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词人里的盛世宰辅,宰相中的天下文宗

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宋仁宗赵祯虽已继位7年,但朝政一直为刘太后所把持。

时任秘阁校理(皇家图书管理员)的范仲淹听说仁宗皇帝打算在刘太后寿诞时率领百官为其拜寿,他认为皇帝的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和国礼,于是就给仁宗上疏谏言,请求仁宗放弃朝拜事宜。见这道奏疏没有得到回复,范仲淹干脆又给刘太后上书,请求刘太后撤帘还政。

听闻此事的晏殊大为惊惧,因为范仲淹此次任职是由他所举荐。晏殊批评范仲淹此举太过轻率,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仕途,还会牵连到举荐他的人。

据说范仲淹因敬重晏殊学识,感佩他的举荐,一直对晏殊执弟子礼,尊敬有加。但这次范仲淹没有退让,他义正辞严地反驳:“正因为我是您举荐的,所以经常担心自己不称职,使您这位知己蒙羞。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次我秉忠直言竟然被您怪罪。”听闻此言晏殊无言以对。

后来范仲淹又写了一封长信给晏殊,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在朝为官我必定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行阿谀奉承之举。有益于国家社稷的事,纵使会引来杀身之祸,我也必定秉公直言!”晏殊了解了范仲淹的想法,对他更为看重。

而通过这件事,我们大略可以看出晏殊和范仲淹这两位年龄相若出身相近但仕途履历却大相径庭的北宋权臣在为官之道、行事风格等方面的差别。范仲淹更像一把锋芒毕露的出鞘利剑,遇到不平事便会直接斩下,而晏殊则更像是一位内敛圆融的太极宗师,他推崇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藏锋隐智慎言节情。

影视剧中的晏殊与范仲淹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差别,也许因为人们更崇敬“不平则鸣”的英雄,晏殊虽然仕途履历比范仲淹更为煊赫,但更多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仅仅只是带有些许戏谑意味的“太平宰相”,“富贵闲人”。

私以为,这对晏殊,不太公平。


天选之子,诚慎得器

说晏殊是“天选之子”绝对不是夸张。

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江西抚州临川县(今江西抚州)人。

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称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临川这个“江南膏腴之地”在有宋一朝涌现出了一批名臣名士,除了有“二宴”父子外,还有王安石及其兄弟儿子,号称“临川三王”的王安国、王安礼及王雱(pāng),以及虽祖籍南丰却出生于此的曾巩、曾布兄弟等。

晏殊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虽然后世喜欢把临川晏家说成是春秋时齐相宴婴的后人,但这一说法并没有确切依据。晏殊的祖上并没有太多读书的基因,他的父亲宴固也仅仅是抚州府手力节级,一个府衙差役。

但大约是这片曾由王羲之、谢灵运等先贤主政过的土地积蓄下了所谓的“文运”,而这些“文运”又滋养了生于兹长于兹的后世读书人,晏殊这个小吏之子,从小却有“神童”之称。他五岁能写诗,七岁能作文章,14岁便被时任江南安抚使的张知白“以神童荐之”,与全国各地荐举的上千名考生一起参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晏殊在殿试中表现突出,他“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少年英才的气场恰好遇上了最是喜欢“神童”的宋真宗,于是便被赐予了同进士出身;过两天再进行的策论考试,晏殊发现题目自己10多天前曾经做过,于是便上奏说:“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这是晏殊的自信,当然更体现了他的诚实,这种天生的诚实深深地打动了真宗皇帝,于是晏殊便被授予秘书省正字,留在秘阁读书。

正如稍晚于晏殊的另一位北宋神童汪洙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许多读书人穷其一生都求之不得的进士身份,晏殊在他14岁的年纪就提前获得了,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官职。而与晏殊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他年长两岁的范仲淹此时还在第二故乡长山附近的醴泉寺内日夕苦读“划粥断齑”呢!

旧时“殿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只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份看似幸运的际遇,这样过早的、以超常规的方式登科入仕,在少年晏殊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到底是益处多一些还是弊端多一些?日后他为人所诟病最多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又是否因为其在本该恣意勃发的年纪就早早地感受到“天威难测”?

