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姑父去世后,我们这些亲戚就在惦记到底由谁来给三姑父披麻戴孝合适?三姑家只有三个女儿,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zui愁的就是这件事!

按照农村的规矩,老人去世后都是由儿子或者侄子打幡,但是,三姑父的侄子会为他披麻戴孝吗?果然不出所料,办理三姑父的后事时,三姑父的大哥提了一个要求,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了。

我们得知三姑父去世后,马上就去了三姑家,很多亲戚都在,院子里熙熙攘攘地站满了人。

村里主事的人早就去了,他按照农村办理白公事的规矩,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种事项。

有的邻居在帮忙烧汤,有的在扯白布,总之各就各位,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

三姑和三个女儿跪在灵前悲伤地大哭,大家都劝她们节哀,但是娘四个完全沉浸在三姑父离世的无限悲痛中。

三姑父是突然查出病来的,那些日子他就隐隐约约觉得腹部疼痛,他仗着自己身体好,开始没有当回事。

但是,有一天晚上他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半夜去了医院急诊,没想到竟然得了大病,再也没有走出医院。

住院期间,三姑的大女儿从省城医院请来了专家给父亲治病,但是,无奈病情来势汹汹,三姑父已经病入膏肓了!

大女儿经常是在病房里强装欢笑,照顾父亲,安慰他好好吃饭,身体就好了。

她买来的各种美食,都是父亲以前爱吃的东西,但是病重的父亲再也没有了胃口。有时候父亲尝一口这些食物,她就会非常的欣喜。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她一走出病房,就热泪直流,她心如刀绞,眼瞅着父亲一天不如一天了啊。

临终前,三个女儿都守在三姑父的面前,他的眼角有泪,他用虚弱的声音嘱咐女儿:“我不想走啊,可是老天爷摁头了,我熬不过去了。我不在了,你们要好好照顾母亲,她一辈子不容易!”

三姑和女儿们都无法接受三姑父的猝然离世,三姑父才58岁啊,走得确实太早了,但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在这条不归路上,是没有年龄之分的。

大家都在惋惜地谈论着三姑父没能享几天福就走了 。三姑父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建筑把头 ,在农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

三姑父刚开始就是一个泥瓦工,他的刷墙技术非常好,打墙盖屋的人家都愿意找他干活。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他天天骑着个破自行车,自行车后座上绑着泥墙的工具去邻村干活,穿得也是破破烂烂的。

那时候他家里是真穷,三个女儿都上学,花钱不少。

很多邻居都笑话三姑家拿钱供女儿读书,他们觉得不如让孩子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挣钱更合算。

但是,三姑和三姑父省吃俭用砸锅卖铁,在支持女儿们上学。那时候三姑家在村里是zui穷的人家。

那些年,多亏了我们这些亲戚帮助他们,到了交学费的时候,三姑父经常来我家借钱,我妈经常是他借五十块钱就给他六十,多出来的那十块钱给孩子买点东西吃的。

三姑父非常感激,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不怕穷,有三面好亲戚不算穷汉!”

我们这些亲戚经常帮三姑家,但是三姑父的大哥常常找茬欺负他,他们兄弟俩隔墙而居,中间仅仅隔着一道院墙。

大哥经常把他家的猪粪鸡粪等垃圾,故意紧挨三姑家门口沤肥,臭气熏天。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有一回三姑实在受不了,她就要求大伯哥把垃圾挪走,但是他无理霸道地说:“我又没把垃圾堆在你家门口,只是离你家近一点罢了,你管得着吗?”

三姑一听他不拉理,气得拿起铁掀就把垃圾往他家那边推,这个大伯哥也是个狠角色,他竟然一把夺过铁掀,上去就把三姑踢了一脚!

三姑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引来了很多邻居围观,其实,这个大伯哥以前经常欺负三姑家,就是因为三姑家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仗着自己拳大胳膊粗,家里又有俩儿子。

他路过三姑家的菜园时,总得顺手摘几根黄瓜,拔几颗葱,就像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样方便。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以前三姑一直ren气吞声,这次她豁出去了,她边哭边对邻居们数落大伯哥平时是怎么欺负人的。

三姑父正好干活回来了,他拾起铁掀上去就要和他大哥拼了。

好多邻居都拉住三姑父,他大哥败下阵来,只好骂骂咧咧地走了。

人穷受人欺,三姑父意识到了不能只是天天出去埋头刷墙干活了,要想改变贫穷的现状,除了有技术,还得有谱气!

三姑父头脑活络,他召集了几十个人,成立了建筑队,在各个村里干活。

他们开始小打小闹揽个打墙盖屋的活儿,慢慢地,他们开始承建有规模的工程了。

三姑父当上建筑把头后,挣钱终于多了起来,他想翻盖房子,盖二层楼房,那几年村里盖楼房大行其道。

这时他大哥又开始眼红了。他百般阻挠不让三姑家盖楼,他家就是普通的房子,他见不得别人比他过得好。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三姑和三姑父哭笑不得,不花大哥的钱,也不用他出力,也挡不着他的房子,碍着他什么了呀?

三姑家开始盖楼了,施工队入住后,三姑父的大哥天天倒背着手在胡同里走来走去,说着风凉话:“盖上了高楼大厦有什么用?家里没有儿子,百年之后连个披麻戴孝的人也没有!”

三姑和三姑父直接不搭理他,任凭他胡说八道!

