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破烂王”胡永根:56岁才开始创业,17年后成为亿万富翁

四川“破烂王”胡永根:56岁才开始创业,17年后成为亿万富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56岁的年纪,应该在干什么?

大概是准备着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可是对于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的老人而言,那是他刚开始创业的年纪。

“唉,我那都是被逼的。”

的确,要是能选择,谁会在56岁的时候,拖家带口地开始创业,奔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我那会儿能发家,就是刚好赶上了。”

面对自己如今的成就,老人并没有自傲,因为他知道,在这亿万的财富里,有许多是靠着时代的红利与运气得来的。

要是放在如今,他或许还是那个窘迫的农村老汉。

胡永根

老人叫胡永根,在56岁时靠着借来的500元走街串巷收破烂,经过17年的奋斗,身价超过10亿,他的人生堪称传奇。

这样的人生反转,难道真如老人所言,只是靠着运气与时代机遇?

要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都有着过人之处。

古往今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人,不在少数,而手握烂牌却一朝翻身者,无一不是人杰。

让我们走进胡永根,看看50多岁的他,如何翻身成为亿万富翁。

年过半百依旧养家难

胡永根出生在四川成都新津县一个小山村里,家中一贫如洗,父母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一刻得闲,却也只能刚刚温饱。

“我一定要走出去。”在年幼的胡永根心中,困在老家这个穷苦的山村里,他的未来也是一眼能望到底的。

这样的日子,太过无望了,心怀抱负的胡永根不愿意这样过下去。

只能借着空闲时间拼命学习,希望有一天能考出去。

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他成功考入了成都空军技术学校。

虽然只是专科院校,但这在当时也是非常难得的。

进入学校后,胡永根没有松懈,一心扑在学业上。

18岁那年,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当工人,成为了乡邻们艳羡的对象。

“那点钱根本就没法在城里生活。”

胡永根一脸苦涩,他的工作十分体面,可是却只是面子光。

在城中无房的普通工人,要想安家哪有那么容易。

也正是这样的窘境,让胡永根心中开始升起了“不安分”的念头。

可是囊中羞涩,家中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胡永根没有办法随意折腾。

后来因为厂子的效益越来越差,胡永根只能重新回到老家务农,过上了他最不想要的生活。

“以前拼了命地跳出去,谁知道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尽管不愿意,胡永根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

这时的他已经人到中年,却还是疲于养家糊口,没精力提其他。

胡永根

但就算这样辛勤劳作,胡永根一家人也只能勉强温饱,一整年下来,全家的收入连100块都不到,过年时连两块猪皮都买不起。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深夜里,家人都已经入睡,胡永根作为一家之主,却无法安然入梦。

他独自坐在堂屋里,想着女儿都十几岁了,还每天光着脚跑来跑去,自己这个无用的父亲,却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心中很不是滋味。

“还是得创业。”

因为80年代初,国家鼓励个体经营,已经有很多,靠着做小生意发家致富。

创业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想到这里,胡永根脑海中那个念头再也压不下去了。

人挪活,树挪死。

胡永根想着就家里这情况,今后的日子再坏也差不到哪儿去了,终于下定了创业的决心。

而此时,他已经年过50了,在村里结婚早的人家,已经是做爷爷的年纪了。

“干什么好呢?”

虽然决定要创业,可是胡永根也知道,再小的买卖都是需要本钱的,现在的自己,根本拿不出什么钱,也做不了那些费钱的大生意。

为了确定创业项目,平时在家干完农活,胡永根还会经常去城里四处转转。

一方面找点临时的活计补贴家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寻找商机。

1990年,在城里转悠了近一年的时间,胡永根终于从捡破烂中发现了商机。

只要有些小本钱,从住户那里低价收取废品,自己再高价卖出去,这中间的赚头还是非常可观的。

创业的项目有了,这创业的本钱要从哪儿来呢,毕竟他家里可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既然打定主意要干这门生意,那就不妨胆子再大些。

胡永根咬牙向朋友借了500块钱,买了一辆自行车,在后座上安了两个大竹筐,开始了走街串巷收货的创业路。

进城拾荒开启创业路

“收旧书、废报纸喽……。”

一边慢慢地骑着车,胡永根还在一边吆喝,那会儿没什么宣传的手段,完全就靠他在大街小巷里,停停走走的叫喊。

遇到有要收废品的人家,就停下来称货,没有就得继续边骑边喊。

“每天这么喊,嗓子都有些遭不住。”

其实在胡永根看来,自己这样整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没比种地轻松多少,自从创业开始,他几乎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路上小心点。”

“晓得嘞。”

