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在饭桌上问周总理:能送我一瓶茅台吗?总理的回应令人暖心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4年,世界上的两个不同领域里的伟人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会晤。

一位是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新中国建设奉献毕生力量的周总理,另一位是世界闻名的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先生

当时适逢日内瓦会议在瑞士召开,中国代表团在周总理的带领下,与会时的住所为瓦莱蒙湖畔的花山别墅。而当时卓别林先生由于遭到了美国方面的迫害,只好隐世在瑞士韦威镇的一个偏远小镇。

当年7月18日,就是在花山别墅里,周总理盛情宴请了卓别林先生,用众多中国特色美食招待了这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家。

筵席之上,卓别林还大赞中国的茅台酒,并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带走一瓶茅台做纪念。

卓别林先生为何会受到美方的迫害呢?不同国界、不同领域的两人又是如何结缘,并且能够相谈甚欢呢?宴席上,卓别林先生提出的那个小请求是什么,周总理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一切还要从二人见面的契机——日内瓦会议说起。

日内瓦会议

拥护和平使他们相遇

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在瑞士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参与会议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直到7月,会议已经进行了数月,美国依然处心积虑维持东南亚侵略的局面,坚决反对在印度支那实现停火。于是,美方代表团在会议上绞尽脑汁,用尽手段阻碍谈判的进行。

好在中国、苏联、法国和越南都是坚定的和平拥护方,坚决提倡让印度实现和平统一。显然,和平比侵略更加深得人心。

世界各国的新闻通讯社都派了记者来到了日内瓦,向外界时时更新报道每天的会议进展。而支持和平的反馈如潮水一般涌来。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

这下可把“好事者”美国急坏了。华盛顿的报纸铺天盖地全是对美国代表团的指责之言,怒斥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丢脸的外交”,甚至还中途更换了代表团团长。

于是,涌现在日内瓦大街小巷的媒体,时常看到美国代表团气急败坏的模样。

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席全世界性的国际会议,也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两国再次重聚于谈判桌。同时,这次会议也是展现我国新气象和大国风范的良好契机,世界将会看到一个崭新的中国。

会议举行期间,中国代表团举手投足之间气质宛若清风明月,受到了欧洲人民别有深意的注视。有的面露欣赏,有的不怀好意,形形色色,中国代表团都泰然处之。

周恩来总理展现了不俗的外交手腕,对公,犀利揭露了美方代表团试图延续战火,布控亚洲的狼子野心,将他们的祸心公然暴露在世界瞩目之下,无处遁形。

同时,周总理抓住各种机会做好与美国代表团成员之间的联谊工作。毕竟谈判不能全使蛮力,有的时候,怀柔的巧劲可以四两拨千斤。

在周总理的奔波下,以及各国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各方面达成和解,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同时交战各方分别达成了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战的协议。

此次会议,周总理携中国外交代表团在国际政坛上大放异。而就在日内瓦会议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在瑞士的一个小镇,喜剧表演艺术大家卓别林先生却偏居一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位生于英国,长于美国40年的艺术家,最后却落得个被美国政府迫害,远走他乡的下场。

究其原因,无非是坚持反战、倡导和平的卓别林先生,看不惯美国戴着虚伪的面具,到处谋划或发起战争,因此创作了多部作品,揭露其真实面目。

由于卓别林作品的影响力之大,美国政府连忙对其出手。1947年10月,美国“非活动调查委员会”将卓别林列为传讯对象。卓别林随后开始抗议和反击。

同年12月,卓别林在杂志上发表了“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批判好莱坞只会迎合政治需要,生产流水线作品,遏制艺术求真的本心。

1952年9月,卓别林带着家人离开美国迁居瑞士,美国司法部当即宣称,如果卓别林再回美国,便将施以逮捕。

就在卓别林先生离居美国的后一年,其反战精神有目共睹,深入人心,因此获得了1953年度的”国际和平奖“。

获奖后,卓别林依然致力于反战,他发表了一则反对氢弹战争的宣言,同时将和平奖的奖金悉数捐赠,捐赠给同样反战的国家。

周恩来对这位心怀天下、富有人情味的艺术家也尤为欣赏,得知其目前也正在瑞士,连忙派人发出邀约,邀请卓别林先生和其家人前来一聚。

两位素未谋面但是同样心怀天下、拥护和平的人,冥冥之中互相吸引,两人之间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情谊。

相见恨晚 交谈甚欢

接到邀约电话后,卓别林先生很是欣喜。

原来,30年代初卓别林游历东方时曾途径中国,和梅兰芳先生还是旧交,对中国十分有好感,于是欣然答应了邀请。

卓别林与梅兰芳

即使如此,卓别林内心深处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毕竟以往结识的都是中国的艺术家朋友,而这次见面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是否严肃,交谈是否会顺利,这些都不得知。

但凭着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舌战群儒力争和平的传闻,卓别林心底涌现出一股莫名的信任,于是决定携妻子赴约。

7月18日,卓别林夫妇准时到达,周总理也早已准备好了迎接,陪同招待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和张闻天。

周总理心思细腻,如果陪行的人全是从政工作者,担心卓别林先生感到拘束,于是特意邀请了当时著名的越剧演员范瑞娟女士,以及五位专程从布拉格飞回来的电影工作者陪同。

卓别林夫妇

只见一行人身姿挺立,翘首以盼,恭迎贵客,尽显大国的待客之道。

“啊,40年前,就在银幕上认识您了。你的才华实在令人感叹!”周总理面带温暖的笑意,上前一步握住卓别林先生的手,贴心地缓解了卓别林先生紧张的情绪。

随后又主动引起话题:“刚刚才看了您的作品《城市之光》,里面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抨击可谓鞭辟入里!”