三姑父的大哥虽然蛮不讲理,但是,三姑父和他两个侄子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二侄子,见面之后总是聊很久。

有一回,二侄子的孩子突然发高烧生病住院,在县医院里没有查出毛病,医生建议去市医院检查。

三姑父知道了后,马上开车拉着他们去了市医院,二侄子手里的钱不宽裕,三姑父二话不说就去给交齐了住院费。

二侄子感激地说:“叔,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就是!”

二侄子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就靠种那几亩薄地供孩子们上学确实艰难,二侄子想让孩子初中毕业去打工补贴家用。

三姑父对侄子说:“咱是庄户人,咱没有别的指望,就得好好供给孩子上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以后你手里缺钱就和我说声,再难也得让孩子上学。”侄子连连点头称是。

三姑家的三个女儿就是靠读书走出了那个小村庄,一家子出了三个大学生,成为十里八乡的佳话。

大女儿性格开朗,留着一头短发,喜欢穿休闲的衣服,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就像男孩子一样。

大女儿读的是建筑学院,毕业后考了好几个建筑方面的证书,业务很棒,已经干上了项目经理,每年挣个几十万很简单。

每次回来她就开着她那辆大越野车,给父母买来好吃的好用的,大包小包往家提溜。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邻居们都说三姑父的大女儿真有出息,一点也不孬起那些有儿子的人家。

三姑父经常以大女儿为傲,他对三姑说:“咱大闺女也算是女承父业了,我是建筑把头,她是项目经理,这要是在古代,咱闺女就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啊!”

二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读书的城市,进了一个大公司工作,她很快就干上了部门主任。

三女儿考进了我们县城的事业单位上班,她工作比较轻松,每到周末就回来看三姑和三姑父。

三个闺女可是给三姑家长脸了,三姑和三姑父的日子非常幸福,孩子有出息,三姑父挣钱不少,他们家的生活真的就像艳阳天,红红火火的。

但是他大哥经常背地里笑话他没有儿子,说没儿子的人S了没有人埋,那意思就是等着看三姑父的笑话!

如今三姑父去世了,主事的人首先想到了谁给三姑父披麻戴孝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这些都是由儿子或者侄子做的。

主事的人在村里德高望重,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他为了维护三姑家的面子,他先悄悄地和三姑商量,由谁来给三姑父打幡、披麻戴孝。

我们这里有个规矩,要是侄子打幡,那么他就要分一部分家产,类似于过继。

三姑由于悲伤过度,她已经完全乱了方寸,说不出一句话。

我们这些亲戚也不好插话,我爸爸急得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但是不能多说话!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我们这里白公事亲戚是没有发言权的,毕竟外亲不管家务事。

无奈之下,主事的人只好召集了三姑父的本家,大家商量一下这件事。

这时,三姑父的大哥当仁不让了,他往前凑了凑,清了清嗓子老谋深算地说:“俺家有俩儿子,大儿子肯定不能给他叔披麻戴孝顶老盆,他得给我们送终。把二儿子过继给他叔吧!”

“但是有个条件,二儿子给他叔披麻戴孝了,他叔的家产就得分给他一半!”

一听他这样说,空气似乎凝固了起来,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做主!大家都知道三姑父一辈子挣下了不少家产,这可不是件小事!

二儿子刚想要说什么,被他爹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又把话咽回去了。

主事的人问三姑让侄子披麻戴孝给三姑父送终行吗?前提条件是给侄子一半家产。

三姑听了一愣,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爸爸,我爸爸朝她摆了摆手,那意思就是不能同意!

三姑心里有数了,她问三个女儿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大女儿略做思忖,她对母亲说:“丧事从简,我们不需要那些繁文缛节,我们也不指望谁来给我父亲披麻戴孝,我父亲一辈子做事干脆利索,他应该也不希望弄这些麻烦事!”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但是三姑不同意大女儿的建议,她说:“闺女啊,咱们住在村里,你们入乡随俗吧,你爹走了,咱就按照农村的风俗送走你爹吧,你爹活着时体体面面,咱也得体体面面地送走他!”

可是,到底由谁来披麻戴孝呢?大家一时犯了难!

大女儿已经结婚了,老公也一块儿回来帮着办理后事,但是她不打算让老公为父亲披麻戴孝,这牵扯到如何给公公婆婆解释,她不想去多费脑筋。

如果让三姑父的侄子来披麻戴孝,那么就得按照三姑父大哥的要求,送出去一半家产!

三个女儿有些意难平,如果亲人之间遇到困难,伸手相助是应该的。

但是如今父亲去世了,以披麻戴孝为条件,索要家产,这纯粹是要挟啊!

三个女儿都不同意!三姑也不同意!

后来,她们一致商量好了让大女儿来为父亲披麻戴孝。

大女儿对主事的人说:“虽然我为父亲披麻戴孝,但是,父亲的家产我不会要一分钱的, 两个妹妹放心就是。”

“父亲母亲的家产,都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省吃俭用换来的,我孝敬他们都还来不及,怎么能去分家产?”

