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6岁邓小平最后一次祭扫原配之墓,让女儿叫其张妈妈

1912年,22岁的邓小平在寒冷的莫斯科遇见了在一瞬间就能让他眼热心跳的女子。

这个女孩的性格像待放的玫瑰,温婉大气,活泼果敢,她的笑容让邓小平的心深深地沦陷了进去。甚至在邓小平晚年数十年的光阴中,他还念念不忘初见这个女孩时的感觉,这个女孩名叫张锡瑗,也是莫斯科留学的共产党员,除此之外,他还是邓小平女儿们口中的“张妈妈”。

张锡瑗

1990年,86岁的邓小平和上海的市委招待所的领导干部嘱咐邓小平,要他安心在家里,不要出来走动,扫墓的事情相关人员会帮他安排好,可是已经接近90高龄的邓小平却执意前去,因为在那个墓地里躺着的是他的初恋女友。

所以,他未听从别人劝说他的话,而是选择自己前去,他觉得,或许这是他生平最后一次祭扫原配墓地了,随行的人还有他的女儿。

那么,张锡瑗有怎样的一生?她和邓小平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 意气风发遇初恋

1925年的11月,莫斯科中山大学迎来了一批中共中央选来的优秀党员。在这群22个的同学中有两个张家的女性一同被选中,她们分别是张锡瑗和张锡瑞。

在到达莫斯科之后,张锡瑗迅速发现了班中有一个名叫多佐罗夫的小个子男同学,这个人似乎有着永远也用不完的精力,他对于老师所讲授的理论有着大量的思考。这个人给张锡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成为自己的一生挚爱,此人就是邓小平。

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最令他难以忘怀的便是初恋张锡瑗。

和他走过半生的是第三位妻子卓琳,而张锡瑗在邓小平心中的位置是别人不可以取代的,因为他们两人曾经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张锡瑗生于20世纪初,比邓小平小两岁,也是先进革命党人,并且张家满门忠烈,张锡媛姐妹几个人都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1925年,张锡瑗以先进的革命热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还认识了邓颖超,周恩来等人。同年,他们坐着火车去往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在那里遇到了自己平生所爱。

张锡瑗剧照

周恩来和邓颖超曾经和自己的同学们说:“张锡瑗和邓小平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都非常的外向,而且善于言辞。张锡瑗为人热情,邓小平精明能干,他们堪称神仙眷侣”。

当然,这话是在邓小平从莫斯科回国之后才说的,这是因为在苏联学习的时候,邓小平并没有和张锡瑗擦出爱情的火花。反而两个人一直在为革命的事业奔走,那时候中国的形势并不好,所以两人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讨论别的事情,仅仅是给彼此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仅张锡瑗对邓小平难以忘怀,邓小平对张锡瑗也是印象良好,他曾经这样评价张锡瑗:这个女性散发着一种中国女性独有的内敛,以及外国女性独有的热情奔放,“她是一只坚强勇敢的野玫瑰。”

邓小平

此话可以看出张锡瑗在邓小平的心里是非常特别的,他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女孩的。在苏联学习的时候,邓小平担任他们组的组长,张锡瑗是他的组员和助手,每当邓小平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与别人交谈时,张锡瑗就会贴心的在他旁边帮他翻译,在日久天长之中,两个人都产生了朦胧的情愫,可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其实若是邓小平能够顺利地在莫斯科完成为期两年的学业的话,说不定能和张锡瑗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中国的革命形势不允许他在苏联逗留太久,国内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蒋介石把枪口调转了共产党人,在国内大搞白色恐怖,我党的好多位精干人员都折损殆尽。

蒋介石

出于对人手的需要,党中央迫不得已将邓小平这样一位优秀的革命先锋召回国内,令他加紧处理国内的事情,于是他和张锡瑗的事情还未曾开始便已经落幕。

可是又想到这次的别离并不是永不相见,反而是为两人日后的相遇打开了另一番天地。在回国之后,邓小平被中共中央调任到了武汉担任秘书这一职位,并且还参加了极其重要的八七会议,也就是在这里他和张锡瑗重新相见了。

原来张锡瑗回国之后并没有直接来到武汉,而是在河北老家带领工人起义,她在那里的斗争做得有声有色,所以党中央便将其调到武汉来。

《邓小平1928》剧中邓小平与张锡瑗

二、从莫斯科到武汉,再到上海的爱情

在武汉,张锡瑗仍然在邓小平的手底下工作,他们两个人合作得很是愉快,其他办公室外的同志经常能够听到他们两个人爽朗的笑声,据他们回忆,邓小平是一个十分精明,活力四射的人,自从张锡瑗来到了武汉,他更是有永远用不完的精力,每日都是沉浸在工作之中,甚至丝毫不觉得疲累。

而且大家在那时经常能够看到邓小平和张锡瑗之间那种微妙的氛围。

邓小平

在如此紧张的革命形势下,邓小平和张锡瑗仍然能够擦出爱情的火花,可这时他们也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心意,毕竟八七会议后的国内形势并不乐观,两个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在武汉的革命形势告一段落之后,邓小平又被接连调去了上海,张锡瑗也随之调走。似乎他们两人在这时意识到了,若此时再错过,不知未来还会出现什么变数,于是在上海,他们两个人真正确定了心意表达了自己对彼此的情感。

上海的抗战形势虽然也非常严峻,但是邓小平和张锡瑗在一起似乎就放松了不少。他们的爱情是由许多革命同志一起见证的,他们走进殿堂的婚姻也是在众人的祝福下完成的。

图源网络

没有高昂的婚礼设施,也没有华丽的房间供二人居住,张锡瑗和邓小平就如同一对平凡的夫妻一样一起走进了彼此的生命当中。

但对他们而言,他们都是共产党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为抗战事业继续奋斗。

所以两个人再次站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白天他们是互相递送情报的中共地下党员,晚上他们就是为革命形势抓耳挠腮、出谋划策的骨干。