这是二人的初次见面,总理一番犀利的“开场白”让卓别林大受震撼,随后涌起一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动。

《城市之光》剧照

随后也不忘照顾家属的情绪,彬彬有礼地夸赞起了身旁的女士——卓别林先生的妻子乌娜.奥尼尔:“女士,您看起来美极了。”

乌娜.奥尼尔女士是已故的大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本人气质极佳,谈吐优雅,礼貌大方地给予微笑回应,卓别林不知不觉就沉浸在当下愉快的氛围中。

之前的担忧立刻烟消云散,神经也不再紧绷,当他随同周恩来走进客厅落座后,立即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向来关心和平的卓别林先是询问了日内瓦会议的进展,周总理眼含笑意地回答道“一切都解决了”。卓别林心领神会,放下心来。

随后,卓别林先生表现出了对中国革命历程的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周恩来十分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艰辛之路。

在此以前,卓别林就曾听说过许多传闻。比如挺进大别山,飞渡泸定桥,强渡嘉陵江等等惊心动魄,几乎奇迹的故事,让这位外国艺术家惊讶到合不拢嘴。

可是,直到面前这位中国领袖一字一句亲口说出这些真实的事迹,卓别林惊叹之余难掩沉痛之心。

得知坐在面前的人,正是闻名世界的长征亲历者,其中的苦难可想而知。卓别林先生适时发挥了他幽默的艺术细胞,以轻松的语气宽慰道:“看来,先生您现在再也用不着走那么远的路了。”

周总理立刻理会了他的善意,仰头豪迈大笑。接着继续讲述革命胜利后的中国近况。

当卓别林先生听到,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如何发表那一段慷慨激昂的立国宣言,城墙之下,人民的欢呼声又是如何响彻云霄,开国盛况宛若就在眼前。

卓别林的内心不由得被触动了,他不禁想起1936年他路过中国时的情景。

那时的中国正在经历涅槃浴火般的磨炼,短短十数年,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已然成为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不容小觑的国家了。

卓别林衷心感叹道:“中国真的变了。有机会的话,多想去看一看新中国。”他虽然是来自外国的艺术家,但真心希望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也希望世界人民过上好日子。

周总理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能够敏锐地察觉气氛的变化。他不希望卓别林先生沉浸在沉重的政治话题中,于是话锋一转,和他聊起了艺术。

“卓别林先生,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中国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呢?”周总理问道。

一是希望艺术家能够聊聊他熟悉的艺术领域。二来,中国的电影事业刚刚起步,如果能有高手指点一二,对文化建设也是极好的。

而卓别林在不久前,刚刚看过这部中国自制的彩色电影,其特有的中国古典美令卓别林深深沉醉,其哀怨的故事情节又使他泪流满面。

虽然语言存在壁垒,但“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中国文化之美依然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感动这位享誉世界的大艺术家。

“这是中国特有的优美的艺术作品!毫不逊色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卓别林给出了极高的夸奖。

周总理深表赞同:“对!就是应该爱护自己民族的艺术才对。”随后卓别林先生也毫不吝啬地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情节上重复的地方可以稍作删减,镜头的组成方面,近景太少了,可适当添加!”

周围的电影工作者深以为然,周总理对他的指点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顺着艺术的话题,周总理聊起了卓别林先生的老朋友们,梅兰芳、齐白石先生都是国家敬重的老艺术家,他们也将会继续把中国文化薪火相传下去。

在热烈的谈话氛围中,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大家都已饥肠辘辘,周恩来哈哈大笑,赶忙邀请卓别林夫妇用餐:

“是我失礼了,忘了时间,餐食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来吧,别客气!尝尝正宗的中国菜。”

这场聚餐之愉快,让卓别林先生终身难忘。那么,餐桌上又发生了什么呢?

以仁交友 以酒寄情

周总理邀请卓别林夫妇进餐厅入座。

一桌子丰盛的中国菜肴全部经由中国最顶尖的厨师掌勺。有鱼翅,燕窝,鸡,鸭,鱼,各种新鲜的时令蔬菜,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食材。

中国的筵席岂能无美酒,酒也是中国的名酒。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不仅酒味香醇,倒进杯子里也十分赏心悦目,让外国艺术家领略到了中国诗文里的“琼浆玉液”之美。

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肴,令卓别林夫妇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唤起了卓别林先生对东方的情感。他说:

“我从1932年便开始接近东方,了解东方。从艺术的角度看,日本是美的。但一个政治军事化的国度,是无法养成至纯至美的艺术的。”

“1936年,我来过中国,看过中国的戏剧。中国的戏剧表演多用象征化舞蹈化的手法,比如一个人要骑上马去,他就要这样……”

说着,卓别林先生拿起桌上的餐巾,做挥舞状,即兴模仿了一个起身上马的动作,在座的各位都开怀大笑起来。

此举也说明了卓别林先生此时已然完全放松,他喜欢这些中国的朋友们,喜欢如此温暖的氛围。

周总理接着说道:“现在的中国和1936年的中国完全不同了,中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有机会随时欢迎你来新中国看看。”

卓别林先生立刻说道:“我真是太为你们感到高兴了!中国是新生的,朝气蓬勃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走向落没,有些愚蠢的政客甚至试图用原子弹来威胁世界各国,真是可笑至极!”