“我们所有的家产,都是留给母亲养老的,这也是父亲所希望的。我既然能给父亲养老,就能给他送终!我虽然是女儿,但是,这些年我也像一个儿子一样孝敬父母,为这个家操劳。”

发丧那天,来了一街两巷的人,人山人海,三姑父活着时口碑很好,他给大家盖房子收钱不多,干活又好,大家都想来送他zui后一程。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还有一些人是来看个新鲜的,毕竟村里还没有过女儿披麻戴孝打幡的先例,大家一时议论纷纷。

大女儿披麻戴孝,举起了挑着白幡的木棍,主事的人拿起了老盆正要往大女儿的头上一晃,马上就要摔盆子时,突然,三姑父的二侄子挤了过来,他扑通一声跪在了三姑父的棺木前。

三姑父的大哥一看这情形,他慌了,他一步跨到儿子面前,结结巴巴地问他这是要干啥?

儿子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他着急忙慌地往后使劲拽儿子,但是儿子纹丝不动,用力挣脱了他的手。

二儿子哭着说:“我叔活着时对我太好了,他处处帮我的忙,难道我就不能为他送终吗?”

“我平时也没有孝顺叔,现在正好是我报答他的时候了,我要为他披麻戴孝顶老盆。

“我有什么资格要家产?我什么也没有付出,难道仅仅披麻戴孝就得要家产吗?我什么家产都不要,只是为了体面地送别我叔。”

这一番话,让全场哗然,三姑父的大哥气得直跺脚,他的如意算盘只能失算了!

三姑父的二侄子跪在灵前痛哭流涕,他披麻戴孝顶老盆,按照村里的风俗,送走了三姑父。

三姑很感谢这个侄子,她和女儿们商量了一下,既然侄子帮了大忙,那么她们也应该表示一下心意。

那天,三姑和三个女儿一起去了侄子家,她们买了海参等贵重的礼品,还带了钱,表示感谢。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侄子说什么都不要,他言辞恳切地说:“婶子,我叔活着时对我不薄,他去世了,我总得为他做点什么,要不我不会心安的。”

“做人得讲良心啊,我和叔之间血浓于水,这点事你们不要放在心上。三个妹妹你们放心就是,我住得离婶子很近,以后婶子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和我说一声就行!叔不在了,婶子依然是我的亲人。”

人心换人心,侄子的举动温暖了三姑和女儿们的心,她们也在尽力帮助他。

侄子的儿子学的也是建筑,大学毕业后正愁没有地方去上班。

三姑的大女儿自告奋勇地让小伙子跟着自己干。她悉心培养他,在业务方面常常指导他。

小伙子在三姑大女儿的帮助下,成长很快,在技术岗位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三姑父的侄子对她非常感激。

如今,三姑父的侄子和三姑家越走越近,三姑的女儿们回来时,他们就在一起吃饭,说说话,回忆三姑父在世时的事情 。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我想说的话:

三姑父去世时,他大哥想让自己的儿子给三姑父披麻戴孝,当然这是有代价的,需要三姑拿出一半的家产。

但是,三姑父的侄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直记得三姑父对他的好,他义无反顾不要分文报酬,为自己的叔披麻戴孝,让三姑一家人非常感激!

老人去世后,如果没有儿子,我觉得女儿可以为老人披麻戴孝,女儿也是传后人,既然能给父母养老,为什么不能送终?

如果侄子为老人打幡送终,纯粹是出于尊重习俗,没有必要和财产挂钩,平时没有付出什么,难道仅仅为了这个形式就得索要财产?主家可以适当用物质感谢侄子,但是侄子不要主动索取!

给是一种态度,是涵养,要就是心胸狭隘了!

新时代新风尚,现在提倡白事从简,农村的那些繁文缛节也在慢慢简化了。

生前床头一碗水,胜过墓前万堆灰,老人活着时,子女尽心尽力好好孝敬老人就行了,何必去在乎那些形式上的东西?


二大伯去世后,按照老理,他没有儿子,族里选亲侄子为他披麻戴孝,打幡,扛孝棒,顶牌位送往祖坟安葬。

没想到亲侄子认死理,认为孝棒,牌位不能白顶,白扛(我们这里俗习,披麻戴孝打幡,扛孝棒只能是儿子),起码二大伯的抚恤金见面分一半,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二大伯是个退役老军人,他曾经参加过朝鲜著名的松骨峰等战役,荣立过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二次,因为身负重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背着行李回到老家,后来娶妻生子。

二大伯最大的遗憾是一辈子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结果二大娘死后,他亲自打幡扛孝棒,大女儿捧骨灰,小女儿端遗像发丧。

二大娘死后,二大伯就住在小女儿家里,因为他是记录在册的退役军人,受过伤,立过功,享受国家军贴补助,每月都有一千多元的抚恤金。

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二大伯旧伤复发,突然离世,应该叫谁给他披麻戴孝,扛孝棒呢?

我们这里风俗,打幡扛孝棒的必须是儿子,而且是长子,长子不在长孙,没有长孙,才能是次子,别的儿子都不行,也就是说给老人打幡扛孝的只能是儿子。如果老人没有儿子,也可以请亲侄子打幡扛孝,但这个侄子在自己的家里只能是次子或第三子,自己的父母死后轮不着打幡扛孝,其实说白了,就是担了一个”儿子”的称号。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侄子的想法很简单,不能白忙乎一场,你想让我当”儿子”,起码要有点诚意,不能让自己跌辈。

两姐妹一商量,干脆姐姐披麻戴孝打幡,妹妹披麻戴孝扛孝棒,把二大伯埋进祖坟里。

至于女婿,连想也别想披麻戴孝打幡扛孝棒,连姓都不是一个姓,出殡的时候只能在一边拎着经筐,边走边扔纸钱,打发穷神恶鬼不要来缠着死者,一路走好。


我说说我家的事实啊!

