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飙涨逾20倍,实验猴成为类似于芯片一样的“科技战略资源”​

价格飙涨逾20倍,实验猴成为类似于芯片一样的“科技战略资源”​

众所周知,药物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包括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等等,一款药物从研发到获批上市流程非常严格,投入也不小。

多年来,我们用过的绝大部分药,都需要动物帮我们实验。高校研究性试验动物一般为白鼠,但其实在很多实验中,还会用到实验猴。由于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恒河猴、食蟹猴被用于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

与老鼠、兔子相比,猴子最接近于人,也是用于实验最为理想的动物,某些免疫疗法,甚至只能用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相近的猴子来实验。

类似于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就需要用到猴子,这也是近来新冠爆发后对食蟹猴需求高涨的原因之一。

从需求看,临床前CRO行业高景气,新药研发节奏加快及疫情因素加大了国内外对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

从供给看,实验用猴的繁育周期较长,食蟹猴等实验用猴从繁育到能出栏用于实验,时间长达近4年。同时受技术、疫情及历史原因的限制,国内实验用食蟹猴繁育种群数量和繁育率持续下降,近5年出栏商品猴数量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实验猴存量仅有约3万只,市场上“有价无猴”的呼声越来越大。

一,CRO企业疯狂“囤猴”,实验猴价持续飙涨

6月6日,昭衍新药公告英茂生物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万只实验猴将逐渐划归至其名下。据昭衍新药此前招股书中提到,食蟹猴在2014年的单价为6567元/只,但此后食蟹猴价格持续上涨。

2018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600只,给出的预算金额为840万元,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预算金额为1.4万元。

2019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400只,而预算金额则涨到了1200万元,仅一年时间,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预算金额涨至3万元。

此前2021年,康龙化成接连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康瑞泰(湛江)生物100%股权,拿下一万余只实验猴;2020年,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收获两万余只食蟹猴。

到2022年3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40只,预算金额高达530万,单价飞涨至13.25万元。近期更是单只已经达到16万元。

过去5-10年我国实验用猴市场长期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价格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过去5年食蟹猴价格快速上涨。

据悉,像这样大量“囤猴”的CRO企业还有很多。大家疯抢,试验猴供不应求,结果就是实验猴的价格正水涨船高。以食蟹猴为例,此前单只不到7000元,目前已暴涨至16万,价格飙升逾20倍。

二,国内适用的存量仅有约3万只,实验猴成为类似于芯片一样的“科技战略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各大猴场和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广西以及四川等地。而一只猴子要变为“商品”,需要两代猴的努力。按照相关规定,每只实验猴都必须有详实的遗传档案和健康档案。而对实验动物质量的严格要求,则拉长了实验猴的供应周期。

我国饲养食蟹猴的场家并不多,加之实验用猴需要保证其年龄、体重以及体内病原体等达到一定标准,食蟹猴也就比较“金贵”。跟小鼠不同,购买了实验用猴,还需要有专门的饲养环境。

首先,猴子的繁殖周期长。

一只母猴从怀上到猴宝宝出生大概需要半年,而且一次生一胎,而不是(像小白鼠)生一窝。而一只猴子从出生到长到成年至少需要 4-5年。母猴一生可以分娩8~12只小猴。在养殖基地通过3年的养殖之后,只有满足标准条例上病原微生物检测阴性这一条件的小猴及其后代才可以用于实验。也就是说,第一批子二代实验猴最快也要8年才能进入实验室,在这之后才会进入相对稳定的供应周期。

其次,各种检测需要合格。比如:病原微生物检测。而且还得是人工饲养的二代及三代或之后的猴子。

最后需要从出生开始记录遗传档案和健康档案,这整个过程大概就会淘汰掉大概 20%。比如根据实验猴的饲养管理标准:培养一只 SPF级实验猴(无特定病原体),一定要求它的父母都生活在 10万级的无菌环境中,并且这种实验猴自身也必须在 10万级-100万级的无菌环境中生活。 这种 SPF级实验猴价格也比较贵,一只一般是 3万美元- 6万美元之间,好的可达到一二十万美元。

