技术第一梯队的技术水平。

截至2021年底,蓝鲸 NE 发动机累计装车销售 165.5 万台,蓝鲸 NE1.5T 已在 UNI-T、U NI-V、CS55 PLUS 蓝鲸版、锐程 CC 蓝鲸版等上成功搭载。

蓝鲸 iDD 混动系统有机融合了高性能蓝鲸发动机、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超大容量 PHEV 电池和智慧控制系统,覆盖多种混合动力技术方案,包括 48V(轻混系统)、HEV(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REEV(增程式混合动力),并可应用于 A-C 级所有车型。目前, UNI-K iDD 已成功搭载蓝鲸 iDD 混动系统上市。

2.4 电动化:纯电平台 EPA1/CHN 亮剑,“香格里拉”计划落地有力

“香格里拉”计划指导电动化转型,具体包括四项主要行动。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全新战略——“香格里拉计划”,明确发力新能源的战略目标,在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多种形态的全新纯电动车产品 21 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 12 款,实现电动车“充电 5 分钟,续航百公里”。

纯电平台 EPA/CHN 亮剑,“香格里拉”计划落地有力。

公司在电动平台化能力上的布局较其他厂商略有滞后,但随着2022年 EPA 平台的发布,公司这一短板正在快速补足。EPA 分为 EPA0/EPA1/EPA2 分别对标不同级别车型的生产平台,其中,EPA0 平台覆盖微型到小型车市场,满足用户的基本出行需求;EPA1 平台覆盖紧凑型车市场,兼顾性能、价格与体验的平衡;EPA2 平台将覆盖中型及以上级别车型市场,更注重品质、个性化体验。

目前,首款基于 EPA0 平台打造的产品 A00 级 Lumin 已于2022年 6 月份上线,首款基于 EPA1 平台打造的产品 B 级轿车深蓝 SL03 将于2022年下半年上线。CHN 为公司、华为与宁德时代三方专为 SEV 打造的全新技术平台,具备“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三大特征,实现软硬件解耦,数字定义汽车。首款基于 CHN 平台打造的产品 B 级 SUV 阿维塔 11 将于2022年下半年上线

2.5 智能化:智能产品持续发布+生态共建,“北斗天枢”计划推行稳健

“北斗天枢”计划引领智能化发展,具体包括四项主要战略。

2018年,长安宣布开启“北斗天枢”计划,明确2020年公司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实现100%联网,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同时还包括实现全车功能 OTA,使得技术专家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升级,使车内软件故障自动修复和迭代,通过 UBI 技术(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自动采集用户的驾驶行为数据,匹配出最经济的保险费用。

按计划,2020年公司实现新产品 100%联网和 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公路、堵车缓行路段、停车场泊车等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2025年,车载功能实现100%语音控制,L4级智能驾驶产品上市。

持续打造性能领先的智能产品,“北斗天枢”计划推行稳健。

智能泊车:2021年发布 APA6.0 远程智能泊车系统,支持 30m 范围内自动寻位,通过手机控制远程泊车,小车位泊车精度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智能座舱:量产 AR 导航、四屏联动、手势控制、赛道模式、智能迎送宾等十余项行业领先的智慧座舱与智能车控功能,为用户带来卓越的用车体验;

智能驾驶:L1 级驾驶辅助技术已普及应用;L2 级自动驾驶技术已实现量产;L3 级有限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体验发布;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完成示范体验运营;

智能网联: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联网系统样机, inCall 3.0(智能车载娱乐系统)与 T-box(智能车载联网系统)已实现远程控制、手机互联等 50 项功能,inCall 系列产品实现全平台车型搭载。

已掌握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盲区预警等 12 项 V2X 技术,实现 V2X 与自动驾驶的融合。合作华为、腾讯、高德、联通、科大讯飞等,共建行业生态。

公司持续推进“芯器图核云网天”智能化核心能力构建,成立前瞻技术研究院开展芯片设计、众包地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并打造长安汽车智算中心,支撑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服务。

在此基础上,召开首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与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超级数字化平台 SDA,将在 2023 年率先实现服务化中央环网架构。

长安汽车已经与全球 20 多家巨头达成了深度合作,先后成立智能化研究院、阿维塔科技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软件公司、梧桐车联,为新能源、智能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智能化推进进度: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 IACC、APA6.0 等 200 余项核心技术,实现 IACC、APA6.0、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 70 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掌握 L3 级智能驾驶辅助关键核心技术 30 余项。

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 72.4%,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100%联网。同时按照规划,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实现 L4 级智能驾驶辅助的量产。

三、内部改革落地+底层技术提升,公司产品及业绩表现是否兑现创业成果?