我公公兄弟三个,老大(大伯)结婚没有孩子;老二(二伯)一个女儿,后来二婶也怀过,是子宫外孕,后来就没再有孩子,二伯给姑姐也办了独生子女证;老三,就是我公公,两个儿子。我婆婆老说匀一下就好了。

我到了老公家,老公家盖的楼房是二伯家的老房子拆了盖的。钱是公公婆婆老公兄弟俩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不够的再筹借的,我去了,兄弟俩还还了几年的钱。

不晓得公公婆婆当初怎么想的,楼房盖好后,二伯二婶住的楼房,公公婆婆还是住的老房子,我们兄弟俩结婚就也住在楼房里。

吃饭都到公婆那里,那时没有烧水壶,开水都是在公公婆婆那里烧好了拎过来用,早晨过去吃早饭再带过去。

小叔子先结的婚,他们因为不交电费二伯曾经念叨过。我来之后,婆婆谈家常说过后,我就每月交电费,那时他们那还没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我们唯一的公共的就是电费了)

我来后看到的是每到农忙季节,公公婆婆都要帮大伯二伯家落谷,插秧,收小麦收稻子,公公婆婆都会去帮他们,这期间都在我家吃饭。姑姐农忙只有插秧会回来帮个忙,别的她不会管。过年都是在我家过到他们小兄弟俩出去打工结束。

二伯家除了下地必须的铁锹,耙子累的,除草的铲子,家里基本不置办任何东西,家里很宽敞,需要的就到我家拿。

二伯家地里所有的收成全是姑姐拉走,稻草对姑姐家那是有用的,也会拉过去。打得菜籽花生基本也是姑姐拉走。妯娌是一个庄上的,她妈妈看到会到婆婆那说是非。我回去后婆婆就会念叨。

我劝婆婆:那是他家姑娘,不给姑娘给你家?你养人家老?

二伯呢是国营单位的,有退休工资,在家就会帮人家做事,也按月给工资。这些收入都给姑姐。

因为和二伯二婶住一起,感情也就不一般。

夏天看到二婶的短裤和睡裤都薄如蝉翼了,看不下去,给婆婆买也就会给二婶买。看到他们没有煤气灶,就把陪嫁的煤气罐给他们一个,买了个灶给他们按上。

二伯虽然弄的钱多,其实到他自己口袋的没有多少。所以两口子伙食也不好,常常是炒咸菜搭酒,家前屋后种点蔬菜。

我一开始在家八年才出去。

买给公婆吃的都会留一点给二伯二婶。二伯二婶人也蛮好的,对我也很好。(不能想,就这样写着,眼泪就会忍不住,好想他们)

后来我们到省城打工买房,回去就少了。二婶10年查出食道癌,姑姐带去她家,在街上的小诊所拿的药回家熬了给二婶喝。我娘家和姑姐家前后,地也靠着地。娘家地里的活儿比婆家那多,只见二婶整天在地里帮着姑姐家除草,拔菜。七八月该是多热的天气,没多久二婶受不了了回家。

小叔子那时在上海打工,回家把二婶的检查单带去上海医院看,医生就开了中药给带回来吃。小叔子两口子打工也不容易,我们就把医药费承担过来。从七月吃到过年,二婶吃着见效好转。小叔子回家过年和我们说都不容易,过完年他给钱抓药。

这里没听姑姐提过她来承担多少。

过完年三四月份,不知二伯哪里做错事,二婶很伤心,病情就加重了。到六月份时,孩子快期末考了,我打电话和二婶讲:等我,一定要等我,孩子一考完我就回去。(我和孩子他爸两地分居,一个人带孩子)

我到家,二婶抓住我的手不放,姑姐撅撅嘴说:我在家到今天,都没抓过我手。

二婶是聪明人,我们一起生活八年才去省城。我知道,不管她的孩子怎样待她,她还是放不下她的孩子,意思要我帮忙照应着。她不说出来,我也默默的抓着二婶的手,让她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二婶是在我回去后第三天半夜走的,我们拿了六千块钱给姑姐办事。(丧事总共花了一万左右)小叔子有没有拿不知道。

当时老一辈就要求我家老公捧牌位。

我们那也有风俗,谁捧牌位谁得家产。但我们就没想过要二伯二婶家的财产。二婶人很好,人都喊她傻,我知道二婶是不屑与人争,大智若愚的那种。

活着都没想着得到他们什么,这最后一程,肯定要齐心帮姑姐办好事的。就这样,姐夫不晓得我们拿了钱给姑姐办事,所以丧事办的就很圆满,姐夫想着他爸上半年的丧事,就大闹了一场。其实二婶的丧葬费二伯单位还能报销,还有人情份子钱,都是姑姐收的。

隔了一年,公公婆婆那的房子实在是破旧了,我们就给公公婆婆把房子给翻盖,小叔子两口子就想着把二伯那的房子也重新装修一下。就在这时,二伯心脏不舒服,要手术,和姑姐讲把二伯带省城来做,姑姐不同意。二伯上了手术台没下来。

这次,可能因为老二装修动了楼房,姑姐躺平,二伯从医院弄回来她就不管了。

妯娌就来找我闹事,我孩子还托给朋友,我还得赶回省城,也就没搭理她。

老公和小叔子回来,商议着忍气吞声把事儿办了。二伯的这个也算医疗事故,医院赔的钱和二伯单位报销的,还有份子钱全部给姑姐拿走了,说份子钱是她家的亲戚,以后她要还的,所以要收回去。

