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桥”祭

我舅奶奶家姓陈,住赣榆青口三洋港。小时候去舅奶奶家,站在门口,向东隔着海能看到连绵的云台山,我知道,我们家在那里;向北能看到海上有一个小岛,舅奶奶告诉我说:“那个岛上有泰山奶奶庙,叫奶奶山”,我信了,因为这是舅奶奶说的,当然是“奶奶山”了,所以记忆很深,一直想上去游玩。

秦山岛卫星照片

长大后才知道,海州湾里这个周长七里的小岛,还叫做“秦山岛”。秦山岛周围盛产海蛎子,个大肉肥,那可是人间美味,听了就流口水。海岛的形状酷似一头巨鲸,落潮时还能看到一条六七里长的尾巴,还真是美丽动人。传说这条尾巴原来是连接大陆的,有三十里长,是秦始皇所修,俗称“神仙路”,这给美丽的小岛,增添了些许神密的历史厚重感。

我喜欢吃海蛎子,但是更爱好探究古迹,也想圆儿童时代的一个梦,于2004年4日10日,登上了秦山岛。登岛游玩,吃完鲜美海蛎子,还有一个目的没有实现,那就是弄清楚“神仙路”来历,为此我特意去采访了渔民。

话题是从海蛎子说起,听渔民讲,这里的海蛎子很多,除了打鱼,这也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来源,他还告诉我海蛎子的吃法有很多种,让我大开眼界。话归正题了,我问渔民神仙路上的那些沙石是哪里来的,他们操着赣榆口音,不加思索的回答:“是秦山岛上的,被海水冲来的呗!”,我指着神仙路上一大片长满海蛎子的石头,问渔民:“这石头能被海水冲走吗?”渔民爽快回答说:“那哪能呢!”

秦山岛神仙路(秦帝桥)

既然海水冲不走这些石头,那它们又是怎么被海水从秦山岛上冲来的呢?听了这自相矛盾的话,我是哭笑不得,后来想想,也不怪他们,民以食为天,他们祖祖辈辈关心的是海蛎子,知道长满海蛎的石头的习性,知道海水移不走这些石头,至于石头到底是怎么从秦山岛来的,他们是不关心、不研究的。望着长长的“神仙路”,有点茫然,海蛎子很美味,但从渔民这里,我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一般海岛落潮后,山脚会露出有坡度的沙滩或者是泥滩,秦山岛则截然不同。海水退去的秦山岛山脚,四周都是平整的石头地面,和山体相连,原来这是山体的一部分。这些地面有些地方也长满海蛎子,岩石茬口尖尖,说明被海水磨损很小。秦山岛西南角平整地面最宽处,可达140米,50多米高的山峰上,留下的不是自然风化的岩石,而是采石场的痕迹,看到这里,我头脑里浮现出来的是采石场的景象。

海水如果能把50米高的山上的石头搬走,那得是多大的滔天巨浪?秦山岛的山体东西之间,还夹着一层土层,南北通透,要是海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这土层早就被冲光,秦山岛也早就一分为二了!想到这里,我感觉“神仙路”还真有可能是秦始皇所修,神仙路的石头是人工从秦山岛上搬运过去的。

秦山岛西南采石场遗址

春夜的秦山岛,海风里夹着凉意,睡在帐篷里,枕着阵阵海涛,不能入睡。秦山岛之行,心思还没有完全了结,不能糊里糊涂地白吃了秦山岛的海蛎子,回去我要好好研究研究“神仙路”的来历。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通过阅读了解,收获不小,也慢慢理清了“神仙路”的来龙去脉。

原来古云台山地区的山脉称为琅琊山,是海岛,属岱宗余脉,黄淮尾闾,方圆三百里,有“海上仙山”美名,秦山岛又是古琅琊山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历代倍受关注。

据《越绝书》、《吴越春秋》等记载,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曾迁都琅玡,都城就在云台山地区,这里是越国的新都城,云台山古称“都州”、“郁州”就是这么来的,“郁州”是“越州”方言误传。秦山岛是越王勾践修筑的“琅玡台”,这也与《越绝书》“琅琊台周七里”的记载吻合,越王勾践称霸后,在这里会盟诸侯,还在琅琊台上,立了会盟碑。

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琅玡时,下令在古云台山上筑城,后称“秦城山”,误作“青城山”,原来的最高峰现在还称“青峰顶”。秦始皇还下令在琅玡台上修筑跨海大桥,与大陆相连,原长三十里,这就是现在的“神仙路”。这样巨大的工程,《史记》上记载,是秦始皇迁三万户,免去他们十二年赋税,修建的。秦始皇也在秦山岛上立了一块碑,《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琅玡石刻,实际是两块,后一块就立在秦山岛。赣榆八景之一的“秦碑箍迹”指的就是秦始皇“秦碑”和越王勾践立的“箍文碑”。

《史记》秦始皇琅琊石刻(秦山岛碑)内容

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了,海上工程已具规模,秦始皇下令在今天的孔望山顶立标志石,把经过改造的越王勾践的都城,当作秦帝国的“东大门”,《史记》里所记载的“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指的就是这个。也只有这样的门,才是秦帝国东大门的样子!