3.1 自主:智能化产品初步取胜市场,电动新品密集发布将开启电动化元年

公司现有产品主要覆盖 5-20 万中低端轿车及 SUV 车型,CS 系列为销量主力。

公司现有产品主要围绕“悦翔+逸动+CS 系列+欧尚系列+UNI 系列”布局,主要覆盖5-20万中低端轿车及 SUV 车型。其中,公司销量主力 CS 系列产品矩阵完备,从 CS15 至 CS95 已完整覆盖小中大型中低端 SUV 市场。

凭借高颜值+强性价比+大空间销售火热,2021年 CS 系列销量占公司自主乘用车销量比重近 50%。

新车型普遍增配智能系统,精准把握用户画像,已助力公司实现自主第一。

公司自2019年以来发布的燃油新车型主要围绕 CS 系列 PLUS 版本以及 UNIT 序列展开,产品普遍增配智能化产品,并基于用户画像进行精准定位,上市以来表现良好,其中,CS75 PLUS 最高月销达 2.5 万辆撼动哈弗 H6 销冠地位,此外,新能源新品围绕“Lumin+深蓝+阿维塔”展开,于 22 年密集发布。2022年 1-6 月长安汽车在乘用车零售销量市占率已回升至自主第二。

燃油新车型主要围绕“CS 系列 PLUS+UNI 系列”展开:

——CS75Plus:定位主流紧凑型 SUV 市场,外观内饰+智能系统+动力系统全面升级,性价比大幅提升。

CS75Plus 是长安汽车的主力车型,占销量比例约为 30%,定位为紧凑型 SUV。CS75PLUS 的主要竞品为哈弗 H6、传祺 GS4、博越等价格在 10~15 万之间的紧凑型 SUV。同竞品相比,CS75PLUS 在动力性能、智能系统与整车空间方面优势明显。

1)动力性能指标全方位领先同类竞品,CS75 PLUS 搭载蓝鲸全新 2.0T 发动机和 8AT 自动变速箱,最大功率可达 171kw,竞品在 120~150kw 之间;最大扭矩 390N*m,竞品约为 265~325N*m;最大马力 233,竞品为 169~211,相比竞品具有明显优势;

2)在智能系统方面,自动泊车与遥控泊车独树一帜,CS75PLUS 辅助功能齐全,包括前后 驻车雷达、360 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540 度影像等功能,其中自动泊车与遥控泊车功能为同类产品中独有,因此 CS75 PLUS 在智能化程度上大幅领先竞品;

3)整车空间较大,提升驾驶体验,CS75PLUS 车身长度领先竞品,宽度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品,因此在整车空间方面具有优势。

稳态月销量 1.6 万表现强势,撼动哈弗 H6 龙头地位。在紧凑型 SUV 市场领域,CS75 PLUS 自上市以来销量常年保持第二的水平,月销量中枢为 1.6 万辆,仅次于哈弗 H6。2022年上半年,CS75 PLUS 销量约为 9.28 万辆,在紧凑型 SUV 市场份额约为 4.27%。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 年 2~5 月 CS75 PLUS 销量同比下滑 36%,至 6 月已反弹至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下半年销量有望持续回升。

——CS55Plus:主打家用定位,增配智能系统。

CS55 Plus 定位为紧凑型 SUV,是长安汽车主力车型之一,主打家用定位,同类竞品较少,主要为捷达 VS5,奇瑞瑞虎 7,远景 X6 等价格在 8~12 万的紧凑型 SUV。和竞品相比,CS55 Plus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动力系统方面,最大功率达到 138kw、最大扭矩 300 N*m,发动机马力 188,最高车速 190km/h,均领先竞品;

