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中“祭”和“奠”,看似相似,但用法千差万别,千万要牢记

祭的由来似乎从人类产生便开始有了,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面对复杂而危险的自然环境,面对那些在当时无法解释无法理解的现象,人们总是有他们自有的方式去理解。

而通过以人的形象,赋予超凡的能力,将自身无法解决的事物付诸于神明,有了敬畏,祭拜就开始了。

对于神明的敬畏、传颂、祭拜是为了维系族群关系的稳定,保持一定的社会制度,而祭祀活动便是成为将个人与集体凝结在一起的纽带。

而在战国时期深受巫术影响的楚国,在楚辞中的《天问》和《九歌》中,便渗透着神明的敬颂和为之歌舞祭拜礼乐。

“奠”的重视

而奠的由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可能跟先秦时期,先民思想从原始宗教文化转向理性文化的为起源。

夏商西周更加崇尚原始宗教文化,以《蜡辞》《易》为主的咒语歌谣、占卜等都可作为旁证,随着分封制度的瓦解,周礼也不再适合于这个纷乱的时代。

西周前掌握着文化知识的都是贵族,而随着士族的出现,面对群雄并起的乱象,敬畏神明、传颂神话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实际,对于神明的反驳、质疑,对于人生、对于历史的反思,让得人们更加崇敬先贤,更加重视人的价值,而奠的仪式便越发重视起来。

从文字角度的解释

祭奠是什么,不仅仅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进行解释以及了解它们的发展史,同样也可以从文字的演变和拆分来查看。

首先从祭字的演变与拆分相互印证的角度上窥见,先秦文字的祭字,下部的示部更像是流淌的血,由下而上推证,可以提出左上为生肉块而右上为手。

总体意思便是手捧生肉以献之,先秦时期耕作器具十分不成熟,而祭拜所用,无论是神明还是先祖都是以牲畜为主,而这种风俗习惯也依旧延续到而今。

同样,依旧可以从奠的拆分出发,上部的字,便是酒字去水,可以理解成装着酒的罐子和瓶子,而下半部则是象征着地面。

以酒滋地,在当时生产低下的时代,粮食十分紧缺,酒更是难得之物,以酒滋地,象征着告慰先人亦或是慰藉神灵。

由此看来,祭奠两字尽皆都与死亡有所关系,两者都是通过一些仪式来试图达到与亡者灵者沟通的目的。

旁见侧出法

或许可以使用司马迁于《史记》之中的旁出侧见之法,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解释二者的真正区别。

历朝历代乃至今日,所有建筑开工都是需要经历一个仪式,这个仪式非常隆重庄严,而它的名字便称作奠基仪式。

而这个奠基仪式首要之点,便是在开工之前,将建筑资料和主人姓名随同奠基石埋之于地,而为什么不叫祭基呢?

其中一个关键之点便是“前”字,“奠”与“祭”虽然都是一种类似的仪式,但是也可以分得很细。

从这个角度出发,“奠”字算是一个狭义的对亡者的仪式,而“祭”更像是一个广义的对亡者的仪式,可以涵盖全部。

“祭”与“奠”之分

借此从前后的角度出发,再加之字词解析,特别是关于祭祀之词,如《九歌》之中,或恢弘、或肃穆、或哀恸的祭拜之情的表现。

可以看出“祭”用途更加广泛,情感更加丰富,所能展现的方式、所对应的主体众多,既可以对鬼神也可以对死者。

但是“奠”却是不同,酒的意象的出现就代表着送别,更多是表现出一种伤感、哀伤、痛苦的情绪,是为亡者送上在死前的最后一趟路。

“奠”字的场所更加固定,更加明确,突显的情感同样也是单一准确,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奠”字时常出现在葬礼之上,出现在棺椁之中的原因。

结语

《吕氏春秋·古乐》中,谈及有记载的最古老的一种音乐乐曲,便是葛天氏之乐,名为歌八阕,三人主导,各自手拿牛尾。

而所谓对于八阕的歌舞,便是对于祖先的歌颂,对于图腾的信仰、对于草木丛生的敬畏,对于五谷生长的感激、对于道法自然的憧憬等等

先人载歌载舞的场景祭祀而拜的盛大场景,早已不可得知,所带的装饰、所踏的舞步也同样只能在只言片语之中任凭想象。

对于先祖对祭奠之仪式的推崇,我们不能仅仅用一言而盖棺定论,正是先祖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不可之物的归纳总结才得以延续种族的生存。

