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有个同事山东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歧视苏北人,说苏北穷,落后之类的,公司里有一部分都是苏北人,也都没当一回事,左耳进右耳出的,有次去连云港出差。晚上去住酒店,也没看清楚,就嚷嚷着要请客,说在上海请不起,难道在苏北还请不起,结果我开车直接到了索菲特地下车库,到大堂后,他一个人吊儿郎当的要去大厅办理登记,当前台把价格表推给他看时。结果活生生的吓的退回来了,最低的标准间1660!有个上海本地人女同事娇滴滴的问,“你干嘛不办理了啊” 没吱声,在翻手机,说要美团去汉庭!自那以后再也没提过苏北。真事!


这里有2013年江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标红为苏南5城市: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从图中可得,苏南5个市GDP总量为:

8011.78+8070.18+4360.93+13015.70+2927.09= 36 385.68亿元

苏北8个市GDP总量为:3475.50+5038.89+3252.01+4435.82+1785.42+1706.28+2155.86+3006.91=24 856.69亿元

从GDP总量来说,苏南5个市GDP总量大于苏北8个市。苏南苏州、无锡和南京三市遥遥领先,但常州和镇江两市落后于苏北南通、徐州。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苏州、无锡、南京一路绝尘的原因是什么?

以苏州为例。下为中国2013年十大GDP城市排行榜,苏州仅次于北上广深和天津,排名第六。这个城市,深藏功与名。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苏州是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仅次于上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70家落户苏州。

下为部分落户苏州外资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绝对数量: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根据2008年数据,苏州市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6: 62.0 :36.4。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

类似的昆山也可作为佐证,下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名录。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4.苏州=上海的延伸。

从地理上说,苏州紧邻上海,市区直线距离80公里。对面积狭小的上海来说,毫无疑问,扩张领土首先想到的就是苏州。

而且,我们应该把昆山也看成上海的一部分。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5.上海为什么成为上海?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是亚太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上海?

用一句话回答,那就是地理位置。

如果让你做一道数学题:将货物寄存到日本、韩国、上海、北京、台湾、香港几个城市中的一个,使其到各个城市中转距离最小,运费最低,应选哪一个?

毫无疑问是上海。上海对于西太平洋的区位就相当于武汉对于中国城市的区位优势:地理中心。

注意看图,上海远东中心,中心中的中心有木有!!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上海的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不仅距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是等距离。而且上海还有新加坡所没有的优势,就是有二条大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贯通北京杭州和上海重庆。还有铁路、公路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方。

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

地理中心,物流中心,这是上海之所以繁荣的最大原因。

6.回到题目,苏南为什么成为苏南?

马太效应,近上海者昌。通俗说就是,跟着大哥混,有肉吃。

———UpDate———————————

PS:个人认为若 @布丁Papa 用历史分析当前的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是方向性的偏离。原因在于,苏州无锡当前的经济主力是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制造业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跟苏州无锡农业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基本无任何承接关系。

而苏南大哥上海的区位优势是西方航海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之后才得以体现。在农业社会中国,上海无明显区位优势;直到西方海洋文明、商贸文明浸入之后,上海才强势崛起,成为东方巴黎。

苏南城市发展最根本原因在于,上海作为区域地理中心,承接世界的产业转移,顺便带动周边城市融入全球制造金融体系,城市因此发迹。

匿名用户

这个答案有点偏题,主要的第一部分,旨在说明苏北和苏南到底指什么,第二部分,才是在讲对两地经济的差距的几点看法。

一、何为苏南?何为苏北?

@布丁Papa 提到,苏北苏南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虽然占多数的意见认为长江以北即是苏北,长江以南即是江南,江南江北遂与苏南苏北同义,但是始终有股潜流抗拒这种普遍的标准,且举三例:

  • 近年来江苏省政府提倡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划分,苏南包括宁苏锡常镇,苏中包括通扬泰,苏北包括徐连宿淮盐。

  • 其实中日战争及和谐战争时期,我朝江北行政区划就贯彻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区分设的思路,以1945年苏皖边区政府为例,八个专区里,苏中有二,苏北有二,淮南有二,淮北有二。因为津浦路以西、今皖省之一部也归属淮南淮北,所以此中实大致以长江以北的江苏地界为三部,扬州以南为苏中,扬州以北淮河以南为苏北,淮河以北为淮北。