2)整车空间方面,整车长度 4.515 米,宽度 1.865 米,高度 1.68 米,车内空间较大,在竞 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稳态月销量 1.0 万辆,仅一年月销中枢显著上移。CS55 Plus 月稳态月销约为 1.0 万辆,在紧凑型 SUV 市场中长期保持前 15 的水平,自2021年 8 月开始销量增长迅猛,2022年 1 月销量最高达到 3.03 万辆,冲击至细分市场第 3,2~5 月销量受春节及疫情影响波动较大,但 6 月已回调至 1.5 万辆,月销中枢显著上移。

——UNI 序列:主打未来科技,面向年轻客户

UNI-T 以全新的设计,强大的智能车机系统,新一代蓝鲸动力,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

UNI-T 定 位为紧凑型 SUV,主要竞品包括领克 02、马自达 CX-4、本田 XR-V 等。外观设计方面,UNI-T 由来自于 25 个国家, 超过 400 名设计师组成的长安全球设计团队操刀设计,拥有具有代表性的无边界前格栅、纯粹曲面车身、V 型扰流板,运动版采用耀夜极光运动套件,配备 20 吋熏黑哑光刀锋轮毂与撞色运动卡钳,完美展现运动化设计与年轻化撞色潮 流;

动力系统方面,搭载蓝鲸新一代 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及蓝鲸新一代 2.0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71kw,最大扭 矩 390N*m,最大马力可达 233,大幅领先同类产品,实现驾驭随心。

稳态月销约为 6400 辆,同类产品中表现较好。UNI-T 销量峰值出现于 2021 年 1 月,达 1.2 万辆,此后受芯片短缺影响,销量下降并稳定于 6000~8000 辆水平。

竞品中本田 XR-V 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稳态月销约为 1.5 万辆,UNI-T 销量表现较好,在同类产品中仅次于 XR-V,大幅领先领克 02 与马自达 CX-4。

UNI-K 采用新科技智慧美学的设计语言,无边界格栅设计与极具辨识度的飞行器印记,呈现出未来科技之美。

UNI-K 定位为中型 SUV,主要竞品包括星越 L 和摩卡等。智能系统方面,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 IMS 智能座舱交互系统,可识别车内成员的场景化需求并主动提供相应服务;

动力系统方面,蓝鲸新一代 2.0T 发动机,拥有 233 匹的 最大马力和 390N*m 的峰值扭矩的动力储备,匹配爱信 8AT 变速器和博格华纳 AWD 适时四驱系统,性能在同类产中表现较好,带来多工况下轻便灵活的加速体验;

整车空间方面,大五座布局,座椅均采用了“零重力”填充体系,且拥有后排角度调节,2890 毫米轴距带来舒适的后排空间。稳态月销 3000 辆,销量上行阻力较大。

同类产品中,星越 L 销量绝对领先,月销中枢约为 1 万辆,2022 年上半年在中型 SUV 中的市占率达到 5.05%,超过 UNI-K 约 3 个百分点。

UNI-K 月销中枢约为 3000 辆,但受芯片短缺及上市之初麋鹿测试表现欠佳事件影响,中枢上行阻力较大。

UNI-V 主打未来科技运动轿跑定位,智能交互系统功能全面,动力性能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色。UNI-V 定位为紧凑型车,主要竞品为售价在 10~15 万之间的本田思域和广汽影豹。

外观设计方面,UNI-V 主打科技感+运动感外观设计,高宽比 0.78,轮高/车高=0.47,低趴体态呈现运动观感,并且是同级产品中唯一搭载电动升降尾翼的车型;智能系统方面,采用 3+1 四联屏布局设计,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和 UNI 家族 AI 主动式服务,支持智能手势,并搭载科大讯飞最新语音交互系统;动力系统方面,搭载蓝鲸 2.0T 发动机,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发动机最大马力、最高车速等动力性能指标领先同类竞品。

上市以来销量持续攀升,稳态月销有望达到 1.5 万辆。

UNI-V 于2022年 1 月上市,在春节+疫情的双重冲击下,销量仍然持续上涨,至 6 月已达到 1.15 万辆。当前同类竞品中销量第一的本田思域月销中枢约为 1.3 万辆,UNI-V 有望超越思域,月销中枢有望冲击 1.5 万辆。