所以,从繁殖到最后被用来做实验猴,不仅所需的时间长,流程也很繁琐,要求严格,每次能繁育的个数还很少。这就像培育专业医生是一样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不是一时间就能满足供应的。

正是如此,实验猴才成为了类似于芯片一样的“科技战略资源”。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在202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24万余只,目前除幼猴、种猴外,实际商品猴存栏约10万只,如果再除去被海外预订、包销的,年龄太小的或“更年期”猴,国内适用的存量仅有约3万只。

三,实验猴实验是新药临床前的重要步骤

候选药物在成为新药前需要进行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功效和毒性研究在内的临床前研究,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多数临床前研究都是采用一种啮齿类动物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包括狗、兔、小型猪和猴)来完成候选药物的疗效、代谢和毒理等动物体内的评价实验。

猴子是安全评价用实验动物的主力军之一。由于进化程度更高,形态和基因上与人类最为接近,科研人员可以借助它们进行传染病学研究、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生殖生理研究、口腔医学研究、老年病研究、器官移植和眼科研究、内分泌病和畸胎学研究、肿瘤学研究等问题。2001年颁布的《中国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所有新药的研发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确立与改进等,都必须得到在非人灵长类身上获得可靠结论后,才能进入临床研究。

根据中国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行业协会2021年的数据,我国实验猕猴的现有存栏量大约20多万只,其中85%为食蟹猴,15%为恒河猴。根据我国《野保法》规定,食蟹猴和恒河猴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论捕猎、繁育、交易都受到法律限制,需要拿到相关批文。当猕猴成为实验动物,还需要从科技管理部门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在取得这些资质的前提下,每一次实验猕猴交易,还需要额外办理《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审批》。

目前,我国的实验猕猴大多是人工养殖,每一只猴子都有由猴场分派的10个字符身份证号,这是他们品质优良的证明。

国际通用的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等指导原则建议,选择对药物敏感的合适的动物种属做临床前试验。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虽然ICH没有规定“必须用猴”,但大分子药物,即生物药,超过70~80%新药需用猴做临床前试验,而小分子药物,即化学合成药,则有20~30%临床前研究会用到实验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对新冠疫苗、新冠口服药的需求加大,加上创新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各药企为提前获得市场而加快研究进度,实验猴用量激增。而由于实验猴的繁殖条件、实验要求十分严格,繁殖数量远不及市场所需。

铁粉交流圈,加入请联系助理

四,哪些公司有猴?

由于疫情原因,目前食蟹猴的进口处于中断状态。如果2023年放开进口,按照现有政策要求,进口实验用猴主要用于种猴种群的补充和改善,预计实验用猴短缺问题将于2025-2026年左右迎来缓和期。

另外,疫情原因使得过去2-3年东南亚地区的实验用猴价格也保持持续上涨,考虑到运输、消杀、隔离、检测等成本,预计后续潜在的东南亚进口实验用猴到岸价格与目前国内本土实验用猴市价大致相当,并不会引起实验用猴价格的大幅波动。

相关公司方面,实验用猴已逐渐成为临床前开发业务的关键稀缺资源,对临床前CRO企业的订单承接和订单执行起关键性作用,可以关注实验用猴等动物资源充足的临床前CRO龙头企业,比如昭衍新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美迪西等。

1,睿智医药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食蟹猴、猕猴繁殖培育牌照

2,博济医药:5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实验用猴的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基本可以解决实验的需要

3,昭衍新药:公告英茂生物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万只实验猴将逐渐划归至其名下。

4,康龙化成:接连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康瑞泰(湛江)生物100%股权,拿下一万余只实验猴

5,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收获两万余只食蟹猴。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赛道、题材挖掘,海涵内部圈内实时分享动态热点,未来属于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