宋真宗对晏殊的喜爱和照拂远远没有结束,在随后的几年间,他不断升官,先后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等,至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后来的仁宗皇帝赵祯被册立为太子,晏殊又被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这个职位既是太子的侍读,实质上也是太子最直接的老师,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将在王朝的延续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位。

晏殊时年27岁,皇帝选他担任太子舍人遭到了朝中许多有资历、官当得比他大的朱紫贵人的不满和嫉恨。对此,真宗皇帝的理由是,朝臣每日“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独晏殊却每天足不出户,用功读书。对于皇帝的夸奖,晏殊并没有心安理得,相反,他很诚实地向皇帝解释了自己的情况:“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晏殊这一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实话实说,坦诚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和欲望,更加深了其在真宗心目中的好印象:朝廷选士,才干固然重要,一片赤诚之心则更加难得。很快,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晏殊又被擢升为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其时,真宗已经在为他未来的拜相铺路。

宋真宗也越来越倚重逐渐成熟的晏殊,他经常会在方寸大的纸片上写上要问晏殊的政事,而晏殊则会用蝇头小楷逐条写下自己的意见,再连通底稿一起密封好后呈交给皇帝。这种对待国家政事的谨慎缜密的态度越发地得到真宗的认可,而他那些书于小纸片上的奏答很多都被真宗采纳,成为了国策。

晏殊以谨慎缜密而得到宋真宗的器重


宰辅器格,知人善用

随着晏殊的官职越来越高,他与宋真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只是人生怎么可能会是如此没有波澜。

天禧六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晏殊实质上的学生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因为仁宗彼时只有12岁,暂由章献明肃太后刘娥摄政。这位刘皇后就是戏文“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位反派,仁宗皇帝赵恒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只是这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那位在戏文中受尽坎坷的李宸妃。这件事在以后将直接导致晏殊为官生涯中的第二次贬谪。

新皇登基,晏殊的升官之路却还在继续。

因为刘太后掌权,彼时的军政两位最高领导宰相丁谓和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向太后上奏言事,利用刘太后来专擅朝政。此时晏殊站了出来,他建议让刘太后“垂帘听政”,这样就避免了两位军政大臣私下的小动作。太后很满意晏殊的建议,于是升他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后来又因为晏殊为太子旧臣,需格外加恩,最终一路将其超升至枢密副使。

宋仁宗继位,由章献明肃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那一年晏殊应该刚过而立之年,如此年轻便跻身二府大臣大臣之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领导人”,不得不说,晏殊的升迁之路还真是幸运之至。只是,他前半生的好运就到此为止了。

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晏殊受诏陪祭玉清宫时因急怒用朝笏(hù)打碎了侍从的门牙而被御史弹劾,加之在前一年他还强烈反对刘太后提拔旧人张耆担任枢密使而得罪了刘太后,最终晏殊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贬谪,先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区),数月后改知应天府。

晏殊倒并没有被这人生第一次的贬谪影响太多,他知宣州虽只有几个月,却也做了很多造福一方的实事,比如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等一系列“修举废坠”工程,时至今日还有晏公桥存世;及至知应天府,晏殊则邀请了其时在南都应天府丁忧守孝的范仲淹执掌应天书院,极大地提升了应天书院的影响力。

晏殊与范仲淹这一对年纪仅相差两岁的读书人则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范仲淹丁忧期满的时候,晏殊举荐他出任了秘阁校理一职,这也是范仲淹入仕以来第一次登上一个可以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政治平台,为他之后的仕途升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次机会。

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晏殊结束了长达7年的人生第一次贬官生涯。这7年中他并没有蹉跎岁月,而是建立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事功。尤其是他极力推动的兴办府学,效果显著,应天书院更是一跃而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初“四大书院”。

晏殊知应天府时,邀请丁忧的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

晏殊后来在宰相任上时,仍然大力推动办学。他与时任枢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欧阳修评价“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绝对不夸张。

再度获召入朝的晏殊最终官拜参知政事(副相),加尚书左丞,但这一次,运气不再的他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贬谪。

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3月,章献明肃太后薨逝,仁宗亲政。他在得知了自己生母是李宸妃的真相后,一气之下将曾为李宸妃撰写墓志文的晏殊贬为亳州知府,后又迁陈州。而在此期间,仁宗皇帝则将上书太后请求其撤帘还政而被贬的范仲淹召回京都拜为右司谏。

晏殊以《周官》谏阻刘太后着衮冕而被贬

从晏殊和范仲淹的这段交集,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和范仲淹这对好友的不同。两人都很“正直”,但范仲淹太直了,在人际交往上的不圆通是导致他一生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而晏殊呢,他对自己所处的境遇一向有清醒的认知,所以他只会以曲线的委婉方式去恪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虽然世人都不喜欢晏殊这种为人处世的精明算计,但不得不说,这种圆融才是在那个时代的官场中确保立足的最佳选择。

第二次被贬5年之后,晏殊又被起复,担任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

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割据西北的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政权,并亲率10万大军进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开国后多年无战事,承平日久又崇文抑武的北宋王朝根本没有战斗力,开战后一败涂地。

值此国家危急,晏殊又一次挺身而出。他在对当时的军事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后找到了宋军屡战屡败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向仁宗皇帝献上了四大对策:

“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

晏殊的这四条对策其实就是针对太祖一朝确立以文驭武、削弱分化军权后的一次军政变革,这些变革主张被之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所吸收,也被事实证明对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卓有成效。

因献策有功,晏殊被仁宗拜为枢密使,在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之时,他又举荐再次被贬而辗转于润州和越州的范仲淹做西北副帅,而范仲淹确实也不负所望,成功解决了西北危局。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52岁的晏殊以枢密使加平章事,官拜宰相,既掌军务,又执政事,可谓位极人臣。而随着西北战事平息,范仲淹也奉诏回朝,先任枢密副使,又转参知政事,并在仁宗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他酝酿已久的“庆历革新”。

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仁宗在庆历三、四年间,先后钦命了四大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据说,晏殊在此次择贤中,第一个选中的便是欧阳修,尽管身为弟子的欧阳修对晏殊多有不满,屡次冒犯,但晏殊还是做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

欧阳修被晏殊选为“四谏”之首

随着“庆历革新”的失败,晏殊因在革新过程中一直持观望的态度而被革新派所不喜,加之在谏官反对欧阳修出为河北都转运使时故意不许,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9月,晏殊遭孙甫、蔡襄以调动官兵来修自己的府邸弹劾,于是罢相,出知颍州,后又以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相继知陈州、许州等地,自此再未任职中枢。

北宋仁宗一朝历时41年,其间共有23位宰相。客观来说,晏殊的宰相功业远远不及吕夷简、王曾、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究其原因,首先晏殊并不是一个进取型的宰相,“慎微”和“平衡”一直是他为政的原则,因此对他来说保持现状是可以满意的;其次,仁宗一朝正处于赵宋王朝的极盛时期,期间并没有太多危急时刻,这也就难怪晏殊这位“太平宰相”无从表现了。

但我们也必须要承认,以知人善任而言,晏殊堪称北宋第一人。一大批在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都堪称彪炳史册的名臣、名士,诸如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王安石、文彦博、孔道辅、蔡襄、宋祁、王洙等人均曾受益于晏殊的拔擢和举荐,富弼、杨察甚至于寒素之时便被他选为女婿。

所谓的“北宋背诵天团”,大多都受过晏殊的拔擢和举荐

又有谁能说,为王朝选才纳贤不是一位宰相的功业呢?


词祖文宗,节情融物

相比为官,晏殊在诗文和词上的成就更为世人所认可,这其中又以词的成就最高。

晏殊的词,受冯延巳的影响很大,他吸收了“花间派”典雅明丽的词风,开创了北宋词作的婉约一派,与出自庐陵吉州的欧阳修共同开创了“江西派”,清人冯煦《蒿庵论词》评晏殊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而晏殊的诗文则内容丰富,辞藻华丽,“为天下所宗”。

有后世评论家批评晏殊的词选材狭窄,批他的词中既没有家国兴亡,有没有黎民疾苦,有的只是或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春愁秋恨、离情相思。

但这却正是我最喜欢晏殊词的地方。

大家也许不知,晏殊虽以“神童”之名早早入仕,但他21岁时其三弟晏颖自尽,22岁时发妻李氏病逝,23岁时父亲去世,25岁时母亲去世,及至30多岁时继室孟氏又病逝……以这样的人生经历,作为一名生性敏感渴望被了解和认同的诗人,晏殊实在是太有资格“卖惨”而博取世人的眼泪的。

但是晏殊从来没有。用他最爱的儿子晏几道的说法便是“先君平日为词,未尝作妇人语”。而作为一位诗人,能克制住对自己的伤痛的“消费”,这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晏词从无“卖惨”博取眼泪之举

晏殊一生做过许多诗词,他写对岁月无情的感触,《渔家傲》说:“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拂霓裳》说:“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他写孤独,《蝶恋花》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他写春愁秋恨,《踏莎行》说:“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清平乐》说:“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他也写忧愁,《踏莎行》说:“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我写其他诗人的生平,总可以在其人生的某些重大事件之后,找到诗人在事后用作表达的作品,从而从其中的只言片语中读懂诗人彼时的心绪。但晏殊实在无法如法炮制。

无论是在其一帆风顺的前半生还是屡遭贬谪的后半生,他诗词中的内容,大抵就是那些。他的诗词中永远只有所谓的“意象”和姿态,永远不会谈及事件本身,就像他从不曾有一首诗词是在实实确确说明了是为逝去之人追悼创作的。

他一定是有哀伤的,只是那些哀伤,却绝不肯呈现出来供人玩赏。

曾经看过一个问题:人,如何诗意地栖居于世界?

