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量超德国!新能源汽车逆袭背后,藏着中国崛起的密码

中国汽车出口量超德国!新能源汽车逆袭背后,藏着中国崛起的密码

大家好,我是老斯基。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汽车工业可以说是近代国家崛起的“法宝”。

然而70年过去了,这个“法宝”一直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能制造袜子,制造小电器,但想把自己生产的汽车卖到全球去,可谓千难万难。

是中国没有制造汽车的技术吗?以前或许是,但现在肯定不是。

中国汽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能在自己的国内市场出货,无法跟欧美日韩车企抢占世界市场,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起步晚了,人家国外车企已经打出名气,分完蛋糕了。

德国四大车企

欧洲车企作为老牌强国,牢牢占据着中高端汽车的全球市场。

日韩则借助着7、80年代打下的基础,占据着全球中低端汽车市场的份额。

事实上不止中国是这样,全球发展中国家,从曾经强大的苏联,到如今的印度,越南等等,或许在其它产业,有跟欧美日韩竞争的实力,但在汽车产业,从没有人能突破发达国家设置下来的“天花板”。

但如今,这一面压制中国近30年的“天花板”,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被捅开了一道缝隙。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消息,2020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已经超过德国,达到了108万辆,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再往前看,2021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200万辆左右,仅次于日德,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这两个数据对比下,不但能看出中国汽车正走向世界,还能看出其迅速增长的蓬勃动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欧美日韩的重重围堵下,中国汽车是靠什么,才能冲破封锁,走向世界的呢?

一、 为何汽车如此重要?

在回答上面的问题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为啥汽车如此重要?

这几年中美科技战,美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等方面,制裁中国企业,让很多人觉得,这些产业就是中美博弈最要紧的地方。

实则不然,中美在芯片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竞争,论激烈程度的确是剑拔弩张,争锋相对。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却还称不上生死博弈。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芯片产业,还是人工智能,都太单薄了。它无法在产业链中,联系上下游,居于核心地位,带动全民经济的总体增长。

以中国为例,大家都知道芯片产业的高盈利,高附加值,但真正遇到经济困难,想要提振经济的时候,还得靠基建

这是一个很残酷,但却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基建一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工业,就全活了。包括钢筋企业,水泥企业,塑料企业,再加上找工作的农民工等等,都能在基建投资中获益。

但基建不是万能的,它是长期产业,一个城市修建一条地铁,那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设计,不可能几年修了地铁,明年就不用了,重新修一个。

而且基建产业投资大,回本的速度慢,很多时候根本就是无法回本的,只能通过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给国家“代偿”基建的投资。

所以问题就来了,在基建投入饱和,无法持续带动经济增长的时候,靠什么来替代它,中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呢?

以前中国靠的是楼市,但现在楼市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泡沫,继续以楼市带动经济发展,就难免落到跟8、90年代的日本一样,经济泡沫破裂,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局。

这个时候,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毫不客气地说,现代全球的几个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等,都是靠汽车产业发展起来的。他们国内汽车产业发达的时候,正是国民经济最繁荣的时候。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汽车产业足以像基建,楼市那样,在国民经济中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起到支柱作用。另外一方面,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又不像基建,楼市那样耗资时间长,容易产生经济泡沫。

像现在热炒的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等产业,都可以在汽车制造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它还能联系更传统的钢铁制造,配饰制造等等产业。

高中的课本上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的确如此。只不过这个支柱的门槛太高了,很多国家都无法掌握。

那么,中国为何能打破欧美日韩的垄断,掌握这种核心技能呢?

二、70年积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对国家也同样适用。

想要靠汽车产业,支撑国民经济,首先你得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对于新生代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好像工业体系这个玩意,是“娘胎”里带来的,每个国家都应该有。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如此。从全世界范围内看,200多个国家中,拥有较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绝对不超过20个,其中大部分,都是欧美发达国家。

而在这20个有较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中,有能力独自建立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的国家,就更少了。

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借助这次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走向世界,首先是因为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直白一点来说,汽车全产业链,我们早就有,只不过因为受到欧美的打压,无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已。

其次,是随时都能补位的超强动员能力。

正如前文所说,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链,无法跟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家起步早,早就在全球市场占好坑位了,其它发展中国家,就算有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也挤不进去。

汽车在众多商品中,比较特殊,它既有刚需的基础属性,也有一部分奢侈品的属性。从刚需的层面来看,人们更看重的是安全。而安全这个问题,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保守。