这次捧牌位就是小叔子了。

到第二年,大伯又查出食道癌。

大伯没有孩子,老公兄弟俩和姑姐也就是大伯的最亲的人。

我们都在外地,就商议着谁照顾大伯,大伯的家产就给谁。

姑姐在家,就想着让姑姐去照顾。哪知道,没两天,大伯就把姑姐给赶走,不要她照顾。

妯娌正好在家装修完房子还没走,就让她照顾。

妯娌就要求将来她家捧牌位,把我们两口子召回去说明。

大伯和我说,问我们要孩子的身份证不给,他就拿老二家孩子的身份证,给我家孩子存了一万块钱。让我们不要图利钱,赶快取出来。

这个钱我给公公了(因为白天是妯娌,晚上是公公,这个钱当初说好的,谁照顾给谁,既然妯娌已经得了她该得的,那我家孩子这一份就给公公了。)

我们当然没有意见,本来照顾人也很辛苦,大伯最后把所剩无几的钱每一个小的都分了点,姑姐家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两千都有的。

大伯是在13年七月走的,孩子他爸有没有给钱小叔子我办事也不想管,公公让我买的烟,我难得在家也不熟悉,是让我哥买了送来的,有没有多,有没有不够我也没过问,让我买多少就买多少。

其实从二伯到大伯,人家都说应该我家老公捧牌位。但是,就是因为有那种谁捧牌位,谁得家产的说法,都害怕啊。

所以我们虽然是老大,也就无所谓的,三位老人活着的时候,我们两口子问心无愧的。

大伯的牌位就顺理成章的给老二捧了。

去年,我家二婶十年,我回家买菜置办。

其实到现在,我提到,想到,见到我家二婶的坟,我的心都会疼,眼泪都会止不住。

姑姐和我说:也不晓得当初要是带我妈去医院好好看看,是不是会多活几年?

我劝姑姐说:你怎么做都是错的,你怎么做也都是对的。人都不在了,不要再想这些了。

我不想告诉她,小叔子第一次带片子带检查单去上海开药,医生就说好好治疗问题不大。她的妈妈,二伯二婶所有积蓄的都在她那,她不治疗,我们能说啥?

二伯住院做手术前,在医院里和他的外甥女唠姑姐,没说到姑姐一句的好。表姐大跌眼镜说:心目中的姐姐怎么是这样的啊?


外公就没有儿子,去世那天,三个女婿中,有本事的两个都借故在外地赶不回来,只有老实巴结的二女婿到了,距离100米的侄子坐在家里故意做难,等我们去请。

当时家里亲戚们就由谁披麻戴孝打幡扛孝棒的事争论不休。我看着悲痛欲绝没了主意的母亲,当时告诉亲戚们,不用劳神费心去想了,就让我母亲为外公披麻戴孝打幡扛棒。

外公有三个女儿,外婆在母亲三岁时就去世了,外公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女儿养大。

大姨长得漂亮,嫁在邻村,姨父长的小三角眼,看到有钱人眯着眼睛笑成一条缝,看到没钱的人就拿眼瞟一眼。本来大姨嫌姨父丑,不满意这桩婚事,怎奈姨父家条件好(富农),大姨和外公还是屈服于现实嫁了。

姨父也是不负众望,由当初的一个小木匠发展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买卖人。先是从北面林区倒卖木材,赚到人在中di一桶金。有钱了就开始从政。一路顺风顺水干到退休。

随着姨父事业有成,大姨在家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每天守着几亩地几间房子郁郁寡欢的度日。姨父负责往家交 ,大姨负责养孩子,其它事无权干涉。

二姨喜欢占便宜,一副装chi卖sha的样子,嫁在本村,二姨父老实憨厚,与世无争,可能是因为自己没什么本事吧,对二姨呵护有佳。对外公特别孝顺。包饺子不管多晚都要给外公送。

我母亲排行老三,带着招上门女婿的光荣使命守在外公身边。父亲长得帅气,有文化有见识,还是个工人。当时很吃香的。但只因为是个穷小子下“嫁”到外公家里。

婚后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差,随着父亲在单位风生水起,母亲在家围着锅台转种地带孩子。两个人形成陌路。只剩下一纸结婚证牵绊着。

大姨父对大姨不好但至少还往家交钱,父亲连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不回家不拿钱,把我们几个兄妹也都丢给外公和母亲来养。

在我的记忆里,外公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春、夏、秋要种17亩地。冬天就拾柴火供一家人取暖。

外公本来是想让母亲找上门女婿为他养老送终,结果却是他在替父亲负重前行。外公一生没得病,总是没日没夜在地里劳作,用他累得弯腰驼背的瘦小身体扛起了养家重担。

那一年,姐姐已经结婚了,我二十岁,弟弟还未成年,84岁的外公躺下了,变“懒”了。不起来吃饭也不管地里的庄稼。母亲本以为外公只是累了,躺几天休息一下就好了。

谁曾想躺了一周还是不起来,白天晚上总是昏昏欲睡。我和母亲带外公去市里检查,医生摇摇头告诉我们,带外公回家吧,买点好吃的。这时我们才知道一辈子连药都没吃过的外公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

