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为中国大厂搬砖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美国为中国大厂搬砖是什么样的体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设立的办公室,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想要去这些公司工作

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有人分享在美国大厂,比如Facebook、Amazon,工作的体验,你有好奇过在在中国公司的美国办公室工作又是怎样的感受吗?美国大厂和中国大厂在工作方式上有怎样的不同呢?

一位曾经就职于美国大厂,而现在就职于字节跳动的华裔软件工程师 Lucas Ou Yang 在 Business Insider 上分享了一些他的所见所想。

他在过去的七年里一直在包括硅谷大厂里作为软件工程师辗转,比如 Snapchat,Instagram,Facebook,期间他一直专注在搭建线上市场和feed。他曾参与了Instagram Stories 2016 年的软件发布,还有 Snapchat Content Feed 的软件发布。

2021 年早些时候,TikTok 聘请他带领工程师们搭建线上市场以把内容创作者们和品牌连接起来。于是他便作为一名技术经理加入了字节跳动。

之后他发现,在美国的科技公司工作和在中国的科技公司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名在硅谷工作多年的美国二代华裔,他能够理解两方的文化,因此也更加能够注意到两种公司各个细节上的不同。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切身体会吧。(以下内容以 Lucas Ou Yang 第一人称叙述)


1.

会议规模好大

在字节,大多数的会议规模都很大,通常会有超过 50 人参加,有 2-3 名演讲者。在美国公司习以为常的一对一会议或者比较小的小组讨论在这里非常罕见。

这是因为 TikTok 里的团队规模更大,有些团队有 50 – 200 名员工汇报给同一位经理。大多员工还往往要跨多个时区和 20-30 位同事沟通来完成工作。再加上公司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种播客式的会议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会议常常会跨越多个国家,所以我们会使用实时的视频翻译软件。这种方式也更适用于 Podcast 式的会议。

而且这还意味着你不需要在开会过程当中打开视频。中国同事们都不喜欢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他们更喜欢选择动画、背景或者卡通图片。


2.

产品开发更依赖于人力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很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会更加依赖于人力。西方科技公司则相反,他们强调的是一种较被动且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

比如说, TikTok 会仰仗运营团队手动将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和广告客户引入平台。公司还会支出市场营销资金来了解他们的本地市场,同时还会在每个主要市场雇佣当地的员工来支持产品的国际化。

2020 年, TikTok 创建了一个 2 亿美金的创造者基金,这是由多个运营团队领导的项目。这个项目会为美国的内容创造者提供资金,从而吸引他们进入这个蓬勃发展的平台。这种基金在当时是很新颖的,当看到它的成功之后,Instagram 和 Youtube 都快速开始效仿。

这种利用运营的能力是中国科技公司可以迅速发展并且打入新市场的关键原因,很多西方科技公司都应该借鉴一下这一点。


3.

你得熬夜

在中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比在美国还要差,大家往往都是“996”,从早上 9 点工作到晚上 9 点,一周工作6天。

虽说美国和新加坡的团队不被要求“996”,我也是在美国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工作,但实际上美国的员工不免要参加深夜的会议来和亚洲的团队合作。

这和跨国公司传统的工作模式不同。在传统模式里,美国同事会严格地在下午 5 点把进行中的工作交给中国,东欧或者印度的团队。

但是,快节奏的跨国合作意味着你需要更大的工作边界,这也是作为跨国公司员工要知道会做出的牺牲。

PS:这个采访是今年 3 月进行的,而从 4 月份起,就有越来越多的员工站出来抨击 TikTok 里包括“996”在内的“有毒企业文化”;6 月初旬,英国 TikTok 的员工更是因为“工作条件恶劣“及”与中国管理团队的文化冲突“掀起离职潮。(点击阅读相关推文)


4.

效率和结果最重要

中国公司对于流程和文件的关注会比较少。比起交付出实实在在的结果,比如代码、产品性能和发布,关于如何做事、写代码、做产品审阅或停机调查的文件往往会被排在优先级的后面。

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方式会带来更高的效率,但缺乏记录在案的制度知识也会阻碍公司长期的效率。


5.

你的团队可能可以填满足球场

我在 TikTok 看到的另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就是它的组织架构。

尽管西方公司通常会推荐一个团队只有 8-9 个人,但在这里一些经理有超过 200 个人直线汇报给他。由于这种结构,一些资历尚浅的员工都还没有和他们的直线经理面对面交谈的经历。一些员工甚至从头到尾都不会知道他们的经理到底长什么样。

字节跳动还隐藏了他们的组织架构图,因为在中国对人才的争抢很激烈。

和西方科技公司倾向于让某个工程师或者产品经理负责整体产品的一部分相反;在中国公司,员工们会倾向于全面工作。在领导层给出指示后,他们会分配新工作、新性能或者新需求。没有人会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成为专家。


6.

文化催生不同

因为和我工作的同事来自世界各地,我们的文化相似性很少,所以我们很少会闲聊。会议的开场有时会很尴尬,大家都不知道对彼此该说些什么。

同时,大家的文化参照也不同。中国同事经常会用成语来开玩笑或者表达深层次的寓意。有时在会议上,他们会把这些成语翻译成英文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词语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

亚洲文化对于等级是很严格的。这意味着和我工作过的其他硅谷公司相比,拒绝和上司开会的结果往往更严重。这也意味着经理们的任务是推动业务结果,而对直线下属的职业目标很少会给予的支持。


7.

在中国公司工作不适合每个人

如果你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或者只有不超过 5 年的工作经验,我不建议你在中国科技公司里工作。在流程、指导、标准化的绩效审评和内部文档记录上的缺乏意味着你很难学到最好的经验并从而将你的专业打磨到成熟。

但这对于已经知道如何做执行、处于职业发展后期的资深职场人来说就没那么糟糕了。

从中国公司如何设计产品到他们利用纯粹的人力来测试和吸引新用户,你可以借机学到很多做事的新方式。

如果你喜欢冒险,而且不介意深夜开会的话,中国公司会向你介绍非美国公司是如何成功开发产品并扩张至全球的。

基于这些对比,中国和美国公司,你会怎样选择呢?

本文参考: Business Insider 等媒体内容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