正是先祖对祭与奠仪式的推崇,才能看到诗歌舞结合,在视觉听觉上立体结合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了先古先秦时代繁荣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思想。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现在的看来,对于礼节、对于宗祠的重视与推崇,似乎是为了愚民而准备的说辞。

但站在当时的角度出发,如果没有这些礼仪制度的束缚,哪怕是知识从贵族开始下行的士族,也仅仅是占普罗大众的极小部分。

读书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之下依旧是十分艰难,而为了社会的稳定,制度和礼节的确立却是有利于约束这些无法通过读书而明理的百姓。

分辨“奠”与“祭”之别,并不是为了追随古人,祭拜神明,追崇迷信,而是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分辨“奠”与“祭”之别,可以从里面看到,深深嵌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里面不仅仅有着迷信与盲目,同样也有着忠孝与感恩。

从我们的根源出发,不要一味否定,明白它们是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从而正确剖析出它们在它们那个时代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而今身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特别是疫情当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处在极度动荡变化之中。

回顾历史,重拾文化,才能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在汹涌向前的历史浪潮之中乘风破浪,成为时代的领航者。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8日

相关推荐

  • 住泰国酒店出门前,为何有些人在枕头上放20泰铢?游客:有惊喜

    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将旅游作为一种业余休闲娱乐的方式,每当有假期的时候都愿意出门去各处玩一玩,而且不只是在国内玩,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出国旅游。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

    2022年8月14日
  • 腾讯网易仍缺席!新一批游戏版号公布 移动游戏占大头

    【CNMO新闻】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年内第四批游戏版号,此次共69款游戏获批,版号发放逐渐趋于常态化。此次包括吉比特、中青宝、多益网络、创梦天地、青瓷文化、搜狐畅游、金山世游…

    2022年8月3日
  • 新疆是个好地方 擦亮品牌优服务

    作者:王思超 “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了”“独库公路变堵哭公路”……近期,国内旅游热门地新疆的“人从众”景象在社交平台刷屏。据第三方通过旅游统计大数据平台和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22年…

    2022年8月12日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京郊之夏”十条精品农事体验旅游线路:采摘果蔬之旅·仙人洞体验微田园

    这个夏天,用另一种浪漫来铺满,吹田园的风,肆意挥洒汗水;闻花草的香,眺望远山含黛;与牛羊逗趣,采摘带着露水的果蔬;辨识五谷,林下作画。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向您推荐10条“京郊之夏”…

    2022年8月11日
  • 跨界联名能否成为引流妙招

    作者:曹祎遐 姜慧祥 疫情之下,有些企业实现逆势增长。如某国际休闲鞋品牌携手知名电子竞技品牌,衍生出多款联名产品,产品销量表现亮眼。从趋势来看,跨界联名是否真的可以实现“1+1&g…

    2022年8月24日
  • 3种风格,不一样的美

    受各国民族文化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审美取向和标准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欧美国家崇尚的东方之美,更偏向典型的偏夸张一点的长相,特征是五官趋于平面,颧骨较高,眼型狭长…

    2022年8月16日
  • 厚街:海月风帆出井外,鳌台书韵续新章|镇街文化巡礼⑫

    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厚街,是莞邑四大名乡之一。相传厚街起初名为“后街”,因日渐富足改名“厚街”。回看近九百年的厚街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硕的文化成果也担得上这一“厚”字。 没深…

    2022年9月20日
  • 老字号: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寻平衡发展之道

    作者:杨越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 【摘要】随着国潮的兴起,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许多老字号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通常意义上,企业之所以被称为“老字号”,先决条件是历史的…

    2022年8月8日
  • 去世27年,被称为“千面女郎”,为什么人们至今都在怀念邓丽君?

    一首甜蜜蜜火到现在,小编妈妈的手机铃声都是这个,一想起这首旋律,唤醒了多少80年代的记忆啊!邓丽君从小就喜欢唱歌,父亲是军人,还组建过乐队,母亲也是一位热爱唱歌的人,耳濡目染,邓丽…

    2022年5月13日
  • 无聊猿如何成为元宇宙的基础?

    无聊猿出现地悄无声息,目前已发展成一种超越加密圈的现象级文化。模仿项目会发现很难复制“无聊猿”和其持有者培育出的新型数字社区的方式。“想象中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

    2022年7月14日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