我和母亲、姐姐围在外公身边,精心照顾着,问外公想吃什么?外公说想吃菠萝,农村集市上也没有卖。我和姐姐骑自行车跑了三十里路,到了镇上,买了十多个海螺回来。

那时正值端午节,我姐俩一早出发,找遍镇上所有市场才买到。买完后一刻不停地往回赶,到家快12点了,当又渴又饿的我们高兴地拿出海螺时。

外公苦笑了一下,原来我们买错了,外公说不是这个是凤梨,是水果。满头大汗的我们很是懊悔。气自己太笨,现在想想,九十年代初我都不知道有菠萝这种水果。因为我们离海近,经常管海螺叫菠萝(波螺)。

我们准备歇一下再去买,外公摇摇头不让去,说自己又不想吃了。母亲看我们累得够呛,让我们明天再去。结果这件事成了一生的遗憾。因为外公在当天晚上就安祥地离开了我们。

外公生病到离开一共就十多天,这期间,大姨父在家,父亲在离家二百里的市里。当得知外公病重时,大姨父找个借口出差躲了。母亲派表哥去找父亲,父亲让表哥先回家,说自己随后就回来。结果失言了。

外公去世时,两个女婿都没回来,只有本村老实憨厚的二姨父来了。母亲和大姨因此也抬不来头,在亲戚朋友面前颜面扫地。只知道傻坐在那里哭爹喊娘。

再来说说外公的侄子我大舅,大舅和母亲住在前后院,是乡供销社的会计。舅妈因大舅家境优越,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样子,经常为了小鸡吃菜,种地过界等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外公和母亲吵架,每次吵架都是母亲和外公妥协。

原因是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外公一直都是低人一等,舅妈经常骂外公绝户。骂我母亲的话就更过分了。这么说吧,外公和母亲受舅妈一辈子气。

当外公去世时,大舅和舅妈都在家坐等着也不来,主事忙头就商量母亲怎么办?让谁披麻戴孝打幡?母亲本来就懦弱没主见,加上失去外公等于失去依靠。加上父亲也没回来,丢人又打脸,整个人就跟傻了似的。

这时亲戚们就去大舅家,想听听大舅的意见。很快传话过来,大舅说了可以为外公披麻戴孝打幡,前提条件是:要我母亲去请(母亲和舅妈很久都不说话)大舅又说了,自己是侄子同时也是父母的长子,曾经为父母披麻戴孝打幡。

如今不能再为别人(叔叔)白打幡,要母亲象征性拿二百元钱雇他打幡。他也不要外公的家产。否则的话他们全家(大舅、舅妈、三个儿子和媳妇)都不到场。

当亲戚传话过来,母亲拍着guan木哭着说:“你们看着办吧,老爹把我扔了,我也不活了”。

亲戚和主事忙头也没了主意。这么大的事哪个人能做决定。我想想,这么多年来,大舅不仅没帮我们一家,甚至都没给过外公好脸色,舅妈更是仗着自己有三个儿子,数次辱骂外公绝户。

大舅这么做不知道是对母亲继承外公家产耿耿于怀,还是瞧不起父亲。全村人都同情我母亲婚姻不幸,都敬佩外公有担当,替父亲养大我们。外公去世时,村里男女老少都到场帮忙。

唯有这个侄子坐家里等着看热闹。外公在世时在他这个侄子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做事,生怕得罪他而连累我们都受欺负。结果越谨慎越助长大舅的嚣张气焰。总以一副高人一头的样子自居。

如今外公已经不在了,我们也长大了,不必再受他的牵制。没有侄子我们也照顾能发丧。于是我跟亲戚们商量,可不可以让弟弟给外公披麻戴孝打幡。

亲戚们说:“你外公姓什么?你们姓什么?不能用你们这些外姓人打幡。”

这时的二姨发话了,说可以让二姨父披麻戴孝打幡。在农村有个不成文规矩,那就是谁打幡谁得家产。我心想,关键时候别有用心的人都出来了,我不能让她得逞。难不成外公一走母亲就要被赶出家门。

好在二姨父很正直,表示自己是女婿同时也是儿子,只愿意给自己父母打幡。不愿意给岳父打幡。女婿负责拐筐摔盆。听二姨父这翻话。我很是感动,二姨父一直很善良,没有落井下石搅和。

即然亲戚强调姓什么,那么我顺势表明母亲和外公一个姓,就由我母亲披麻戴孝打幡。几个长辈又提出,女儿都嫁人了不能披麻戴孝打幡。我说你们错了,我母亲没出嫁,是父亲“嫁”过来的。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亲戚仍在小声议论着,听得出来,还是倾向于花钱雇侄子来打幡。我装作听不到,相信外公也不想看到恶侄子来。

我把决定告诉主事忙头,忙头不管那闲事,遵从就是。至于说侄子到不到场,随便他。在我们老家有句俗语“越敬越歪歪腚”用在大舅和舅妈身上恰到好处。

其实我心里清楚,大舅和舅妈那种口蜜腹剑之人面子工程不会差。果然再给外公报庙时全家都来了,来了我们毕恭毕敬的欢迎。

回答提问: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合适?