当然,革命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二人时常会遭到敌人的追捕和刺杀,而且多次他们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对彼此抱有信心。

邓小平

“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为我,为革命,为党和国家。”每一次出任务的时候,邓小平都会对妻子说这样一句话。

在上海党组织的革命成员经常能够看到邓小平穿着长衣长衫,戴着礼帽,旁边的张锡瑗紧紧地挽着他的胳膊,身着青绿色的旗袍,两个人游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互相递送着情报。

他们从早出去,至晚方归。原以为两个人的日子就会在抗战中度过,没成想,调任邓小平的命令下来了,他们不得不就此分别进行异地生活。面对着党中央的命令,两个人自然是没有怨言,本来他们在结合之初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归途。

邓小平

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两个人真的会白首偕老,如果是运气不好,为革命而死也算是常态。

因此面对着丈夫的道别,张锡瑗并没有格外的难过,她反而鼓励丈夫:“你尽早去,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邓小平的要去的地方是广西,因为他在上海的工作非常突出,所以被调任去广西领导百色起义。

8月,邓小平依依不舍和妻子作别,张锡瑗目送丈夫离开,在临别之际,她鼓足勇气告诉邓小平,自己已经怀有身孕。听闻这个消息的邓小平非常震惊,他很高兴张锡瑗能怀有孩子,但同时也非常忧愁,因为他马上就要去往广西了。

张锡瑗

张锡瑗安慰丈夫说,等到一年之后再回来,这个孩子已经呱呱坠地了,所以千万不要有所牵挂,该去就去。于是,在妻子的催促之下,邓小平真的赶赴了广西。

一年以后,正当邓小平从广西返回上海和党中央汇报自己的成果之时,党中央先告诉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你的妻子吧,她现在正要临盆”。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医院,那时候张锡瑗已经在医院等待着他了。

邓小平一看到妻子马上陷入了巨大的狂喜之中,一向健谈的他在看到妻子的第一眼之后竟显得有些语无伦次,甚至还激动得不能出声。

图源网络

三、 痛失爱侣 遗憾半生

正当大家都期待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喜悦之时,上天却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张锡瑗的身体突然出现了猛烈的不适,甚至还在生产过程表现的更加猛烈。

张锡瑗面临的巨大的难产痛苦,邓小平在病房外听着自己的妻子正在凄惨着生着这个胎儿,他已经不想去想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他只想自己的妻子能够好好的待在自己身边。随着孩子应声落地,邓小平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可没想到的是,张锡瑗产后虚弱,得了产褥热,这种病放在今天上来看根本不算什么大病,可是在当时那个医疗卫生极其差的年代,却是可以把产妇的命夺了去的超级病魔。

图源网络

张锡瑗最终还是没能敌得过上天的运数,被这一个微小的病症夺去了生命。邓小平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一向乐观的他久久望着妻子的尸体哀伤不已。但是好在刚出生的女儿能让他得以慰藉,但不久之后这个女儿也夭折了。这一连串的打击都让这个男人痛不欲生。

邓小平无法接受妻子和女儿一起去了的痛苦,他日日消沉,可这时党中央命令他继续去广西领导那里的工人起义。他重打精神,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进行自己的革命事业。甚至在走之前,他都不能亲自将自己妻子和女儿的尸身掩埋。因此他到香港时,拜托自己的同志在上海将爱妻的尸体下葬。

图源网络

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滚滚向前,快的都来不及让邓小平继续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在全国各地辗转领导各方面的工人起义,只能在后来的1931年和1949年去往上海公墓匆匆看望爱妻一眼。

那时候的上海已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公墓虽然对于日军来说没有多大的价值但也被破坏殆尽。邓小平焦急的寻找爱妻的墓地,在上海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那个位置,他仔细的清除了周围的尘土,并且将妻子的骨灰盒取了出来选择,另选风水宝地之处得以安葬。

建国之后,张锡瑗作为烈士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褒奖,她的遗骨也被国家重新拿了出来安放在上海烈士陵园,这也算是告慰了张锡瑗平凡而又热烈的一生。

张锡瑗烈士之墓

1990年,邓小平在上海办事的时候,托上海招待处的工作人员帮助他查找张锡瑗烈士墓地的所在处,他要亲自带着孩子们为她献束花。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邓小平和大女儿邓榕以及秘书来到了他日夜挂念的地方。墓碑上的照片一下子让邓小平陷入了巨大的回忆的漩涡之中,他仿佛透过那个古老的黑白照片看到了两人在莫斯科时作为同窗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场景,也看到了两个人结为夫妻之后你侬我侬、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张妈妈,我来看你了。”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榕说道,她之所以这样称呼张锡瑗,是因为在很早的时候,父亲就让她和几个弟妹称呼张锡媛为“母亲”,她知道,父亲希望以这种方式来永远的记住张锡瑗。

邓小平与女儿邓榕

在邓小平的教导之下,他几个儿女都跟着一起称呼张锡瑗为“张妈妈”,这也算是告慰了张锡瑗的在天之灵。

当年,她的女儿没有活下来,如今这些孩子们都能算作张锡瑗的儿女,邓小平如此安排,想必也是在惋惜初恋的早逝,和当年他们两人夭折的女儿,更是在怀念曾经一起共度过的岁月。

虽然邓小平的后半生是跟妻子卓琳一起度过的,但张锡瑗言留给他的回忆却是独一无二的。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