  • 以1914年北洋政府道官制法令为例,全属江北的仅有淮扬、徐海两道,今南通泰州划入苏常道,今海门划入沪海道,故其视江苏地界为三块:通泰及江南为苏南,扬州以北抵淮河为苏北,徐连为淮北。

  • 因此苏南苏北之分以外,另外存在:1)苏南、苏中、苏北;2)苏南、苏中、苏北、淮北;3)苏南、苏北、淮北;甚至4)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多种划分。

    拿通扬来说,北洋视之为苏南,我朝筚路蓝缕之时视之为苏中,登极建国以后视之为苏北,现今又视之为苏中,着实好笑。

    从江北的视角看,与其问「苏北是什么」,不如问「苏北不是什么」。

    首先,苏北不是江南。

    其次,苏北很少包括淮北。1953年合省之前设苏南行署与苏北行署,苏北行署辖通扬泰淮盐,不包括淮北。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苏南、苏北」横扫大江南北已成为最为流行的划分江苏地界的说法,那么明明存在其他划分方法,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同胞们提到江苏地理不说苏中不说淮北只说苏北?或许,地理并不是决定苏南苏北并立唯一的因素,不然苏南苏中苏北并立也是合乎逻辑的。

    以下就讨论何为苏北,苏南乃依托苏北概念而形成的地区,我有两个观点:

  • 与其说苏北是个确定的地方,不如说是种对特定地区的地理、文化、语言和经济同质性的信念。

  • 苏北是个在历史沿革中不时地变更其疆域的概念,也只有回到历史进程里才能考察。创造词语与赋予概念,既非一人,目的也大相径庭。

  • 诚如其他童鞋所言,江北江南分说古已有之,但是苏南和苏北如今被不少人视为一组从经济到语言到文化都有明显差异的地区,不禁发问:划分苏南苏北为什么那么重要,而又如此模糊不清?

    或者先问另一个问题:苏北的概念何时诞生?

    苏北的概念是在江苏北部相对于南部没落之后才出现的。

    并不是说之前苏北这词就未形诸文字,而是说这是苏北这词开始流行并拥有现在意义的初始。(苏北和江北的概念有时候混用,下文据具体场合更易。)

    1840年左右运河漕运为海运取代,扬州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下来,苏北运河沿岸的城镇也随着运河堵塞失去了交通和商业中心的地位,此为苏北没落之始。踏着扬州的尸体,上海成为了东南第一大都会,外国投资的新兴工业也促使苏北传统手工业破产,就像如今被榨干血的环京津贫困圈。

    1853年黄河改道不再横穿苏北入海,取而代之的是流入洪泽湖的淮河,在喜怒无常的淮河淫威下饱受洪水与饥荒的苏北平原此后就成为贫困的渊薮。

    灾荒、战乱和贫困,以及偶尔的瘟疫,驱赶着江北百姓背井离乡。他们首先聚集在县城,在那里维持不了生计的难民大部南下苏南浙北。在那里他们有时候能得到田地,比如太平军屠杀带来当地人口锐减的浙北,有时候被许可开垦废弃和贫瘠的田地,有时候成为佃农,但也有时候得不到田地,也得不到食物,衣衫褴褛的他们成群结队讨要食物甚至劫掠。江北人的大批移民,引起了江南人的警惕,因为在有些地方苏北人占到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二,本地人为了将自己与这些外乡人区分开,依照他们共同的来处,称呼他们江北人。江北人自己如何看待这个称呼呢,他们不太喜欢,他们习惯以籍贯称呼自己为淮安人或盐城人,因为这个称呼里隐含着某种下等阶层的味道。

    故而,苏北人/江北人的概念先于江北/苏北,定义概念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居为本地人的江南人。因为南下讨生活的多以难民为主,阶层属于下层,所以这个概念也带上了微弱的负面意义。

    在上海这座远东大都会,江南江北对立的现象达到极致。1885年,上海非本地人占总人口的85%;1949年,这个数字是84.5%。于是这座城市可以说是一座彻底的移民城市。情况不像在苏南,本地人对于本地有个清晰的看法,在上海,本地是模糊的,上海有三大移民团体,江南、江北和广东,江南人极力试图窃取上海人的身份,以上海文化精英自居,并以江北人为他者建立自己理想的上海图景,由此夸大了江南与江北的差异。