我觉得晏殊做到了。

晏殊,诗意地栖居于世界

虽然晏殊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都置身于官场的波诡云谲之中,但他身上保持着浓重的文人气息,他为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欣喜忧伤,为人生的不圆满郁结悲伤。但是他的词又不因为这样的感伤而沉沦,而是试图站在历史和自然规律的角度自我开解。

我曾在知乎中看过一篇署名李让眉的老师所写的关于晏殊的评价,其中一段颇能诠释这种难得的“诗意”:

他的情绪大多留藏在燕子杨花、碧树黄昏的景语里,而肯明明白白宣之于口的,往往只是许多一厢情愿的愿景和自我劝慰,固然也怨,却有种健康的自我修正在。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而后,便自劝“不如怜取眼前人,免使劳魂兼役梦”;感慨罢“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便欢喜“无情有意且休论,莫共酒杯容易散。”

晏殊的词中,总会呈现出一种圆融的观照。


晏殊其实是有些矛盾的两面性存在的:他以“神童”之名为天下知,却“至其病笃,犹手不释卷”;他虽身历富贵,自处时却“奉养清俭”,但又日日宴饮;他平和低调,有时候也耿介直率;他谨慎缜密,有时也会冲动鲁莽;他有自己坚持的操守,但遭逢大事时往往明哲保身;他虽然知人善任,但他的门生故吏却往往是伤害他最重的那个人。

而如果您真正地深入晏殊的精神世界,当不会再人云亦云地以一句“太平宰相”“富贵闲人”来评价他的人生。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头条创作挑战赛#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 北宋名相李昉,不奉承皇上也不拉帮结派,只专心工作成不倒翁

    今天向大家介绍:北宋初年的名相与文学家李昉,他曾历仕五朝,而且是在五代后期至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 李昉剧照 李昉处人与世的特点是:只专心本职工作,对待皇帝都不奉承,也从不拉帮结派。…

    2022年9月20日
  • 孝庄去世停灵37年,康熙为何没将祖母风光大葬?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康熙26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朝的孝庄太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这位手段高明,辅佐过两位皇帝的著名太后,就此退出了历史。 然而,太后去世并没有很快风光大葬,她灵柩停了有37年之久。 …

    2022年9月24日
  • 《且试天下》剧版玉无缘和原著人设有何不同 角色改编大吗

    玉无缘温文尔雅,颇有翩翩君子的风范,刚出场的时候,便是阻挡商州大军,作为说客前来说降。 当听到玉无缘是大东皇室的使者,又是天下四大公子之一,商州主帅立马答应谈判,由此可见,江湖上对…

    2022年5月11日
  • 趁机转型,素缇达获得诗丽吉绿松石珠宝,戴上显得越发老气

    泰国王后素缇达如今已经获得了王室大部分成员的认可,尤其是诗丽吉太后,她对这个儿媳妇还是非常满意,虽然素缇达至今没有后冠,但是诗丽吉的很多珠宝都送给了素缇达,我们此前看到过珍珠项链以…

    2022年6月23日
  • 头条创作挑战赛_倾城之殇_2022年09月17日_微头条

    为啥顺治帝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是奇迹顺治帝6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但他却在24岁驾崩,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平均寿命为39岁。顺治帝显然是不及格的。顺治帝的母亲,历…

    2022年9月17日
  • 别小瞧群雄,这三个武将照样暴打空城诸葛亮

    别小瞧群雄,这三个武将照样暴打空城诸葛亮(小智戏说) 小伙伴们好啊,我是小智。正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里先祝各位小伙伴都可以黄盖抓弩,曹昂必闪!兵乐不中,称象四桃!…

    2022年8月22日
  • 司马家族的超级玩偶-魏齐王曹芳

    许多年后,面对站在自己面前的司马懿,魏齐王曹芳一定会想起,当年自己的太爷爷曹操,在汉献帝面前指手画脚的那个下午。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想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架空了汉献帝…

    2022年8月24日
  • 清风千年 – 立心立命的张载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取厚德载物之意。凤翔郿县(今陕西省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

    2022年8月16日
  • “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

    前些年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里的“狸猫换太子”一出包公戏,把宋仁宗生母之谜渲染得充满了奇情异彩,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舞台上震撼人心。难道真有狸猫换太子一说,宋仁宗到底是谁的…

    2022年8月21日
  • 沈眉庄的超前穿搭法则,15件精美服装,暴露了背后的小心机

    排版丨墨枫 编辑丨九月清宫 眉姐姐藏不住的小心思,全在这15件漂亮衣服里啦~ 眉姐姐的衣服可太有内容啦,几乎每一件都表达了她的心情或处境。下面就有请我们的主演嘉宾:眉姐姐上场!! …

    2022年8月26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