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要钱干什么,我吃喝不愁啊。你要钱干什么,埋你啊!我现在知道我疯狂的贪欲登峰造极,但我不知道要钱为了什么。”
16日,反腐主题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第二集《打虎拍蝇》,被控敛财超4.5亿的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面对镜头忏悔。
视频截图。
王富玉被抓前几天仍在敛财
冬天住三亚,夏天住贵阳,春秋天住深圳
今年将满70岁的王富玉落马于去年2月,彼时他已从贵州省政协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3年多。
王富玉出生于河南唐河,仕途涉及河北、海南、贵州,1998年2月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成为副省级干部,后改任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2004年12月,王富玉跨省调往贵州,出任省委副书记,2012年1月当选省政协副主席,次年当选省政协主席,2018年1月卸任。
2021年2月,王富玉被查,8月被开除党籍。通报称,此人阳奉阴违,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道德沦丧,家风败坏,直至退休后仍大肆收钱敛财。
去年11月30日,天津一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王富玉案。检方指控,他早在1995年就开始贪腐,直至2021年被查,敛财4.34亿余元。此外,2019年至2020年,离职后的王富玉还利用影响力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1735万余元。
16日播出的专题片披露,王富玉违纪违法、收钱敛财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直到他被留置前几天,还在收私营企业主所送的钱财,延续的时间很长,隐藏得也非常深。
专题片披露,王富玉在贵阳长期使用的一套豪华别墅,由关系密切的老板出资进行了高档装修,电影厅、健身房一应俱全,陈设细节无不讲究。
有意思的是,别墅客厅里满墙挂的文字,都在标榜自己心系百姓、淡泊名利。中间挂的是康熙年间一位知县的名言:“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两侧挂的是一名老板送给王富玉的一副对联:“做人好心洁如玉,为民精神富若仙”,煞费苦心地将“富玉”二字藏在对联中,对王富玉奉承吹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监督检查室副主任王衡介绍,王富玉表面上把自己包装成清正廉洁,但实际上,贪图享乐、追求奢靡生活的问题,在王富玉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他甚至想着冬天要住三亚,夏天要住贵阳,春天、秋天要住深圳,所以他安排老板在三亚、深圳、贵阳给他买房,然后再装修。
视频截图。
低保办主任搜刮贫困户
为敛财在麻将桌上让困难户打钱
一个县民政局低保办的主任,职位虽不高,却掌管着扶贫民生领域资金审批的“大权”,在一个本应帮扶救济困难群众的岗位上,她却把心思全部用在从困难群众身上赚取钱财。
她叫赵永琏,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政局低保办原主任,16日播出的专题片披露了她疯狂敛财的诸多细节。
永登县居民汪子强是受害人之一,2016年时女儿汪涛身患骨癌,先后住院17次,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积蓄花光了,还欠下了债。在其申请大病救助时,赵永琏称可以想办法报下来7万多元,但需要先给她3万5千元去打点关系。
汪子强东拼西凑借够了钱交给赵永琏。救助款最终报下来了7万3千元,赵永琏又向汪子强索要了1万元。
魏玉朝和苏继平夫妇是又一户受害人。苏继平2018年头部摔伤,做了开颅手术,医院一度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村里帮助他们申报大病救助,报下来7万多元,这本是一笔雪中送炭的救命钱。不曾想,申请是赵永琏经手审批的,她知道这家人刚领到了救助金,就主动打去电话,声称还能帮他们申请廉租房。
在赵永琏不断欺骗诱导下,夫妻俩不仅把7万多大病救助款全拿给了她,还找兄弟借了7万,总共给了她14万多元。过了一段时间“廉租房”毫无消息,魏玉朝才意识到可能受了骗。
赵永琏骗取的这些钱,正是全扔在了麻将桌上。自从染上了赌博恶习,她输多赢少,越是想翻本,就输得越多,沉溺在赌瘾中无法自拔。
不少困难户都曾接到赵永琏的电话,说需要立即转钱,好请关键人物吃饭,他们万万想不到,电话那端的赵永琏其实是坐在牌桌上。
经查实,赵永琏共从13名受害人手里,共计非法索取55万多元,2019年11月,赵永琏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
视频截图。
“靠粮吃粮”
16日播出的专题片还披露了江苏仪征基层粮站贪腐案件,2019年,江苏省仪征市纪委监委查处了一系列国有基层粮站案件,仪征15个基层粮站中有14名站长被查处,其中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问题线索是仪征市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中主动发现的,在对全市基层粮站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多家粮站的对公账户,以及一些和粮站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对公账户,都和粮站站长私人账户之间存在财务往来。循着疑点调查下去,多家粮站站长“靠粮吃粮”的问题浮出水面,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在粮食等级上做文章。
“收购的时候是按照三等粮收购的,后来化验达到二等粮标准,差价当时也没有明确说,就这么装在自己身上了。”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说。
三等粮和二等粮收购价虽然每公斤只差几分钱,但粮食量大,累积起来就不是一笔小钱。陈集粮站原站长高时林通过这一种方式,就套取了10多万元。
涉粮腐败问题,一方面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一方面变相套取国家资金,“转圈粮”是又一种典型手段。我国粮食收购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遇上粮食供大于求的年份时,市场粮价如果低于一定价格,国家就会启动政策性临时收储,俗称“托市粮”,就是用国家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目的是防止谷贱伤农。
然而,一些主要粮产地有人用“转圈粮”的方式,钻这个制度空子。仪征多家基层粮站就是如此,当“托市粮”收购启动时,将先前以较低价格收购的商品粮,通过虚假合同伪装卖出,实际暗渡陈仓,转为价格更高的“托市粮”买进,一方面能赚取差价,另一方面,“托市粮”属于国家储备粮,国家还会付给粮库配套的保管费用,一举两得。
把粮食装车转上一圈,再假借一些关系人的身份证和账号冒充农民,完善卖粮手续,商品粮就摇身一变成了“托市粮”。
专题片披露,仪征市这一系列案件,暴露出不少国有粮企内部管理混乱、监督流于形式等共性问题。“升溢粮”、“等级粮”、“转圈粮”等手段,在近年来全国查处的涉粮腐败案件中多有发现,甚至有人在“转圈”时还采用更恶劣的手段将私利最大化,例如,将质量不佳的陈粮,以次充好、以陈抵新进入粮食储备库。种种套路,既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也直接危害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