每天凌晨三点,胡永根就要爬起来,将前一晚整理好的废品装车。

然后从家里骑上车送到城里的收货点转卖,然后又开始一天的奔波。

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要转悠的地方太多了,他必须早点出发。

不然一天下来,也走不了几个地方,能收到多少货就更不好说了。

身上还背着债,家里好几张嘴需要吃饭,胡永根没法停下来,只能日复一日地在凌晨的星光中出门,在夜晚再伴着月色回家。

匆匆忙忙吃完晚饭,就又要分货整理,一直忙到凌晨才能睡下,不到三个小时后,他又得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这就是挣个辛苦钱。”

没有一门挣钱的生意不辛苦的,只不过有些是费神,有些就是伤身了。

因为每天要在外面待上一整天,胡永根会提前让家人准备好干粮,每天中午抽空啃上两口充充饥,让自己有力气接着干活就成。

图片源于网络

白天在外边四处转悠,胡永根最怕的就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

大夏天还好,虽然顶着烈日,人常常被晒得头晕眼花,可路上还算好走。

自行车上再挂上一大壶水,戴着顶草帽用毛巾擦擦汗,还是能挺得住,实在太热就在树下躲一躲。

遇到下雨就比较遭罪了,即使穿着雨披,胡永根也常常会被淋湿。

在雨幕中骑车也得非常小心,遇到那种看不见的积水坑,一不小心还会摔个大跟头。

竹筐里的废纸和书都会被泡水,完全没法转卖出去,一天下来全白干了。

“那会儿只能做转手,利润非常低。”

即使做了这生意快一年了,胡永根的手头上还是没什么钱,十分窘迫。

1991年,有人约胡永根到成都谈生意,地点定在了茶馆。

他出发前翻遍了整个衣兜,只找到了5毛钱,也就刚刚够付一碗茶水钱。

但是都已经约好了,不去又不行,胡永根只能壮着胆子骑上自行车赶往茶馆。

“我去趟厕所。”

眼看着服务员要掺茶了,胡永根不好意思地向客户笑了笑,快步走向了附近的厕所,躲了一会儿才若无其事地返回了座位。

“也没啥,就是舍不得那钱。”

本来就没挣到什么钱,让向来节俭的胡永根破费这5毛钱喝茶,他实在是舍不得。

那会儿家里头处处需要用钱,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分花。

即使利润再薄,日积月累之下,胡永根还积攒下了些钱。

在还清了欠债后,他放下了心中的负担,更加积极地开始奔波。

因为这半年多的辛苦,真的让他挣到了钱,比以前种地有盼头多了。

由于当时县城里做上门收废品的人很少,胡永根的生意也慢慢开始扩大。

在1991年初,他用每年5000元的租金,租下了县城桥边的三间小平房,取名为“华声商行”,开始了定点收购废品的日子。

一切清零被逼从头再来

不用每天疲于奔波,胡永根的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

看着每天回收的旧书等废品的利润越来越少,他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生意,每天调查那些回收的废品中,利润比较高的东西。

在当时,县城里的废金属都是按照4.5元一斤回收的,但是转手价却到了6块多。

这也让胡永根看到了商机,渐渐将自己回收的重心,放到了废金属上。

“收的都是些废铁、铜、铝之类的废金属。”

这些东西,主要是从居民家中回收的,多半是些没法修补的废旧铁锅、剪刀、菜刀这类厨具。

胡永根收来之后,不需要太费心思,好好分类就成。

可是,铝、铜之类的,基本都来自居民家中老化的电线、电表等,这些是需要费大功夫进行处理的。

胡永根每天都要不停地用手,将包裹在胶皮里边的金属刨出来,这也导致他的手完全被染上了颜色,衣服也满是污垢,洗都洗不干净。

“钱嘛,总是能积少成多的。”

这些家庭小物件里的废金属并不多,要取出来也十分麻烦,可是胡永根却没有嫌弃。

毕竟每个月能多挣几块钱也是好的,而且长年累月下来,这笔钱也是挺可观的。

胡永根回收废品,都是当场验完货,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根本没什么繁琐的程序和证明之类的。

所以一旦钱货两讫,他也没法证明货的来源。

“我这真是从县电力公司收购的。”

胡永根很是头疼,他这批老化的电线就是从县电力公司收购的,但这没东西能证明啊,而且空口无凭,一时间都没法说清楚。

其实,也不怪警方疑心,他收回来的这批电线全都一截一截的,很像是人为偷盗后的“贼货”。

没什么文件证明废品来源,最后只能认栽。被罚了几千块钱,货还被收走了,完全是钱货两空,白忙活不说,还倒赔了一大笔钱。

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胡永根也没办法完全避免。

因为利益动人心,有人这样高价收废金属,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地弄“贼货”。

1992年,胡永根收到“贼货”,前后损失了近万元,被坑得几乎赔进了全部家当。

“起早贪黑的忙,结果白折腾一场。”

胡永根想着自己都56岁了,创业却全赔了,一时间有些心灰意冷。

本来想要改善家里环境的,结果两年下来,自己赔了个精光,还不知道后面要怎么办呢,干脆回村里算了。

“算了,有点事儿能做做,还能挣点儿,这总比没有的强。”

