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于翔:今年国内能源安全无需过度担忧

今年国内降水下降导致水电承压,但能源安全压力整体小于去年。

“今冬海外能源危机值得警惕,国内能源安全无需过度担忧。”在9月22日《财经》杂志主办的“第二届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上,中信证券研究部联席首席政策分析师于翔表示。

当前国际形势动荡,逆全球化浪潮带来经济成本的上升。于翔认为,在这种不经济的框架下,未来中长期全球的发展逻辑发生变化,从优先经济性向优先安全性转变,能源领域也不例外。

具体到欧洲,于翔认为,考虑到欧洲当前天然气库存不及往年的高峰,且天然气覆盖了居民取暖用电、化工厂等大量用电,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生变化,今年冬天欧洲的天然气可能还会面临不足的问题。

2021年9月,中国爆发“煤荒”,继而引发“电荒”,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引发广泛关注。

于翔指出,今年国内降水下降导致水电承压,但能源安全压力整体小于去年。不同于去年的缺煤,今年主要是缺水,目前国内依旧以火电为主,因此今年水电压力带来的仅仅是局部性缺电。尽管三峡的入库量走势显示今冬的水大概率还是不够,但今年煤炭供需相对去年来说压力更小。

但能源安全的工作需要未雨绸缪。于翔指出,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碳中和转型与能源安全不谋而合。能源安全与双碳转型并不矛盾,反而殊途同归,各自是短期和长期的问题。

双碳转型应该如何推进?在于翔看来,应从供给、需求两端入手设置解决路径:需求端调整用能结构、供给端加强能源建设。

需求端的两大抓手分别为新能源车、高耗能行业。眼下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抬升,从2020年的个位数到如今的近30%。但新能源汽车当前在县乡城市的渗透率约为15%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30%左右),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于翔认为,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提升有助于降低石油需求,既符合双碳的要求,也符合中国能源安全的要求。

目前中国用能最多的是工业,高耗能行业主要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在于翔看来,这些产业可向中西部、或清洁能源地区转移以减少能源调配压力,比如北铝南移。除此之外,能源转移也可实现与“共同富裕”的共振,随着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将带动提升当地就业、收入、财富水平。

供给端的建设也需同步跟上,应加强电网互联互通增加调配能力,推动多种电源建设。于翔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源建设会出现传统能源、新能源齐飞的状态,这是能源转型的一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风光装机的提升将导致其交易逐步走向市场化,消纳问题有待考量。据于翔介绍,目前中国风光发电仍可以标杆电价进行消纳,但根据欧美经验,新能源占比15%-30%时消纳开始存在困难,当前我国新能源占比已接近15%。山东现货市场的光伏分时电价曾出现负电价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于翔认为政府可以承担更多的投资责任,新能源基建或可使用政府债券。城投等更多致力于公益型项目,对成本收益的要求相对较弱,有助于抬升风光装机量的天花板。

以下为于翔演讲全文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一个盛会,我这次的演讲主题叫《能源危机下的“双碳全景图—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思路就是因为大家会注意到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还有很多是政治上的、能源上的、安全上的问题。

总书记表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三个事相当于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控制住疫情,疫情控制住了,可以搞经济,经济稳住的前提下,还要想一想未来的发展怎么安全。我们的安全包括: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矿产资源安全,再衍生出来我们的科技自主、金融安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现在会面临的一个形势是成本的上升和不经济性,这个可能是一个相对于来说的外生变量,前面老师也讲到了美国搞了一个削减通胀的法案,核心思路是大量的产业链搬回美国,我们都知道全球化带来的结果是低通胀,为什么长期我们能够享受低利率、低通胀的环境,是因为中国为代表的大量亚洲国家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而通过我们劳动人民辛勤的努力把它的成本做低了,如果在中国我投资便宜,非得去美国、去欧洲,必然的结果是成本高。所以,在这种不经济的框架下可能会导致未来中长期全球的逻辑有变化,就是我们可能做事情不是单纯地考虑赚不赚钱,或怎样更赚钱,而是考虑安不安全,发展得对不对。实际上成本的上升是往往难以避免的,这是一切今天讨论的前提。

具体来看几个数据,天然气价格涨很多,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其实并不是很高,意思是它跟往年的高峰比都不算特别高。天然气是欧洲那边包括居民的取暖用电,也包括化工厂等用电,用量都比较大,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生变化,这种情况下带来的结果是大概率冬天天然气还是不足的。

就国内来看,今年的情况是缺水,去年是缺煤,好在咱们国家现在依旧是火电为主,所以水电压力大带来的是局部性的缺电。比如四川前段时间缺电,原因在于即使四川内部的火电满负荷运转也不够用,那就上火电,上特高压,这其实是一种解决办法。左下角国内的降水情况,三峡的入库量显示,冬天大概率水还是不够,因为你要抓住这个期间补水,但量不够大。我的标题叫国内能源安全无需多度担忧,因为今年的缺电是由于降雨的问题,而我们的煤炭供需压力相较于去年来说相对较小。不像去年,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电厂的库存,当时在7月下降非常多,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去年三季节(8、9月),电厂煤炭库存极低,出现了拉闸限电。而今年煤炭相对来说供应压力相对有限,其实今年不用太担心国内的能源安全问题,但问题永远都是要走在前面,我们得提前未雨绸缪,不能等下雨了才想起来买伞。