聊到这里,卓别林先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趁着几分酒兴,猛烈抨击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国的丑恶嘴脸。

“我的《淘金记》诸位都看过吧。里面我吃皮鞋的桥段是非常成功的笑点。可是,真实的创作背景却是:当时有很多人被资本家骗到加利福尼亚州的矿山里去淘金,”

他语气开始沉重起来:“资本家将这些人视为蠢蛋,把他们当成不眠不休的劳动机器,困在矿山里,饭也吃不饱,很多人殒命于此,为了活命,很多工人饿到只能吃皮鞋充饥。”

《淘金记》剧照

在场的人听后都沉默了,为那些被迫害的生命默哀。喜剧来源于悲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周总理不想让艺术家沉浸悲伤,于是站出来说话了:“美国想要威胁我们?中国人民是绝不惧怕任何威胁的!同时,中国人民一向热爱和平,也绝不会主动对任何国家发起威胁!”

为了振奋卓别林先生的情绪,周总理举杯致意,敬卓别林先生一杯酒:“来,干杯!您的每一部影片,对全世界人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祝你身体健康,再创佳作!”

卓别林先生举杯子回谢道:“还是应该祝您身体健康才是。因为中国太需要您了。”

“哈哈哈哈受之有愧,受之有愧,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工作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周总理爽朗大笑。

“如果您是螺丝钉,那也是能够将六亿中国人团结起来的巨大螺丝钉。”经过这几个小时的接触,卓别林先生的内心早已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由衷称赞道。

此时,厨师端来了菜肴杏仁豆腐。每人一小碗,精致得很。

乌娜女士很是喜欢杏仁和桂花配上豆腐这般香甜的口感,忍不住拍案叫绝,多吃了好几碗。看到客人吃得开心,就是这顿筵席最大的成功。

卓别林之妻乌娜.奥尼尔

卓别林看妻子对这桌中国饭菜很是喜爱,内心深受感动,站起来敬酒:

“我以能使我的夫人感到愉快为最大满足。感谢诸位周到的款待!我们现在有7个孩子,我深感家庭是幸福的。刚才我和夫人出门的时候,两个最小的孩子得知我们要来中国朋友这里吃中国菜,别提有多羡慕了。”

本是说者无心,单纯为了表达对中国美食的喜爱,但是周总理却放在了心上,立刻爽快地叫来工作人员,将一只热乎出炉的香酥鸭和烧饼包上。卓别林夫妇露出惊喜又感动的神色,连连道谢。

这边刚道谢坐下,卓别林先生又面露为难之色,带着几分羞涩的表情,对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茅台酒不愧是中国的香槟,我能带回去一瓶留作纪念吗?”

周总理哈哈大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爽快答应,吩咐工作人员将酒和刚才的食物一起打包好,让卓别林先生带回去品尝。

举手投足之间的关照宛若对待家人一般,让卓别林夫妇倍感温馨。

觥筹交错之间,时间已是深夜。即使再愉快,再不舍,可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众人共同举杯,共敬杯中酒,从此一别,祝君安好!

临别前,周总理特意和卓别林夫妇合影留念,握手告别时,卓别林眼角含泪,依依不舍:“感谢!今天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

送走卓别林后,周恩来总理深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卓别林先生为人正直,正像他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不愧为当代有影响的艺术大师!”

而此后,卓别林先生对中国始终保持着深深的热爱。后来,中国艺术团、中国木偶艺术团赴巴黎演出,卓别林每每都会带家人前去观看;卓别林先生余生每途径一个地方,都会向当地推崇中华文化。

这是一种无声的感念,卓别林先生余生都在用实际行动感念那晚极具温度的聚餐。

卓别林先生虽然不是中国人民,他或许不知道在中华文化里,有一种精神,叫做“仁”。但是,他的作品,他不惧强权,坚持反战,坚持为人民发声的精神,这是“仁”的体现。

而我中华泱泱大国数千年来,向来秉承仁者之心,以仁治国,以仁待人,以仁交友,所以卓别林先生才能对周总理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也正因仁者之心,中华民族才越来越繁荣昌盛,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璀璨如瑰宝。艺术无国界,周总理以礼待人;中华民族也从来都是海纳百川, 乐于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交流合作。

那么,对于一生鞠躬尽瘁、仁义谦和的周总理,和不畏强权、敢于批判的伟大艺术家卓别林,以及这样一场世纪会面,大家又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0)
用户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