妻子耐心地开导着胡永根,想要打消丈夫回乡的念头。

毕竟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再回去也干不了什么繁重的农活,还不如继续守着这个废品回收站呢。

胡永根点了点头,他知道妻子说得没错,要真是放弃不干了,家里的日子怕是更过不下去了。

创业,十创九倒,还剩下的,也只是苦苦支撑而已。

没有家底,没有机遇,想要一夜暴富,恐怕只能是在梦里了。

胡永根见过不少成功的人,但看得更多的,还是那些一蹶不振的老板。

自己现在虽然一切清零了,但好在原来打下的基础还在。

“大不了再多出去跑跑吧。”

认清了现实,胡永根也不再沉溺于曾经的失败中,而是一边加大其他小利润废品的回收,积累资本,一边深入研究废金属的回收,希望能在高风险下,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主动出击成就亿万家产

也许是倒霉太久,上天都看不过去了。

1993年,胡永根迎来了自己创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机遇,为自己后来的发家致富,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金。

当时,县城的国有重金属回收公司,看中了胡永根的经销能力,主动约他谈合作,让他挂靠公司进行废金属回收。

胡永根

这也意味着,胡永根在往后的生意中,不需要再担心货源,也不用害怕收到“贼货”,只要找到买家,那就稳赚不赔。

而且,当时的废金属利润一路飙升,每吨的纯利润已经上升到了3000至4000元的地步。

胡永根也因背靠大树,当年收入达到了数十万。

不久后,胡永根所挂靠的公司开放了私人承包政策,国家也出台了个人经营废旧金属回收的条件。

有钱又遇到好政策,他的生意很快就一飞冲天。

在96年的时候,华声公司的营业额甚至达到了1500万元。

但是,再好的生意,时间做久了,竞争者也会越发多,市场的生存空间也会被压缩得越小,开拓新的市场,也就变得迫在眉睫。

“要是我还继续坐等机会,恐怕会被困死在里边。”

1999年,涌入当地废金属回收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整个西南地区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胡永根开始将眼光投向了省外市场。

“也不是说动就能随便动的,风险太高了。”

已经年过六十,胡永根却依然十分清醒,也很沉得住气。

他没有盲目地进行省外的市场拓展,而是让女儿先行赶往沿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与挖掘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同时他积极与全国各地废品回收行业的大经销商们开展合作,达成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人无信不立”,作为商人,最为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没有信誉度的企业,是没有人敢放心合作的。

作为第一个开拓的省外市场,胡永根对于重庆的合作伙伴十分上心。

当时双方达成了第一次合作,可到了该付款时,胡永根这边的钱一直没凑齐,等到东挪西凑准备好货款,银行也早就关门了,钱却在手里付不出去。

想着父亲平时的教导,胡永根的女儿直接开着车,亲自赶往重庆送钱,力求不能砸了自家的诚信招牌。

“这还真是第一次啊,遇到您家这样守信的人。”

深夜11点多,重庆商家守在约定地点,看着风尘仆仆赶来付钱的人,十分感动。

对于他们而言,虽然收款不急于这一两天,可是遇到这样宁可一路奔波,也要按时付款的合作伙伴,终究是让人更为放心。

凭借着这样的信誉和口碑,华声公司很快就在外省站住了脚跟,顺利地实现了省外市场的开拓。

“日子嘛,过得去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时候的胡永根已经年过七旬,身价也超过了10亿,成功跻身亿万富豪行列。

可他却还是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还曾数落过女儿在他生日当天,花150万购买奔驰车完全没必要,胡家也一直坚持他所定下的规矩。

除宴请客人以外,都不准在外吃饭,家中的剩菜剩饭也不许随意倒掉,只要菜没坏,第二天就会热了继续吃完。

这样一位坚守清贫的富豪,却花费了600多万在慈善事业上。

为了安置家乡的拆迁户,他把自己修建的30套住房以低于市场一半多的价格,直接卖给这些住户,还一直坚持资助贫困生,有超过1200名学生接受过他的帮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6个做手术的食道癌病患,就我一个人活了下来。”

在胡永根眼中,这就是他坚持慈善的回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慈善进行到底的决心。

既然自己有那个实力,那么也该回馈社会,也算是对当初自己能成功起家的感恩。

胡永根的发家史,看起来仿佛是一部爽文小说,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但其实是生活苦难逼迫下的不得已为之。

即使如今他风光无限,想必也没有人愿意,真的体会一遍他的坎坷人生。

毕竟,如果能永远长在温室,谁会愿意历经风雨?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人愿意经历,也没有人想要感谢,不是苦难成就了你,而是你成就了你自己。

参考文献:

[1].56岁拾破烂创业 17年炼成亿万富翁[J].青年文学家,2015(34):58-59.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