    在上海的劳工市场中江北人往往接受体力劳动的职业,比如19世纪30年代约72万名江北黄包车夫大部分来自盐城和阜宁,1920年的2.4万名理发师和2万名澡堂工人大部分来自扬州,部分因为上海为数不多江北实业家和青帮头目控制的行业以黄包车、澡堂、码头等为主,参见韩起澜对此的研究。所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低下以外,教育水平较低和集中居住在棚户区都加深了外人对于江北人的偏见。

    于是在上海,作为一个概念的苏北/江北终于形成,是一个江南人眼中的江北人的籍贯所在。不过正如王明珂先生在华夏边缘一书中阐释的那样,地域的中央总是确定的,边缘总是模糊不清的,但正是边缘地区决定了这块地域的形状。以南通为例,江南人和江北人这里都有些许疑惑:江南人会困惑地觉得南通也许是苏南,尽管它在长江以北,毕竟南通人给人的感觉不那么像江北人;南通名绅张謇曾经说,盐城、阜宁和淮安才是苏北,至于南通,或许他会同意南通就是南通,不是苏南,也不是苏北。问题何在?「不那么像江北人」的表述,意味深长。

    其中一个原因是,南通是江苏仅次于苏州与南京的大城市,在近代也是东南新式工业的先驱。1947年的一份上海南通同乡会的资料上,拥有高学历有13%,拥有中学学历的有79.8%,作为比较,淮安同乡会的数字分别是2.4%和9.3%。情形相似的还有扬州人,他们95%都是生意人,同样作为比较,淮安人的比例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换言之,苏北人成为与阶层交叉的概念,纵使不等于低下的阶层,也成为这样印象的受害者。也无怪乎安徽人也常常因为语言和阶层上的相似,被江南人视作苏北人,因为他们有点「像苏北人」。

    具体地说,苏北概念的建构,遵循的过程是:1)为将自己与移民区分开,而给定苏北人这概念;2)将逃荒逃灾的苏北人的贫穷和粗鲁,附加到对苏北人的刻板印象中;3)个人苏北人试图反抗这种印象中的偏见,但被权力话语限制声音;4)由眼前的苏北人得出基于想象的苏北概念,于是说苏北是客观存在的地方,不如说某地如若属于苏北,那也是由于属于该籍贯的人是苏北人。

    过程还差最后一步,苏北人自己对于苏北概念的认同。

    旧时代在上海的苏北人熟悉这样一套策略,如果被问到是不是苏北人,就回答说是江苏人,或者回答籍贯。因为江北人/苏北人在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贬义词,所以被毫不留情囊括在苏北人族群里的人,只能通过属地认同来逃避这个侮辱性的称呼。

    但是现在江苏的朋友们可以坐在一块谈论苏南苏北,虽然还会有争论,但是至少,他们不再或畏惧或厌恶苏北人这个提法,也不固执地抱持盐城人、淮安人、扬州人的属地身份了,愿意平心静气地谈谈大家的苏北。这是由于有童鞋提到过的建国以后苏北籍干部大量进入江南,也可以说是近年来苏北经济发展带来的堪与苏南媲美的自信。但是要我说概念的转变早在和谐战争时期就有了苗头,因为战乱避祸苏南上海的苏北富人和知识分子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那座城市和那片平原对他们的看法,也是因为建国以后全国各地从文化到语言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地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削弱,苏北各地变得「好像」一样了,大家都乖乖听从行政区划。

    论证说完了,还有个故事要讲:有个原籍宁波在苏北长大的上海女作家,祖母告诫她,如果别人问她籍贯就说是宁波,不然会找不到嫁的人家。但她为出生和生活过在苏北深感自豪,气愤祖母以苏北为耻的态度,于是公开宣称自己是从苏北来的姑娘,如果别人问她籍贯,她就说是苏北。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又骄傲又心酸。

    这位原籍江南的姑娘的勇敢,和原籍苏北的众人的沉默之对比,更显示出作为族群的苏北人的弱势,只能借来自强势族群者代之发声,正如挂名苏北的同乡会不少由非苏北人建立,而这种微不足道的个体抗争又总被掌握权力话语者漠视。所以苏北同胞现今终于敢站在苏北名义下,为这个名字争得它应有的荣誉,多少代表了对现在苏北同质性的共同信念,以及对其政治文化经济地位的自信,苏北自我认同终于觉醒。正如人类学家Brackette Williams所说的:

    二、苏南苏北经济落差之因

    先向大家道个歉,我老跑题,要回答经济差距的来源,这才开个头。

    其实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没必要回答,因为本题下的其他回答已经说的很充分了,基本赞同@Neon Yasushi对于苏南苏北差距的历史解释,以及 @图灵Don 对于苏南苏北现今发展差异的分析。所以我只能对经济差距最初如何开始并逐渐扩大,补充几点:

  • @西西索 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有点问题。自然灾害对苏北的影响要从长时段来考察,局限在1998年洪水之后意义不大。拿明清两代比较,明代苏北洪灾88次,江南为92次;清代苏北为82次,江南为61次。如果考虑到江南包括苏南和浙北的话,黄河改道对苏北的影响是否值得重新考量呢?此外同为洪水,在长江南北造成的损失也相距甚远,1911年、1921年和1931年令苏北成为泽国的大洪灾根本不是江南那些小水灾所能相提并论的。

  • 河运改海运对苏北一地的影响怎么高估也不为过。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扬州在二十年里迅速衰落,前面已经讲过。从此苏北从清代中叶数一数二的繁盛地,变成了和北方诸多省份没什么差别的贫瘠地方。河运的废弃也使得河道水利不再除淤修缮,也见解影响到苏北的农业和交通。

  • 苏南苏北的田地收成也差别很大。据一份来自传教士的不太可靠的资料说,苏北的100亩收成,才抵得上苏南20亩的。据一份还是来自传教士的稍微靠谱点的资料说,1920年左右苏南的水田或旱田价值都在苏北两倍到三倍,如果不幸再赶上灾荒和战乱,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这或许和苏北田地的成因有关,苏北海岸的田地长期受到潮水侵蚀,盐碱地较多,人烟稀少,晚近才得以利用。

  • 前面提到的战乱同样也是苏北落后于苏南的原因。太平军已降,苏北战乱不断,基层行政管理陷于停滞。土地抛荒,农田水利久不修缮,农民很难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只好背井离乡作难民,比如1946年内战初始,就有4.6万苏北难民逃到上海,这哪能和长期相对和平的江南相比?

  • 当然还有上海对苏北的打击和盘剥,使得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也为上海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到1949年,在上海的苏北人约有150万人,占总人口的20%。至于为什么没影响到苏南和浙北,其实影响也有的,但是江南银行家实业家资本雄厚,很快把本地失业农民吸收到新兴工业里,再加上江南自然条件优渥,佃农与地主的关系尚可,反倒可借上海的东风发展。

  • 小编精心推荐分析老师微信:(liuzilong00)


    有那么大么?小编你来过江苏么?江苏的发展平衡应该是全国第二,只不过江苏的城市最发达的不是省会,扬州,淮安,徐州都是苏北,哪个没有辉煌过,早年苏北天灾人祸,黄河泛滥,每每改朝换代都被践踏,因为苏北一马平川,到了长江边上,想过江又非常难,导致苏北的遇到战争都往南跑,人口流失严重,文化底蕴被破话,近代兵荒马乱的更是如此,又因为上海的崛起,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苏南发展比较快。又因为江苏是鱼米之乡,土地非常好,江苏有很高的耕地红线,苏南是没有耕地的,耕地红线都留在苏北,卖土地谁不会,弄几个厂来,鸡的屁就上去了。尽管如此,小编,用你的屁股想想其他省,比如湖北,湖南,四川,都是一城独大,其他城市也不用比,江苏的最差的城市,都是百强城市,放到四川都能排第二,你说江苏发展差距大,我就呵呵了。


    说一件真事。有次聊天,一同事问我宿迁房价多少,我说大概在四千到六千之间吧。那同事是安徽安庆的,他说安庆房价最贵一万多,比你们宿迁高多了,看来你们苏北真的很穷。我说,宿迁和江苏的其他市相比,确实算穷的了;但要是和其他省的地级市相比肯定算有钱的。同事不服气,上网查了一下两个市的GDP做比较,结果宿迁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安庆的全年GDP了。从此以后同事再也不说苏北穷了。


