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3月25日,上海新增3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23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30例确诊病例和558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同日,张文宏医生也提出了疫情的两个判断:一是病例数据虽然在上升,但是指数级上升趋势被打断;二是管控区域和非管控区域病例数比例,特别是非管控区域病例数比例在10%左右,且不断下降。

虽然数据与张文宏医生的判断看似矛盾(非管控区域病例数比例接近20%),让人无比担忧。因为从数据的角度看,上海无论如何应该尽快封城,现在所有的防疫工作都该按照封城之后的状况重新规划。但是,48小时内,“上海发布”(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的官方渠道)分别在不同的渠道7次驳斥了“封城”的说法,其中两次还登上了微博的热搜。

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一方面是数据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是专家的权威判断,以及官方渠道的“封城”辟谣,为什么会让人无法理解?甚至包括许多上海市民也希望能够封城,一次性解决疫情,早日结束“解了封、封了解”的无奈生活。

本文拟从上海抗疫的政策考量和防疫逻辑做一番解读,希望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政策考量

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上海与深圳病例数量对比图

面对汹涌的疫情,封城似乎是解决有效手段。对比本次疫情中的深圳,同是国内一线大都市,在封城一周后,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封城是最终手段,也是迫于无奈的底线,封城只是考虑疫情的单一变量,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等多个变量,结果是不计其他变量损失的社会暂停为代价,抗疫效率并不高。以武汉抗疫为例,封城一个月,全国各地物资不计代价的投入,虽然取得了胜利,却是惨胜,这种抗疫模式不可复制,也不能复制。

疫情至今两年多来,西方发达国家基本躺平,与新冠共存,我们原先认为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实际上却一塌糊涂。抗疫成功显示出了中国的制度优势,西方的抗疫失败也启发我们:与疫情共存也没有那么可怕,不能谈疫色变。因此,“如何兼顾多种现实情况,实施更加有效率的防疫政策?”就成为制定防疫政策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毕竟不能简单地一封了事,总是以底线手段去解决疫情。

封城,考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能力,重点是封城之后的防疫措施;不封城,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显然,后者面对的情况和问题更加复杂,考验的是政府全面执政的能力。

因此,在探索“不封城”抗疫政策的实践中,需要一个城市具备3个客观条件:

政治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制定行政政策,快速响应疫情变化经济承受力: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具备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物质保障条件社会治理能力:体现在政府高效施政和市民有效配合,有成功举办长期性的大型活动的组织经验(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具备上述三个客观条件,才能够与疫情反复斗争,承受疫情带来的损失,付出抗疫政策探索的沉没成本。实际上放眼全国,许多城市具备其中几项条件,但是三项条件都具备的城市是不多的。

上海完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四大直辖市之一,省级行政单位、高配政治委员级别的市委书记,政治地位不用多说;同时,上海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自从2010年举办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后,近年来成功举办过上合组织峰会、进博会(自2018年每年举办)等具有重大影响力大型会议会展活动。

因此,上海是有足够的容错空间的,可以为“不封城取得抗疫成功”做出一点政策探索的。这是上海的责任,也是上海的担当。我相信“目前不封城”的政策,也是经过专家和上海市领导的全面分析和慎重考量而做出的决策。仔细想想,不封城意味着承担更大的政治责任,可能也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不封城比封城的更难抉择。

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正如3月2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解释不封城的问题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上海这个城市承载的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抗疫逻辑做出不封城的抗疫政策,背后必然要有科学的抗疫逻辑做支撑,当然也需要抗疫的实践来检验。现在,病例数据确实不那么好看,却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具体原因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上海的“精准防控”失败了吗?)。下面,重点是梳理疫情爆发以来抗疫逻辑的演变。

流调管控要快于病毒传播和能够有效执行封控管理是抗疫成功的前提条件,上海抗疫在上述前提的基础上,形成3条逻辑主线:

一是突出传播链管控,即通过快速流调,实施不同病症的分类隔离和差异化封闭管理,阻断病毒的后续传播。

二是网格化排查管控,即区分重点与非重点重点区域,以网格化的方式,实施“街镇-小区-楼栋”三个层次的多轮核酸排查,逐渐缩小包围圈,同时也实施部分封闭政策,如中小学全部线下停课、部分地铁站停运等。

三是加强全面管控,即以二维码、抗原自测等技术手段提高社区病毒的检出率,兴建集中隔离场所全面收治轻症病患,区域化封闭与全员核酸。

在3月8日之前,上海始终强调第一条逻辑主线,这也是上海一直以来成功实施的“精准防控”措施。但是,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提高了近4倍,流调管控显然跟不上病毒扩散的速度,并且奥密克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现在看来应该在2月27日前已经开始在上海传播,发现的也有些晚,所以自3月8日后感染病例逐渐增多。

3月9日以后,上海继续流调管控阻断病毒传播链,同时也划定一些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的小区实施多轮核酸排查,不断有病例被检出,特别是近一周以来在排查检测出的病例人数逐渐增多,3月23日达到101例首次突破三位数,病毒传播上升趋势明显。因为社区检测有一个难题:如何保证检测期间,社区居民全体参与?显然,多轮核酸排查中,社区依然存在没有被排查到的病例。

至此,上海抗疫重点发生了变化,由原先面向个体阻断病毒传播链,变成面向社区开展核酸筛查。原先的抗疫工作更多的是医护人员和流调人员承担,居民几乎不参与;而现在面向社区后,医护人员和流调人员工作任务更繁重,必须提高效率,更强调社区居民的支持配合,社区层面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志愿者服务必须跟的上。

上海为什么还不封城?数据之后的政策考量与抗疫逻辑

在实际运行中,一个规模近10000人的小区,医护人员和社区人员加起来不过几十人,要在规定的几个小时内,完成全体社区居民的动员、组织、检测、服务、善后等一系列具体任务,必然发生遗漏。如果核酸未检测对象恰巧是病毒感染者,上述的工作全部归于0,需要重新来过。这也是很多小区解了又封,封了又解的一个原因,也是数据增长的一个原因。

3月25日,为了杜绝核酸筛查中的遗漏问题,上海全市实行未核酸筛查变黄码的政策,社区层面再加强核酸排查一次,凭当次核酸结果领取小区出入证。同时,对非重点区域居民发放抗原检测盒,自行进行抗原检测。几乎是打响了抗疫的人民战争,向全面管控又递进了一步。

上海究竟封不封城?通过政策层面和抗疫逻辑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始终是实施“精准防控”的积极抗疫措施,没有搞一刀切,不能因为数字增长而否定抗疫的努力,更不能为此得到“早该封城”的结论。毕竟,任何探索都应该允许试错。现在做出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今天的病例数字增长得吓人,后面几天的数字大概率会更难看。数字背后,也反映出上海防疫政策的调整。目前上海不封城,不代表以后不封城。封不封城,要根据疫情传播遏制的效果,不需过多臆测。或者说,上海的抗疫探索不一定会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不要看到数据就发出“上海早该封城”的抱怨,不能事后诸葛亮。

我希望上海试错的时间少一些,尽快遏制住疫情,取得抗疫胜利,重归正常生活。但无论如何,经此一“疫”,上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魔都个性,成为诸多城市中不一样的一缕烟火。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1)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