简单举个例子,你出门买支钢笔,今天用这个牌子的,明天用那个牌子的,很少有人对钢笔的品牌有依赖性。因为这玩意大家都差不多,而且就算不好用,也没啥太大影响。

但是,如果你出门买台汽车,人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车安全不安全。

但是大多数人,对汽车安全不安全,从科技层面是无法做出判断的,那么评价的标准,就只能是经验,即这款汽车的口碑。

欧美发达国家,人家的汽车占领市场较早,在性能稳定安全上,天生就占据优势,国产汽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优势。

其次,汽车本身还带着一部分奢侈品的属性,说白了就是人们把车开出去,经常会比较炫耀,这就促使更早立足于汽车品牌的欧美日韩车企,又获得了一个对比优势。

在这两个原因的叠加之下,一台中国生产的汽车,跟一台欧美日韩生产的汽车,如果价格相近,性能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往往会选择国外车。

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链,很难突破封锁的根源所在。

那么什么时候,能够比较轻易地突破这种封锁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市场上汽车比较缺的时候。

欧美车企跟中国车企的优势,是通过比较得来的。比较的前提是有选择。如果市场上有100个人要买汽车,但出售的汽车只有50辆,那么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过去的两年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业,全产业链受到重创,汽车生产的数量骤减,导致全球出现了短暂的供不应求现象。

这个时候,谁能更快地提供汽车,谁就能抢占市场。

而中国由于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从生产制造的角度来看,对比欧美乃至世界其它国家,有太多优势了。因此在疫情期间,中国汽车出口迅速增加。

三、不允许认输的“战争”

当然,除了我们庞大而完善的产业链,正好满足疫情期间,全球对汽车的需求,从而打开国际市场之外。这波新能源汽车的“出圈”,另外一个重点是“新能源”。

准确地说,全球这么多国家,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论资本,论技术,论实力,欧美都不比中国差,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后来居上呢?

从理论上来看,没有不打地基,就能建成的房子。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太大了,又时时处于美国的威胁之下。

因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那是事关国家生死的选择,行得上,不行也得上。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么自己是能源大国,虽然布局了新能源汽车,但并不积极,反正人家有石油。虽然进口石油,但受到的威胁相对较小,也不那么迫切。

全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但论持久支持相关产业链的力度和深度,中国绝对是独占鳌头。

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就是过去多年来烧钱补助烧出来的。

但这个问题对欧洲同样适用,仅从对进口能源依赖和烧钱的角度来看,欧盟虽然在比例上,小于中国,但是在投入资金的绝对值上,却是大于中国的。

那么为何欧盟没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呢?

这玩意说起来很复杂,但往根上说,就一点,欧盟没有取美国而代之的强烈想法。或者用哲学上的话说,资产阶级天生具有软弱性。

具体一点,过去这些年不管是欧盟,还是日本韩国,其实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想法,欧盟更是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让中高端制造业重回欧洲。

但这么做对于美国来说,等于是挖墙脚的事情。说白了,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拥有金融霸权,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产权。虽然人家汽车产业衰落了,但是生产各种高端汽车的技术,还在美国手中掌握着。

以汽车产业为例,现在谁都只打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欧洲实力很强,但强的是制造,在核心芯片的生产,以及相关技术的创新领域,美国是绝对的领头羊。

我们看到的美国汽车产业的衰落,只是人家美国资本觉得在自己国内生产汽车,成本太高了,所以把产业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了,而不是人家不会生产汽车。

鉴于这个原因,一旦有国家想要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和领先,立刻就会受到美国全方位的打压。前些年的日本,特朗普时期的欧盟,就都是美国打压的目标。

而这些国家不同于中国,被打压之后很快就服软了,根本没有坚持下去,跟美国你死我活的决心和意志,作为资本操纵的国家,他们擅长的是妥协。

而中国不同,我们早就知道,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等不同,美国是不可能像接受欧洲一样,接受中国,成为发达世界的一部分的。所有的进步和发展,都得我们自己努力去获得。

相对应的,美国想要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让中国自愿被收割,那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从侧面保护了中国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让他们有胆气,有实力去跟美国,欧盟,乃至全世界的汽车产业竞争。

四、结语

其实从用“逆袭”两个字,来形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增,是不太准确的。逆袭的前提,是以前我远远落后于你,但现在我超过你了。

而新能源汽车,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新玩意。

中国在传统汽车方面落后于西方不假,但在新能源汽车层面,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我们起点还要稍微高于他们的。

过去困扰我们的,不是经济和技术元素,而是政治因素。

说白了就是人家根本不让你发展,现在全球经济下行,供应链紧张,逼得这些国家为了自己的通胀,只能接受中国汽车入境抢占市场。

把握住这个机会,中国汽车产业,或将真正的引领世界风潮。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