新能源车型围绕“Lumin+深蓝+阿维塔”展开,于 22 年密集发布:

——Lumin:高颜值的国民代步车,搭载纯电平台 EPA0,外观设计、安全性与车内空间在同类产品中优势明显。

Lumin 产品定位为纯电动微型车,主要竞品包括宏光 Mini EV 和奇瑞小蚂蚁。

在外观设计上,Lumin 车身采用同色设计,A 柱为黑色哑光,使车顶具有悬浮式视觉效果,并采用金属漆,质感和色泽更加出色,在颜色选择上拥有雾白、苔绿、湖蓝、鹊灰、露青、麦黄、樱粉这几种选择,契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安全性方面,全系标配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与侧面碰撞传感器,在纯电微型车市场中开创先河;

在车内空间方面,Lumin 长度为 3.27 米,宽度 1.7 米,在 同类产品中均为最高水平。当前产能爬坡阶段销量较低,预计稳态销量可达 1 万辆。Lumin 于 2022 年 5 月上市,对应月销量 170 辆,6 月销量为 1707 辆,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销量远低于同类竞品。

当前 Mini EV 在纯电微型车市场仍占据绝对优势,稳态销量超过 3 万辆,市占率稳定在 50%左右。预计产能稳定后,Lumin 稳态销量有望冲击 1 万辆。

——SL03:采用全电数字平台 EPA1,能耗管理强,数字化、智能化与续航能力领先竞品。

SL03 是长安深蓝旗下首款新车,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上市,定位 20 万纯电动轿车,主要竞品包括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5, 威马 E5 和 广汽 Aion S。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SL03 采用 EPA1 全电数字平台,搭载集成式自适应 IACC,配备换道辅助、智能全景影像、AEB 自动紧急刹车等,并且长安深蓝 SL03 是全球首款搭载 8 核高算力超强车机芯片 1.2.1 基线及安卓 11 操作系统的量产车型,座舱智能化能力较竞品更加出色。

在续航能力方面,SL03 CLTC 纯电续航里程(km) 为 705km,快充时间仅为 0.58 小时,在竞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纯电轿车市场 Model 3 销量绝对领先,预计未来 SL03 稳态销量有望达到 1.2 万辆。Model 3 稳态销量约为 2.3 万辆,在纯电轿车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在 16%左右,在同类竞品中绝对领先,P5、E5、Aion S 稳态销量分别为 3600,2000,5000。依托出色的数字化智能化配置、超高的续航里程以及极高的性价比优势,预计 SL03 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稳态销量有望冲击 1.2 万辆。

——E11:搭载华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宁德最新电动化技术,快充速度及智能系统行业领先。

阿维塔 11 定 位 30 万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预计 2022 年 9 月上市,主要竞品为特斯拉 Model Y 与蔚来 ES6。同竞品相比,阿维塔 11 的主要优势为:

1)在智能系统方面,阿维塔 11 全系标配 Huawei Inside 系统,拥有 3 颗半固态激光雷达、 34 个传感器和 400TOPS 的超强算力,辅助驾驶功能强大;

2)在快充速度方面,E11 快充时间仅为 0.25h,速度较竞品大幅提升;

3)整车空间较大,整车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4.88 米和 1.97 米,空间优势明显。

纯电 SUV 市场 Model Y 绝对领先,阿维塔 11 稳态销量有望达到 1 万辆。Model Y 稳态销量约为 1.9 万辆,在纯电 SUV 市场中的份额稳定在 23%左右,占据领先地位,蔚来 ES6 稳态销量约为 3000 辆。凭借强大的智能系统与快充速度,阿维塔 11 有望成为爆款,预计稳态月销量可冲击 1 万辆。

3.2 合资: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提升,多款车型导入后销量改善明显

合资主力为 15-35 万区间的中高端车型,价格中枢显著高于自主。

公司合资品牌主要为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主要 覆盖 15-35 万价格区间的中高端 SUV 和轿车车型,价格中枢显著高于自主品牌。