    你是哪里人?一般人都只会说到省,我是山西人或者我是安徽人。黑吉辽三省同学介绍自己时则更加简略:我是东北的。然而如果你问一个苏南人,却几乎不可能听到“我是江苏人”的回答。他们这样说:我是苏州人,我是无锡人,甚至直接说区县镇:吴江、昆山、周庄、同里……苏南的地域认同感细化到如此地步,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江苏何以被称为“大内斗省”。在内斗过程中,“苏南看不起苏北”和“苏北很穷”这两个概念流传越来越广,成了盖在全国人民脑海里的思想钢印。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内的地域鄙视链怎么如此根深蒂固?

    接下来你将看到:

    苏南、苏北本就不是一家人

    江苏省的建立完全是人为的

    苏北其实也没那么穷

    苏南赢在了“有文化”上

    苏南、苏北本就不是一家人

    要分析地图炮成因,首先得搞清楚,被炮轰的是哪里。

    苏南苏北如何界定,一直是“大内斗省”的一桩悬案。一般来说,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五市算作苏南,余下的南通、扬州、泰州、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八市为苏北。

    但这个划分并不固定,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南京镇江更像是以苏锡常为核心的苏南概念的外延。2000年左右,江淮之间的扬州、泰州和南通市则发文称自己是“苏中”,试图从“苏北歧视”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江苏省内这种层层嫌弃的状况,看起来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小批先富起来的人急着和邻居划清界限,但这种大江南北分你我的状况,起因还真不是经济。

    江苏省被长江淮河分成三个区域。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角度看,还是从方言民俗角度看,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单元。

    从气候和植被来看,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淮河以北的市县算是地理意义上的“北方”。

    从方言文化来看,以苏锡常为中心的狭义苏南是吴文化腹地,使用吴方言,上海浙江才是它们的亲兄弟;南京扬州淮安等地与安徽江淮之间的地区比较相似,它们同属淮扬文化圈,居民讲江淮官话;最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则与北方习俗接近,一些区县与河南等省共同使用中原官话。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中国自然植被分布

    三个差异明显的区域被拉进同一个省,难以和谐相处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江苏这个省并非自古就有,它只是古代划分行政区指导思想变化的产物。

    江苏省的建立完全是人为的

    大江大河自古是天险。正如南宋李涛在《六朝通鉴博议》中所说:

    “力不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

    古代但凡南北政权对峙,于东线争夺最为激烈的,就是黄河、淮河、长江三道防线。所以,现在的江苏省,历史上经常以淮河或长江为界,被分为两个政权。

    一江之隔,皇帝两个,国号相异,风气有别。南边攻击北人野蛮没文化,北边嘲笑南人柔弱怕打仗,这种地图炮,上千年前就开始了。

    分裂对峙时期没办法,大一统的时代苏南苏北总该一家亲了吧?并没有。

    元代之前,绝大多数政权都依据“山川形便”的原则划分行政区,江淮南北分属不同行政区管辖。这种划分方式的好处是充分利用天险,坏处也很明显: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唐代的淮南道和江南东道

    明清两代,现在“控江而治”的划省原则初具雏形,苏南苏北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明代以南京为中心设立南直隶,辖区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明代南直隶

    清军入关之初,行政区划沿袭明制,顺治二年把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来因为江南省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康熙六年又将其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经过康雍乾三朝的一系列细节变动之后,在乾隆年间,安徽和江苏基本以现在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但这一划分的合理性似乎始终被人质疑:直到清末民国,关于苏南苏北是分是合的争论也没有停息过。

    江苏建省完全是人为地把风俗、语言、地理、气候大相迥异的苏南、苏北强凑在一起的过程,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为什么江苏人尤其是苏南人,对本省的认同感不强,这是主要原因。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乾隆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苏北其实也没那么穷

    纵观历史,苏北并非一直很穷。两汉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徐淮地区比苏南还要兴盛。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江北五郡的人口密度是江南二郡的2.6倍,铁犁牛耕的普及度、水利设施和农作物产量也都是江北五郡占优势。

    到了南北朝时期,苏北形势开始严峻,由于地处南北政权争斗激烈的东线战场,苏北地区多次受到战争打击,人口锐减,民生凋敝。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南北对峙,淮北在两国边界