到了汉代,琅玡郡的范围开始变化,云台山地区慢慢被分了出来,加之琅玡台、琅玡山被更霸气的名称秦山岛、秦城山替代,再加上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琅玡台上的街道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没入海里,神仙路与周边的纪鄣城、赣榆旧县等一起也沉入了海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到了清朝云台山地区慢慢被黄河泥沙淤塞,逐渐成为大陆。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琅玡台”一词,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漂移了,从史料可以看出,宋代时“琅玡台”已被胶南使用,出现了新琅琊台,新、老两个“琅琊台”地名混为一谈,“琅琊台”的历史也随着地名漂移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后,本地“琅琊台”的历史只能在民间传说、历史典籍、文学作品中保留一点记载,而大多数人只把“神仙路”当成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神仙路”史称“秦帝桥”、“秦皇桥”,是现存的、体积巨大的琅琊台的实物证据,这样的证据少之又少,所以显得非常宝贵而又重要,它是打开本地琅琊台历史宝库的“金钥匙”。

明清以来,很多历史学家都在研究“越王勾践迁都琅玡”和“徐福东渡”这些历史,但是分歧很大,他们都试图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为之进行不懈努力。著名国学大师钱穆认为越王勾践迁都的琅玡应该在赣榆。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肖楠森先生曾在神仙路上打眼钻探,采样分析,认为神仙路上层是海相沉积,其下都是陆相沉积。国家海洋研究所葛秉良研究员研究认为,神仙路是人工建筑。浙江绍兴文理学院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立和绍兴博物馆研究员、绍兴文理学院特聘考古专家彭云,他们认为越王勾践迁都的琅玡是在锦屏山。网友“把吴钩看了”转载的《寻找传说中沉没的秦帝桥》(佚名)等,他们的研究结果都离历史真实越来越近。

我的研究结果,可能是超出一般人的认知,认同的人很少,但是这是连云港云台山地区的历史,是发生过的事情。我曾经多次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试图引起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发挥这段历史文化的作用,为本市“东桥头堡”建设服务,但都被搁置,实在是可惜。后来想想,被搁置实属正常,不搁置才是意外。

“神仙路”是人工建筑,秦山岛周边是采石场遗址,这只是揭开秦山岛历史的第一步,在这个问题都没有一个爽快的共识,以后还有很多更复杂的问题,可见达成共识,还原历史要有多难!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回头看看,更明白了。我舅奶奶是盐工,她会给奶奶山敬香,所以她只知道秦山岛叫“奶奶山”;赣榆渔民撬海蛎子,他们知道神仙路石头上长海蛎子,但不知道神仙路是“秦帝桥”,他们都是一介草民。作为大清朝廷重臣苏纳海,他奉命巡海,因畏惧波浪,将云台山视为荒蛮之地,奏请皇帝裁撤云台山,史称“裁海”;同样是大清重臣的帅颜保,他则上书皇帝,为云台人请命,史称“复海”,两人做法迥然不同。身为帝王,越王勾践迁都琅玡,“水行山居”,在云台山地区建造国都,称霸诸侯;秦始皇三访琅玡,在此立石为秦帝国的东门;孙中山在此规划“东方大港”;新一代领导人在此畴划“桥头堡”中国梦。人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同样是这块土地,命运也因人而不同,连越王都城、秦王东门这样的的历史都不知道的人,连本地历史发展史都不清楚的人,又怎么能知道根据本地特点,顺应历史发展,去规划、并满怀自信的建设一个美丽的港城!

为了还原秦帝桥和秦东门历史,我收集了很多证据,写过多篇文章,只因曾经吃了秦帝桥上面的海蛎子后许下的一个心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因身为云台山一民,牢记先辈“为往圣继绝学”教诲。为了这段历史,关注、研究了十多年,今年已花甲,也算是对此事有了一个交代。

丰碑隐久访嬴秦,万里洪涛莫问津。

沉舟侧畔千帆过,山重水复待花明。

秦山岛泰山奶奶庙

伫立云台山巅,遥望海中的秦山岛,谨奉此文,祭秦帝桥,祭奶奶山的泰山奶奶和我的舅奶奶!

苍山梧桐 二〇二二年九月一日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1)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