2021 年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汽车销量 30.47 万辆及 13.08 万辆,福睿斯、林肯冒险家及锐界为长安福特主力车型,2021 年销量均超过 3 万辆;昂克赛拉为长安马自达主力车型,2021 年销量超过 8 万辆,占长安马自达总销量超过 65%。

福特重申中国市场战略地位,近年来多款车型导入后销量回升。

2017 年以来,长安福特因车型老旧、新品投入乏力销量下滑明显,主要在于福特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错失发展良机。

2019 年,福特发布了“福特中国 2.0” 战略,提出了长安福特三年恢复到主流合资企业的目标。

福特中国 2.0 战略聚焦新品发布和产品转型,长安福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 30 款新车型,产品涵盖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其中超过 10 款为新能源车型,并加大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力度。

在新战略指引下,长安福特近年来多款新品持续导入,销量持续回升,如 2020 年的探险者、林肯航海家/飞行家/冒险家,2021 年的 EVOS,2022 年的全新蒙迪欧等。

3.3 业绩:公司营收重回高增长,自主强势崛起支撑业绩强力增长

新车型量价齐升下,第三次创业期公司营收重回高增长。

自2018年公司开启第三次创业计划以来,公司销量一改过去三年因产品更新换代慢及行业景气度下行造成的颓势,重回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公司销售汽车 230 万辆,较2019年增长 31%,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主要增量,2021年公司自主品牌销售汽车 127 万辆,较2019年增长 50%,合资品牌销售汽车 45 万辆,较2019年增长 10%。

主要为公司基于内部改革以及底层技术提升下,需求把控及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明显,近两年来“CS PLUS 系列+UNI 系列+林肯”等多款热销车型导入引领公司销量增长,且在新车 型单价中枢上移加持下,公司营收呈快速增长态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51 亿元,同比增长 24%,大幅于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6%)。

营收规模摊薄费用率,自主强势崛起带动净利润持续回升。

历史维度,公司自主品牌以小微车及中低端车型为主,以性价比取胜市场,而合资产品品牌价值及制造技术高,以中大型及中高端车型为主,具备高产品溢价。

2011-2017年公司联营及合营投资收入占公司总营业利润的平均比重为139%,意味着公司自主品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利润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合资品牌贡献。

而自2018年公司进入第三次创业期以来,产品销售量价齐升,期间费用摊薄明显,带动净利率水平触底回升。

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52亿元,同比增长6.87%。我们预计随着短期深蓝 SL03 及阿维塔等产品的发布上市,以及中长期公司内部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智能化电动化水平的迎头赶上,公司第三次创业成果有望在未来 3-5 年内持续兑现。

四、盈利预测及估值

当前,我国乘用车市场历经 4 个发展阶段已从政策驱动切换为需求驱动为主,相应的,对整车厂核心能力要求由制造能力及品牌认可向需求把控以及能源变革下的电动化智能化能力转变。

我们认为尽管传统巨头掣肘于围绕燃油车打造的庞大利益共同体,在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进度上较为迟滞,但目前电动智能技术尚未成熟,技术更迭频繁,完善的电动车供应链较为开放,传统巨头此刻的方向选择、转型速度及转型质量是应对变局屹立不倒的关键。

公司坚定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路线,实施第三次创业计划以来已逾三年,无论是在内部改革还是在底层技术上均有了长足的提升,当前正处于成果初步兑现期。

1)组织变革,推进“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改革,形成矩阵式、扁平化管理模式,为用户需求把控及快速开发迭代产品构建了执行保障;

2)动力总成:公司历时 4 年打造的蓝鲸动力总成具备高通用率及高兼容性,有力支撑新品开发及迭代,且动力性能强劲,搭载产品性价比高,其中,IDD 混动系统已成功应用在 UNI-K iDD 中上市;

3)电动化: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EPA0/EPA1+中低端电动平台 CHN 发布,平台化能力正快速追赶第一梯队;

4)智能化:公司已成功研发/合作智能泊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多项智能项目,并成功应用至多款产品,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 100%联网。

在产品和业绩表现上,公司智能化产品已初步打开市场,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电动新品也将于 22 年下半年密集发布,多项战果驱动下,营收与净利润重回快速增长态势。