我老家风俗习惯:shou选侄子,其次是女儿,再其次是外孙,永远轮不到女婿。

用侄子前提条件是:不能继承叔、伯家产,和叔伯及堂姐妹相处融洽。但侄子也有自己的父母,给叔、伯打幡要象征性给点钱,不拣家产就要以雇侄子的名义给披麻戴孝打幡。

如果侄子不愿意,那就由女儿披麻戴孝,假如女儿不在了,就由外孙子披麻戴孝。

我个人意见: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女儿和儿子一样有继承权,同理,女儿和儿子一样可以为父母披麻戴孝打幡。自己家的事自己完成,不要麻烦别人。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女儿的家庭太多了,就由女儿为父亲披麻戴孝打幡更合适。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按丧礼规定,自古以来,逝者的法定继承人就是披麻戴孝的丧主。这是根本。反过来一样,披麻戴孝主丧的,就是逝者的法定继承人。

古代社会条件下,妇女在家随父,即嫁随夫,夫死随子,没有单独的财产权益。就是说没有单独继承权。

现实生活中,男女平等。按继承法则,父母过世,没有儿子的,女儿就是丧主,披麻戴孝。女婿和侄子都要靠后。女儿缺位的,外孙可以披麻戴孝主丧。

总之一句话,按继承法规定的顺序来操作。

农村流传的侄子主丧,传承有误。侄子的父亲与逝者是兄弟,兄弟之间有继承关系,即兄弟之间可以主丧。侄子主丧,必须过嗣,否则不行。


在我们农村老家有这样的惯例,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侄子披麻戴孝,女婿摔老盆,女儿抱骨灰盒,当然也是破大孝的。

只所以选择侄子来送终(不包括养老),是因为侄子是同祖同宗,有延续香火开枝散叶的寄托;而女儿外嫁后,生的孩子一般随父姓,虽然是直系亲属,最终不能为死者保姓留名。当然女儿娶了“倒插门”的女婿,所生子女均随母姓,这就可以安排女婿靠前侄子靠后了。

但是,“倒插门”的毕竟是少数现象,一般都是传统的嫁娶。侄子前去为长辈披麻戴孝,是处于丧礼的要求,并非为了分得家产;继承家产还是死者生前遗嘱和法律继承序列说了算,一般都有女儿来继承。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有女婿和侄子,侄子是优先于女婿的。这就是民间的习俗,与法定的继承人没有多大关系。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儿出嫁以后就是外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丈夫以后,就是婆家的人,而丈夫是外星人,岳父岳母去世以后,是作为大客来带的,尽管非常的亲近,但是他们说的是孝带。

对于侄子来说,没有出五服,而且是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伯伯、叔叔的去世,只能由侄子来披麻戴孝。这个习俗应该在大部分地方都遵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能也有的地方老人没有儿子,女儿来披麻戴孝,或者是女婿来披麻戴孝。还有的是由外孙来披麻戴孝,这种现象也是存在。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当然,对于上门女婿,也就是入赘的女婿,其实就是作为一个儿子来看待的。对于这种情况下,老人去世以后由女婿来披麻戴孝。

尤其在过去女婿上门以后,一般是要改姓,随同老人的姓,成为一家人。只是现在改性比较的麻烦,所以现在也就避免了这一点,而且不再强求,或许人们的认识提高了。

记得我们村就有一户人家,其妻子由于难产去世了,家中确实有一个女儿。这户人家的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子,全部是女儿,于是就找了近门的一个侄子披麻戴孝。这就是民间的习俗,村规民约,对于这个侄子绝不可能是法定继承人。

当然,找的这家子的父母是不同意的,可是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具有最近的血缘关系。对这种做法说出去不好听,毕竟自己养的儿子,结果给别人披麻戴孝,等于认了别人当父母了。可是还是考虑民间习俗,从大局方面选择了孩子给人家披麻戴孝。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总之,对于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如果有侄子的首先选择侄子披麻戴孝,而不是选择女儿披麻戴孝,或者女婿披麻戴孝。如果说家里没有侄子,那么就选择五服之内最近的那个侄子披麻戴孝,也不能选择女婿披麻戴孝。你们那里有这样的村规民约吗?


这个问题民法典中沒有讲,说明这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说实在的,現实生活中,除非自己家族之中有协商,外边的人是沒人去关心这个问题的。按风俗来说,老人去世,下辈儿子、儿媳、女儿都要披麻戴孝的,依据题意,我想提问者是否是想问:沒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姪子是谁应该去打幡摔盆吧?因为这个工作只需一人,儿子多的,长子来办,长子不在了,长孙代之。

沒有儿子,那么只有在次一等的最亲近的直系亲属中去找,那么当然就要选姪子了。如今问打幡是女婿好还是姪子好?岂不知女婿关系再亲近,他也只是一门客呀,不算孝子。所以即使也沒有姪子,那怕让女儿去打幡,也不会轮到女婿出头。所以这个问题不用争论。

眼下风俗,讲究后继有人为好。一般沒儿子的老人(甚至沒儿女),家族之中会提前指定一位姪子为其继承人。现在倒有:是姪子打幡好还是女儿打幡好的问题,这往往是财产继承问题惹的麻烦,一般情况下,谁打幡谁操办后事,老人遗产归谁。这都是他们家庭内部商量,外边沒人多管闲事的。