    隋唐以来苏北经济有所复苏。但是好景不长,南宋绍熙五年(1195年)黄河南迁夺淮,淮河流域在之后的七百余年间屡遭水患,虽然部分地区尚有盐业漕运支撑,还是逐渐被富庶的苏南甩在了后面。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全国水系图

    清代江南分省之所以不采用历史上的横向划分,而是竖切一刀,除了经济上“肥瘠搭配”,政治上“控江而治”,最主要的是为了保证运河水系完整,漕运通畅。

    然而随着晚晴漕运衰落甚至终止,苏北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后,苏北给人的印象,更是日益接近于“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偏向、外商投资、工商业基础等各种原因,苏南苏北之间的经济鸿沟并没有被填平,反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呈现扩大的趋势。

    当然,苏北的所谓“穷”也只是和苏南比,无论是看人均GDP还是居民可支配收入,苏北都完全没穷到到可歌可泣,要被全国可怜的地步。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2016年全国人均GDP简图

    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省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最富有的苏锡宁更是达到全国平均数的2~3倍。

    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只有连云港和宿迁,它们虽然不能和富亲戚苏锡常宁比,但还是超过了湖南、河北、黑龙江、江西、安徽、四川等二十省的人均GDP。再考虑到许多省的GDP基本只靠省会拉动,苏北最不发达的地方,放在大部分省,也能算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城市了。

    所以苏北被黑了这么多年“穷”,可能是因为江苏省确实太富了。

    苏南赢在了“有文化”上

    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不仅是因为谁和谁历史上不熟,谁比谁经济发达。苏南之所以骄傲,还因为它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江南的经济富庶,文教兴盛才有了经济基础,文化也就随着经济发达起来。仅以科举为例:明清时期全国共202名状元,苏州地区就有状元35名,比例高达17%。科举制诞生以来,苏州状元占到全国的11%。而且苏州不仅古代状元多,到现在也是出院士最多的城市。

    有明一代,以苏州为核心,包括南京在内的广义江南地区不仅商品经济发达,也形成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士人集团,二者互相促进,极大提升了江南的地位。

    文化层面上,昆曲诞生流行、吴门画派独领风骚、文玩鉴赏收藏大热,思想层面上,都市公共空间出现、士人阶层自我意识觉醒,甚至普通市民也随时准备反抗中央:明中后期,抗税运动“织佣之变”和市民反官保官起义都以苏州为中心。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昆曲《牡丹亭》

    为什么一边是书香江南,一边是凋敝苏北?这与历代士族的几次南渡有关。

    我国历史上,只要北方出现割据政权,衣冠士族就会南渡,而他们南渡的目的地,从来都是长江以南。东晋如此,南宋也是如此,前者为江南带来了以“王、谢、袁、萧”为首的高门大族,后者为发达的市民文化和文人文化添砖加瓦。

    士族能横跨长江,平民百姓就没那么容易了,为天灾人祸所逼迫的流民,被解散的军队,往往走到苏北就停下来,在此地垦荒种田,文化氛围与江南迥异。经济不发达,文化也不太行的苏北,就此处于地域鄙视链下游。

    不过,从晚清到1941年上海租界沦陷,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这两段时间里,上海取代了历史上苏南的地位,成为新一轮“南渡”的终点,也在江苏鄙视链的顶端又增加了难以逾越的一环。

    参考资料:季士家:《江南分省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卷;苏良军、黄渝祥:《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年第1期;公一兵:《江南分省考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7卷;潘路明:《清代江苏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陈漫:《清初1644—1684省级行政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邱敏:《南北朝扬、徐等州的行政区划与“苏北落后于苏南”的历史成因》,《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朱晓艳:《明代两京制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关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顶部关注视知TV视知TV(微信公众号ID:shizhimedia),知识解释类短视频“一哥”,致力于打破信息高墙,将深奥、枯燥、晦涩的知识用专业、精准、有趣的形式“翻译”出来,形式不限于视频、漫画和图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车、财经、健康、电影、男装、宠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领域。我们的口号是,为你解释世界。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而苏北属于淮河流域,淮河自古多洪蓅之灾。苏南却属长江流域之下游,与浙北同属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自东晋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太湖流域包含: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还有上海市。是吴语片核心区域。当代苏南集体经济和外向型合资企业发达,浙北民营经济和商品市场经济发达,而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属、文化科教中心。上海对苏南、浙北辐射强大。造成当代长三角经济、太湖流域经济成为全国最强经济圈。

