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挑战三孩?政策发力

34岁的若萱,是安徽省蚌埠市一名小企业经营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14岁的大儿子读初二,10岁的小儿子读小学三年级。

“前两个孩子出生时,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放开,也从没想过生育三胎的问题。去年,看到三孩生育政策放开,当时就萌生了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想法。”若萱说。

不过,《民生周刊》记者采访多位育龄女性发现,多数人表示“不敢挑战三孩”。

在她们看来,生育背后是经济、时间、精力、健康等多种因素的考量。

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不敢轻言生娃

孩子出生之前,章荣荣的生育计划是两个孩子。孩子出生后,她决定不再生第二胎。

毕业后,章荣荣和老公选择留在广州打拼。孩子出生后,她感觉自己的时间、精力等受到挤压,经济方面投入也明显增加。

“尤其对于女性,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如果没有老人帮忙照看,日常生活还真可能是一地鸡毛。”

和章荣荣持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少。33岁的李晨在合肥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生育了一个孩子。谈及未来,她说,对现在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很认可,但自己是否生育二孩、三孩,最终还是会考量各种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净增人口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16年净增人口906万人,2017年净增人口779万人,2018年净增人口530万人,2019年净增人口467万人,2020年净增人口204万人,2021年净增人口48万人。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积极调整。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经全面放开了二孩。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从出生率来看,三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似乎并不如意。“二孩政策放开时,周围的朋友有一些响应,而三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太好。”章荣荣说。

9月6日,河北廊坊一所小学放学,学生们正等待家长接回。图/郑智维

不愿生背后是不敢生

政策鼓励,年轻人却不愿意生孩子,原因何在?

不愿生,背后是很多人不敢生。章荣荣的孩子今年4岁,就读幼儿园中班。

读幼儿园以前,主要是奶奶帮忙带。目前,主要是父母来带。孩子的上学接送、日常看护成了夫妻俩的压力。

“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说。

“年轻人不愿意生育并不是因为生育政策的限制,而是因为房贷、教育成本以及女性对于生育和事业的权衡问题。”章荣荣说。

例如,青年人是生育的主体,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安居乐业。

在银川从事教师职业,艳奇对孩子的教育话题尤为重视。

谈及影响自己生育因素时,她谈道:“工作可能会导致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3岁以前)不能陪伴。”

虽然接触到相关信息,但艳奇说自己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和生育孩子的数量相比,艳奇更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能教育好,孩子再多也不是负担。如果教育不好,生一个孩子都是苦恼”。

政策为生育减压

近年来,我国对原有的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态度已由严格限制生育逐步转向鼓励生育。除了放开三孩政策外,各地也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去年以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生育补贴、个税减免、延长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来降低养育成本。

“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为生育减压,无形中强化了自己生育三孩的意愿。”若萱说。

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缺乏、人口红利消失……人口增长断崖式减少,对我国经济、社会及个体家庭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鼓励生育的角度看,除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

意见提出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等相关措施。

“近年来,各级工会不断探索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方式载体,聚焦青年职工婚恋、孩子课后无人看管难题,为职工提供了‘会聚良缘’婚恋交友、工会爱心托管等服务。”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副部长洪莎说。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受到群众的认可,但同时他们也希望进一步加大生育支持力度。

“人口要素具有基础性地位,要始终作为发展中最核心的变量来考虑。”郝福庆说,这个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不能就人口谈人口,就生育谈生育,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