1)自主:公司自 2019 年以来发布的燃油新车型主要围绕 CS 系列 PLUS 版本以及 UNIT 序列展开,产品普遍增配智能化产品,上市以来表现良好,其中,CS75 PLUS 月销量中 枢为 1.6 万辆,紧凑型 SUV 市场中仅次于哈弗 H6,此外,新能源新品围绕“Lumin+深蓝+阿维塔”展开,于 22 年密集发布;

2)合资:福特重申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近期多款车型导入后销量回升明显;

3)业绩:新车型导入带动销量增长叠加价格中枢上移,公司营收重回高增长,利润端一改过去高度依赖合资贡献现象,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支撑业绩强力增长。

我们预计随着短期深蓝 SL03 及阿维塔等高潜力新品的发布上市,以及中长期公司内部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智能化电动化水平的迎头赶上,公司第三次创业成果有望在未来 3-5 年内持续兑现。预计公司 22 年/23 年/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88.4 亿、90.1 亿和 106.9 亿。

五、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

芯片供应不足风险,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依然较为突出。

原材料涨价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9日

相关推荐

  • 补偿机制要跟上

    “补偿激励资金的来源是制约需求响应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难题。” 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手段,引导意愿、能力都很强的用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中,是下一阶段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文 | 本报…

    2022年8月7日
  • 造车新势力背后的生意经:卖积分最高收入超5亿元

    财联社7月6日讯、理想汽车-W(02015.HK)、广汽集团(02238.HK)、蔚来-SW(09866.HK)分别上涨1.73%、1.46%、1.21%、1.18%。 注:汽车股…

    2022年7月10日
  • OPPO 新机展露锋芒,提升到12+512G,附带5300mAh大电池

    今年的手机市场,新机多如牛毛,很多刚发布没有多久的新机都已经开始降价了,就连4月份发布的OPPO K10系列也迎来了首降。OPPO手机今年的销量虽然不错,但是整体是下滑的,好兄弟蓝…

    2022年6月13日
  • 企业如何在京东开店?开店后能得到哪些好处?

    企业如何在京东开店?企业在经营当中往往会陷入到瓶颈当中,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要积极去寻找全新方向才能走出困境,例如企业在实体经营当中遇到了问题就可以在线上平台当中找出全新方向。 一、企…

    2022年8月1日
  • 000004st国华

    车联网关联理由 子公司爱加密重磅推出车联网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侧重端点及数据传输防护,主要防护对象为车联网用户端移动 App (包括安卓、 iOS 、 SO 库、 SDK 、H5等应…

    2022年6月14日
  • 心脉医疗跌11.11% 国元证券在其股价“大顶”喊买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6日讯 今日,心脉医疗(688016.SH)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收158.66元,跌幅11.11%。 2021年7月5日,心脉医疗股价盘中创下…

    2022年8月4日
  • 小红书CFO离职,上市前景不明

    此前有知情人士表示,小红书计划在港股上市 文 《财经》记者 郑可书 刘以秦 编辑 刘以秦 近日,内容社区平台小红书CFO杨若离职,加入复星集团。对此,小红书回应《财经》称,杨若辞职…

    2022年9月24日
  • 近3天主力资金“最大买入”100股及“大幅卖出”这100股名单

    若不喜欢看表格,输入任何数字进入底部图片区域。 更新日期:8月5日收盘 近3日主力资金“大幅买入”最多的100股 序号 代码 名称 最新价 3日涨跌幅 主力净流入 主力净占比 1 …

    2022年8月6日
  • 大佬纷纷减持科技股:下一个十年投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好看商业,作者 周一围,编辑 安心 过去,他们选择做时间的朋友;如今,他们选择落袋为安,也许这才是当下更有效率和安全感的做法。但世界仍要前进,投资仍要继…

    2022年7月18日
  • 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中,哪些品牌被低估了?

    我觉得最被低估的造车新势力应该就是威马汽车了,倒不是因为自己是威马W6的车主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因为我开了几个月之后,对它的感受更加深刻。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威马W6的综…

    2022年7月26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