    苏北包含长江以北(不含沿江的南通等市)的江苏各地市,地理上更接近安徽,文化上属徽语片。而且整个徽语片无大城市依托。徐州算是最大城市而已。徐州自顾不暇,辐射能力有限。淮河流域多盐碱地,土地贪脊。故一直较贫穷。

    南京虽被称为徽京,被安徽人认为是安徽的省会。但其在江南,对苏北影响有限。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苏南五个,苏北五个,苏中三个,经济发达程度从南到北呈现下滑趋势。一个牛气哄哄的苏州GOD差不多相当于苏北的五个城市了。财政收入也是以一当十的。让苏北人不敢与苏南城市叫板,只能与周围山东、河南、安徽的一些城市比较一下。找些存在感。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江苏北部与南部经济差距差距至少十年以上,苏南结对子帮扶苏北,也没有让苏北差距缩小。究其原因:

    一、经济基础不一样,苏南历史上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明朝一个周庄古镇的大商人沈万三,做丝绸贸易生意,都能富可敌国,连明朝皇帝朱元璋都问他借钱。苏州园林众多,都是历史上的高官、富商私人兴建的。而苏北地处故黄河,历史上易发水患,收成不好,穷苦人多,过去逃荒到南方,被人家看不起,现在是人口外流,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 低端工作岗位。

    二、思想观念不强,僵化变通不行。苏北人醒得早,起得晚,改革开放了,受传统思想禁锢,缺乏苏南人的“敢为天下先”的闯劲,苏南人种田不成,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工代农,无工不富。而苏北人还是热衷于“老婆孩子热炕头”,90年代,徐州市委书记曾推荐《苏州老乡》的报告文学,让大家学习,可雷声大雨点小。徐州人只会把“破三铁”当作经验推向了全国,《经济日报》曾连续报道过。乡镇企业没有发展起来了,连国营集体企业也在市场经济大汗中被冲毁、消失了。

    三、不重用人才,基层教育薄弱,尖端人才留不住。徐州的高等学院数量在全省仅次于南京,可毕业生多喜欢到苏南工作,待遇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苏北的就业环境、工作待遇差强人意的。现在不仅应届毕业生留不住,连知名学校老师也纷纷跳槽,“孔雀东南飞”了。造成苏北的基础教育与苏南、苏中差距拉大。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四、信息革命,互联网经济让苏北落后苏南的步伐加快。苏北热衷宣传的是农村电商,通过网络上卖一些家具、农副产品就沾沾自喜了,而苏南发展芯片、软件产业。苏州一城市A股上市公司就达上百家,徐淮盐连宿五市加在一起,都没有苏州多。

    五,发展文创旅游,江苏25个国家5A级景区80%在苏南,想赚旅游的钱,苏北远远不是苏南的对手。


    我来说说真心话:

    1,解放后大家都差不多,苏南稍微富裕一点点,是因为靠近上海开埠较早,要知道大上海号称东方巴黎,所以受上海辐射带动。

    2,江苏省省会在南京,南京又是在江南,而且是旧都,那各种资源要素让人眼红啊,苏南靠近啊所以靠锅先糊。

    3,论资源苏南还真不能与苏北比,苏北徐州有巨大的煤矿资源,可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无偿支援苏南上海等等多少年啊!挖出的煤一车车拉去,发出的电自己舍不得用都输送南方。苏北一直被索取。

    4,苏北人并不是懒,而是非常的勤劳隐忍,苏北是大平原,肥沃的土地,j可是之前黄河,淮河年年作乱,导致苏北人民深受其害。解放后漫长岁月里年年扒河才有现在的江苏粮仓。

    5,计划经济时代许多重大项目在江南领导的关心下几乎都落户江南了,苏北一直没有被重视,再就是苏北铁路一直属于济南局,空域属于济南空军,这一天一地都是省外管辖,比较奇葩,造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错失了发展最好时机。

    6,最近二十年,苏北奉献了大量的土地指标给苏南城市使用,导致苏北城市发展受到制约,没有苏北的土地指标,苏南拿什么发展壮大?这种饮鸩止渴式的一锤子买卖现在应该废除,苏北现在城市发展工业发展太需要土地指标了,苏北不能再傻乎乎的让出发展的第一要素土地了。