我认为,没有儿子的老人如果去世了,打幡,摔盆的事应该是侄子来代替,充当儿子的角色,来完成对老人的送终入土为安。侄子不多,可以找叔伯侄子,如果没有,堂叔伯侄子,反正打幡摔盆抱罐都是自己同宗同族人的事。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题主问的问题,侄子和女婿披麻戴孝的事情,左右不了事情的结局。因为,老人死了,侄子必须披麻戴孝守灵送殡。女婿不扎麻绳,也是要戴孝的。以前,家里的孩子多,条件差,房子少。有的亲兄弟之间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儿子多的家庭会早早过继个侄子给他养老送终,老人为孩子娶妻生子。侄子不改口叫叔叔伯父为爸爸,娶过来的媳妇必须称呼老人为爸妈。农村的家庭里,有的男人称呼叔婶,或者大伯大妈,他的媳妇却称呼爹和娘。就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现在,家庭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后,也没有人去乐意打幡抱罐,多承担那份责任。有女儿的也不乐意把爸妈的房屋家产给了别人。所以都是女儿顶了儿子的角色,所有儿子送葬父母的路数,都有女儿来完成。

这样丧事过完了,不容易出现乱七杂八的问题!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理是死理,事在人为。

按农村习俗凡没出五服的本家后辈都得披麻戴孝送葬。问题是谁应该顶烧纸盆,扛岁数幡。这是关键,牵扯到财产继承。

侄子虽然说披麻戴孝更合适,但是却是堂字辈。

女婿虽然是半子只戴孝不披麻,但是女儿却是老人直系亲生,因为老人没有儿子有亲生女儿顶在这里,女婿可以顺理成章披麻戴孝,并继承所有家产。

因为女婿顶门肯定披麻戴孝走在送葬队伍前面,众亲侄后辈也披麻戴孝跟在后面。

我们村去年冬去世个五十多岁男人,只有二个女儿都才出嫁,几个亲侄子跃跃欲试计划顶门发葬。关键时刻男人的老伴发话让大女婿披麻戴孝斩草顶烧纸盆扛幡。有老太婆发话几个兄弟和众侄子也不敢强夺词理,只能乖乖披麻戴孝跟在后面。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在人为,该走理必须走理,侄子必须披麻戴孝,如果逝者后辈无人也可以扛幡顶烧纸盆。如果逝者有女儿那么女婿以顶门的理由必须披麻戴孝走在前面,那众侄子们披麻戴孝跟在后面陪哭吧。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没有儿子的老人去世,女婿和侄子,谁给去世老人披麻戴孝更合适?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 谭乔携三岁女儿外出游玩!近照呆萌可爱,小21岁三婚妻子疑似跟随

    近段时间的“红绿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相信很多网友都希望能够得到谭乔的观点,不过他好似顾不上这些事情,目前正在携三岁女儿外出玩耍,沉浸于亲子乐当中,又怎么会顾及这些事情呢? 8月2…

    2022年8月23日
  • 老人中奖千万后自杀 真相简直不忍直视(现场)

    多少家庭败在了“钱”上面中奖千万,这份幸运是无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没想到短短一年,却把自己逼上了绝路。父母的资产该怎么分配,这应该父母自己做主,父母如果愿意分,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

    2022年6月3日
  • 温软的摇篮

    如果说妈妈的怀抱就是孩子最温暖的摇篮,而我儿时的摇篮却是琴姑的后背。 记得我考上大学那年,妈妈高兴地摆宴招待前来祝贺的邻里邻居亲朋好友。我一时高兴,也贪了几杯酒。晕晕乎乎地走到屋后…

    2022年4月28日
  • 写给妈妈的话

    我的妈妈,过两天就是您的生日了,但是疫情,估计没办法回家陪您,写下一篇文章,把不方便当面对您说的话,用文章的方式记录吧. 小时候,我上学,你做饭,因为学校离家远,你每天早上煮好饭,…

    2022年4月22日
  • 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心疼父亲创业艰辛,相信爱情在前方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宗庆后与女儿宗馥莉 宗庆后是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是享誉海内外的民族企业家。2022年,宗庆后以500亿人民币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38…

    2022年8月6日
  • 离婚3年,再看马伊琍的境遇,才明白马伊琍错付了

    2019年,马伊琍和文章官宣离婚,听到这个消息后,外界一点也不意外。 当初在文章出轨时,很多人就预料到了今天的结局。 为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虽然马伊琍原谅了出轨的文章。 但在文章出轨…

    2022年5月15日
  • 高秀敏去世17年,承诺要帮她养女儿李萱的赵本山,如今做到了吗?

    高秀敏去世时,灵堂上众人神色肃然。 无论是何庆魁,还是范伟甚至连已经翻脸的赵本山都是眼带泪痕,哭得不能自己。 可有一个人,在这种悲伤的环境下却显得格格不入。 她就是在灵堂全程未掉一…

    2022年8月25日
  • 彻底看清一个人的瞬间

    孟汉卿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难以揣真伪。 有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真假难辨; 有些人一秒天使、一秒恶魔,难以看穿。 因为辨不清谁好谁坏、孰真孰假,…

    2022年5月10日
  • 于海丹:嫁给李雪健39年,在他背后默默流泪,幸好儿子让她欣慰

    前言 李雪健是深受观众们喜爱的老戏骨,现年68岁的他塑造了无数的经典人物, 从《渴望》里宽厚朴实的邻家大哥宋大成,到令人敬佩的《焦裕禄》,再到《水浒传》里的大哥宋江等等, 他的演技…

    2022年6月27日
  • 窦唯:愧对王菲和高原的爱,离婚后给两个女儿准备的嫁妆让人泪目

    窦唯这个人,在年轻歌迷的心中可能只是一个中年发福的邋遢大叔,或者只是王菲的前夫、窦靖童的爸爸。 但是对于七零八零年代的朋友来说,窦唯的意义就远不止是偶像这么简单了,他在人们心中是上…

    2022年5月13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