所以,能源安全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这是我们的双碳转型图,告诉我们的能源要从以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转向非化石能源,目前我国最大的肯定是煤炭,其次是石油、天然气,这些都属于既有碳排放,也有安全的问题,这个安全问题其实和双碳并不矛盾。未来风光上量,包括火电、核电、水电等,我们的光伏,尤其海上风电装机量非常大,这是我们取得的非常大的进步。未来我们要逐步压降化石能源,咱们的能源安全其实跟双碳转型并不矛盾,像欧洲说搞双碳,现在重启火电,是不是说双碳和能源安全是矛盾的?其实我觉得应该叫殊途同归,因为可能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

怎么进行双碳转型?其实最主要的碳排放就像前面各位老师说的是能源问题,我们现在火电多,主要是烧煤,之前的思路是说我们减少煤炭,增加天然气,因为单位热值天然气碳排放低,但我们缺气,煤多,油少、气也少,转成气本身不安全。除此之外,换成风光,工业过程里其实有很多地方如果能替代的尽量替代,比如短流程炼钢我们用电,电可以用清洁电,中长期来看钢铁还是要用焦煤、焦炭,我们慢慢转型,不要着急。有的可能确实不好弄,比如生产水泥,就得烧石灰石,这个碳短期内解决不了,我们慢慢来。还有些可以解决的,比如说还原剂以前用碳现在用氢,其实是一个正常的工业过程产生的结果。

与此同时,汽车耗油本身也很大,转成新能源车用电,这样有助于我们减少碳排放。这些跟能源安全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国家煤其实比较多,油和气是比较少的,从能源安全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减少进口依赖,化工的生产是离不开油和气的,所以我们减少的是对油的一种消费,比如汽车。我们如果用电的话,第一,油的依赖减少了,电怎么发,我们可以再看。

我其实觉得双碳转型下,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本身就是在助力我们的能源安全,同时能源转型的技术越来越多,风光发电不稳定,那我用储能,大家说储能的成本高,这是一个经济学逻辑,而不是一个安全的逻辑。经济学逻辑上是说谁便宜,谁的经济效率高用谁,但从未来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可能经济性是往后排的,全球的成本都会上升,我们上升还会更少,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能源转型的思路。

未来的方向其实有几点。第一点,新能源车。其实中国已经走得非常快了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断抬升。

其实在2020年的时候,渗透率还是个位数状态,到现在已经差不多30%了,其实说明中国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底气,就是我们可以大幅地增加新能源车来减少油的消耗,现在只是开始,从保有量来看新能源车还是极低的,一年卖车两三千万辆,保有量有4亿辆。所以,即使现在一年卖6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还是很低的。再加上人均的汽车渗透率比较低,其实未来我们空间还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它最大的作用其实是降低我们国家对油的诉求。

这是属于既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也符合国家产业链安全战略。同时,随着产业化的提升,新能源车本身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也在提高。

我最近几个月转了好几个省,去了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地很多同事朋友都换了国内的新能源车,大家说开起来很好用,其实我们新能源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逻辑了,已经走向了一个产业成熟的市场化逻辑。在这种框架下,我相信未来我们的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除此以外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也在一以贯之的延续,包括我们汽车的下乡、渗透率提升,这些都是未来的方向。越是低层级的城市,乃至于县乡,我们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是相对比较低的,很多人说是不是因为我们没钱买车,其实不是的,你想买便宜的有啊!而且对成本敏感型的人来说,用电肯定比用油便宜,所以越是没钱的人越应该多考虑这个问题。商用化的车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你对这个成本越敏感,反而电车的性价比越高。除了传统的纯电以外,插电混动也是一种技术路线,包括未来有可能推荐的氢能源,这些其实都是未来可能的转型方向,这些既符合双碳的要求,也符合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

第二点,高耗能行业,其实全中国用能最多的是工业,工业用能比较多的是高耗能行业,比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电解铝已经算是有色品种里耗能大户了,大家开玩笑叫“电老虎”。数据中心,他们也是一个耗电大户。未来其实我们应该逐渐地把这种高耗能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者向能源安全、能源清洁的地方转移。电解铝其实已经有了,北铝南移,往水电那边走,往新疆那边走。

能源的转移其实还带来一个效果,可能是国家一直想达到但之前很难实现的,即“共同富裕”,大家可能会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富裕呢?要么人跟着产业走,要么产业往人那儿搬,你的企业发展起来你才有钱。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为什么要往西部搬,就是为了响应你的号召吗?它不赚钱啊!成本高,我不愿意去,现在告诉你如果未来我们高耗能行业这个省可能没指标了,批产能往那边批,这样的话批过去以后,当地的就业、收入、财富水平可能都会有提升,这既是一个能源安全,也是一个共同富裕,它符合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