    7,就官员也好,大老板也罢,苏北人一直不比苏南差。请看看江苏最大的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知名商人(刘强东,严介河,医药板块,徐工集团)等等就知道了 。官员更不需要说明了吧,早有总理,后有扬泰两位大BOSS,其他大员自己去搜。

    8,苏北的教育水平并不差,看看每年考北清复南大的就知道了,何况还有南通淮中这样摇篮。

    9,说的南北帮扶也就是李Y朝主镇江苏时才提出来的,这二十来年也是有条件的帮扶,苏北支持了苏南城市用地指标和人才,反过来苏南支持苏北还不如浙江。不相信随便来苏北各开发区看看是苏南企业多还是浙商企业多。相比较外省,还是苏南的兄弟最看不起苏北,别不相信大内斗省就是这么来的。除了上海,苏南人最狠。

    10,共和国在改开之后,许多工程都放在苏南,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项目,铁路机场高速港口等等批准建设,不胜枚举,简直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想不发达都难,想一想苏北人民盼铁路,自己凑钱修十年新长路,领导带着干粮去要免费淘汰旧铁轨,想一想都是泪啊!

    没别的意思,苏北人民穷,可是苏北人民并不是懒,并不是与生俱来就穷,就服穷,我们也在奋斗,尽管老天捉弄人,条件艰苦,可是现在也终于等来了春天。特别是今年两会省主要领导殷切希望苏北要跳出苏北思维,跳出地级市思维的发展方向,苏北发展将走上快车道,跨越式之路,我们拭目以待,加油苏北!


    差距大是正常的,每个省份活多或多或少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江苏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全省13个地级市都进入了全国百强。一个省份的发展,不可能把所有发展资源平分到各个城市,而且省内每座城市之间的面积、人口、产业结构、地理环境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大家都发展得差不多呢?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目前全国相对发展比较平衡的就是福建省,不过这是以人均来看的,福建各市的人均GDP、人均收入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不太大,但如果以GDP来看,泉州今年将突破万亿,而最低的宁德只不过2400多亿元,差距也近5倍。

    一个省份,一般来说,省会获得的发展资源是最多的,因为省会是一个省份的政治、文化、科教、交通中心,也一般是一个省份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发展相对其它城市更好。

    那么江苏北部和南部差距为什么比较大呢?其实在经济重心南移后就已经客观存在的问题了。而改革开放之后,苏南经济崛起,与上海、浙北共同组成长三角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也是国家战略,倾斜的政策支持不是苏北可比拟的。当然,这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发展起来!由于苏南发展更好,同时也吸引了包括苏北在内的其它区域人口,这样就使得强者恒强。这些年来江苏也注意到平衡发展问题,很早就提出了振兴苏北战略,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今看来,苏北发展水平虽远不及苏南,但放眼全国,都是平均水平线之上的。


    苏北相对苏南肯定是很穷的。GDP只是假象,看人均GDP你会发现差距简直不是一个省的。

    苏北穷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区位政策方面。一个是耕地红线方面。

    先说区位政策。苏北周围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城市,而苏南那边有上海南京。政策上,江苏省也是向苏南倾斜。发展重心也是在苏南。再说耕地红线。苏北替苏南背负着耕地红线,这已经是江苏省人都知道的事了。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苏北的土地被严格的限制开发,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南下去苏南打工。不得不说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但是苏南人真的有理由歧视苏北人吗?他们心里真的不知道这些苏北人为何要背起行囊异乡漂泊打工吗?假如苏北的家门口的土地就可以开发利用招商引资,建厂办企业,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受别人歧视?

    为什么江苏北部和南部经济差距那么大?

    最后我也分享一个刚上大学时候的事。宿舍里有个丹阳的,隔壁宿舍有镇江的,两人按说是老乡,可丹阳的那位偏偏说和镇江有区别,说镇江人是江北,刚波人,还有更难听的。我一个苏北的不明白啥叫江北,啥叫刚波人,后来才晓得。我想苏南人自己都窝里斗,分的这么细,彼此都看不上,自然更看不上苏北人。打那时起就对江苏这个身份认同打了折扣,羞与为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