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从1-2月份主要数据情况来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出现明显回升,经济运行积极向好的势头在增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天,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路透社称,相关数据全面优于预期,中国经济开年“碰头彩”。
付凌晖15日介绍称,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呈现阵阵暖意。相关统计数字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
1-2月份的数据亮眼,但一些分析也关注到当前国内疫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路透社15日援引保银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的分析称,1-2月份的宏观数据非常强劲,表明政府支持性措施开始发挥效力,但受疫情散发影响,短期宏观经济前景依然充满挑战。
对此,付凌晖15日也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还是总体稳定的,经济运行保持基本平稳。付凌晖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得到控制。
而对于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付凌晖认为,因为俄罗斯、乌克兰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当中的占比较小,直接影响有限。下阶段,随着各地持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对经济运行的保障力度,外部影响能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也引发外媒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经济今年开局亮眼,多项主要指标超出预期。
CNN分析认为,今年中国预计会加大基础设施支出,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政府今年增加了广泛的财政赤字,这意味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彭博社15日称,中国国债收益率创下5个月来最大涨幅,原因是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没有降低,且数据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开局强劲。
15日,A股三大股指收盘下跌,其中沪指失守3100点,跌幅达4.95%,创两年来单日最大跌幅。香港恒生指数15日下跌5.72%,失守19000点关口。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A股这一轮下跌并不是中国经济面出现大幅下滑,或者是资本市场投资逻辑改变,更多是一些短期因素,包括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疫情冲击等。但从国内经济面来看,今年稳增长措施会陆续出台,货币政策还没有完全发力,因此杨德龙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活力未来会被激发出来,对于优质资产、优质龙头股,大家要坚定信心,耐心等待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