接着建电网、火电、核电、风光等,所有跟能源相关的产能我们都要继续去建设,但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比如我最开始说的四川70%以上的电是水电,当它水缺失的时候,火电机组满负荷运转也不够,我可以考虑多上一些,变成冗余的,保证安全,但冗余的意思是平时不发,但发电利用小时数上不来,这又是一个经济学的思维“不划算”。那怎么办?可以强制你做,但更多还可以考虑换一种方式,比如容量电价能不能调整一下,稍微涨一涨,让你有这个意愿,但容量电价又谁来担呢?总得有人花这个钱,正常来说应该是我们全社会谁用电大家一起来担,但短期内我们可以逐渐传导,比如电网担一部分、企业担一部分、消费者担一部分,这其实是未来一个中长期的变化。其实我们在未来会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多种能源都在,传统能源、新能源齐飞,这种状态下可能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除此以外,其实我国光伏出口其实很多,但国内的装机上的也比较多,现在涉及到一个隐含的问题,我们装倒是装了,能不能消纳掉,其实之前主要是以保障性的消纳为主,标杆电价,主要也开始探索我们走向市场化的交易。其实市场化交易里涉及一个问题,比如山东之前尝试过一些交易,零电价甚至负电价在中午的时候出现了,很简单,大家都在这个时间发电,供给大了,自然价格就低了。那怎么办?上储能,结果就是成本会提高,所以又回到了成本收益的逻辑。怎么解决这个事?你可以选择涨电价或涨一些别的费用,比如德国,税收、征税和附加费率里面有很大一块其实是给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补助,但这种改革本身也是任重道远的,因为涨电价其实跟之前的降税降费短期内有一定的不吻合,就像去年煤炭涨了很多,火电企业入不敷出,最后高耗能行业普遍涨的电价也就20%多,所以涨电价本身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快,那有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比如能否有政府来承担更多的投资责任,为什么我要考虑这么多成本收益,因为我是一个市场化运营的企业,不论是民企,还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是一个市场化运营企业,就代表着我要考核我的成本收益,看我的IRR。

但城投对盈利诉求比较低,或者他们更多致力于公益型项目。5月30号发改委能源局发了个文件,说研究将新能源领域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证券支持范围,如果能有我们政府公益性项目来做,实际上对成本收益的容忍度会大幅度提高,毕竟我们不是冲着赚钱去的,很有可能企业会说这一块我要想一想要不要投,会不会没有那么赚钱,我要不要把这个钱放到别处去,我们政府可以做。

这其实对我们装机的上量是一个直接抬升天花板的角度,毕竟全国基建投资有19万亿,这里大头是由地方政府平台投起来的(市政委的投资),而他们普遍的成本收益往往还不如我们的风光。所以,这个逻辑我觉得未来有可能逐步开始尝试,时间有限,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也祝愿此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 新疆民营企业巨头:从濒临倒闭到变压器全球前三,年收入超600亿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1%至24.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接近一半,达11.8亿千瓦。上半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是太阳能,其次是风…

    2022年8月6日
  • 壳牌如何通过Web3和区块链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文/Bernard Marr 壳牌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虽然我们很多人可能会把它与石油和天然气联系在一起,但它已经展开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计划,试图从化石燃料转向绿色和可…

    2022年7月21日
  • 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

    经济日报原标题: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 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7日讯(记者 纪文慧)国新办27日就“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2022年8月4日
  • 油价破9,能源车涨价,该买油还是电?

    老拿百公里加速多少秒来忽悠,真正城里开7-8秒足够你超车了,而高速上,电机高速扭矩变小加速变慢功率下降了,4秒就没了,变成乌龟了,这种4秒的概念跟油车4秒概念早已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022年7月31日
  • 回应:还原山东国际信托被指虚假诉讼侵占资产真相

    中房报记者 樊永锋 北京报道 2022年8月8日,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经过调查采访中国房地产报刊发了《山东国际信托被指恶意诉讼侵占资产 牵出百亿并购ST天业谜案》一文。这篇关于…

    2022年8月14日
  • 鹏辉能源:有开展电池回收业务计划

    鹏辉能源10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开展电池回收业务的计划。

    2022年10月13日
  • 绿色电力领域中的关键企业:6大绿色电力龙头股(名单)

    绿色电力到底是什么呢? 电力是以电能为动力的能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很多产品都离不开电力,目前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产品了。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

    2022年8月22日
  • 北京鼓励消费者换新能源车 最高补贴1万元

    【北京鼓励消费者换新能源车 最高补贴1万元】财联社6月26日电,北京市商务局等7部门印发《北京市关于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的方案》,满足条件将可获补贴,最高1万元。

    2022年6月29日
  • 蔚来能源投资公司增资至10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7000万人民币增至10亿人民币,增幅约1328%。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沈斐,经营范…

    2022年8月12日
  • 勇担氢能行业发展使命 美锦能源领跑2022年前半局

    伴随国家政策持续加码,能源行业乃至相关行业的企业纷纷投身氢能产业布局及建设,在氢能发展赛道上你争我夺,我国的氢能供应链、产业体系和政策制度环境等也因此得到快速完善。但总体而言,国内…

    2022年8月4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